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由於外包裝中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汙染,北京暫停了從印度尼西亞的漁業產品進口。
一個月前,北京還報告說,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以及厄瓜多的冷凍蝦中也含有微量的冠狀病毒。
北京報告了冷凍產品或其包裝中約有10例SARS-CoV-2(COVID-19病毒)病例。
北京的報告強調了進口冷凍食品的安全問題。但是大多數國際食品安全當局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冷凍食品傳播。
即便如此,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也應保持警惕,並遵循新型冠狀病毒防範規程,例如在接觸冷凍食品前後在流水下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此外,如果生產者生病,也不應製作或包裝食物。
食品安全
來自中國的關於通過冷凍產品傳播冠狀病毒的可能性的新聞促使紐西蘭政府追蹤了冷凍產品中的病毒。
在超過三個月的「零新案」發生後的八月,一位50多歲的女士在沒有出國旅行記錄,也沒有本地傳播跡象後,紐西蘭發現了一個新病例。
最初,有人猜測她的丈夫在一家冷凍食品包裝公司工作,他在工作環境中感染了冠狀病毒,並將其傳播給她。他早兩個星期還經歷冠狀病毒症狀。
但是,紐西蘭政府表示這種可能性微不足道。目前,尚不清楚該病毒的來源。
研究成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4月表示,人們不太可能從食品或食品包裝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US-FDA),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食品標準也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是從食品中傳播的。
這些陳述與美國和中國通過動物實驗來檢驗病毒SARS-CoV-2是否可以通過口服注射傳播的新研究結果相吻合。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當病毒進入胃腸道時,由於胃中的高酸度,病毒無法生存。
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研究還表明,利用熱量烹飪會殺死病毒。因此,煮熟的食物應該可以安全食用。
低溫,例如帶有病毒痕跡的冷凍食品怎麼樣?
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負責人李鳳琴今年6月表示,冷凍食品可能是冠狀病毒汙染的傳播途徑。同樣來自中國的最新報告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即SARS-CoV-2病毒仍可以在冷凍食品包裝中存活。
經聚合酶鏈反應(PCR)測試,受汙染的食物或食品包裝可能會產生陽性結果。但是,如果病毒中的核糖核酸死亡,則該病毒將無法進一步複製,從而排除了進一步傳播的可能性。
我們需要更多有關受汙染冷凍食品核糖核酸複製測試的數據,以確定食品或食品包裝的操作規程。目前,中國正在積極進行研究以獲取數據。
作為食品生產者或消費者,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隨著更多人待在家裡,基於網絡的食品零售量顯著增加。因此,送餐還必須遵守良好的衛生規程。在整個食物鏈中,良好的衛生習慣也很重要。
包括中小型和個體企業在內的公司都應採用良好生產規範,例如使用個人防護設備(口罩,手套)以及注意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
訂購即食食品的消費者應在食用前先將其加熱,以確保食品不含病毒。用細節保持健康總比生病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