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DTC基因檢測全面噴發!黎明前夕,全球玩家活得還好嗎?

2020-12-08 健康界

2017年上半年,全球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表現活躍,接連發生幾起大事件。

7月底,美國創業公司Exploragen宣布推出基於用戶DNA的生活方式APP,即將在蘋果APPStore上發布,能為用戶提供生物睡眠特徵、咖啡因代謝及其他個性化建議。無獨有偶,與Exploragen同臺競技的還有另一家創業公司Helix,也將於8月份推出消費級基因檢測APP,旨在將靜態基因報告轉變為動態變化的持續性服務。

國外屬於模式創新,國內更取得技術上的重大突破。8月1日,我國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在深圳誕生,不僅提高測序速度,也能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預計2019年,花費100美元檢測自身基因的願景終將兌現,全民基因檢測,打造個人專屬基因ID的時代就要來臨!

在人人測序的偉大時代來臨前夕,國內外消費級基因檢測現狀如何?未來趨勢走向該如何發展?貝殼社從測序技術、檢測類型、檢測人員與實驗室資質等方面作一對比。

1.基因晶片物美價廉成主流

消費級基因檢測與臨床檢測在技術手段上相差無幾。大體分為DNA測序、基因晶片和PCR三類。DNA測序,以二代高通量測序最為盛行,優勢是全部讀出所有基因序列,能檢測未知基因,缺點是過程複雜,對實驗操作要求高,且價格不菲,目前較高深度(30X)的全基因組測序可控制在1萬元/每人上下,如Wegene的全基因組測序價格9999元,美國Genebygene的全基因組測序售價2495美元,也在1萬元左右。

基因晶片技術,優點是能一次性檢測多個SNP位點,實驗操作相對簡單且成本較低,目前來看已成為DTC基因檢測領先企業的主流和首選技術。如23andme,就採用IlluminaHumanOmniExpress-24格式晶片,能最大量檢測用戶的祖先特徵數量,其祖源檢測99美元,健康加祖源的檢測套餐售價199美元。

今年4月,國內23魔方新推出基因定製晶片。據悉,該基因晶片擁有國內目前最多的73萬個檢測位點,與賽默飛世爾聯合定製。為滿足新品祖源檢測要求,根據黃種人獨有位點進行改造,能同時一次性檢測96人,8月8日的最新套餐價是499元。

巧合地是,Wegene也在8號當天緊隨其後,將原先999元的檢測項目以腰斬價499元出售,由此引發外界猜想,疑似兩家陷入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Wegene降價產品的核心,採用與23魔方相同品牌的Affymetrix基因晶片,同樣針對中國群體作定製化設計,但檢測的SNP位點大約60萬個。貝殼社採訪23魔方CEO周坤,了解到23魔方此前共推出999元、699元和499元三款產品,但不論售價如何都保持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如今將999元產品也以499元「賤價」出售,非賠本燒錢,也與剛獲得4000萬元B輪融資並無關係,「有沒有這筆融資,我們都會在這天降價。團隊已花了5個月,在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方面下了很大力氣。」周坤告訴貝殼社。

除了全基因組測序以及基因晶片,還有傳統PCR技術,其操作簡單,但一次只檢測1~2個SNP位點,不適合多基因檢測,如對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單基因檢測,及在DNA親子鑑定領域中廣為應用,AnyLabTestNow公司,就用PCR方法作親子DNA鑑定、法醫DNA鑑定、移民DNA檢測及祖源檢測,然而價格卻與基因晶片同比肩,如祖源檢測單項199美元,套餐399美元(Y染色體+線粒體檢測)。而理論上,PCR成本應該是三類技術中最低廉的。

目前來看,針對不同技術,不同公司會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搭配組合:


2.行業難題:並非100%準確

檢測手段不盡相同,但制約行業發展的共同難題是一致的,即如何解決遺傳變異與特定健康之間相關性的問題。GWAS全基因組關聯檢測方式是主流手段,通過大樣本發現疾病等表型與基因之間的關聯關係,得出基於大量人群樣本的統計學概率,既然是概率就有不確定性。

