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項目簡介
1.1 項目背景
1.1.1 產品簡介
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由於充分保留了被乾燥物料的營養成分與活性物質並很好地保持了原有的天然色澤和風味以及形態,因此在食品加工工業得到了廣泛應用食品經過冷凍乾燥技術加工後,能降低食品基質中水分的活度,抑制微生物生長和許多酶的活性,降低各種化學、生化反應的速度,減緩食品腐爛變質速度,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鮮程度、色澤、風味及營養成分,並延長了食品的有效期。
本項目利用當地食品資源,建立凍乾食品生產基地。
1.1.2 市場前景
2018年全球蔬菜、肉類、海產品的凍乾食品消費量已達15-18萬噸,其中消費量最大的是日本,年消費3萬噸左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希望能吃到新鮮可口的、具有高質量的速食方便食品,而凍乾食品技術正是符合了這一要求。
(1)新型方便食品。
在日本,新型方便食品均添加採用凍幹技術生產的維生素、全蛋粉或蛋黃粉、大豆粉或花生粉,以確保其營養成分。凍乾食品發展趨勢分析,在歐洲大多數國家,將人們日常消費的胚芽玉米粉和椰子油、食糖、維生素、礦物質混合製成的方便食品定為第一代方便食品;第二代方便食品是用凍幹的海帶粉、天然水果粉、海藻膠、麥芽糊精加適量的檸檬酸與玉米胚芽、燕麥胚芽、魚粉、兔肉粉、牛肉粉等製成的。歐、美國家還有一種營養豐富、香甜可口的水果型方便食品,是用凍幹的草莓粉、葡萄粉、橙桔粉、菠蘿粉、香蕉粉和獼猴桃粉等混合製成的。捷克正在對用於加工新型方便食品的薄層物料的凍幹工藝進行研究,義大利正在對凍幹蘋果、檸檬和食糖的均化混合液加牛奶後脫水的理化特性進行研究,西班牙正在研究凍幹乳酸幹,日本正在研究凍幹膠狀魚粉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H·MacNeil博士預測,本世紀的雞蛋將是以凍幹技術濃縮成固體含量為18%~25%或30%~40%的蛋品。
(2)顆粒蔬菜。
蔬菜是人類生活中的一大營養寶庫。凍乾食品發展趨勢分析,日本東洋FD食品株式會社於20世紀90年代找到一種不同尋常的吃菜方法。該方法是將油菜、菠菜、芹菜、蘿蔔葉、豌豆、胡蘿蔔、南瓜、雪裡紅等8種蔬菜混合,凍幹後製成顆粒蔬菜。這種含豐富的葉綠素、胡蘿蔔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天然營養成分的蔬菜,不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非常適合於斷奶伊始的嬰兒、不喜歡吃蔬菜的兒童、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流食或半流食的病人以及食量受限的運動員等特殊人群。現在,顆粒蔬菜已成為日本大眾的日常消費品。
(3)粉末蔬菜。
在歐、美、日市場上,日漸流行一種新的蔬菜加工方法,即用凍幹技術加工圓蔥、白菜、菠菜、胡蘿蔔、南瓜等許多種粉末蔬菜。凍乾食品發展趨勢分析,將粉末蔬菜加入麵粉或食糖中,製成蔬菜麵條、餅乾、糕點和糖果、飲料等,能保持蔬菜中的營養成分、纖維質及其色澤、風味。
(4)調味品領域
蔥姜蒜等經凍幹後製成粉或段狀和其他調味品如胡椒粉、番茄粉等進行小包裝後直接上市銷售,或作為配料用於其他凍乾食品中。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凍乾燥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起步較晚,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逐步開始食品凍幹技術的開發和凍幹設備的製造。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市場對凍乾食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凍乾食品產業的發展。目前,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省相繼建立了一批凍乾食品廠,引進了一些國外冷凍乾燥生產線,但僅用於出口,產量不大,而且很多生產企業缺乏凍幹工藝技術支持,質量控制環節薄弱,與發達國家的凍乾食品業存在較大差距。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豐富的蔬菜、水果、肉類和水產資源。但是,長期以來我國農副產品一直在原料出口或是初級加工階段徘徊,技術含量較低。目前, 我國果蔬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果蔬加工量低,不及總量的10%, 而發達國家70%以上的果蔬都經過了加工處理。因此,冷凍乾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我國的食品加工業帶來了發展契機。
通過對果蔬、肉食的冷凍乾燥,不僅能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而且各地的凍乾食品廠還可以利用當地的特產,根據季節的變換來選擇不同種類的農產品進行加工,以保證企業生產的連續性。近年來,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對冷乾燥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到我國求購冷凍乾燥產品的外商絡繹不絕,使凍乾產品在國際市場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美國每年消費凍乾食品 5000000噸, 日本1600000噸,法國1500000噸。日本每年需花1000億日元進口凍乾食品,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每年均需凍幹大蒜粉6000噸 , 全球的凍乾食品產量從 20世紀70年代的200000噸上升到現在的數千萬噸, 可見凍乾食品的國際市場很大 ,且正在成為國際食品貿易的大宗貿易。
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更加關注食品的內在營養和食品的衛生安全,同時提倡綠色消費,這就對食品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凍乾產品則滿足了安全、方便和綠色的要求。所以就市場而言,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冷凍乾燥產業都擁有著極其廣闊的、急待開拓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對凍乾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凍乾食品行業前景極為廣闊。
1.1.3 技術分析
本項目可選用國內外先進冷凍乾燥技術及設備。
真空冷凍乾燥,也稱升華乾燥,其原理是將材料冷凍,使其含有的水分變成冰塊,然後在真空下使冰升華而達到乾燥目的。大蒜在真空冷凍乾燥過程中,物料始終處於低溫凍結狀態,其色、味、質得到最大的保留。真空冷凍乾燥系統主要由製冷、真空、加熱、控制系統 4 部分組成。
1.1.4 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條件
項目建設完全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四)發展目標「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大幅提升,重點行業和企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資源枯竭、產業衰退地區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在此基礎上,爭取再用10年左右時間,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走進全國現代化建設前列,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
