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坡香特色中藥材種植技術
纈草為敗醬科纈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叫滿坡香。纈草性平味辛,有特異臭氣,味先甜後稍苦辣。用根莖入藥或蒸油,有驅風、鎮痙,治跌打損傷、抗痙攣、抗抑鬱、抗驚厥、去痰利尿等攻效。因其藥用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多,在市場上十分暢銷,發展前景廣。基於此,針對纈草品種特性和栽培管理技術要點進行總結。
1 品種特性
纈草植株高度在30~120 cm,伸長而分枝,莖基部伏地,基部徑2.5~3.0 mm,鈍四稜形,具細條紋,近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多分枝。鬚根簇生;莖中空,莖生葉片卵形至寬卵形,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條形,頂端漸窄,基部下延,花序頂生,成傘房狀;小苞片中央紙質,兩側膜質,花冠淡紫紅色或白色,裂片橢圓形,瘦果長卵形,4—5月開花,5—6月結果。有特殊香味,適合在酸性肥沃土壤、溫度在23~33 ℃,海拔800 m以上地區生長。
2 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2.1 選擇地塊
2.1.1 土壤選擇
宜選擇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的地塊,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坡度小、排水良好的酸性黑砂黃壤土為宜,不能連作 。
2.1.2 海拔要求
在海拔800~1 500 m區域種植,海拔越高,晝夜溫差大、氣溫低,有利於地下根莖和根部積累的物質增多,含油量升高。
2.2 整地施基肥
於移栽前進行整地(11月上旬),深耕25~30 cm,整細耙平,揀除雜草,以1.2 m開廂,溝寬30 cm,將廂面整成瓦背形,四周開好排水溝,廂面保持80 cm,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3~5 kg防治地下害蟲,基肥要求每667 m 2施腐熟有機肥1 500 kg、過磷酸鈣50 kg、禾苗產品重茬防死劑3 kg,促進根系生長,預防根腐病,並覆蓋黑色地膜,保溫保溼,防除雜草。保證整個生育期不脫肥。追肥要遵循輕施提苗肥、穩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則。
2.3 合理密植
2.3.1 移栽時期
最佳移栽時間在年前,採用育苗移栽種植法,首先拉繩定窩,破膜定植,覆蓋細土壓緊並澆定根水。
2.3.2 定植密度
每667 m 2 移栽苗保證在5 000~6 000穴,根據土壤肥力決定密度,株距25~30 cm,行距40~50 cm。
2.4 田間管理
做好生態調控、科學用藥和合理施肥技術等管理,是提高纈草產量和質量的有效措施。
2.4.1 及時補苗
定植移栽後,來年3月待芽長出2~3葉時及時補苗;確保每667 m 2 基本苗數,才能保障纈草產量。
2.4.2 中耕除草
地膜覆蓋栽培免了中耕除草,如是露地栽培應及時除草,見草就除,可防止因根系帶出種子或幼苗。幼苗高5~7 cm後可進行鬆土,並結合鬆土達到除草的目的。纈草根系密布在表層土壤,鬆土不宜過深。至6—7月後封壟,地上部相互鬱閉,根系密布行間,不再鬆土;當根露出土面時,應及時培土。
2.4.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地膜覆蓋栽培結合病蟲害防治噴施葉面肥禾苗產品(禾苗8號)或崑崙豐套裝,生長周期噴施3次,能促進根系生長,控制根腐病。
2.4.4 打薹摘心
除留種田塊外,餘下的田塊應在4月左右把所有抽花薹植株距地面5 cm左右莖稈上部枝條全部剪除,以免消耗養分,促進根部生長、提高產量。
2.4.5 揭膜
地膜覆蓋栽培應特別注意,在5月初根系處於生長膨大期,要仔細觀察,及時揭膜,促進側枝生長,提高纈草產量。
2.4.6 種子採摘時期
纈草種子細小,採收難度較大,過早採收,結實率低;過晚採收,容易漂落;應在5月上中旬採收,現採現播,提高種子發芽率。
2.5 病蟲害防治
纈草以野生資源為主,人工栽培時間較短,病害較少。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花葉病、蚜蟲、螻蛄等,必須遵從「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方針。
2.5.1 花葉病
該病發病較普遍,幼苗期更明顯,嚴重者植株矮縮不長。防治方法:1)選留無病株留種。2)注意防治田間蟲害,特別是蚜蟲,以減少病毒傳染。3)發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施3~4次,隔10 d噴一次;可用80%吡蟲啉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1 500倍液進行噴殺防治蚜蟲,5~7 d噴施一次 。
2.5.2 根腐病
該病是為害纈草極其嚴重的病害之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引起根部腐爛,成片死亡,嚴重絕收。防治方法:1)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2)增施磷鉀肥,噴施崑崙豐套裝,促進根部生長,有效預防根腐病發生。3)發病初期可用70%噁黴靈和75%敵克松800倍液噴施3~4次,隔10 d噴一次或用50%多菌靈800~1 000倍液澆灌。
2.5.3 螻蛄
一般在幼苗期為害較為嚴重,主要為害植株根部。防治方法:用30%辛硫磷水劑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噴施或灌根。
2.6 適時採收
纈草採收過早精油量不足,過晚精油易揮發,採收最佳時間為葉片全部變黃色,根系呈黃黑色(7月下旬至8月初為宜);採挖時應選擇晴天、土幹最好,挖出的根不能用水洗,不能在太陽下曝曬或烘乾,否則纈草的根莖和根部所含油易揮發。因此,將挖出的根莖放在陰涼處攤開,3~5 d內必須加工蒸油,否則根莖會出現焐熱或發黴,降低含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