另外,遺傳缺失現象也是困擾科學界的長期難題。所謂遺傳性缺失,即科研人員無法找到人類疾病和特徵背後的遺傳因素。這與技術受限也有關,GWAS難以檢測基因互作和外界環境等影響遺傳的因素,由此產生遺傳缺失。

所以,部分基因檢測結果並非100%準確。也正因為它的不確定性,讓消費者至今都難以百分百認可基因檢測的必要性和科學性。

23魔方在8月8日降價的當天,出具一份撤銷部分項目的聲明。將原先300餘項檢測縮減為如今的200餘項,根本原因就是發現「抗衰老」、「脫髮風險」、「學習能力」等項目的實際表型與文獻研究結果有偏差,準確性不達標。

「因為我們有足夠的數據,發現一些論文不靠譜。」周坤表示,「剔除這些不夠精準的項目,提高新項目的選擇標準,只為做得更精準。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大,我們會重新研究,等準確了再上線。」

基於此理,周坤堅持認為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遺傳風險信息,但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會發生某種疾病或病症,因為除了遺傳變異,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環境和生活方式等,所以他表示基因檢測不能等同於體檢,因為前者不能檢測已有疾病,僅能從統計學角度分析,某人因基因而患病的可能性。

3.海外DTC基因檢測公司TOP9

儘管周坤表示消費級基因檢測不同於體檢,但從國外成熟的DTC基因檢測業務模式來看,基因體檢也是種主流模式。

2016年,Market Research評選出排名前九的海外消費級基因檢測領軍企業,分別是23 and me,Color Genomics,Counsyl,Gene by Gene,Laboratory Corporation of America(LabCorp),MyMedLab,Mapmygenome India,Positive Bioscience,Quest Diagnostics。

上述公司的特點羅列為下表:

不難發現,除了印度企業MapmygenomeIndia提供個人全基因組測序與偏娛樂化的測項目外,其餘公司都以疾病風險預測、產前診斷等成熟項目為主,且至少有三家公司是健康體檢或老牌第三方獨立檢驗室,能直接面向C端服務。

其實,連原本多元化檢測集一身的23andme如今也越發謹慎,甚至與藥企合作,參與乳腺癌、帕金森、抑鬱症等疾病研究。而偏娛樂消遣性質的DTC檢測似乎正逐漸成為Exploragen、Helix等創新公司的主打產品,比如Helix還與啤酒商合作,根據用戶DNA推出高端定製化的口味啤酒,獨家配方的口味將完全迎合用戶喜好。

未上榜單的海外企業WellnessFX和XcodeLifeSciences也值得關注。前者通過血樣檢測多項指標,為愛好運動的用戶提供健身、睡眠、瘦身、情緒、抵抗疾病等改進建議。WellnessFX的APP還能跟蹤與管理用戶身體數據,並指導與反饋;

XcodeLifeSciences,是專門針對用戶DNA提供皮膚美容與保養解決方案的垂直型公司。從基因遺傳角度解釋皮膚屬性與皺紋、斑點等瑕疵原因,並防止皮膚衰老。

由此可見,海外DTC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大致分三類:線上銷售的偏娛樂化基因檢測公司(如23andme),線下第三方檢驗室或體檢機構(如LabCorp),和以基因檢測數據為基礎,提供解決方案的另類公司(如WellnessFX),這類公司可能是長期健康管理或美容、運動、營養、飲食等五花八門的後續服務提供商。

4.國內DTC基因檢測究竟怎麼玩

實際上,國內企業的玩法大致相同。23魔方與Wegene類似,都以純線上偏娛樂性基因檢測為主,不同地是,Wegene還進行了健康管理與基因檢測相結合的初步嘗試,CTO陳鋼曾表示,迄今有200多個用戶綁定了智能硬體,通過智能硬體收集用戶的運動數據、睡眠等健康數據,再結合基因相關數據,得出綜合性的分析結果。

