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人士建議人類為蚊子獻血 理由是母蚊需要血來餵養幼蟲

2020-11-27 中華網

原標題:法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建議人類為蚊子「獻血」,網友嘲諷理由太無語

為蚊子「獻血」吧,它們需要哺育下一代。法國一位動物權利活動人士近日發出這樣的倡導,卻引來網友嘲諷。

今日俄羅斯(RT)3日報導稱,動物權利活動家艾梅瑞克 卡隆(Aymeric Caron)近日的一番言論正遭受網友無情的嘲笑。這位活動人士敦促人們不要殺死蚊子,而是要為它們「獻血」,理由僅僅因為:母蚊子需要血來餵養幼蟲。

報導稱,在法國一期電視節目中,卡隆被問到:「如果我們是反物種歧視者,又受到了蚊子攻擊,我們該怎麼辦呢?」這位動物權利活動家兼記者回答道:「反物種歧視者認為,所有物種都應該被平等對待。」

卡隆解釋說,叮咬人類的蚊子只是在「尋找蛋白質來餵養它們正處於發育中的卵子,」以使卵子成長成型。他還進一步表示,被蚊子咬其實是「令一個反物種歧視者感到尷尬的(事情)」,因為當人類被蚊子叮咬時,實際上是被一位「準媽媽」叮咬,而這位「準媽媽」別無選擇,它必須冒著生命危險照料還未成型的孩子。

報導稱,卡隆還表示,「如果你殺了一隻蚊子,你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內疚。」

那麼,按照他的思路,人們應當怎樣做?卡隆說,動物愛好者應當允許自己被蚊子叮咬,但他同時表示,身處非洲的人除外,因為在非洲有感染瘧疾的風險。卡隆還建議,不想被叮咬的人應該使用香茅、薰衣草油或大蒜等天然驅蚊劑,避免使用香水驅蚊。

RT表示,不出所料,卡隆的這一建議反響極差,他很快就被貼上「愚蠢」和「危險的不負責任的人」的標籤。

報導稱,有其他動物權利活動人士抨擊了他。國際非營利性動物權利組織「Animal Equality」的成員Toni Vernelli說,她將與「攜帶瘧疾並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的寄生蟲(蚊子)」劃清界限。

還有網友諷刺道:「接下來他們會要求我們餵跳蚤和蝨子。」

也有人提出建議:「我敦促所有動物權利活動家不要在遇到母熊或母獅時逃跑,給它們肉吃,因為它們需要餵養它們未來的孩子。」

在受到批評後,卡隆很快為自己的言論進行了辯護,他表示,這只是為那些對「反物種歧視論」感興趣的觀眾準備的。

延伸閱讀:

蚊子咬一口為啥一串皰?專家稱這是丘疹性蕁麻疹夏季小朋友最高發

2018年6月11日訊,夏季來臨,幼兒園媽媽群裡有不少媽媽抱怨孩子一下被咬出了好多包,一個接一個地往外冒,這是怎麼回事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翟瑞潔發現,近期門診的患者裡這樣的小患者數量不斷上升,以1歲到7歲的小朋友為主,事實上這些孩子得了「丘疹性蕁麻疹」。釋疑

原來是被咬後過敏

翟瑞潔介紹,丘疹性蕁麻疹有淡紅色的「小鼓包」,中間還有個「水皰」。這樣的「小鼓包」往往不止一個,分散在四肢、下肢最常見的軀幹也會出現。這些「鼓包」大多數是蚊蟲叮咬後的過敏反應,也不排除被跳蚤等小昆蟲所咬。對丘疹性蕁麻疹來說,有可能在蚊蟲叮咬後很快出現;但更多的是初次被叮咬後表現得並不嚴重,當再次被叮咬後,可能出現面積很大的水皰。這些皮膚損害並不完全是被叮咬後直接出現的,而是經過了過敏反應的過程,在全身各處都可以出現。從高峰期到症狀緩解,一般要持續兩周左右。

