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智能儲能系統是關鍵

2021-01-13 網優僱傭軍

5G大規模建設已開啟。作為5G基站運行的基礎保障,供電與備電準備好了嗎?


站點的市電容量夠嗎?市電擴容耗時耗力又耗錢吧?

站點儲能系統容量夠嗎?機房已經沒有空間來擴容儲能了吧?

儲能電池屢屢被盜導致基站中斷、維護人員跑斷腿的問題能不能解決?

5G時代的網絡更複雜、能耗更高,又如何精細化管理基站儲能,實現降成本增效?


普通儲能系統行不行?


眾所周知,5G設備的天線通道數量和站點容量大幅提升,導致基站整體功耗上升,5G基站供電與備電需升級擴容。作為儲能系統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傳統鉛酸電池體積大、重量重,有限的機房和站址空間已無法容納這麼多蓄電池了。在儲能系統中,用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能量密度更高、壽命更長、性能更優的鋰電來替代鉛酸已是大勢所趨。




但採用普通鋰電來代替鉛酸就能解決問題嗎?


儘管鋰電已廣泛應用於電動車、終端設備等行業,在4G時代,也部分應用於運營商站點儲能系統中。但是,5G時代通信基站環境更複雜,要求更嚴苛,僅在儲能系統中採用普通鋰電替代鉛酸已然不夠。


首先,作為儲能系統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普通鋰電僅是電芯與結構件的簡單組合,僅有簡單備電功能,無協同、無管理或粗管理,會造成資源浪費、演進成本高、運維困難等問題,無法滿足5G時代新需求。


其次,傳統基站儲能系統由多個單體電池組成電池組,電池組之間並聯工作,如果電池的內阻、容量不一,在電池充放電的時候會出現偏流而影響蓄電池使用壽命,為此,一直以來新舊電池或不同種類電池不能直接混搭使用,導致儲能系統在擴容時存量電池需整體替換,無法利舊,從而造成資源浪費嚴重,增加了投資成本。而增加電池合路器實現混搭又會導致CAPEX過高,故障點增多。


偏流過大還會發生過流保護,導致電池組關斷無法供電,為此業界一般通過增多電池來防止過流,但這同樣浪費資源,且增加了佔地空間。


再則是安全問題,站點儲能系統的防盜可真是讓人傷透了腦筋。



答案顯而易見,採用普通鋰電的儲能系統不能滿足通信行業在5G時代的特定需求。


怎麼辦?


時代呼喚智能儲能系統


什麼是智能儲能系統?

 

與普通儲能系統不同,智能儲能系統融合了通信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傳感技術、高密技術、高效散熱技術、AI技術、雲技術以及鋰電池技術。


面向未來,智能儲能系統具備本地BMS、能源IoT組網、雲BMS三層級架構,基於大數據分析及AI算法,通過儲能系統站內協同、站間協同、站網協同,滿足5G時代儲能綜合應用、智能協同、精細管理以及全場景應用的新需求。


針對5G時代對站點儲能的多維需求,華為基於對5G網絡演進趨勢的深刻理解,推出了5G Power智能儲能系統。主要具備以下特徵:


•性能更優的基礎鋰電功能


採用業界最高密設計,體積小,重量輕,150Ah容量僅需3.6U,一個機櫃就可容納600Ah,可原位替換舊鉛酸電池,免增機櫃,解決了電信業長期面臨的站點獲取難、站點租金高、工程進度慢等令人頭痛的問題。


基於傳感、通信、AI和雲等技術,可實時檢測和管理電壓、電流、溫度和均衡功能,實現過壓/欠壓、過流和高溫/低溫自動保護和高精度均衡,提升了電池使用效率,降低了運維成本,也能保證100%使用安全。即使在極端外部原因導致起火時,智能化的鋰電也可100%自我滅火,滿足通信機房的極致安全的需求。


•站內協同:智能升壓、智能混搭、智能防盜


通過本地BMS與站點子體統間站內協同,可實現儲能系統從單一備電轉向綜合應用、從無協同轉向智能協同,提升投資效率、釋放資產價值。


眾所周知,電流流過電纜和接頭會產生線損和壓降,電纜越長,電纜越細,電流越大,壓降越大。由於5G AAU功耗增加,若採用原來的-48V供電,為了滿足AAU設備所需功率,所需電流就越大,會導致壓降越大,供電距離越短,無法滿足一些AAU拉遠場景,還浪費能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運營商不得不更換更粗的電源線,但又帶來了新問題——電源線越粗,重量越重,成本越高,且會導致杆塔承重超標。


