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2020-07-12 網信雙鴨山

網上說:

「罐頭食品沒營養」

「土雞蛋更有營養」

「蔬菜生吃更有營養」

.....

想要吃得營養又健康

沒毛病!

但輕信「網上說」,不如聽「真真說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1


罐頭食品防腐劑多、沒有營養?


提起罐頭,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保存時間長」「防腐劑多」「沒有營養」。


其實罐頭食品的核心是將密封在瓶中的食物經過充分加熱,將其中的細菌殺滅殆盡,利用密封隔絕了與空氣的聯繫,使細菌不會再進入食物,於是其中的食物就可以長期保存而不會變壞了。罐頭本來就不會「腐」,自然一般來說也就不用「防」。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罐頭食品中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多酚化合物的確比新鮮和冷凍食品中的要低,但是這些物質在新鮮蔬果和冷凍蔬果中,由於儲存導致的下降卻要大大高於罐頭。


此外,新鮮蔬菜和冷凍蔬菜經過烹飪後,這些營養成分還會進一步下降。而罐頭食品是烹飪完成的,在保存中這些營養成分沒有明顯下降,食用時也不需要再進行烹飪。所以,拿新鮮蔬果中這些營養成分的含量來跟罐頭中相比,並不合理。


比如類胡蘿蔔素、維生素E、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這樣的營養成分,罐頭食品和新鮮食品、冷凍食品中的含量很相似。


2


土雞蛋、紅皮蛋更有營養?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介紹,由於飼養方式的不同,土雞本身確實要比養雞場裡的雞得到的營養更加全面,但從雞蛋的營養成分上看,土雞蛋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要比普通雞蛋高,且土雞蛋中膽固醇含量要普通雞蛋高出2倍多,這與其蛋黃所佔比例較大有關;但土雞蛋中的脂肪、煙酸、硒等比普通雞蛋低;其它營養素差別不大。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靜波介紹,決定雞蛋營養價值的是蛋清和蛋黃。雞蛋在母雞體內的形成過程是由內而外的:最早形成蛋黃、蛋清,它們決定雞蛋的營養價值。接著形成角蛋白,角蛋白呈膜狀,它將蛋黃、蛋清包裹起來。最後再由碳酸鈣、碳酸鎂等物質形成蛋殼,在蛋殼形成的末期,母雞輸卵管裡的細胞分泌色素形成蛋殼的顏色。可見,在蛋殼顏色形成前,真正決定雞蛋營養價值的蛋清、蛋黃早已形成。蛋殼顏色不同主要是因為蛋殼表面的色素比例不同。顏色的不同不會影響雞蛋的營養價值。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由此可見,土雞蛋和一般雞蛋的營養價值各有所長。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由於土雞蛋膽固醇含量也較高,對於需要限制膽固醇攝入的人來說,平時選用普通雞蛋就可以了。而不同蛋殼顏色,其營養價值相差不大。


3


蔬菜生吃更有營養?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蔬菜生吃更有利於營養素的保留,所以生吃更有營養。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蔬菜是我們人體所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不同種類的蔬菜所含的營養素略有差異,此外還有野生蔬菜等。


不同的營養素種類和含量,意味著加工時應該選擇不同的加工方法。


除去食用的安全性這個因素外(很多蔬菜有農藥殘留,單純的水衝洗可能不能完全去除,那麼在加熱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農藥、寄生蟲、細菌等對人體的危害),不同類別的蔬菜建議採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4


奶白色濃湯營養高?


很多人認為,奶白色的湯特別滋補,因為食材裡的蛋白質都溶化在湯裡了,才會讓湯呈現奶白色,這樣的湯才更營養。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奶白濃湯並不神秘。在煲湯時只要有脂肪微滴、乳化劑和水就可以讓湯呈現奶白色。在湯裡添加富含脂肪的原料,高溫後湯水呈現煮沸翻滾狀態,從而使脂肪形成微滴。乳化劑即食材當中的可溶性蛋白質,具有乳化性質,可將脂肪微粒包裹在內,形成穩定的不溶於水的乳化體系,並會均勻分布在湯水之中。當光線照射到這些小微滴後發生了散射現象,視覺上便呈現出了奶白色。選帶皮的豬蹄、雞翅、骨架等原材料會更容易製作出奶白濃湯。但湯本身的營養價值和湯色並無相關性,只不過奶白色的湯給人視覺上的衝擊,更加能夠喚起人的食慾而已。