「患者可能根本記不起自己什麼時候被咬過,但是發現身上的包卻一個一個地往外冒。」翟瑞潔說,丘疹性蕁麻疹會十分瘙癢,甚至夜晚難眠。

提醒

夏季小朋友最高發

「嬰兒皮膚稚嫩;孩子愛往樹叢、草堆裡鑽,所以很容易成為蚊蟲襲擊的對象。」翟瑞潔表示,1至7歲的小朋友最容易出現丘疹性蕁麻疹,老年人也不少見。此外,患有免疫疾病的、白血病的患者,表現得會格外嚴重一些。丘疹性蕁麻疹和蚊蟲叮咬密切相關,所以會在4至10月間出現,尤其在蚊蟲活躍的夏季高發。

得了丘疹性蕁麻疹,該如何處理?翟瑞潔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止癢,0至3歲的小寶寶可以選刺激性小的,不含酒精成份的止癢藥水;大一點3至12歲的小朋友可以選擇含有少量酒精的,比如廣安門醫院自製苦參酊等;如果瘙癢很嚴重,再考慮外用激素藥膏。每日不能多,塗抹1至2次就可以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瘙癢很嚴重,小水皰還不停新發,應該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藥物,同時配合外用止癢的方法,來控制病情。

翟瑞潔還指出,浸過防蚊蟲劑的手環、口服大蒜或維生素B1、通過聲波來驅逐蚊子的超聲設備、電動昆蟲捕獲器(利用燈光吸引蚊蟲再通過電殺死昆蟲的設備)等防蚊措施不可取。

如何防蚊?

防蚊滅蚊建議「物理」方法為主,「化學」方法為輔。安裝紗門、紗窗,清除積水,備上蚊拍,使用殺蟲氣霧劑、蚊香等都是有效的防蚊方法。中老年人、孕婦、嬰幼兒等,建議用電蚊拍、蚊帳等安全係數比較高的滅蚊防蚊工具,減少使用噴霧等「化學」性防蚊用品。蚊子喜好陰暗隱蔽環境,外出活動時需避開蚊子活動的尖峰時間,著淺色的寬鬆衣褲比較容易避開蚊子的叮咬。

