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旬,他離開少共國際師,任紅1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在「四渡赤水」戰役中,他隨紅2師4團等部隊進行政治工作,參加戰鬥。之後,他率領工作團,協助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同彝民首領小葉丹敵血結盟。
這天,紅軍工作團進入彝民區。走過一段路後,忽然,從兩邊山上的村寨裡湧出一群彝民,他們拿著長矛、大刀、土槍、石塊,叫喊著衝下山來,將工作團圍住。隨同肖華的紅軍戰士,見勢也都舉起了槍。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肖華見狀,先對隨行人員說:「沒有命令誰也不準開槍!一定要遵守民族政策!」然後,肖華轉身面對周圍的彝族兄弟,誠懇地說:「老鄉們,不要誤會,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不是國民黨軍閥的隊伍,我們不會危害你們的,只是路過此地,去打國民黨反動派……」
儘管請來的「通司」將肖華的話大聲用彝族語言翻譯過去,但彝民們仍然揮舞著手中的器械叫嚷:「不許走!不許走!」
正在混亂之時,前面山谷入口處揚起一陣煙塵,幾匹騾馬直奔而來。為首的一匹黑騾子上,騎著一個高大的彝人,這就是當地頭人小葉丹的四叔。這人的到來,使喧鬧的人群稍微安靜了些。
肖華同小葉丹的四叔見過後,開始交談起來。小葉丹的四叔提出,要求紅軍幫助他們去打另外一族的冤家。肖華則耐心地解釋,國民黨反動派才是大家共同的敵人,彝族兄弟應該團結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肖華見小葉丹四叔的態度有些改變,又說:「紅軍大部隊要路過這裡,我們
雖然不能幫你們打死冤家,可是我們劉司令願意和你們頭領覺高「器解成兄弟。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先送你們幾受輪。」小葉丹的四叔聽了很高興。為了表示感謝,小葉丹的四叔把自己騎的黑騾子,送給了肖華。
肖華將談判的情況報告劉伯承司令員和聶榮臻政委時,大家都喜出望外。劉伯承當即和肖華一起,來到山谷人口處,與小葉丹同飲「雞血酒」結盟。第二天,紅軍在小葉丹的四叔引導下,浩浩蕩蕩地向北而去。經過一天強行軍,紅軍終於順利地通過了彝民區。
1935年5月24日,紅軍先遣隊到達大渡河邊。這是中央紅軍長徵以來遇到的最湍急的河流。蔣介石揚言要讓紅軍在這裡成為「石達開第二」。當肖華和先遣隊的首長趕到安順場渡口時,紅1團已經消滅了守敵兩個連,並且找到了十幾位船工和一位老艄公。由於對岸敵人的機槍不時向河這邊掃射,船工們都有些顧慮。
肖華來到船工們中間,與船工們拉家常,做工作,並叫管理員給每人發十幾塊大洋。船工們被肖華的言行所感動,挽起褲腳就要上船。這時,肖華又攔住說:「別著急,先在這裡吃飯,吃飽了肚子好划船。」
強渡開始,十幾個突擊隊員每人身背一枝衝鋒鎗和馬刀,腰裡別著手榴彈,在火力掩護下,拼命划著船衝向對岸。突然,對岸敵人的一排子彈掃在司號員的腳下,號聲停了下來。「號為什麼停?繼續吹衝鋒號!」劉伯承司令員叫道。站在一旁的肖華幾步衝到小司號員身邊,拿過號,挺起胸膛吹了起來。緊接著,各連司號員也吹起衝鋒號。在激昂的號聲中,突擊隊的勇士們飛身下船,向岸上衝去,打垮了敵人,佔領了灘頭陣地,並迅即控制了渡口。在隨後的飛奪瀘定橋戰鬥中,肖華隨右縱隊沿大渡河東岸向北疾進,並帶領突擊連經過激戰,攻下鐵絲溝險關,有力地配合了左縱隊,勝利奪下瀘定橋。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在兩河口召開政治局會議後,肖華被中央軍委任命為紅1軍團2師政委。8月,肖華和師長陳光一起,率領紅2師克服重重困難,走過了茫茫的草地。9月,又率紅二師作為軍團的前衛,攻克天險臘子口,並於19日勝利到達甘南重鎮哈達鋪。一個月後,由紅一方面軍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到達吳起鎮,終於勝利地完成長徵,實現了一次偉大的戰略轉移。在長徵這樣前所未有的千難萬險中,肖華總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和饑寒勞累,始終活躍在戰鬥的第一線,活躍在行軍的隊列中,活躍在部隊宿營的篝火旁,了解部隊的情況,關心部屬的疾苦,進行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儘管他還不到20歲,但已是紅軍中享有極高威望的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