傳統儲能系統電壓本身會隨著電池放電而逐漸下降,甚至會發生電壓驟降現象,這給5G供電穩定性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而智能儲能系統通過與5G電源聯動協同,100Ah 智能鋰電的放電容量相當於200Ah普通鋰電或鉛酸電池,支持57V恆壓輸出,無需使用粗線纜,100%釋放電量,可提升站點供電距離,減少電池投資。


針對新舊電池或不同種類電池混搭會產生偏流問題,智能儲能系統可實現不同電池組間及電源智能協同,對電池組間的偏流及環流進行智能調壓限流分攤管理,實現輸出功率無損智能並機。以典型8kW功耗1h備電場景為例,業界普通儲能系統需配置4組 100Ah鉛酸或鋰電池,而智能儲能系統僅需配置2組100Ah智能鋰電池,節省2組電池及1個機櫃,從而減少了佔地,降低了站點租金。


智能儲能系統還可自動適配不同電池組的電壓,免增合路器與鉛酸電池、新舊鋰電智能混搭,最大化利舊現有電池,即保護了資產,又降低了5G演進分步投資。


同時,針對電池頻繁被盜的問題,智能儲能系統可通過與電源、網管智能協同,實現在線智能軟體鎖防盜,實現離線智能位移鎖防盜及GPS定位追蹤,最小化被盜損失。


•站間/站網協同:智能削峰、智能錯峰、全網精細管理


基站站點疊加引入5G設備後會造成外市電引入容量不夠,需對市電進行擴容改造,但市電改造工程往往周期長、成本高。通過智能網管與電網智能協同,智能分析儲能系統狀態,在負載峰值時,智能儲能系統參與負載供電實現「智能削峰」,從而可實現「不改市電」向5G演進,減少投資,加快5G部署。


憑藉智能網管與電網智能協同以及智能鋰電的高循環性能,還可通過「智能錯峰」在低電價時段充電,在高電價時段放電,從而節省電費,激活電池價值。


面向未來,通過能源IoT、搭載智能鋰電的儲能系統與網管智能協同,可實現全網儲能系統可視、可管、可控;通過大數據和AI分析預測,可實現前瞻性運維和站間電池資源互補,從而降低運維成本,減少資源浪費。


沒錯,光是普通儲能系統已無法滿足5G時代的新需求,時代呼喚搭載智能鋰電的智能儲能系統。事實上,全球多數運營商已從呼喚走向行動,正積極部署智能儲能系統。


從呼喚走向行動,全球運營商選擇智能儲能系統


在沙特、阿聯等國家,運營商已開始建設5G網絡。與全球任何一家運營商一樣,這些運營商在5G建設上也遇到了市電容量不夠、電池備電不足、站點新增機櫃空間受限等問題。為此,這些運營商們採用了華為5G Power 智能儲能系統,無需新增機櫃就可平滑擴容5G備電,並通過「智能削峰」和「智能升壓」技術可「不改市電、不改線纜」向5G演進,從而實現了經濟高效、快速地部署5G。


在一些國家,智能儲能系統還解決了電池頻繁被盜的問題。比如巴西TIM的基站站點年平均被盜率為15%,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增加了運維成本,自從採用華為5G Power 智能儲能系統後,一旦電池被盜或出現異常,網管側會出現告警,鋰電會自動鎖死,失去利用價值,從根因上解決了偷盜問題。一位海外同行講了一個有趣的真實案例,他們的一個基站站點被盜賊洗劫一空,連主設備都未能倖免,但清理現場發現,竟然華為智能儲能系統還在。


另一個有趣的案例是葡萄牙電信。在歐盟範圍內,考慮國民購買力,葡萄牙是電費最貴的國家,並採用階梯電價計費。為了減少電費支出,葡萄牙電信採用了華為5G Power 智能儲能系統,通過「智能錯峰」在市電電價較高時,自動減少市電供電,啟動鋰電放電;在市電電價較低時,利用市電供電並給5G Power 智能儲能系統充電,作為能量緩衝池,從而有效平衡了市電價差,減少了站點用電費用。


網優僱傭軍投稿郵箱:wywd11@126.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

通信路上,一起走!