(2)區位優勢
白山市東與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相鄰;西與吉林省的鋼鐵基地通化市接壤;南與北朝鮮隔江相望;北與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毗連。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綜合發展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鶴崗-大連(鶴大高速G11)、長春-長白山(撫長高速S26)高速公路已貫穿本市建成通車,臨江—白山—長春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2018年正式通車;通(化)白(河)、大(連)大(慄子)兩條鐵路貫穿南北。鐵路運輸可達全國各地;長白山機場距市中心110公裡,白山市區新機場已完成選址;經鐵路、公路可直達丹東港,公路距離為320公裡。丹東港水上距朝鮮南浦港119海裡,距韓國仁川港232海裡,距日本神戶港744海裡,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國際貿易商港,也是我國與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距離最近的國際港口。現代化的立體交通體系為本項目原料進貨、產品銷售等提供了多條便捷通道。
(3)人才優勢
白山市專業技術人才6.38萬人;高技能人才1.3萬人,其中,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由39人;拔尖創新人才13人,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規模、門類較齊全、整體實力逐漸增強的人才隊伍。市區內建有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吉林省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資格的公立普通高校。學院是以高等教育為主,兼顧中等職業教育,同時開展社會培訓和職業技能認證教育的多層次、多門類教學型高職院校。學院有18個高職專業面向全國招生,12個中職專業面向全省招生。學院培訓中心有六大類30多個項目的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認證教育,年培訓能力達5000人次。
(4)產業基礎優勢
項目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利用草莓、甜玉米等加工真空凍乾食品,進行產業化生產經營,實行高效農業綜合開發,對合理開發利用資源,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此項目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當地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向。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 產品方案及規模
年產1200噸真空冷凍乾燥食品。
1.2.2 建設內容
本項目新建建築物總建築面積為96000㎡,其中新建凍幹車間1棟,建築面積為20000㎡;包裝車間1棟,建築面積為10000㎡;原料庫1棟,建築面積為20000㎡;成品庫1棟,建築面積為10000㎡;保鮮庫1棟,建築面積為20000㎡;辦公樓1棟,建築面積為10000㎡;鍋爐房1棟,建築面積為3000㎡;變電室1棟,建築面積為2000㎡;生產蓄水池1座,容積為1000m³。
購置主要生產設備6套,購置輔助及公用工程設備14臺(套)。
1.3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1.3.1 項目總投資(詳見表1)
項目總投資29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300萬元。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 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 主要財務指標
該項目預計年綜合營業收入達到39301萬元,項目實現年利潤6304萬元。投資回收期4.6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1.7%。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 社會評價
項目技術先進,工藝成熟可靠,產品質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生產過程三廢產生量小。同時,本項目建設可提供120個就業崗位。
1.5 項目合作方式
合資,其他方式可面談。
1.6 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外方投資佔49%,其它方式可面談。
1.7 項目建設地點
白山經濟開發區新區。
1.8 項目進展情況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2. 合作方簡介
2.1 基本情況
名稱:吉林白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大街1699號
法人代表:薄文任
2.2概況:
吉林臨江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11月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國家發改委2005年12月審核確定為保留的省級開發區。省政府[1993]260號文件批覆中明確了開發區起步區規劃面積為1.5平方公裡,四至範圍:東至臨城八社橋,南至臨城水庫,西至臨城大橋,北至大湖鐵路專用線。 2007年,根據吉林臨江經濟開發區的產業定位和區域功能定位,吉林省建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開發區總體規劃(2007-2020年),把起步區由1.5平方公裡擴大至面積 3.07平方公裡,確定為綜合加工貿易區;金屬鎂特色工業園區和冶金鑄造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總體規劃通過省經貿委論證,被列為省內特色工業園區。即綜合加工貿易園區、金屬鎂特色工業園區、冶金鑄造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面積6.25平方公裡。2014年臨江經濟開發區被吉林省發改委確定為「第一批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為臨江經濟開發區實現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條件。
2.3聯繫方式:
項目單位:吉林白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項目單位聯繫人:張堯宇
聯繫電話:0439-3277927
傳 真:0439-3277936
郵 箱:bsjjkfq@126.com
開發區網址:http://kfq.cb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