相關焦點

  • 法國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呼籲:不要殺死蚊子,人類要為蚊子獻血
    來源:綜合時間國際視頻近日,法國一位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倡導人們不要殺死蚊子,引發網友爭議。活動人士AymericCaron建議人們要為蚊子獻血,因為母蚊子需要血來餵養幼蟲,叮咬人類的蚊子只是在尋找蛋白質來餵養它們正處於發育中的卵子,當人類被蚊子叮咬時,實際上是被一位「準媽媽」叮咬,「這些母蚊子都在為自己的孩子冒著生命危險,它們叮你是因為別無選擇」。
  • 人類為蚊子獻血 網友:這怕是個笑話?
    今天蚊子又上了熱搜,#動物權利人士建議人類為蚊子獻血#,emmm,覽覽這麼多年被蚊子咬了,原來都是給蚊子義務獻血了?  可能這位法國動物權利活動人士不太知道的是,只有少數蚊子(200種左右)吸食人血,這種「義務獻血」的方式其實可能「治標不治本」。而且蚊子現在以每年殺死約70萬人位居最致命動物榜首,成為人類在地球上面臨的最致命掠食者。
  • 那個母蚊子可不是愛你
    通常公蚊子以吸食花蜜或者植物的汁液來維持生存,母蚊子也可以的。但是為什麼我們卻又被蚊子們咬了一身包呢?那是因為母蚊子為了懷孕生小蚊子,它就必須要靠吸人血或者動物血來完成懷孕生子。其一,吸飽了血的母蚊子對公蚊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吸引公蚊子來完成交配;其二,如果母蚊子不吸血,它體內的卵巢就不能發育成熟,也就無法排卵;第三,沒有血液的滋養,小蚊子也無法長大。
  • 探訪東莞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喝糖水吸鼠血
    半夜睡得正酣,突然抓頭撓腮,煩躁不安,這個時候多半是蚊子惹的禍。一到夏天,蚊子必是人類最想剿滅的公敵之一。但在東莞市疾控中心昆蟲餵養室裡,蚊子不再是過街老鼠,而是翻身變寶貝。它們住的是恆溫空調房,喝的是糖水,吃的是白鼠血,簡直是在人間天堂。「悉心餵養,也是為研究如何更好消滅它們,防止疾病傳播。」
  • 荔枝派:動物權利人士建議為蚊子「獻血」 網友:接下來餵跳蚤和蝨子?
    最近,法國一位動物權利人士竟然建議人類不但不要殺死蚊子,還要為它們「獻血」。   他還進一步給出了理由:因為當人類被蚊子叮咬時,實際上是被一位「準媽媽」叮咬,而這位「準媽媽」別無選擇,它必須冒著生命危險照料還未成型的孩子。   這位動物權利人士真是聖母心泛濫啊!
  • 蚊子!一種肚子裡裝滿你的血,嗡嗡作響、讓人無可奈何的小蟲子
    而同樣可憐的還有我們人類,世界上的第一個人類在他的一生中一定不只被蚊子咬一口,現在,幾乎沒有人不討厭這種肚子裡裝著我們的血,嗡嗡作響、厚顏無恥的小蟲子,那麼,蚊子是怎麼就找上我們人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種令人討厭的小蟲子——蚊子 蚊子的短暫的一生首先,蚊子讓人類討厭的根本原因,是它們會像「吸血鬼」一樣吸食著我們人類的血液,而至於它們為什麼要吸血,就需要從蚊子短暫的一生說起!
  • 夏天蚊子那麼猖狂,是因為蚊子幼蟲孑孓在不斷產生
    肯定是耳朵不斷響起嗡嗡聲的蚊子,不斷吸你血,不斷在蚊帳外影響你休息睡眠,打死了一隻又一隻的蚊子,蚊子何為滅不掉,那是因為蚊子幼蟲孑孓在不斷產生!    孑孓(拼音為jié jué),成蟲後是蚊子,蚊子的幼蟲就是孑孓,又稱為跟頭蟲、方學蟲,生活中水中,身體細長,呈深褐色,遊泳時身體一屈一伸,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 蚊子的意義是什麼?讓人類絞盡腦汁滅它們?專家:不止於此
    蚊子的起源和危害蚊子到底是通過雌蚊子的卵產到水裡,進行1—2兩天的孵化變成幼蟲,再從幼蟲變成蛹,蛹再在水裡兩天就可以變成蚊子。蚊子的一代發育僅僅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一年時間一個蚊子能繁殖七八代蚊子。雌蚊子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時間一般在10—25秒,雌蚊子必須要靠吸血它的卵巢才會得到發育,所以必須要去吸血,咬人的蚊子都是母蚊子。
  • 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在養蚊實驗室裡,主要分三層放著各種器皿。最下面一層是盛水的搪瓷盆,搪瓷盆表面浮著一小撮黑色的圓粒,像小「木筏」一般,那就是蚊卵。蚊卵分散後落入水裡就是孑孓。10天-14天後,孑孓就會變成蛹,蛹會轉移到再上面一層的水盆,它只需要一兩天就會羽化成蚊子,這也是養蚊人最緊張的時刻,要把握好時間點將其及時轉移到最上面一層的蚊籠。因為稍有耽誤,蛹羽化後滿屋都是蚊子。
  • 揚州| 培育蚊子:公蚊喝蜂蜜水 母蚊吸白鼠血(圖)
