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陽這一年丨③東方航天港圓海陽人的「航天夢」!

2021-01-11 海陽發布

如果盤點海陽2020年的熱點新聞,相信「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應位於「TOP 1」的位置。

自2019年6月5日CZ-11固體運載火箭依託海陽港作為發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後,從此,海陽與航空航天事業結下不解之緣,一座集研發、製造、發射、應用、配套、文旅為一體的「東方航天港」拔地而起,「問天」「逐夢」「火箭製造」「商業衛星」成為2020海陽高質量發展徵程上的「年度熱詞」。

以時間為軸,東方航天港的發展歷程清晰明了——

4月22日

中國火箭公司、煙臺市工業與信息化局、海陽市人民政府三方正式籤署捷龍系列固體運載火箭框架合作協議,打破單一的招商引資項目合作框架,確立了三方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標誌著東方航天港商業固體火箭產業布局走到了實質落地階段。

9月15日

CZ-11「海射遙二」在黃海海域以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標誌著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的到來。

11月22日

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從海陽港啟程西昌發射中心,正式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標誌著我市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進一步印證了火箭院龍系列固體火箭整體轉產海陽的可行性。

12月2日

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拉開了「海陽製造」火箭的帷幕。基地布局星箭一體的智能化總裝測試廠以及整箭貯存、火工品裝配檢測廠房等設施,將形成年產20發固體火箭生產能力。這也意味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已成為火箭生產製造及發射「雙料基地」。

12月9日

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籤署了建設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建設邁入新階段,一套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將為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源動力」。

一座縣級小城既可以實現海上發射,又能夠製造固體火箭,這得益於海陽市委市政府敏銳的戰略眼光和實幹的精神,「自去年4月在接到全國首次運載火箭海上發射衛星保障任務後,我們就意識到海上發射是未來航天發射的重要方向,海陽作為海上發射『出海口』,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優勢獨具,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空間廣闊。」海陽市航天產業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自此,勇於突破「小城市難有大作為」的慣性思維,海陽與發射團隊及專家進行了深入溝通,從戰略角度、歷史維度、未來趨勢等方面,對海陽建設東方航天港的可行性進行了反覆論證。

建設東方航天港的初步想法,得到了中央、省、煙臺市等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目前,東方航天港已納入煙臺市「重中之重」項目、全省「補短板、強弱項」重點項目,山東省已將東方航天港推薦上報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正在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支持;中央融辦已將海上發射列為2020年19個工作要點之一,明確表態支持推動東方航天港重大項目納入國家級規劃及頂層設計。

為確保東方航天港建設高點起步,我市聘請了航天科技十二院開展航天港產業園區的規劃編制工作。園區總規劃面積18.6平方公裡,起步區將於2021年底建成,擬規劃建設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航天產業製造園區、航天產業配套園區、航天應用文旅園區的「一港三區」空間規劃布局,用五年的時間,打造集研發、製造、發射、應用、配套、文旅為一體,低成本、高附加值、全產業鏈的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

目前,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概念性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完成,計劃總投資20億元、佔地面積2000畝的一期項目已通過立項審批。煙臺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實施「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加快培育發展航天產業的意見》,確立了發展目標、重點和路徑,將以海上發射為牽引,以提供衛星發射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為核心,推動航天發射核心產業和星箭研製、衛星應用、航天新材料、航天文旅、航天技術轉化等「1+5」航天全產業鏈發展,逐步建設「一港三園區」,帶動海陽、煙臺乃至全省航天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仰望星空,

擁抱星辰大海,

海陽東方航天港壯美絢爛!

