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東方航天港」順勢而興!

2020-09-17 海陽發布

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本次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包括3顆高分03C視頻星和6顆高分03B推掃星。衛星入軌後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遙感圖像和視頻,可為我國國土資源監測、智慧城市建設、林業資源普查等領域提供數據服務。

此次任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標誌著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的到來。

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

「相對於陸地發射,海上發射可以靈活選擇發射點、飛行殘骸落區,有著更高的安全性。」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告訴記者,在海上實現太陽同步軌道成功發射後,便可將該發射點固定,對後期發射帶來便利,「這也會極大增加海上發射任務量」。

「去年6月5日的首次海上發射,更多是技術實驗的性質,主要目標是關鍵技術攻關、技術流程的演練和管理模式的探索。此次海上發射,應該說是首次應用性發射任務,我們對技術進行了固化,對流程進行了優化,對管理模式也進行了規範。通過這次成功發射,可以說我們的海上發射進入了一種常態化。」金鑫告訴記者,「最重要的一點,是採用了一體化的發射方式。」

記者了解到,火箭在位於煙臺海陽市的東方航天港完成總裝、測試、裝填和星箭對接,然後通過從海陽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金鑫告訴記者,一體化發射方式大大縮短了時間,也為火箭、衛星等相關配套產業鏈的建立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為保障火箭發射,建立海上發射常態化機制,海陽市規劃建設了「東方航天港」,力爭用5至10年時間,謀劃打造全國首個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為代表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全產業鏈的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

「前港後廠」規劃「一港三區」

去年6月5日的海上發射,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提供了重要的後方支援。當年7月16日,山東省副省長凌文帶隊,赴國家國防科工局、航天科技集團洽談,共同推動中國「東方航天港」項目建設。

「東方航天港」按照「前港後廠、相對集中、區域聯動、特色鮮明」的思路,規劃了「一港三區」。所謂「一港」,即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打造火箭技術準備、星箭對接、碼頭合練、遠控測發、測控通信、出海轉運等功能模塊,逐步建設成為全國首個、世界一流的海上發射母港。所謂「三區」,即航天產業製造園區、航天產業配套園區、航天應用文旅園區。

今年4月22日,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國家高分專項衛星科技園等10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在火箭製造領域,與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就引進建設商業固體運載火箭煙臺產業基地達成一致,未來逐步形成年產20枚固體運載火箭總裝製造能力,推動我省實現火箭總裝製造領域「零的突破」;在動力製造領域,與西安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就引進商業航天固體動力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建設固體火箭動力總裝總測中心、航天動力聯創中心等,與固體火箭總裝製造形成產業配套;在衛星應用領域,海陽作為國家高分專項縣域綜合應用示範城市順利啟動,與國家高分青島創新示範中心合作建設國家高分專項衛星數據應用產業研究院,推動航天產業鏈條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衛星應用領域延伸。

航空航天和海洋聯動

煙臺宇航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就是較早落地東方航天港的企業,在這次發射過程中承擔了海上支持保障任務。公司總經理滕瑤告訴記者:「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與航天一院進行對接,共同研究進行海上支持的方案。經過一年左右的論證、研發、試驗和調試,到去年6月5號的成功發射,我們的技術能力得到了驗證。去年的發射採用的無動力駁船,這次則是用的有動力駁船,速度快出一倍多,大大減少了作業時間,降低了發射風險。」

「煙臺是海工裝備製造產業的高地,這兩次的合作是個很好的節點,標誌著航空航天和海洋兩方面能力聯動,達到了很好的產業融合。」滕瑤說。

9月13日,就在東方航天港舉行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海上發射隊出徵儀式的當天,「東方航天港航天產業發展智庫」專家座談會在東山賓館召開,22位業內頂級專家學者應邀加入智庫。與會專家圍繞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推動海上常態化發射、建設東方航天港等議題,為煙臺市如何打造東方航天港商業航天引領性工程出謀劃策。智庫落地,將加快魯東大學海上航天技術創新中心、航天513所衛星智能製造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支持開展新型海上發射及回收平臺研製工作。