將健康數據與基因數據打通融合的不止Wegene一家。水母基因和久久基因都作了積極探索。水母基因推出「智能精準健康管理SaaS系統」,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個體基因等多維度生命數據作全面的整合性分析,並將精準管理健康方案兜售給商保公司或企業級客戶。

久久基因也為用戶提供基因檢測之後的深度解決方案。以美膚基因檢測為例,會為用戶提供皮膚抗氧化能力、鎖水、彈性等指標的檢測結果,還與化妝品品牌商合作,推出定製化的護膚方案。該理念也移植到運動基因、兒童營養基因檢測中,與咕咚等運動平臺、貝因美等母嬰品牌合作,提供個性化方案。

除了達安、迪安、金域等檢驗機構,以杭州奕真(美國VeritasGenetic)為代表的創新公司也試圖打造基因體檢模式。如近日推出新生兒全基因組檢測的服務產品,涵蓋900種兒童疾病,讓父母了解孩子未來的健康風險,價格是1500美元。正如上述所言,受限於科研技術,基因檢測並非100%準確,為新生兒做全基因組檢測至今仍有爭議。

周坤認為,將消費級基因檢測與體檢對標,是用戶體驗不好的原因之一,「兩者永遠不能劃等號,滿足用戶好奇心,讓用戶更了解自己,才是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價值。」同樣對於Helix研發消費級基因APP,他表示要在中國落地還為時尚早。

「Helix要打造基因領域的APPStore,就要有成百上千款APP,不僅要有足夠的數據作支撐,還要確保應用的服務效果。目前來看,Helix模式還處於早期,如果想移植到中國,開發後期生態級應用還太早,至少需要進一步觀察。」他認為。

5.專業人才與實驗室資質

在海外TOP9的表格中,排名前四的公司官網上,都赫然標註有遺傳諮詢師提供諮詢或有專業醫生進行指導,而且實驗室獲得CLIA/CAP雙項認證。

CLIA(美國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法規),是由美國臨床實驗室委員會頒發的實驗室資質證書,代表國際最高水平認證標準。CAP認證是美國病理學會對檢驗實驗室開展的國際性論證項目,也是全球公認的醫療檢驗室國際級標準。我國目前醫療機構檢驗科以ISO15189為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標準,少數連鎖性獨立第三方檢驗機構通過CAP認證。

但國內,由於DTC基因檢測領域政策真空,不同企業會擇機行事。或自建或合作,或有資質或無資質,良莠不齊。以23魔方為例,周坤表示雖無規定,但公司是按醫學臨床檢驗所標準建設了600平方米實驗室,此輪融資後將繼續擴建中心實驗室,相對比下,Wegene的檢驗室場所是華大基因等臨床檢驗實驗室,所以類似的聯合實驗室、共用實驗室都是現實存在的。

23魔方CEO周坤曾表示,為規避未來可能的風險,不踩踏政策紅線,23魔方自建醫學標準的實驗室。而且在賀林院士推動下,遺傳諮詢師將成為未來的一種新職業。23魔方已有不少員工參與培訓,拿到中國遺傳諮詢師的結業證書。

據了解,我國的遺傳諮詢服務一般由臨床醫生提供。但臨床醫生往往缺少遺傳知識背景和系統訓練,解讀基因數據的能力也有限,只有經過專業培訓才能成為合格的遺傳諮詢師。

美國、加拿大等國在三四十年前就設置了遺傳諮詢師的職業崗位,建有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培訓體系。但在我國,該職業還未得到官方認可,人才缺口巨大,至少需要10萬名遺傳諮詢師。為此,國家應當承認職業地位、設計晉升通道、加大培訓力度,才能滿足即將來臨的行業井噴需求。

