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50株左右!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2020-11-05 光明網

【僅50株左右!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近日,雲南河口縣林草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Phytotaxa發表錦葵科一新物種——大圍山梧桐。2013年被發現,經多年觀察比對,為尚未描述的梧桐屬新物種。(人民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僅50株左右,雲南河口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近日,雲南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Phytotaxa上發表錦葵科一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2013年,河口林業系統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植物調查時,發現了一種奇特的先花後葉的梧桐屬植物
  • 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2020-11-06 17:11:54 來源:新華網 據云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日,該部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
  • 推送新聞|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僅存約50株
    據云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日,該部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Phytotaxa》)上發表關於「錦葵科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的文章,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 我州這裡發現一新物種,僅50株左右!
    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梧桐屬新物種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大圍山梧桐主要分布於大圍山地區的河口(模式產地)、個舊、馬關3縣市種群數量較少(約50株)目前已知全世界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共記載有10種(梧桐、雲南梧桐、海南梧桐、丹霞梧桐、火桐、美麗火桐、廣西火桐、克氏梧桐、龍州梧桐、大圍山梧桐),全屬除梧桐外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進行保護(最新修訂名錄)。
  • 西南林業大學科研人員發現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豆科新物種「元江木藍」
    (Malvaceae) from Southeast Yunnan, China》《Indigofera yuanjiangensis (Fabaceae: Papilionoideae) a new species from Yunnan, China》,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  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雲南河口發現錦葵科新物種
    本報訊(記者 李樹芬 黃翹楚 通訊員 張貴良 向建英) 近日,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上發表錦葵科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 在雲南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科技傳真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中國「天眼」、「四不像」動物、大圍山梧桐、快速射電暴、翼龍
    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此次發現的章氏麒麟蝦化石,發現於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有5.2億年歷史。它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麒麟類似,集合了多種不同動物的形態特點。麒麟蝦的身體分節、有堅硬的殼,和現在的蝦相似。它的頭部有5隻眼睛,這是當時海洋中另一種動物——奧帕賓海蠍的典型特徵。
  • 西南林業大學科研人 員再發表兩個新物種 為中國植物物種名錄再添...
    該種目前僅知分布於雲南省元江縣、建水縣和新平縣,生於海拔1192~1560 m的山坡或路邊。元江木藍的發現不僅為雲南這一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增添了新的植物成員,還為理解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新線索。
  • 生態科普系列 || 四川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雲南梧桐
    ▼➭雲南安寧曹溪寺只發現一株高約25米的成年大樹,該樹僅有少量的花而且很少結果。➭武定獅山正續寺有一株高22米,胸徑67釐米,樹齡180年左右的大樹。➭昆明黑龍潭公園有株大樹在幾年前就枯死了,現僅存從樹幹基部萌生出的一株高約10米的小樹。
  • 新物種!雲南發現「花仙子」瑞麗舞花姜
    日前,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迎來新年開門紅,一種形似「花仙子」的植物新種——瑞麗舞花姜被發現。據介紹,由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相關科研人員組成的調查組,從2019年開始聯合在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
  • 大圍山發現野生天麻
    記者 張懷中  大圍山是瀏陽河發源地,被稱為「湘東綠色明珠」。這裡動植物資源豐富,僅植物種類有23個群系,2000多種。湖南較為少見的野生天麻、黃連、八角蓮等珍稀藥材資源,也分布於此。  它沒有蘭草的綠葉,沒有牡丹的麗花,沒有玫瑰的芳香,但在它的根部卻長著稀有珍貴的天麻。
  • 數量高達31株!「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發現豬尾鼠新物種—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郭爽)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蔣學龍課題組在豬尾鼠屬系統發育與分類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成果在線發表於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掌突蟾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掌突蟾 2020-11-16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外僅有兩株!西雙版納發現一極度瀕危新物種
    短梗豹藥藤植株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工作人員申健勇、王文廣、馬興達等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開展「西雙版納地區本土植物全覆蓋保護計劃」目標植物調查工作時,發現一鵝絨藤屬疑似新種
  • 雲南發現斑果藤屬新種多毛斑果藤 目前在野外僅發現15株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下稱「版納植物園」)網站3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關累鎮發現一斑果藤屬新種——多毛斑果藤。相關成果於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上。
  • 獨家 | 深圳又添新植物!梧桐山發現匙苞姜
    ,系首次在深圳發現。新物種為深圳植物愛好者偶然發現此次在梧桐山發現匙苞姜頗具戲劇性。專家現場考察確認為深圳新物種Fang)是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塊狀肥厚,淡黃色,具辛辣味,株高可達 2 米;葉片橢圓狀披針形,穗狀花序卵形至倒卵形,花萼淡黃色,種子紅色。8~10 月開花;10~11 月結果。據資料記載該物種分布於中國廣西,但近來在香港、廣東惠州和粵北地區均有發現,深圳地區為最新發現。
  •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2020-05-16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魅厲雲南】在雲南經常有新物種出沒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動植物...
    此外,園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衛矛科的1個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勐臘五層龍」。除了這些新物種,雲南還有許多富有魅力的生物,展現出雲南生物多樣性的獨特魅力。又名緞子綠豆樹,雲南西疇縣特有種,野生狀態僅存七株。高大挺拔,最大植株高達四十多米,樹冠亭亭如蓋,十分壯美,為國家一類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