目前7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2020海陽這一年丨③東方航天港圓海陽人的「航天夢」!
    11月22日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從海陽港啟程西昌發射中心,正式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標誌著我市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進一步印證了火箭院龍系列固體火箭整體轉產海陽的可行性。12月2日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拉開了「海陽製造」火箭的帷幕。
  • 海陽東方航天港:開啟中國火箭商業化時代
    12月2日,位於海陽的東方航天港航天產業製造園區內,一場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的籤約,拉開了「海陽製造」火箭的帷幕。基地布局星箭一體的智能化總裝測試廠以及整箭貯存、火工品裝配檢測廠房等設施,將形成年產20發固體火箭生產能力。這也意味著,已成為火箭生產製造及發射「雙料基地」。
  • 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到海陽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
    觀摩 觀摩 膠東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27日上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為民帶隊的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2020年度主題峰會參會成員一行人來海陽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海陽市領導王彥博、高中前、修福程陪同活動。
  • 一箭攜九星海上升太空 為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東方航天港」順勢而興
    記者了解到,火箭在位於煙臺海陽市的東方航天港完成總裝、測試、裝填和星箭對接,然後通過從海陽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金鑫告訴記者,一體化發射方式大大縮短了時間,也為火箭、衛星等相關配套產業鏈的建立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 海陽全力做好東方航天港發射任務保障工作
    海上發射船 準備離港執行發射任務 >膠東在線9月14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姜琳) 去年,以海陽港為母港,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市搶抓機遇,全力做好東方航天港發射保障工作,初步探索了海上發射常態化保障工作的標準、流程和機制,有效保障了此次CZ-11 HY2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常態化海上發射,是建設東方航天港的前提和基礎。海陽按照「安全第一、保障有力、服務優良」的要求,切實服務保障好今年的發射任務。
  • 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
    原標題: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  12月2日,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
  • ...產業基地項目籤約,中國火箭公司將與山東海陽打造「東方航天港」
    《中國航天報》消息,12月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
  • 煙臺海陽市東方航天港開啟「問天」徵程
    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一座東方航天港,百舸競渡,衝破蒼穹,探索未知,圓了海陽人的航天夢,也為海陽高質量跨越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突破思維局限抓機遇東方航天港已上報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黃海海域,一箭九星,隨著一聲巨響劃破太空,長十一號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陽再一次閃耀在世界的航天舞臺上
  • 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來海陽市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
    2020年度主題峰會參會成員一行人來我市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觀摩團一行先後來到我市固體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基地以及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火箭發射設備貯存廠房聽取了我市關於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的匯報,詳細了解了東方航天港起步區的產業布局及發展前景等情況,
  • 海陽港衍生海射產業鏈
    他表示,通過兩次海上發射的對接、磨合,海洋工程與航天技術合作的系統性界面整理出來了。「這是一個重要歷史節點,標誌著煙臺航空航天和海洋兩個方面完全有能力聯動,實現了完美的產業融合。」滕瑤說。海上發射火箭,母港選擇海陽港,具備天時地利條件。
  • 煙臺東方航天港布局「一港三區」,規劃"1211"產業體系
    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火箭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進一步優化了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煙臺海陽:黃海之濱崛起「航天產業新城」
    22日清晨6點50分,運載著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的車子緩緩駛出海陽港,正式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標誌著海陽市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印證了火箭院龍系列固體火箭整體轉產海陽的可行性。
  • 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在海陽市東方航天港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
    此次任務是長十一號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東方航天港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應用發射。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
  • 海陽打造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
    日前,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籤署了建設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達成正式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建設邁入新階段,一套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將為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源動力」。
  • 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出廠 將運至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執行發射任務
    「遙九」火箭的組裝成功,標誌著海陽已經具備獨立組裝火箭的條件,為海陽東方航天港下一步的規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早上七點,長徵11號遙九火箭正式從海陽出發,運送至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執行發射任務。據了解,「遙九」火箭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固體火箭第一次在海陽進行總裝、測試。從9月中旬開始,總裝火箭花費約25天時間,10天左右的時間完成測試。
  • 一箭九星 海上發射 煙臺海陽港衍生海射產業鏈
    2019年7月13日,煙臺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共同打造以海上發射為牽引的東方航天港。今年4月22日,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海陽舉行,集中簽約了國家高分專項衛星科技園等10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合作項目,正式開啟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大幕。
  • 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東方航天港」 可年產20發火箭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12月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該基地建成後,將形成年產20發固體火箭生產能力。
  • 搶抓機遇,海陽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賦能高質量發展增長極15日上午9時23分,自海陽港運輸至黃海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東方航天港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應用發射。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濟南12月2日電(記者張武嶽、胡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2日與山東煙臺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還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項目。
  • 固體火箭「海陽造」 串起商業火箭產業鏈
    這也意味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已成為火箭生產製造及發射「雙料基地」。年產20發 固體火箭實現「海陽製造」海陽「問天」的徵程,始於2019年6月5日。那一天,CZ-11固體運載火箭依託海陽港作為發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