周坤判斷,「我一直認為2019年會是消費級基因檢測全面噴發的一年。」

相關焦點

  • 華興資本發布《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雪)近日,華興資本發布《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據報告,2019年國內市場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的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科創板IVD(體外診斷)細分領域表現亮眼。
  • 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頭部效應加劇,分子診斷異軍突起
    全球疫情升級下,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這一長期關注並深耕的重要領域,華興醫療團隊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早春依然延續慣例,從生物醫藥、IVD及基因檢測、醫療器械到醫療服務、智慧醫療五大領域及資金端入手,力求全面描摹過去一年間全球醫療領域發展風向。
  •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核心摘要:行業部分:用戶規模: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為1.1%。艾瑞預計2022年,消費基因檢測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070萬,其增長主要來自滲透率的提升。
  • 2020年全球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研判及趨勢分析
    四、資本動態   基於對基因檢測市場潛力的長期看好,資本市場對基因檢測行業持續保持熱情。公開市場估值可觀,私募融資規模持續增加。2015—2019年,全國融資事件422起,涉及金額308.6億元。單次平均融資金額0.73億元,單次最大融資金額是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D輪融資20億元。   融資數量逐步回落。
  • 2019年黃石火山噴發預警!黃石超級火山明年會噴發嗎?
    黃石火山爆發可能對美國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但是2019年超級火山爆發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國懷俄明州的黃石火山被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定為「高風險」火山。專家說,如果這座火山再次噴發,這座超級火山有一天可能遮擋太陽,造成火山冬季。但是上次黃石公園的大噴發發生在64萬年前——那麼這是真的可能嗎?
  • 華大基因:決戰黎明破曉前
    成立的第21年,登陸資本市場的第4年,基因測序儀全面實現自主替代的第2年,華大基因(SZ:300676)終是捱來了自己的宿命之戰。來源:《一代、二代、三代測序技術原理與比較》 自2006年發明二代測序法後,Illumina始成為全球基因測序產業最大紅利所有者,最高點時曾壟斷全球90%市場份額,股價亦因此14年間翻升16倍,包括華大基因、貝瑞基因(SZ:000710)在內的中國產業龍頭均相繼成為其金牌打工仔。
  • 全球領先基因檢測品牌CircleDNA圓基因將攜手知名歌手G.E.M.鄧紫棋...
    [2019年11月1日·上海] 2019年天貓雙十一狂歡夜晚會即將於上海舉辦,知名歌手G.E.M.鄧紫棋將亮相晚會並擔任表演嘉賓、驚豔開嗓。據悉,這也是她首次以全球領先基因檢測品牌CircleDNA圓基因的投資人身份出席活動。提及為何選擇這個品牌,鄧紫棋分享道:「這次作為圓基因投資人出席天貓雙十一狂歡夜,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 華大基因:決戰黎明破曉前-虎嗅網
    成立的第21年,登錄資本市場的第4年,基因測序儀全面實現自主替代的第2年,華大基因終是捱來了自己的宿命之戰。接連在美國、德國、瑞士、丹麥、土耳其等市場遭遇Illumina狙擊後,8月20日,這場全球性專利戰,終於燒到了家門口:香港高等法院開庭審理了前者訴華大基因關聯公司與子公司涉嫌侵犯其基因測序儀與試劑標準專利的民事訴訟案。
  • 黎明職業大學2019年高職招考招生章程
    黎明職業大學2019年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招生章程  為了確保2019年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以下簡稱「高職招考」)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和教育部、省招委會
  • 你的基因「八字」還好嗎?