    羅直智說,2000年以來,10年年均蚊密度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3。「也就是說,如今蚊子雖多,但還是比以前少了60%-70%。」 【探訪蚊子實驗室】這裡的公蚊子喝蜂蜜水,母的則吸白鼠血人們在家中,發現擾人的蚊子,恨不得一巴掌拍死。
  • 為消滅登革熱,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一種稱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被選中為「天之驕子」,由此開啟了一場「以蚊治蚊」的戰鬥。節肢動物和一些線蟲,不會感染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科學家認為,世界上60%的蚊子都有可能感染這種細菌。其實,利用沃爾巴克氏體消滅登革熱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養出一群蚊子,來消滅另一群蚊子」。科學家們讓雄蚊子感染一種沃爾巴克氏體菌株,再大量放飛。
  • 這些大號「蚊子」不吸人血卻能檢測水質,還有的愛吃蚊子幼蟲!
    每到夏季,蚊蟲滋擾,不少人出門,防蚊水成了必備,因為現在的蚊子太厲害了,別看個頭兒小,一口下去咬出的包可是不小,尤其那些小個兒的黑蚊子和花蚊子。等等,這幾個「蚊子」怎麼個頭兒那麼大,這是蚊子成精了嗎?它們也會吸人血嗎?
  • 世界最大的蚊子——巨大蚊
    成蚊腹部有銀藍色和黃色間紋,顏色鮮豔。幼蟲捕食其它蚊種的孑孓及蒼蠅幼蟲等,可用於其它蚊蟲的生物防治。成蟲攝食花蜜。4月2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宣布,他們在青城山發現了一隻超大的蚊子個體,這隻蚊子翅膀展開竟然達到驚人的11釐米寬,身體長度近5釐米,或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蚊子個體。
  • 公蚊子和母蚊子的區別 公蚊子和母蚊子的差別
    正常情況下,多數的動物都是有公母之分的,蚊子也是。那麼公蚊子和母蚊子有哪些區別呢?首先,雌蚊頭部有兩根類似金魚藻似的觸角,觸角的毛稀疏,而雄性觸角上長著許多密集的長毛。其次,雌蚊的口器像一根針一樣,由6根尖細的口針組成,當吸血時,下顎先刺入皮膚,其它口針隨著進入皮膚,一直伸到血管吸食人血。雄蚊下顎短小而細弱,無法刺入人的皮膚,因此也就無法吸食人血。所以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再次,雌蚊的輪毛短而稀,雄蚊的輪毛長而密。最後,雌蚊腹部末端有一對尾須,雄蚊則為鉗狀的抱器,構造複雜。
  • 【頭條】中國最大的蚊子工廠,用羊血餵養蚊子,每個月釋放3000萬隻!
    這個神秘的蚊子工廠也是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位於廣州。這個工廠每天要生產300萬隻蚊子,那麼,他們培養蚊子的目的何在呢?工廠負責人告訴我們,原來這個工廠是為了「以蚊治蚊」。蚊子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很多危害,工作人員通過在蚊子的卵中注射一種對人體無害卻能造成蚊子不孕不育的細菌,所以蚊子工廠裡的蚊子都是這些特殊的蚊子。
  • 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懷卵量10萬枚,可能嗎?
    隨著盛夏季節的來臨,小小的蚊子又開始泛濫成災了。關於蚊子的諸多害處,相信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隨著它們對於人類無微不至的關懷,一種小型魚類倒是跟著蚊子沾了光,它們因為蚊子的存在、而聞名於世。連它們的名字都和蚊子有關,被人們稱之為食蚊魚。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 為消滅登革熱,澳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最近,墨爾本大學的一名昆蟲學家PerranRoss的手臂,被密密麻麻的蚊子「吸血」的視頻在社交網上遭瘋狂轉發。Ross這一瘋狂的舉動並非自虐,而是在為科學獻身--消滅登革熱。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
  • 蚊子都吸不到血會不會滅絕?為什麼?
    每年的夏天,與炎熱幾乎同時到達的就是「四害」之一的蚊子。蚊子作為人類最痛恨的動物之一,可謂是無孔不入,尤其是在困意正濃的夏夜,這貨總是悄無聲息的給我來上一口,讓人夜不能寐。印象中,蚊子都是吸血的,如果蚊子不吸血,它們會不會滅絕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所有的蚊子都吸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