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伯承將軍歃血為盟的彝族頭領小葉丹的結局如何?

2020-12-13 捭闔汗青

1935年5月22日,由劉伯承率領的工農紅軍來到這裡,經過幾天的相處,他與彝族領導小葉丹在彝海河邊歃血為盟。這個故事不僅證明了黨在長徵時期正確的民族政策,而且還是彝漢一家親的有力見證。

小葉丹生於1894年,原名果基約達,來自一個貴族家庭。因為他從小就善於交際,且十分講義氣,很快就聞名鄉裡。另外,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通曉法律和典故,因此他很小的時候就成為家庭中非常有聲望的人,被視為家族的首領。當時,與其他家族領導人相比,他還年輕。如果只是叫他葉丹,似乎不合適。因此,在原來的名字添加了一個「小「字,從此他就叫小葉丹。

彝族常年在涼山附近生活,他們是駐紮在那裡的軍閥最害怕的對手。在彝族裔群體中,最強大的是老伍氏家族,其次羅洪家族和果基家族,不幸的是,羅洪家族被敵人收買,站在紅軍的對面,意圖阻擋紅軍度過彝族的地區。

1935年5月中旬,紅軍越過金沙江,向大渡河進發。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擺脫尾追的敵人,他們只能繞過由20萬重型士兵守衛的正規公路,選擇另一條道路,那就是越過彝族地區到達大渡河。

蔣介石知道,紅軍肯定會選擇第二條路,但是蔣介石也很清楚,當地的彝族人不好打交道,紅軍也不能輕易解決爭端。更何況,彝族幾代人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並擁有一定的仇外心理。不管來人的居心是什麼,一開始他當然都不會以禮相待。紅軍走在冕寧縣的街道上,每個家庭的門都關上了,縣長聽到了紅軍即將來臨的消息,收拾行裝,提早逃跑了。就連當地軍閥不知道要藏在了哪裡,也沒有陰影。

隨後,紅軍繼續前進,在一個小山包上被數千彝族武裝力量所包圍。紅軍士兵們不敢輕舉妄動,彝族人也不敢上前。雙方保持約1000米的距離,相持不下。事情的轉折點是彝族通信兵小劉。他知道彝族的核心爭端, 和幾個主要家庭之間的矛盾。因此,當紅軍被圍困時,他將此消息報告給了連隊連長王耀南。根據小劉提供的信息,王耀南知道,只要他幫助果基一家與另外兩個家庭作鬥爭並鞏固果基一家的勢力,紅軍就能成功地克服困難。隨後,王耀南立即將小劉帶到司令員劉伯承的指揮部,並詳細地解釋了情況。這個消息挽救了危難中的紅軍,就像及時下雨一樣。為了與果基一家建立良好的關係,劉伯承專門派人聯繫了小葉丹的四叔和祭司沙瑪爾,並向他們展示了紅軍的戰鬥力,表示紅軍願意支持果基家族。

紅軍拿出了在戰鬥中都不願使用的迫擊炮,並發射珍貴的炮彈,向彝族展示了紅軍強大的火力,表示紅軍可以支援果基家族。看到紅軍的誠意,果基家族決定讓紅軍通過,並且護送他們到大渡河。

從中不難分析得出彝族人態度轉變的原因:一方面,自古以來,其他人是從彝族外區借道,沒有談判,從來都是用武力解決問題。從諸葛亮對孟獲的七次俘獲開始,彝族人就和外族人結下了槓子。後來,清軍又與彝族戰鬥了22年,最後,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也試圖越過彝族地區,與彝族發生衝突,最終延誤了石達開讀過大渡河,被清軍俘獲。因此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彝族人的血,捍衛土地是他們的本能反應。另一方面,紅軍的態度比上述例子要好得多,紅軍不侵犯少數民族的民族政策確實做到了。果基家族一家人了解了紅軍,紅軍也給予了他們尊重和理解。雙方公平地談論了此事,交情自然就有了。

小葉丹的四叔告訴劉伯承將軍,他們家有規矩。因為互助才能稱為兄弟,所以要舉行禮拜儀式,由巫師主持。

劉伯承高興地答應了,和小葉丹一起去了彝海邊,喝了兩碗雞血酒,劉伯承說:「古有桃園三結義,今有我劉伯承和小葉丹義結為異性兄弟,如有反覆,天誅地滅!」

儀式結束後,雙方還互贈了禮物。小葉丹給劉伯承一匹大黑騾子,劉伯承送給了小葉丹一支白朗寧手槍和紅軍的軍旗。從此以後,以小葉丹為首的果基一家成為彝族的第一支紅軍隊伍。在紅軍的支持下,另外兩個家族也不得不承認小葉丹的地位。

經過7個晝夜,紅軍成功通過了彝族地區。這為紅軍渡過大渡河、飛奪瀘定大橋並繼續向北前進贏得了的寶貴時間。然而紅軍離開後,國民黨反動政府報復小葉丹與紅軍的聯盟,迫使他交出12,000銀和120隻羊,並說出紅軍的下落。小葉丹寧願自己和家人受累,無論如何也不透露紅軍的行蹤,國民黨軍隊發現他什麼也不能說,於是釋放了他。就這樣,他帶著曾經的誓言作為紅軍奮戰了五年,終於在1942年6月18日受到反動軍閥的伏擊而去世,享年48歲。

小葉丹的最後一個願望說:「萬一我死了,你必須保護這個紅旗,以後再交給紅軍。」後來小葉丹的後人將這面象徵彝漢友誼的紅旗交給了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了這面紅旗。如今,少數民族和漢族已經處於一個大家庭。這對於小葉丹和劉伯承等革命前輩的貢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民族大團結!

