闢謠 | 冷凍食品沒有營養?

2020-09-17 馬冠生馬上營養

為什麼我們需要冷凍食品

新鮮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大家都很喜歡,但是自然環境對於每種食材從產地到環境溫度等多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時時刻刻可以吃到應季蔬菜、新鮮魚肉。而營養素缺乏會對人的身體機能造成負面影響,這時,我們可以考慮冷凍食品,通過合理選購與烹飪,保證營養素的合理攝入。

《加拿大膳食指南(2019年)》中明確指出冷凍、乾燥、罐頭食品也屬於健康食品。其中指出,當難以獲得新鮮食品或價位較高時,可以選用以上食品。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購時應該注意查看食物標籤,部分商家會在產品中添加過多的糖、鹽、飽和脂肪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劑,在購物時我們應該優先選擇沒有額外添加物的產品。

新時代獨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尤其在北方的市場上難以選購到合適分量的新鮮農產品。為了保證食物種類及各營養成分的合理攝入,食用冷凍食品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

冷凍食品營養如何?

曾經,冷凍技術落後,物流鏈不完善,當時的冷凍食品無論從可選擇性、營養成分到衛生情況都較新鮮食品差的多。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過程的優化,市面上冷凍處理的蔬菜水果、肉類以及速食越來越多,種類豐富,選擇性廣。尤其重要的是,營養成分和衛生情況都有了顯著改善,很多產品甚至不差於新鮮食物。

蔬果採摘後依然會進行呼吸作用,從農場運輸到市場,從市場到消費者的家中,再到被烹飪的那一刻,其實已經消耗了自身的很多營養成分。而冷凍蔬果在採摘後立刻被凍結保存,在經過冷鏈物流,過程中均保持著很低的溫度,此時呼吸作用幾乎停滯,活性酶類成分失活,細菌等微生物也無法生長繁殖,反而減少了營養素的自身消耗,更有利於保持蔬果的新鮮和營養物質。

雖然冷凍蔬菜經過清洗、漂燙、冷卻、切分、甩水等一系列預先處理後,會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但是在我們自己處理清洗蔬果時也會造成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的丟失,這兩者差異其實並不大。此外,在其他營養成分如: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方面,冷凍與新鮮蔬果幾乎沒有差別。

肉類在溫度極低的條件下,水分被凍成冰晶,導致蛋白質冷凍變性及一系列理化性質的變化,的確會影響到口感,較新鮮肉類更為幹硬。但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含量基本不會在保存過程中發生變化,雖然會損失小部分可溶性蛋白質、鹽類、維生素等水溶性營養物質,但整體營養成分得以保留。

冷凍魚類使內陸地區的居民也可以吃上海魚。

海魚與淡水魚相比含有更多的ω-3脂肪酸,具有調節血脂、降低炎性反應的功效,同時對於老年痴呆有預防作用。但是市面上的海魚通常以冷凍為主,很多消費者會介意這一點而停止選購海魚。其實現在的技術已經逐漸發展成熟,在捕撈時就可以隨船極速冷凍,大部分冷凍時還是活的,因此冰凍狀態下,無論是營養流失還是口感影響都不太大。

伴隨技術的發展,冷凍不保鮮已經成為過去。但是過程中依然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即便是選購冷凍海魚,也需要用到一些挑選方法。冷凍魚的挑選方法與鮮魚基本一致,主要是看魚嘴、魚腮、魚眼、魚體。可以按以下標準挑選:魚嘴緊閉,口內無異物。魚鰓緊閉乾淨,顏色為鮮紅色。魚眼微凸明亮,眼珠黑白分明。魚體清潔透明,肉質結實有彈性。

此外,市面上還出現了大量的冷凍速食,如:速凍水餃、速凍餛飩等,其中原材料包括:麵粉、蔬菜、肉類、魚類等等。較常見的方便麵等速食的營養成分有很大提升。一部分冷凍速食的營養組合豐富均衡,甚至比家庭中自製的餃子餛飩的營養成分配比更加科學。

選擇冷凍食品的注意事項

首先是選購的首要原則——閱讀食物標籤。

了解其營養成分,尤其是脂肪、鹽、糖的含量,以及是否添加防腐劑。優先選擇選擇沒有額外添加物的產品。

第二是注意保存

在產品說明中一般會介紹到該產品的保存條件。應該嚴格遵守說明進行保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將食物反覆冷凍解凍,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細菌可能大量繁殖,導致食物變質。

建議將食物按照每次食用量提前分裝好,再進行凍存,按需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住宿學生因為沒有冰箱,在冬天會把吃不完的食物放在室外保存,這其實是不建議的。因為即便是在冬天,一日之內依然存在較大的溫差,這個範圍並不能保證所有食物的保存條件。

