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跨界出道!研究者表示:未來將在豬的身上培育人體器官

2020-09-04 三體使者

提到豬,它的身上可都是寶,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豬可是我們最重要的肉食來源之一,為我們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蛋白質等,而對於科學家們來說,豬的價值則遠不止「吃」那麼簡單,它未來將成為人體器官的「培養皿」,幫助人類實現異種器官移植。



人類的百年異種器官移植實驗之旅

什麼是異種器官移植呢?簡單來說,就是在動物的身體中培育人體器官,之後通過手術,在器官培育成熟後,將它轉移到人體身上。

為何要進行異種器官移植試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世界上,供體短缺導致很多病人只能在絕望中死去。

拿我國來說,我國每年都有幾十萬的病人因為等不到合適的供體器官而死亡,從等待器官移植的,和最終成功獲得器官移植的病人比例來看,大約每30個人中,只有1個人最終獲得了生機。



所以,為了幫助更多的病人,多年來科學家們才會一直進行異種器官移植的相關科學研究,希望可以早日普及,早期挽救更多的生命。

說起來,人類第一次進行異種器官移植手術,是在17世紀中期,當時一名俄羅斯士兵的頭骨修復手術中,被移植了一塊狗的頭骨。

進入到20世紀,人類的異種器官移植研究全面展開,1905年,一名法國兒童成為了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異種器官移植的第一人。



當時患有腎功能衰竭的兒童體內,被移植了兔子的腎臟,一開始,手術是非常成功的,不過卻在手術的第16天,因為突然發生了排斥反應,這名兒童也最終離開了人世。

雖然異種器官移植,從人倫道德的角度來說,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爭議的話題,不過從人類的發展大方向來看,它的發展研究也是未來的一個主要趨勢。



我國建立首個醫用小型豬產學研繁育基地

據報導,在我國四川省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我國首個醫用小型豬產學研繁育基地正式落戶在這裡,未來將匯聚大批醫學、科學專家,一起進行異種器官移植的研究。

因為豬的器官大小、解剖特徵、生理生化等,和人類相比都非常類似,所以,這次科學家們才準備在豬的身上進行試驗,希望未來可以通過在豬身上培育出的人體器官,來進行臨床上的人體器官移植,讓病人們不再苦苦等待。



雖然看起來這是一件造福人類的大好事,而且可以為器官移植和生物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科學家們也表示,這項實驗的確有著極大的風險。

因為即使是人類和人類之間,進行人體器官的移植手術,仍然是會存在很大風險的,即使是前期檢查沒有問題,手術後也會因為一些原因導致器官和人體發生排斥反應,最終讓手術失敗告終。



而豬作為和人類不同物種的動物,自然風險也就更大,而且需要面對的質疑和擔憂也會更多,所以,想要日後成功普及異種器官移植,就需要徹底解決排斥的難題,雖然很難,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仍然值得肯定和支持,你說呢?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1日《基因編輯助「八戒」跨界出道 異種器官移植離現實還有多遠》