相關焦點

  • 5g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5G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它的網絡結構、網絡能力和要求都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有大量技術被整合在其中,5g的關鍵技術包括: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實現可擴展的OFDM間隔參數配置、OFDM加窗提高多路傳輸效率、靈活的框架設計、超密集異構網絡、網絡的自組織、網絡切片、內容分發網絡、設備到設備通信、邊緣計算、軟體定義網絡和網絡虛擬化。
  • 5g基站覆蓋半逕到底有多大?為什麼中國每周新增1.5萬5G基站
    (綜合自OFweek、CNMO手機中國、經濟日報、C114通信網)   你知道5g基站覆蓋半逕到底有多大?5g信號覆蓋範圍多少米?正常情況下的5G基站的覆蓋面積半徑300-500米。
  • 5G基站覆蓋範圍到底有多大?
    據說電聯已經測試2100GHz的N1網絡,如果有證,應該很快推廣,買手機還得睜大眼睛所以有網友調侃說:「G越高,覆蓋面積越小,那以後發展到7g8g難不成要一人一個基站了,乾脆一人拎一根光纖線直接接到手機上,人走到那裡線就帶到那裡吧。」其實真相不是這樣的。
  • 2020年全年新增5G基站約58萬個2021年或成為5G滲透最關鍵的一年
    2020年是5G最關鍵的一年。從2019年6月6日頒發5G牌照至今,2020年是一個轉折點,大規模新建5G基站,迅速實現地市5G全覆蓋。2021年如何?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5G課題組組長胡國慶5日說:基於5G產業升級,5G誕生的大量細分行業將在2021年開始啟動,2021年或成為5G滲透最關鍵的一年。
  • 5G基站與射頻電磁輻射漫談
    在2019年8月召開的「5G網絡創新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稱我國的居民對基站電磁輻射很關注,更有人認為5G基站更多、頻率更高,擔心電磁輻射更嚴重,這導致5G移動通信基站部署面臨選址困難的問題。
  • 通宇通訊:基站天線龍頭 能否在5G時代涅槃?
    與4G相比,5G基站天線的市場規模有多大?中國銀河證券表示,按照我國現有4G宏基站約370萬,5G宏基站數量為4G宏基站數的1.5倍估計,預計5G宏基站數量將達到555萬左右。而作為宏基站的有效補充,超密集組網場景更將對5G小基站建設提出迫切需求,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小基站數量約為4G宏基站數量的2倍到3倍。
  • 國信證券:5G基站天線及小基站市場空間大
    研報摘要:1、5G 宏基站數的翻倍增長及技術演進帶來基站天線成倍增長空間5G 關鍵性能指標十倍的增長需要基站數翻倍增長以支撐,從連續覆蓋角度來看, 5G 的基站數量可能是 4G 的 1.5-2 倍。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演進,基站天線相應 演進至大規模天線(massive MIMO)技術,其對於單一基站天線需求數從原來 3 面增加至 4G 的 4 面,5G 將成倍增加,兩項疊加使得 5G 時代基站天線數需求 成倍增長。根據我們的測算,在即使在不考慮單基站天線數成倍增加的情況下, 5G 時期全球基站天線市場規模也將達 7000 億人民幣。
  • 5G來了,移動基站電磁輻射檢測安全嗎?
    5G如此強大的網絡能力,那麼5G基站相比2G、3G、4G基站的輻射會不會更大呢?事實上,所有基站輻射強度都在國家標準規定的範圍之內,完全不必擔心影響健康。基站的輻射不如家電輻射大。基站發出的電磁波,隨著距離的增加,基站輻射衰減率很高,距離10米後,基站輻射值1.84-2.37V/m(0.90-1.49μW/cm2)。「很明顯,微波爐的微波爐電場強度是最大的。」
  •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可再生能源併網之策—新聞—科學網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本報見習記者 馬卓敏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電力儲能技術,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平滑波動、跟蹤調度輸出、調峰調頻等關鍵技術難題,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穩定可控輸出,滿足其接入併網的要求,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提供了解決方案
  • 2021年住宅部署太陽能和儲能系統的10大趨勢