第三是冰箱環境

考慮到家裡的環境,即使是冷凍食品也建議儘快吃完,一般可以以一個月為期限進行合理規劃選購。建議不要嘗試自製冷凍蔬菜,因為條件限制,速凍的效果,環境的清潔度方面均達不到要求,建議新鮮蔬菜按需購買,實在吃不掉的用保鮮袋封裝,可以放冷藏室保存。

不建議將冷凍室產品先放到冷藏室解凍,這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因為上層的溫度通常更為穩定,細菌經常會往下侵染,冰箱中的物品擺放,建議把必須加熱的食物放在下層,直接食用的產品放在上層。冷藏冷凍不能混用,如需要冷藏的酸奶,冷凍保存後,乳酸菌活性破壞,丟失營養成分。此外,建議家中冰箱每2-3個月清洗一次,可以用食醋進行清洗。

在疫情期間,冷凍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頻頻發生,這些食品產地往往來自於高風險國家地區,在加工、運輸環節可能被環境或人汙染,同時冷鏈物流的環境又適合病毒生存,因此容易在冷凍海鮮產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但是也不需要過度驚慌,進口海鮮食品在進入市場前會經過嚴格檢疫,在選購產品時,應該選擇&34;。在購買時應該避免用手直接觸碰。回家後,可以用75%酒精進行消毒,儲存時採用獨立封閉包裝,切割與處理時,應當做到生熟分開,在特殊時期,應該充分煮熟食物後再食用。