相關焦點

  • 嵌合體的神話:科學家試圖動物體內培育人體器官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實驗室的一隻豬。科學家希望在這類動物的體內培育出人體器官。在農場動物身上培育器官的研究引發了許多倫理爭議,因為其中所涉及的將人體細胞注入到動物胚胎中的方法,可能會模糊物種之間的界限。科學家希望通過添加人體幹細胞的方式,由這些幹細胞擔負起形成缺失器官的工作,最終從動物體內獲得能用於移植手術的器官。明尼蘇達大學的心臟病學家Daniel Garry領導著一個嵌合體項目,他說:「我們能夠製造出沒有心臟的動物。我們已經培育出沒有骨骼肌和血管的基因工程豬。」儘管這些豬並不能存活,但如果有少量來自正常豬胚胎的細胞注入,它們就可以正常發育。
  • 科學揭秘羊臉人身 或可能在動物身上培育人體器官
    人羊嵌合體培育過程圖繼去年科學家首次成功研發出了人與豬的嵌合體後,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又首次將人類幹細胞導入綿羊胚胎,獲得了人羊嵌合體,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將胰腺移植到了小鼠體內。意義重大 或可能在動物身上培育人體器官在美國,約有76000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在英國這一數據是6500人,而每位患者可能需要等待5年甚至更長時間。平均每天有32位患者在等待器官捐贈的過程中死去。
  • 這豬笑得好燦爛!日本培育轉基因豬 可供器官移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日本明治大學及京都府立大學研究員組成的研究團隊稱,他們培育出了可供人體器官移植用的豬是人類培育出的第一種可用於異種移植的動物,目前,其器官和組織都已在人體上進行了移植試驗該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將於本周在日本異種移植研究會上公布他們的研究結果。據稱,該日本團隊希望在明年年初將這批轉基因豬提供給一家私有企業。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研究者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徹底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是嵌在細胞內基因組的病毒,在豬身體裡不會有毒性,但對於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是一個重大醫療風險問題。  參與研究的還有雲南農業大學、美國哈佛大學、eGenesis公司等。相關成果已於2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資料圖 新華社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 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未來豬的器官或可移植給人體
    日前,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順利實施。研究團隊使用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
  • 科學家培育萬能豬用於器官移植,移植成功後,人會繼承豬的特性嗎
    萬能豬是什麼?它們是科學家們培育出的一種克隆豬,這種豬由於體內特定的基因片段被敲除,豬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之後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所以它們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人體中。臨床上,人體器官移植經常會受到供體短缺的困擾,萬能豬的培育成功,給人類器官移植帶來了希望。但同時也引來了一些爭議,比如,移植成功後,人會不會繼承豬的特性?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豬1.0」是在2017年獲得成功的。在豬的染色體上,有一些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這些基因平時處於潛伏狀態,在豬身上並不會製造出病毒,豬也不會有感染病毒的症狀。但是,如果將豬的器官作為供體移植到人體,這些潛伏的病毒基因,就有被喚醒的可能,導致出現病毒感染的症狀,這是異種器官移植的潛在風險之一。
  • 我國科學家培育出「豬3.0」,將來可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近日,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為無數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了希望。但為了治療糖尿病,以湘雅三院王維教授為代表的醫生們已經能將豬胰島細胞移植到人體了。王偉教授介紹,進行了臨床試驗的受試者糖尿病已經得到較好控制。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彭茜)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具有13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研究者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徹底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 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人類幹細胞與豬DNA已成功相結合
    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將人類幹細胞與豬的DNA相結合,其最終目標正是在豬的體內培育人類身體器官  支持者認為,這一進展將終結人類移植器官短缺的局面,但批評者則指責這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人類器官的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醫學界,而近日,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FDA批准轉基因豬,未來還能解決器官移植難題?
    聽說過轉基因的大豆和玉米,但你了解轉基因的豬麼?日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將基因工程豬用於食品和醫療產品,由 Revivicor 醫療公司開發的豬,未來可用於生產藥物、提供移植器官和組織,以及生產對肉類過敏者更安全的肉類,這種豬,也就說我們常說的轉基因豬。FDA 研究專員史蒂芬・哈恩(Stephen M.
  • 日本科學家成功在老鼠身上培育出人類牙齒(圖)
    據報導,這項突破是在老鼠身上培育出可替換牙齒,這對那些失去了牙齒的人鋪就了一條路子。研究者利用的是幹細胞來培養的牙齒,這些幹細胞蘊含能夠形成牙齒的組織機構,研究者將兩種不同性質的幹細胞混合在一起,在實驗室中化學和維他命物質的混合物中進行培育,讓其開始轉換。在實驗室培育五天之後,培育中的幹細胞就形成小小的所謂「牙蕾」。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2017年,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和楊璐菡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宣布培育出世界首批不攜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豬1.0」,從根本上解決了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內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的風險。2018年,「豬2.0」誕生,進一步解決了異種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問題。新誕生的「豬3.0」結合了前兩代優勢,更具臨床應用潛力。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2017年,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和楊璐菡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宣布培育出世界首批不攜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豬1.0」,從根本上解決了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內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的風險。2018年,「豬2.0」誕生,進一步解決了異種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問題。新誕生的「豬3.0」結合了前兩代優勢,更具臨床應用潛力。
  • 基因編輯「豬3.0」,有望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據不完全統計,儘管近6年來,我國百萬人口年捐獻人體器官率增長了100倍,但器官來源仍然短缺,中國每年有約30萬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為1萬餘例,器官捐獻數量遠低於需求。異種器官移植研究成為解決「移植器官荒」的重要途徑,但這一途徑同時面臨異種病毒傳播、免疫兼容性和功能兼容性等難點。具體來說,豬的基因組攜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移植到人體後可能產生安全性風險,同時,豬器官可能在人體內引發免疫排斥反應。
  • 轉基因豬獲FDA最新批准:可防食物過敏為人體器官移植鋪路
    據悉,GalSafe豬的飼養條件要比傳統飼養條件嚴格得多。FDA表示,他們分析了GalSafe豬中IGA的批准對美國環境的潛在影響,並確定其不會比傳統豬的影響更大。此外,GalSafe豬沒有任何動物安全問題,除了那些在管理良好的商業養豬運營中應該考慮的問題。FDA還評估了IGA的風險,以促進在GalSafe豬體內或身上出現或選擇引起人類健康關注的抗菌素耐藥性細菌。
  • 最新研究:基因編輯豬有望成為人的器官來源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以及失敗教訓,人們才逐漸意識到,豬可能是更為理想的器官供體。在器官的功能、大小以及可及性上,豬都是人類理想的器官供體。  但豬作為供體,面臨著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異種器官移植所造成的免疫排斥;二是豬自身攜帶有病毒,如果將其器官移植到人體,可能會造成危害。
  • 楊璐菡團隊帶來小豬3.0,迄今最適合人體器官移植的基因編輯豬問世
    根據研究人員對細胞的各種測試,這些小豬的器官組織特徵可以滿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類體內的要求。儘管還沒有發表同行評議的論文,但這一進展迅速獲得了《科學》網站的介紹,它們被認為可能是目前適合捐獻器官給人體的豬當中「全世界最好的候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