相關焦點

  • 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到海陽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
    觀摩 觀摩 膠東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27日上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為民帶隊的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2020年度主題峰會參會成員一行人來海陽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海陽市領導王彥博、高中前、修福程陪同活動。
  • 海陽東方航天港:開啟中國火箭商業化時代
    12月2日,位於海陽的東方航天港航天產業製造園區內,一場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的籤約,拉開了「海陽製造」火箭的帷幕。基地布局星箭一體的智能化總裝測試廠以及整箭貯存、火工品裝配檢測廠房等設施,將形成年產20發固體火箭生產能力。這也意味著,已成為火箭生產製造及發射「雙料基地」。
  • 海陽「東方航天港」順勢而興!
    記者了解到,火箭在位於煙臺海陽市的東方航天港完成總裝、測試、裝填和星箭對接,然後通過從海陽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當年7月16日,山東省副省長凌文帶隊,赴國家國防科工局、航天科技集團洽談,共同推動中國「東方航天港」項目建設。「東方航天港」按照「前港後廠、相對集中、區域聯動、特色鮮明」的思路,規劃了「一港三區」。所謂「一港」,即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打造火箭技術準備、星箭對接、碼頭合練、遠控測發、測控通信、出海轉運等功能模塊,逐步建設成為全國首個、世界一流的海上發射母港。
  • 煙臺海陽市東方航天港開啟「問天」徵程
    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一座東方航天港,百舸競渡,衝破蒼穹,探索未知,圓了海陽人的航天夢,也為海陽高質量跨越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突破思維局限抓機遇東方航天港已上報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黃海海域,一箭九星,隨著一聲巨響劃破太空,長十一號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陽再一次閃耀在世界的航天舞臺上
  • 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
    原標題: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  12月2日,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
  • 海陽全力做好東方航天港發射任務保障工作
    海上發射船 準備離港執行發射任務 >膠東在線9月14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姜琳) 去年,以海陽港為母港,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市搶抓機遇,全力做好東方航天港發射保障工作,初步探索了海上發射常態化保障工作的標準、流程和機制,有效保障了此次CZ-11 HY2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常態化海上發射,是建設東方航天港的前提和基礎。海陽按照「安全第一、保障有力、服務優良」的要求,切實服務保障好今年的發射任務。
  • 煙臺海陽:黃海之濱崛起「航天產業新城」
    22日清晨6點50分,運載著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的車子緩緩駛出海陽港,正式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標誌著海陽市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印證了火箭院龍系列固體火箭整體轉產海陽的可行性。
  • ...產業基地項目籤約,中國火箭公司將與山東海陽打造「東方航天港」
    《中國航天報》消息,12月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
  • 海陽打造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
    日前,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籤署了建設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達成正式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建設邁入新階段,一套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將為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源動力」。
  • 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來海陽市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
    2020年度主題峰會參會成員一行人來我市觀摩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觀摩團一行先後來到我市固體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基地以及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火箭發射設備貯存廠房聽取了我市關於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的匯報,詳細了解了東方航天港起步區的產業布局及發展前景等情況,
  • 海陽這座城市與火箭「結緣」的這些事兒
    012019年6月5日12時06分,長徵十一號火箭以海陽港作為發射母港,將七顆衛星送入約600公裡高度的圓軌道,實現了我國固體火箭海上發射歷史性突破!022019年7月16日山東省煙臺市政府聯合航天一院、中集集團共同籤訂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著力推進產業基地項目在「東方航天港」的落地和建設,共同打造以海上發射為牽引的東方航天港
  • 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在海陽市東方航天港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
    此次任務是長十一號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東方航天港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應用發射。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
  • 搶抓機遇,海陽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3月20日,在海陽2020年攻堅突破動員大會,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發出了全年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賦能高質量發展增長極15日上午9時23分,自海陽港運輸至黃海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東方航天港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應用發射。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濟南12月2日電(記者張武嶽、胡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2日與山東煙臺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還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項目。
  • 固體火箭「海陽造」 串起商業火箭產業鏈
    這也意味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已成為火箭生產製造及發射「雙料基地」。年產20發 固體火箭實現「海陽製造」海陽「問天」的徵程,始於2019年6月5日。那一天,CZ-11固體運載火箭依託海陽港作為發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
  • 海陽港衍生海射產業鏈
    他表示,通過兩次海上發射的對接、磨合,海洋工程與航天技術合作的系統性界面整理出來了。「這是一個重要歷史節點,標誌著煙臺航空航天和海洋兩個方面完全有能力聯動,實現了完美的產業融合。」滕瑤說。海上發射火箭,母港選擇海陽港,具備天時地利條件。
  • 回首2020:煙臺的航天之路
    2019年,海陽市開始啟動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力爭通過5年時間,打造集研發、製造、發射、應用、配套、文旅為一體的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這片令人激動的產業基地上,現在常駐工作人員只有21人,但每個人都肩負著極其重要的責任。2020年,他們見證著東方航天港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 一箭九星 海上發射 煙臺海陽港衍生海射產業鏈
    這也成為煙臺乃至山東布局海上發射相關產業鏈條的源起。布局隨即開始。2019年7月13日,煙臺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共同打造以海上發射為牽引的東方航天港。今年4月22日,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海陽舉行,集中簽約了國家高分專項衛星科技園等10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合作項目,正式開啟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大幕。
  • 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出廠 將運至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執行發射任務
    「遙九」火箭的組裝成功,標誌著海陽已經具備獨立組裝火箭的條件,為海陽東方航天港下一步的規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早上七點,長徵11號遙九火箭正式從海陽出發,運送至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執行發射任務。據了解,「遙九」火箭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固體火箭第一次在海陽進行總裝、測試。從9月中旬開始,總裝火箭花費約25天時間,10天左右的時間完成測試。
  • 煙臺東方航天港布局「一港三區」,規劃"1211"產業體系
    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火箭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進一步優化了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