授權聲明 | 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 | 馬博士健康團 池睿欣直博生

指導 | 馬冠生博士

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相關焦點

  • 冷鏈食品外包裝有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這10個流言都闢謠了
    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 ,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 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闢謠工作站:2020年食品領域十大流言-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近日發布,針對網絡十大流言進行闢謠。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針對近來公眾對冷鏈食品的擔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2020年十大流言的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最近屢上熱搜的冷凍食品,明明口感差不安全,為什麼還有人買?
    最近,冷凍食品和新冠,聯繫格外緊密。從7月份以來,41天,9個地方,10次在進口冷凍食品的包裝和表面樣本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但是仍然有人願意去買進口冷凍食品,這些在我們現在看來的「高風險食物」。例如,在某購物平臺上,近期正處在風口浪尖的進口凍蝦仍然有1500+的收貨量,進口牛肉更是有8000+人付款。
  • 【網絡闢謠】食物放常溫解凍更快,營養損失小
    謠言:解凍食材從冰箱裡拿出來在常溫放置就可以,這樣解凍更快營養損失小,而且更好吃。闢謠: 1.多利用保鮮盒和保鮮袋 方形保鮮盒能節省空間,還能防止食物串味;保鮮袋則適合空間比較小的冰箱。 2.常溫存放的食物 蜂蜜、鹹菜、果脯:高濃度高滲透壓,細菌不易生長餅乾、乾麵條、粉狀或幹制食品
  • 食品冷凍乾燥機-速食麵(FD面)
    食品冷凍乾燥機-FD面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簡稱凍幹技術,英文是FREEZE DRIED,縮寫作FD。凍幹技術早是被發達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發出來應用在外太空太空人專用營養食品裡的,它能在不破壞物質原有物理化學結構的前提下,利用升華原理將含有水分的食材在預凍後置於真空環境下升華、脫水乾燥。 由於在凍結的狀態下進行乾燥,因此製品的體積、形狀幾乎不變,保持了原來的結構,不會發生濃縮現象。乾燥後的物質疏鬆多孔,呈海綿狀,加水後溶解迅速而完全,幾乎立即恢復原來的性狀。
  • 冷凍食品快速解凍的4個方法
    要知道,食品解凍是很有講究,因為食品解凍的過程中,其流出的汁液會帶出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水溶性營養成分,導致其營養受損失。  那,食品從冰箱取出,如何解凍又不會流失其營養呢?  下面讓小編就來傳授你4招!
  • 微波爐煮食影響營養?「新鮮」蔬菜比冷凍好?哈佛大學闢謠
    但換個思路,每個周末簡單地用微波爐把一周的蔬菜先加熱煮熟,放到冰箱冷凍後,每天拿出來解凍會不會影響營養?我們往下看。用微波爐加熱,如果裡面有水的話,原理其實跟蒸是沒有兩樣的,這樣的加熱法,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比其他煮食方法更好地保存
  • 真空冷凍乾燥機在食品加工方面怎樣優化
    真空冷凍乾燥食品加工的設備優化有幾個值得注意的方面。如今,我國市場上銷售的很多真空冷凍乾燥機設備會根據加工食品的不同而進行分類,然而普遍沒有根據具體的應用環境細分應用模式。很多真空冷凍乾燥機設備都採取統一的處理方法,沒有對同一類別食品中不同的細類進行優化,這使得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難以提高加工質量。不同食品的水分含量不同,內部結構不同,比熱、導熱性質有所差異,重量和厚度各異,這使得在冷凍乾燥時,需要的時間也會各有不同。比如,草菇的共晶點為 -23 ℃,和其他果蔬類食品之間的差異會導致採用統一的冷凍乾燥標準進行加工時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 冷凍肉有害健康?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
    冷凍肉有害健康?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加食品添加劑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老問題」穿上「新馬甲」網絡謠言又出了新花招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還網絡一片晴空,給百姓一份心安。
  • 液氮應用於食品冷凍有哪些優點?
    液氮作為空氣液化分離的最大宗產品、工業制氧的副產品,加上液氮在常壓下的沸點是-195.8℃,當它與被凍食品相接觸時,能吸收的蒸發潛熱為198.9kJ/kg;再讓氮蒸氣升溫至-20℃,平均比熱以1.047kJ/(kg·K)計,則能吸收184.1kJ/kg,兩項合計為383.0kJ/kg的特性,使液氮成為一種理想的製冷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尤其在食品速凍領域。
  •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網上說:「罐頭食品沒營養」「土雞蛋更有營養」「蔬菜生吃更有營養」.....想要吃得營養又健康沒毛病!、沒有營養?提起罐頭,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保存時間長」「防腐劑多」「沒有營養」。其實罐頭食品的核心是將密封在瓶中的食物經過充分加熱,將其中的細菌殺滅殆盡,利用密封隔絕了與空氣的聯繫,使細菌不會再進入食物,於是其中的食物就可以長期保存而不會變壞了。罐頭本來就不會「腐」,自然一般來說也就不用「防」。
  • 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關於冷鏈冷凍食品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關於冷鏈冷凍食品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31 20: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關於冷鏈冷凍食品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今天小編詳解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一定能給您帶來幫助的,一起來了解吧!
  •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退,很多人擔心送到家門口的包裹上會有病毒,尤其是冷凍食品的包裝。網上甚至有傳言稱:「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剁手」了呢?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
  • 食品真空冷凍乾燥的特點與凍幹設備
    而真空冷凍乾燥(簡稱凍幹)不同於以上的乾燥方法,凍幹有其獨特的原理和優點。凍幹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質,預先進行降溫凍結成固體,然後在真空的條件下使水蒸氣直接從固體中升華出來,而物質本身剩留在凍結時的冰架子中,因此它乾燥後體積不變,疏鬆多孔保持原來的物質形態。
  • 真空冷凍乾燥機:食品的塌陷(崩解)溫度
    由於應用真空冷凍乾燥技術加工的食品維持了低溫狀態,避免了高溫對食品的影響,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料的營養、色澤、形態和風味,並且製品含水量低,復水性好,被一致認為是目前生產高品質食品的最好的幹制方法。不同的凍幹參數會對塌陷發生產生影響,例如,左建國等利用凍幹顯微鏡研究了溶液冷凍乾燥過程中降溫速率、升華壓力、溶液質量分數對乾燥層塌陷溫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對於10%的蔗糖/水二元溶液,降溫速率對塌陷溫度無明顯的影響;而對於10%叔丁醇/10%蔗糖/水三元溶液,塌陷溫度隨降溫速率增大而顯著降低;壓力對塌陷溫度影響不大;溶液質量分數不同,塌陷溫度略有變化。
  • 白山市年產1200噸真空冷凍乾燥食品項目
    ,能降低食品基質中水分的活度,抑制微生物生長和許多酶的活性,降低各種化學、生化反應的速度,減緩食品腐爛變質速度,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鮮程度、色澤、風味及營養成分,並延長了食品的有效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希望能吃到新鮮可口的、具有高質量的速食方便食品,而凍乾食品技術正是符合了這一要求。  (1)新型方便食品。   在日本,新型方便食品均添加採用凍幹技術生產的維生素、全蛋粉或蛋黃粉、大豆粉或花生粉,以確保其營養成分。
  • 春節還能正常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權威專家給出科學解讀
    近來因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們對疫情和食物安全關聯的關注度顯著加大。春節臨近,大家還能像往年一樣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1月8日,在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食物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極低,幾十萬份食品樣品中檢出核酸的陽性率僅有萬分之0.48。
  • 冷凍食品是最新的冠狀病毒超級傳播者嗎?
    但是大多數國際食品安全當局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冷凍食品傳播。 即便如此,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也應保持警惕,並遵循新型冠狀病毒防範規程,例如在接觸冷凍食品前後在流水下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此外,如果生產者生病,也不應製作或包裝食物。
  • 世衛組織從未發布過「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
    薯條、方便麵、漢堡、炸雞......當你吃這些食物的時候,總會有人在你身邊痛心疾首地說「垃圾食品啊,儘量少吃」。在你的朋友圈裡,幾乎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分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最近,世衛組織來闢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