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化學合成品且致癌,雞精好吃又健康?很多人都不知情

2020-12-02 網易新聞

2020-12-01 15:39:31 來源: DrX說

舉報

  日常生活中,我們想要製作各種各樣的美食,就不得不藉助調味品。說起味精,是家喻戶曉的調味品。

  但是最近幾年,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網上,關於吃味精有害的議論很多,持這種觀念的人大多認為味精是化工合成品,吃味精對健康有害。

  味精真的有害嗎?

  味精能提鮮還得謝謝它的主要成分,一種鈉鹽,名為穀氨酸鈉,在天然食物中也有它。

  味精的生產工藝和釀酒、制醋類似,都是通過生物發酵糧食等原料生產而成的,我們現在所吃的味精幾乎都是發酵甘蔗、甜菜以及澱粉等物質獲得的,所以說味精是化工合成品也是錯誤的。

  

  穀氨酸鈉加熱到120度以上會生成焦穀氨酸鈉,而這種物質也並不是流傳的那樣是致癌物。

  而且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味精列為「最安全物質」的類別當中,食用並不會對身體產生毒性。

  如果非要說味精緻癌,那麼鹽也一樣,因為高鈉飲食會增加胃癌風險,每天不超過2克就行了。

  味精和雞精誰更健康?

  什麼是雞精呢?其實就是有雞肉味道的味精,雞精中一半都是味精,剩下一半是其他物質,雞精和味精一樣,再怎麼加熱也不會產生「毒素」。

  