    ▲ BCC Research 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 年全球測序技術市場總值已達到4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超過20%。該報告預計2018年測序服務的全球市場總值將達到117億美元,為2013年市場總值的3倍。
  • 三問國內消費基因檢測行業:蛋糕有多大?結果科學嗎?競爭關鍵在哪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國內消費基因檢測行業正逐漸起步。日前,艾瑞諮詢和安我基因聯合發布的《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2019年)》(以下簡稱行業白皮書)顯示,2014年~2019年,國內消費基因檢測公司累計獲得48筆融資,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7億元。
  • 8月「雙火山」噴發形成!黃石超級火山會噴發嗎?2020年怎麼了?
    如果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說,基本能上都是可以進行解釋的,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2020年也沒有怎麼了,也不是什麼不平凡的一年,在往年也是存在的,颱風,地震,火山噴發等等自然現象都有出現過。科學家們估計如今的西之島火山噴發產生的菸灰羽非常的強,到2020年7月,煙羽的高度直達天空8300米,這是自2013年火山浮出水面以來,火山的最高海拔煙羽。所以該火山的影響非常大,並且這個西之島火山的持續噴發還未停止,暫時也不知道何時能夠停止下來,這是我們不期待看到的。
  • 《地平線:黎明時分》玩家評價褒貶不一,網友:缺乏誠意的移植
    吵歸吵鬧歸鬧,不過大部分玩家還是很買帳的,畢竟相比於主機,許多PC擁有更強的性能,可以更好地展現《地平線:黎明時分》的遊戲畫面。很快其上PC的爭議就消失不見了(而且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年中PC的3A大作實在不多),玩家都等著準備喊真香。
  • 2020年基因檢測行業能否有望回暖?
    2019年7月,貝瑞基因宣布其與Illumina合作研發的NextSeq CN500基因測序儀的適用範圍已完成變更,更新後的適用範圍為「用於人脫氧核糖核酸(DNA)測序。該儀器在臨床上可用於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儀器配套的隨機軟體配合檢測,且不用於人類全基因組的測序或從頭測序」。
  • 魔獸世界9.0前夕官方專題頁面上線 新玩家必讀前夕指南
    魔獸世界9.0前夕官方專題頁面上線 新玩家必讀前夕指南 魔獸世界官方在10月15日上線了魔獸世界9.0前夕補丁,分享了魔獸世界9.0前夕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是新玩家的話,可以多去看看,了解一下前夕內容的改變
  • 《地平線:期待黎明》評分
    每逢大作上市,VG247總要搞個評分匯總,PS4及PS4 Pro獨佔大作《地平線:期待黎明》上市前夕該傳統同樣不能丟:這裡稍微講解一下各媒體評分該怎麼解讀,其中門道並非看上去那麼簡單。
  • Steam《地平線:期待黎明》玩家對價格上漲不滿
    發行的PS4獨家傑作《地平線:期待黎明》將於今年初在steam上推出,這對於全球PC玩家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然而這幾天,一些海外國家和地區發現了遊戲價格突然上漲的情況,這也導致社區粉絲轉向steam討論區表達不滿。
  • 基因、大數據、全球變暖:江曉原的2019書單
    下面這四種書,主題各異,對我而言卻有共通之處——都刷新或增進了我先前對這些領域的認識,或啟發了我對這些領域新的思考:《基因與命運:什麼在影響我們的信念、行為和生活》《老科技的全球史》《治癒未來:數字困境的全球解決方案》《氣候賭場:全球變暖的風險、不確定性與經濟學》。我整體上贊成其中的三種,質疑一種。
  • 專家警告塔爾火山可能爆炸性噴發!火山噴發能緩解全球變暖嗎?
    歷史上噴發過嗎?世界上最矮的活火山就是它,位於菲律賓呂宋島風光明媚的塔爾湖的中心,高度僅200米,但不要小看它矮小,它的能量可不小,塔爾說山是世界上噴發最頻繁的火山之一,1965年、1970年、1976年都曾噴發過。1976年那次噴發出火山灰高達1500米。
  • 體檢中要加基因檢測嗎?可以檢測孩子的智力嗎?
    (原標題:體檢中要加基因檢測嗎?哪些人需要檢測?其實,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包括新生兒遺傳性疾病的檢測、遺傳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等。體檢季到來,要不要加基因檢測項目?元碼基因董事長、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田埂建議高風險家族人群、婚前、育前人群等進行檢測,對於孩子的智力及體育、音樂等特長的判定則用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