相關焦點

  • 彝族英雄小葉丹,長徵時曾與劉伯承歃血為盟,後來結局如何
    彝族英雄小葉丹,長徵時曾與劉伯承歃血為盟,後來結局如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至今仍然珍藏著一面旗幟,雖然飽經風霜,卻依然鮮紅如昔,旗上寫著「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字樣,這是當年劉伯承授予果基小葉丹帶領的中國彝民紅軍的。
  • 跟劉伯承歃血為盟的小葉丹,最後結局是怎樣的?
    來人自我介紹:「我是沽基家的小葉丹,要見你們司令員,我們大家講和不打。」於是肖華先去向劉伯承、聶榮臻報告,馮文彬陪同小葉丹在後面跟來。  小葉丹等人來到彝家海子邊時,劉伯承已經在這裡等候了。一見小葉丹,他非常高興地迎了上去。小葉丹見來者身材魁偉,後面跟著幾個士兵,知是紅軍部隊的司令員,連忙取下頭上的帕子,準備叩頭行禮。劉伯承一把上前扶住,不讓他行此大禮。兩人在海子邊坐定,開始了親切、誠摯的交談。
  • 劉伯承小葉丹兩家後人至今保持往來
    「五彩雲霞空中飄,天上飛來金絲鳥,紅軍是咱的親兄弟,長徵不怕路途遙。」這首名為《情深誼長》的彝族特色歌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東方紅》、《萬水千山》等影視作品傳遍到大江南北。歌詞內容描寫的是1935年5月,渡過金沙江的中央紅軍主力,經過四川到涼山的彝族、藏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時,紅軍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的傳奇故事。
  • 紅軍長徵時,與劉伯承歃血為盟的小葉丹,最後結局如何?
    在1935年5月22日的時候,劉伯承就與小葉丹一同舉行了著名的彝海結盟儀式,當時紅軍還專門授予了他「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的旗幟。當時劉伯承還有小葉丹結為了兄弟,當時是劉伯承親自將這面旗幟交給小葉丹的,並且給還專門將小葉丹委任為了支隊長,讓小葉丹的弟弟古基爾拉成為了副隊長。當時劉伯承還送給了小葉丹十支步槍,而小葉丹也專門派了彝軍給紅軍們帶路,這也讓紅軍長徵的路途變得更加順利,在通過這一地區的時候也是非常快的。
  • 臺灣演員出演小葉丹
    臺灣演員遊大慶飾演小葉丹。「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是被創作者廣泛認可的歷史劇創作原則,即大的歷史事件必須真實,小的細節可以藝術創作,這也是被王偉民反覆提及的創作心得,「在拍攝的時候,我與劉伯承、小葉丹等人物原型的家屬反覆探討。我告訴他們,此劉伯承非彼劉伯承,此小葉丹非彼小葉丹。」本著這樣的創作態度,王偉民表示大事件上堅決尊重史實,小事件上可以有所發散。
  • 劉伯承歃血為盟結拜小葉丹,中央紅軍衝出大涼山
    蔣介石這樣部署兵力也是有理由的,因為當時漢族與當地彝族的關係並不好,如果紅軍冒進很可能就被大涼山的彝族武裝消滅。但毛主席劍指偏鋒,下令紅軍走小路,於是紅軍首先派遣了200人的工作隊由蕭華親自做隊長前往大涼山,由於蔣介石的負面宣傳大涼山的彝族群眾們早有戒備,紅軍剛進山區就被彝民圍了起來,紅軍有政策不能開槍交了200大洋之後彝民才放行,又走了一個時辰又出現了一群彝民還是要錢,紅軍這次可沒錢了於是被扒了個精光。
  • 小葉丹:與紅軍歃血為盟的彝族英雄
    新華社成都1月25日電(記者吳光於)冬日的寒風中,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海鎮,有著濃鬱民族風情的「結盟新寨」裡升起嫋嫋炊煙。這裡有光榮的歷史——1935年5月22日,長徵中的紅軍與彝族家支首領小葉丹在彝海畔歃血為盟,成為長徵途中的傳奇一幕。
  • 他和劉伯承與小葉丹歃血為盟,不到20歲卻是個享有極高威望的首長
    劉伯承這天,紅軍工作團進入彝民區。然後,肖華轉身面對周圍的彝族兄弟,誠懇地說:「老鄉們,不要誤會,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不是國民黨軍閥的隊伍,我們不會危害你們的,只是路過此地,去打國民黨反動派……」儘管請來的「通司」將肖華的話大聲用彝族語言翻譯過去,但彝民們仍然揮舞著手中的器械叫嚷:「不許走!不許走!」正在混亂之時,前面山谷入口處揚起一陣煙塵,幾匹騾馬直奔而來。
  • 劉乾坤:涼山彝族的文化傳承
    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迷人的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鬱、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具有涼山自然封閉形態的包括天文、星相、曆法在內的獨特而優秀的民族文化。故而涼山彝族作為中國彝族中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徵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的著名。