  如果硬要一決高下,只能說雞精的營養成分比味精多一點點。兩個都是調味品,營養價值都不高。適量食用對身體也是無害的。

  不過也有調查發現,愛吃雞精人比愛吃味精的人要胖,可能是放雞精的菜湯好吃一點,吃多了就容易胖……

  所以雞精和味精差不多,只是口味不一樣,適量食用都是無害的,建議每天不超過2克。

  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高鈉飲食,也就是口味重,長期的高鈉飲食是對身體的透支,容易造成高血壓等疾病。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說清楚了!
    我們現在所吃的味精,幾乎都是通過發酵甘蔗、甜菜以及澱粉等物質所獲得。因此,與所謂的化學合成無關。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這種說法的主要來源是說:味精在加熱時會生成焦穀氨酸鈉,而焦穀氨酸鈉是一種致癌物。因此,雞精與味精相差不大,兩者皆健康,民間流傳的「危害傳說」不可以相信。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 味精化學合成,可能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都看看吧,專家已曝光
    導語:由於種種原因,相信現在許多家庭在做飯的時候都不再使用味精了。主要也是因為聽說味精會有致癌物,因此會有了這一現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家戶戶流傳著胃經致癌的說法,從而導致現在大眾做菜時都不會放味精,導致蔬菜少了些鮮度。那未經真的如大家所說那樣嗎?
  • 吃味精會致癌?味精和雞精,該選哪個?看了配料表後全明白了!
    人矛盾起來真的很可怕,可以每天點外賣,卻受不了食物中添加調料,總說不要吃味精,不要吃味精,吃多了致癌!味精和雞精真的那麼可怕嗎?今天小野就專門買了一袋雞精,一袋味精,認真研究了一下兩者的成分,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 雞精比味精更營養?味精吃多了會致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就提議再加點味精和鹽,誰知大伯兩嘴一碰,語重心長地說道:「味精可不能吃,致癌。」出乎意料的是,我爸也附和道:「是啊,我在朋友圈也看到了這類的文章,所以我們家買的都是雞精。」那我可得跟你們好好嘮嘮。一、那些關於味精緻癌的謠言。
  • 雞精和味精有哪些常見謠言?雞精比味精更營養、上檔次嗎?
    味精是化學物質合成的,調味品雞精是老母雞熬製而成的精華,所以雞精比味精營養更豐富、味道更鮮美。這是很多人的誤區,「雞精是老母雞熬製的」——錯得離譜!雖然我國居民有食用味精的習慣,可國外很多家庭裡是不準備味精的,味精不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能不吃就別吃。凡是帶「精」字的食物添加劑,都沒什麼營養,奶精如此,雞精也是如此。
  • 味精加熱後有毒且致癌?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大?很多人還不知道……
    網上流傳:喝酒後臉色變紅的人酒量更好,臉色變紅,證明酒精都揮發掉了。事實上,酒後臉色變紅的人,其實代表的是此類人不適合飲酒。當酒精(乙醇)進入身體後,會在消化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除了有少部分經過肺和腎排出體外,大部分酒精的代謝過程發生在肝臟。
  •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味精是人工合成的?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現在有很多人家裡做飯都不放味精認為味精對身體不好甚至致癌這,是真的嗎?01權威機構證實味精、雞精不致癌!穀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時會產生焦穀氨酸鈉很多人認為它具有一定的毒性,致癌但焦穀氨酸鈉對人體是無害的不僅毒性極低,而且並不會致癌
  • 吃味精真的會致癌嗎?我來告訴你真相
    味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調味品,關於對它的爭議已經有不少了,它作為一種基本的調味料,是許多人的家中廚房必備,許多菜如果加一點點味精,味道確實會變得不一樣,可以為這個菜大大的加分,對於在菜裡面是否要放入味精,還是有眾多的非議。
  • 你吃味精麼?(上篇)風險、畏懼與食品安全
    為什麼有人厭惡味精? 經了解,人們拒絕味精主要有如下幾點緣由:味精不是自然食品而是化學製品,味精傷大腦,味精緻癌,外國人都不吃味精可見其不好等等。 以上緣由是否成立?先說結論:大多都不成立。
  • 味精會危害身體健康?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看,別被騙了
    而且最初的味精就是從海帶中獲取的,1908年時,日本的池田菊苗教授吃到自己妻子做的海帶湯時,由於海帶湯熬煮的時間過長,導致海帶上泛起了白色的結晶,而這種白色的結晶嘗起來和「酸甜苦辣」都不同,而是「鮮味」。受此啟發,池田菊苗從幹海帶中分離出了穀氨酸,並製備出了穀氨酸鈉,將其命名為「味之素」,通過售賣這種調味料,池田菊苗賺了很多錢。而目前主要通過細菌發酵的方式來製備味精。
  • 味精和雞精到底該用哪個?這回全明白了!很多人都被騙了
    大家好,我是昕寶,今天我們繼續嘮嘮味精那些事兒。味精和雞精到底該用哪個?這回全明白了!很多人都被騙了。昨天我們分析過了,味精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調味品。它的原料是糧食,製作工藝也是以分解為主,不需要添加劑。所以味精雖然看起來很不健康,但是它確實是很原生態的一種調味品。那麼一定有很多人像昕寶一樣,看了文章之後就決定去超市買包味精。結果一到超市就傻眼了,味精櫃檯也是琳琅滿目,除了幾包簡單的味精以外,還有幾十種名稱各異的雞精,雞粉,蔬菜精等等。這麼多品種我們該怎麼選呢?到底是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
  • 味精、雞精是否對身體有害?用量多少算合適?現在就告訴你答案~
    這一點從任何一包雞精背後的配料表都可以看明白,少量核苷酸可以讓味精增鮮二三十倍,這也是雞精鮮味的重要來源。 兩者比較就可以看出,相對來說,味精更接近生物天然製品,雞精只是味精的一種再加工產品。
  • 同為提鮮調味料,味精和雞精有什麼不同?建議看看弄明白再買
    建議看看弄明白再買說到味精和雞精,我想起小時候的往事,那時候還只有味精,每次見媽媽快炒好菜的時候都會往菜裡加一點味精,菜餚會變得更美味好吃,有一次出於好奇偷偷地吃了點味精,當時覺得太好吃了,於是後來又吃了幾回,不過還是被媽媽抓了個現行,並對我說光吃味精掉頭髮,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敢偷吃了,而且一直到長大後,我炒菜都不敢放味精,用雞精倒是得心應手。
  • 不吃味精,只吃雞精?看過配料表才明白,原來被「騙」這麼多年
    鮮味是五種味覺之一,在酸、甜、苦、鹹、鮮中,鮮味最為複雜,可以描述為食物一種醇香的感覺,是菜餚好吃與否的重要標誌,從象形字的角度來說,把「鮮」字分為魚和羊,這些好吃的合在一起,就是鮮。鮮味從何而來?胺基酸、鳥苷酸、含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能讓人感覺到「鮮味」,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如雞鴨魚肉、蘑菇、海鮮、藻類等,一般來說蛋白質含量越高,吃起來也就越鮮,這是人體本能的一種能力,促使你攝入更多的蛋白質,補充身體的機能。
  • 味精,30年前已被證明無害,為何有人寧願相信謠言,不願相信科學
    很多人不吃味精的原因,是覺得它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對身體有害,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味精經過加熱以後會變成焦穀氨酸鈉,而食用焦穀氨酸鈉會使人致癌。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關於味精有毒的謠言,很多權威部門都出來做過闢謠報導,但有人還是寧願相信謠言,不願相信科學。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些外國雜誌曾連續刊登報導「Chinese Restaurant」(中餐症候群) 。
  • 味精和雞精真的對人體有害?新的說法來了
    同時,味精中的其他成分其實也是可以用化學方法啦進行合成的,比方說一般主要是以小麥麵筋等生產出來的蛋白質,也可以通過化學加工而成,所以才會導致很多人都拒絕味精。那麼,食用味精究竟對我們的身體是否有害呢?通過目前的實驗來看,如果大家購買的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味精,其實是可以適量食用的。不過,如果家裡的有嬰幼兒,其實不太建議給他們食用味精。
  • 「雞精」和「味精」哪個好?差別明顯,買了10多年,原來買錯了
    在很多人的思維當中,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它是以雞肉為原料,不僅有營養,而且吃著也比較安全。所以家庭中,一般用來提鮮的話,會首選雞精。認為雞精比味精好的人不在少數,但你可知道,味精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了,而雞精只不過是近10多年才發明的「新產品」。它們誰好誰壞,光憑嘴說沒用。
  • 長期吃味精,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害?
    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多了致癌!你常吃的味精有「毒」,別吃!味精加熱會致癌,做飯的人要小心!……其實味精沒「毒」,甚至比只放鹽要更健康!聽說吃了味精有害健康?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其實它很安全。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的鈉鹽,也就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之一。
  • 闢謠:雞精是雞肉的精華?
    雞精味道鮮美,在烹調時加入適量雞精可以增鮮提味,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認為雞精不健康,但有些人認為雞精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不僅味道鮮美,還營養健康。那麼,雞精是雞肉的精華嗎?經常吃雞精會影響健康嗎?
  • 雞精、味精、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現在知道還不晚!
    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 味精安全但不宜多吃 大家都知道鹽不能多吃,味精等鮮味劑也是同一個道理,味精含有鈉離子。鈉離子攝入過多容易引發高血壓。 ●嬰幼兒不宜食用味精雞精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過多食用味精,會造成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緩慢,嚴重者會嚴重影響嬰幼兒的智力!●患有高血壓的人不宜食用味精雞精患有高血壓的人如果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