奶白色濃湯雖然看似美味,但在日常飲食中要格外注意。濃湯的奶白色越深,意味著湯中的脂肪含量也會越多,在食用湯的過程中即會攝入大量的油脂。所以對於不缺乏脂肪和蛋白質的人來說,喝奶白濃湯並不意味著滋補,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對於一些想控制體重的人來說,更要注意控制對此類湯的飲用。


另外,濃肉湯、濃魚湯在經過長時間燉煮之後會產生大量的嘌呤、脂肪等成分,並不適合高血脂、肥胖以及患有痛風的人飲用,健康人群也不宜頻繁飲用。對於體弱者,由於消化能力不好,濃湯中的脂肪對他們來說也是負擔,喝濃湯還不如喝去油的雞湯更為合適。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真真說:

在飲食過程中,我們大可不必過分追究哪種烹飪方式更能保存營養價值,什麼樣的食材更有營養,最重要的是形成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足量飲水、粗細搭配、多吃果蔬、適量攝入肉蛋,合理飲食就是健康生活的起點!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話說"食物營養"的那些謠言

相關焦點

  • 這些有關食物營養的謠言,你相信過幾個?
    本文由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從張文宏醫生開始倡導早餐少喝粥多吃蛋奶一類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以來,蝌蚪君身邊的朋友們便開始化身食物「成分黨」,每天查查這個,翻翻那個,想要吃得營養又健康。
  • 央視315闢謠:所有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相信科學勿信謠言
    央視315已闢謠: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 在央視315晚會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的範志紅副教授表示,這些都是謠言!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貌似科學 實驗證明是謠言
    央視3·15晚會闢謠食物相剋。生活當中很多人會說,千萬不要把這種食物跟那種食物放在一塊吃,可能會讓身體產生不適或中毒。很長時間大家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甚至當成科學常識來看待。比如,紅棗VC加上蝦皮裡的砷,會形成砒霜;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草酸和鈣容易形成草酸鈣……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汕尾的那些事」2016年9月28日發布《汕尾一女士買到一塊豬肉,切開發現裡面竟是這種東西》。真相:針對這一謠言,廣西地方媒體2013年首次闢謠「豬肉鉤蟲」為虛假信息,《廣西日報》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闢謠消息。2016 年6月初,國家總局對此謠言給予了回應,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媒體發布了闢謠消息。
  • 食物之間「禁忌」存在嗎 科學實驗擊破謠言
    原標題:食物之間的「禁忌」真的存在嗎   編者按:在上周央視舉辦的2018年「3·15」晚會上,8個與食物有關的謠言被逐一擊破,其中之一就與「食物相剋」有關。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嗎?螃蟹和番茄是「相剋」關係?本期「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欄目邀請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以科學的視角為您解開「食物相剋」傳言背後的真相。
  • 謠言:酵素環保又消毒
    謠言:  酵素環保又消毒。  闢謠:  酵素,一種神奇的物質,和它有關的謠言從未間斷,歷經多年闢謠,卻仍屹立不倒,更有人深信不疑。  就在全國防疫工作進入攻堅的階段,又有人拿酵素興風作浪了。
  • 盤點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盤點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2018-02-27除此之外,在即將過去的二月份,還有一些食物也被流言賦予了「另類」功效。春節都過去了,讓這些流言也隨著舊年一併過去吧!  謠言一:酒能暖身  冬季天寒地凍,人們為了抵抗嚴寒,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於是「喝酒驅寒」的說法又一次在朋友圈流行起來。其實,喝酒驅寒這種說法自古就有流傳,但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這幾個顛覆認知的營養誤區,你知道幾個?
    大眾生活裡,謠言總是比真相有更廣泛的傳播途徑和更深刻的群眾根基。但是無論謠言如何千變萬化,真相只有一個。讓我們細數那些誤導人心的健康謠言,還營養本來面目。謠言1: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有營養蛋殼的顏色只代表雞蛋裡的小雞出生後羽毛的顏色。白雞下白蛋,紅雞下紅蛋,跟營養無關。
  • 那些養狗瘋傳的謠言,很多人信以為真,不要輕信!
    養狗就像養小孩,越來越多人開始養狗,各種關於狗狗的謠言也在四處傳播,有些謠言甚至深入人心,很多人都堅信不疑。今天小馬就來跟大家扒一扒那些把大家忽悠慘了的養狗謠言,看看有幾個你們是不知道的。01狗的鼻子顏色越深越健康?錯!