    (5)客戶服務和保修是電池儲能系統關鍵的選擇標準眾所周知,電池的工作壽命通常都很短。用戶更加重視電池儲能系統電池保修服務的完整性,他們希望直接從生產商採購電池儲能系統,因為這些廠商具有支持其產品的良好記錄。
  • 5G基站密集不會導致強輻射 信號越不好基站輻射越嚴重
    本文從5G輻射、基站能耗、助社會節能3個維度,探究5G在綠色環保方面表現如何。維度一:5G輻射很大?謠言!去年有一則新聞,成都某小區業主擔心通信基站有輻射,便將線纜剪斷,從而導致小區手機信號變弱。可見,不懂科學的一些群眾談基站輻射就「色變」,他們認為強信號會帶來更強的輻射,5G基站更加密集會導致更強輻射,真相究竟如何?
  • 手機信號升級5G後,原來的4G手機不能用了?
    5g熱應該中興帶動起來的,當友商還停留在4g的時候,中興就率先發布國內首款5G手機天機10pro 5G,從此以後國內市場進入5g時代。現在手機廠商發布新機,若沒有5g功能,都不好意思說這是新款手機,超過2000元沒有5g功能,那消費者肯定要吐槽,那麼5g網絡盛行,手中的4g手機該怎麼辦?
  • 5G基站輻射有多大?權威解釋來了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應:「很多人會誤認為基站有電磁輻射危險,4G基站美國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釐米600微瓦,中國基站電磁輻射標準只有40微瓦,比美國嚴格10倍」。圖片來源:攝圖網誤區一:通訊基站越多,輻射越大?答:通訊基站的輻射量還不如你家的電器!劃重點!
  • 5G來了,家裡還有必要裝寬帶和wifi嗎?這3點才是關鍵!
    這3點才是關鍵!如今,5g即將來了,不用想5G網絡一定比4G網絡快得多,而且比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wifi速度更快。很多人表示,既然5g這麼快,那麼WiFi是否會5G網絡所取代呢?家裡還需要安裝寬帶和wifi嗎?其實這3點才是問題的關鍵!第一:目前的商業形勢,5G網絡是無法改變的。
  • 5G基站天線及濾波器產業鏈投資機會梳理(附每日公告)
    結合 4G 基站的建設周期,我們按照最保守測算,5G 基站是 4G 基站的 1.2 倍,則國內 5G 基站約為 540 萬,全球基站  數按國內 2 倍測算,則全球 5G 基站數量將超過x 單基站濾波器用量(即單基站通道數量)x 單通道濾波器價格4G 時代濾波器的市場空間=基站數 x 單基站使用濾波器的價格(天面數 x 單天面對應價值量)根據測算,4G 時期,國內濾波器市場空間約 214.83 億元,全球市場空間約 429.66 億元。
  • 5gwifi信道44和157區別_5g和wifi哪個快
    打開APP 5gwifi信道44和157區別_5g和wifi哪個快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17 11:52:21
  • 讀懂5G基站天線OTA測試方案
    【關鍵詞】5G;基站天線;OTA測試 1、引言 5G移動通信技術能夠滿足人們對於高速、大容量、高可靠、低時延等快速增長的移動通信業務的需求[1-3]。而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技術[4-6]作為5G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它可以通過空間復用大幅度提升頻譜利用效率,結合新型編碼技術[7]可以大幅度提升通信系統容量和通信速率。
  • 5G,最關鍵的技術是天線!
    其中最常見的,當然是我們移動通信網絡所使用的基站天線。天線,作為移動通信的關鍵一環,自然而然成為工程師們大開腦洞的首要對象。 接下來,我們就來康康,咱們的基站天線到底玩了哪些神操作。Massive MIMO和波束賦型這對史上最強CP,讓天線更智能、更強大,被稱為5G關鍵技術是名至實歸。 「Massive MIMO+波束賦型」強大能量的背後,是對廠商軟硬體研發能力的嚴峻考驗。在研發的過程中,天線系統的濾波特性、增益作用、抗幹擾效果,都是工程師們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 破解5G BBU集中機房建設難題,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然而,在5G網絡建設的大潮中,基站建設也面臨著諸多痛點。日前,在維諦技術(Vertiv,NYSE:VRT)「V-LoGeek維極百課」 直播活動中,通過「雲上參觀5G C-RAN 機房」,零距離探訪南京聯通5G 智慧機房,詳細介紹了南京聯通一攬子解決5G基站建設難題的成功實踐。
  • 5G基站天線及濾波器產業鏈!
    量:1)基站數增多;2)1個基站配備3面天線,與4G時期一致。保守估計,國內5G基站天線市場約為567億元,建設高峰期每年市場約120億元。4G時代基站天線一般有10~40個天線振子,5G天線單面振子數將達到128-256個,且5G基站數量將達到4G時代的1.5-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