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籤署了建設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達成正式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海陽東方航天港建設邁入新階段,一套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將為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源動力」。
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計劃總投資4億元,佔地面積200畝,2021年上半年開工建設,5年建成,主要建設浮空器系統研究發展中心海上飛行試驗事業部、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遙感衛星數據中心、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陽遙感應用事業部,同時開展中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應用服務,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建成後將推動航天產業鏈條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衛星應用領域延伸,為海陽、煙臺乃至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空間信息能力支持。」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人說。
2019年6月,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以海陽港為母港,成功實現我國首次海上航天發射。今年9月,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首次實現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初步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海上發射」的成功實施為東方航天港打造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這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海陽舉全市之力,打造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集群,力爭通過五年的時間,打造一個帶動性強、成長性好、生態圈優的百億級商業航天產業集群。
探索,永不止步。機遇面前,海陽奮勇前進。11月22日,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出廠,正式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標誌著海陽東方航天港產業化方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進一步印證了火箭院龍系列固體火箭整體轉產海陽的可行性。12月2日,中國長徵火箭公司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正式落地海陽,標誌著東方航天港固體火箭將實現規模化生產,標誌著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的建設進入到向產業化、集群化邁進的嶄新階段。
不論是從地域環境來看,還是保障能力來說,海陽港似乎就是一座天然的發射母港。海陽已經成為繼酒泉、西昌、太原、文昌之後第五個衛星發射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既能組裝火箭又能發射火箭的基地。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擁有23個國家級/院級重點實驗室,以重大產出和支撐國家實驗室建設為目標,基本形成了空天信息領域高起點、大格局、全鏈條布局的研究方向,實現從平臺到載荷、器件,再到數據接收、處理、應用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雙方合作,面向未來、創新共贏。空天院充分發揮其在技術、人才、項目等方面的創新資源優勢,海陽市充分發揮東方航天港在海上發射、產業聚集、園區配套、區位交通、氣候環境等方面優勢,通過共建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促進浮空器海上飛行試驗、衛星載荷研發製造、遙感衛星數據中心建設和海洋遙感應用等業務拓展,匯聚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加長科技創新研究鏈條和產業鏈條,開展工程應用和產業技術研究。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將海陽分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和「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項目的重要戰略支點。
「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的正式籤約,不僅標誌著東方航天港在『衛星應用』產業發展上實現新的突破,而且還標誌著東方航天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得以破題。」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說,東方航天港正在向打造集海上發射、星箭研製、衛星應用、配套集成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這一戰略目標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