  •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樹栽培技術
    小葉黃楊是綠化中常見的灌木樹種,它的葉片是橢圓形的,葉片很小,枝繁葉茂,適合作綠籬,也常在花壇邊緣栽植,或用於點綴假山、草坪等。小葉黃楊的綠化價值很高,市場需求量大,因此種植該品種的苗圃也比較多。那麼,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樹栽培技術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彝族人與綿羊難以割捨的情緣
    ,特別是綿羊,性情溫和,深受彝族人喜愛,與彝族人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緣。彝族禮儀中,紅白喜事只宰殺綿羊,招待客人除宰殺牛外,也以宰殺綿羊作為最高禮節。禮數上,4隻綿羊和一頭牛的級別是一樣大小。羊毛可以製作成披氈、羊毛毯等各式毛紡織品,穿在身上保暖又美觀,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毛紡織及擀制技藝」還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劉伯承元帥的眼睛是怎麼失明的?
    1916年三月中旬,為支持雲南護國軍在川南戰鬥,二十四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了豐都城,截斷長江交通,陰止袁軍對四川的水陸增援。在激烈的戰鬥中,一顆子彈由他的腦頂打入,從右眼窩飛出。一位德國醫生為他動手術時,劉伯承為了保護腦子,堅決拒絕使用麻醉藥。醫生用顫抖的手摘除了右眼球,又把周圍的壞肉一刀刀挖去,劉伯承緊扶著柱子,渾身冷汗,他咬緊牙關,沒吭一聲。
  •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前景怎麼樣?
    小葉黃楊是綠化中常見的灌木樹種,它的葉片是橢圓形的,葉片很小,枝繁葉茂,適合作綠籬,也常在花壇邊緣栽植,或用於點綴假山、草坪等。小葉黃楊的綠化價值很高,市場需求量大,因此種植該品種的苗圃也比較多。種植小葉黃楊的利潤如何?前景怎麼樣?
  • 務求精準的「元帥翻譯家」——劉伯承的翻譯生涯
    劉伯承元帥劉伯承元帥在翻譯方面,特別是軍事學術翻譯以及培養翻譯人才方面的重要見解與貢獻,很少為人所知。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他就開始從事翻譯工作了。在緊張的戰爭環境裡,他譯校了許多國外軍事著作,很多詞條是劉伯承首譯並沿用至今的。
  • 如何區分雀梅與小葉女貞?
    但是這兩種植物分屬不同的科,雀梅屬鼠李科雀梅藤屬,書上叫雀梅藤,小葉女貞屬木犀科女貞屬。為了更具體了解兩種植物的不同,下面分別從莖葉花果一一比較:1、莖雀梅:藤狀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小葉女貞:落葉灌木,小枝無刺。
  • 教你如何製作小葉黃楊盆景
    教你如何製作小葉黃楊盆景小葉黃楊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分布廣泛,是製作揚派盆景的特色樹種。由於缺乏詳細製作技藝,各苗圃各農戶並沒有從幼苗開始進行相關操作,導致圃地裡栽培的小葉黃楊只能作為綠化苗使用,不僅降低了農戶的收入,也限制了小葉黃楊這一地方特色盆景素材產業的發展。筆者現將小葉黃楊盆景製作方法介紹如下。
  • 如果蝸牛有愛情珀將軍結局死了嗎揭秘 扮演者蔡珩獲原著粉認可
    電視劇《如果蝸牛有愛情》正在熱播,在劇中,嚕哥正式上線,而嚕哥背後的珀將軍更是備受網友期待!其中,珀將軍的結局也備受關注!   那麼《如果蝸牛有愛情》珀將軍結局是什麼?珀將軍最後死了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如果蝸牛有愛情》珀將軍的結局吧!
  • 中原解放紀念館開館 劉伯承之子贈手書對聯
    原標題:中原解放紀念館開館 劉伯承之子贈手書對聯(圖)   經過兩年的建設,建築面積劉伯承元帥之子劉蒙、李達上將之女李彤妍等專程趕來祝賀。   據史料記載,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劉鄧大軍主力1948年2月從大別山地區轉出,5月17日進駐寶豐。
  • 美國將軍拿航母對抗颱風,結果如何?
    不然我們或許真能見識到結局到底會如何的有趣?不過美國人沒能將颱風給核爆了,卻幹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開著一整個航母艦隊,硬懟颱風。你沒看錯,美國人還真就開過航母艦隊,去往颱風的中心撞,試圖以人力對抗自然之力。幹出這事是美國海軍上將——威廉·哈爾西,哈爾西將軍還因此收穫了一個叫「暴風之子」的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