  • 附辨識謠言秘籍
    所以總體來看無論茄子還是菌菇,營養成分都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都是人體經常「打交道」的常見成分而已,只不過不同類別蔬菜中的營養素傾向與含量有所不同。四、「食物相剋」早已破除類似的食物相剋謠言總是此起彼伏的散步著。其實「食物相剋」論早就被批判了多年了,現在營養主流觀點都沒有那些食物相剋之說,早在80年之前,中國老一代營養學家就做過諸如柿子和酒,大蔥與蜂蜜等食物搭配的試驗,證明對健康人而言,根本不存在食物相剋的問題。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這些奇形怪狀營養豐富的食物刷新你的三觀
    中國小康網訊 11月25日,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稱拋開劑量談毒性,只能是危言聳聽。事實上,有關食物相剋的謠言,早在1935年,我國科學家、中國營養學會創始人鄭集教授,就在民間傳言較廣的184對所謂「相剋食物」中,選擇了當時最為流行的14組食物,包括蜂蜜和蔥、牛肉和板慄、花生和黃瓜,還有螃蟹和柿子等,分別開展了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無論人還是動物,一切正常。
  • 點擊收藏 最新水果謠言大匯總!
    桃子和西瓜在營養成分上並不特殊,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常見營養物質,並沒有科學研究證明它們同食會產生毒素,即使一起吃後真有不舒服,也可能是沒洗乾淨、過敏、吃太多撐得等原因導致。
  • 冬季吃火鍋,營養師有話說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臨床營養網 臨床營養網 收錄於話題#903營養1個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作者介紹陳婷婷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3(原117)醫院營養科營養師《中國臨床營養網
  • 這份「食物相剋」謠言清單...
    本期,小薇總結了常見「食物相剋謠言」的清單,小夥伴們可要收好了~ 01榴槤+牛奶 傳言: 榴槤和牛奶一起吃,會導致咖啡因攝入過多,引起中毒!
  • 闢謠特工隊 | 營養都在湯裡?我一直信以為真
    在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中:營養都在湯裡了。然而,真相卻是:「湯」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有營養。今天的闢謠特工隊就帶你了解一下湯的主要成分,破除那些常見的關於「湯」的謠言。湯裡有什麼?估計等不到營養喝夠,胃容量就已經投降了。那些關於湯的傳說是真是假?傳說一: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不對!不僅不會越有營養,還可能對身體有害!
  • 話說魚類的營養價值
    魚類作為高生物價的蛋白、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來源,在人類的營養領域具有重要作用。魚類是海洋中的龐大群體,也是人類食用最多的水產品。按照魚類生存的水域環境,可將魚類分為海水魚(如鯡魚、鱈魚、狹鱈魚等)和淡水魚(如鯉魚、鮭魚等)或兩合水魚(既可以生活在海水中,又可以生活在淡水中),如鰻魚、大馬哈魚。
  • 孕期謠言你知道多少
    不過在孕育的過程裡,我們卻會聽到甚至看到很多很多的謠言,那麼讓孕期的我們做個謠言粉碎機,擊破一個個謠言吧!孕期的我們肯定聽別人說過,多吃葡萄胎兒膚色會白,甚至還有吃葡萄眼睛大的說法,多吃西紅柿胎兒膚色會白,當然還有說是吃黑色食物胎兒膚色黑,吃白色食物胎兒膚色就白的謠言,等等!這類的謠言真的特別多,但我們也可以理解,甚至也會嘗試去做,多吃點水果啊,蔬菜啊,因為我們知道白富美最重要的就是膚白啊,一白遮三醜,誰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是個膚色白皙的寶寶呢!
  • 四大備孕謠言,你中了幾個?
    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四大有關備孕的謠言,快來看看你中了沒有?謠言二懷孕前要多吃營養食品很多人都認為備孕前要多吃營養食物,特別是一些老人,會瘋狂的給小輩們進補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雖然孕前補充營養很重要,但是適量即可,如果吃得過多,可能會在為了引起妊娠期併發症,對孕媽和孩子都是不利的。
  • 這些生活謠言別信
    謠言:骨頭湯補鈣,米飯和白糖一樣都是碳水化合物,雞蛋牛奶優質蛋白質含量高要多吃。謠言:闢謠:>>營養師團解惑單純喝湯並沒有多少營養物質牛奶、雞蛋雖然是營養價值很出眾的兩種食物,但它們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 2018食品健康十大謠言
    謠言:8月,國內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關於感染豬病毒致人死亡的謠言在朋友圈傳播,如「鄭州多人感染豬病毒死亡」等。真相:農業農村部已多次闢謠,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會感染人。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員張宇也表示,非洲豬瘟疫情主要危害生豬養殖業,導致生豬死亡率較高。按照現在的捕殺、封鎖力度和檢驗檢疫水平,一旦發現,就會採取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