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鄒璐徽1
12月31日,在距離2021年新年鐘聲敲響不足6小時的時間之際,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有關負責人就近期媒體關注的問題答記者問。
問題涉及範圍廣泛,包括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問題、網際網路平臺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網際網路保險監管、中小機構風險事件、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方面、中美金融關係等七大關注度頗高的話題。
界面新聞整理要點如下:
關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已起草相關文件
近期一些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從網際網路平臺上紛紛下架,受到廣泛關注。以上負責人首次回應稱,商業銀行與非自營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銷售存款過程中存在合規管理不到位、風險管理不審慎、消費者保護不充分等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規範。
銀保監會支持商業銀行在審慎經營、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發展線上存款業務,並遵循堅持依法合規、強化風險管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大原則和要求。
他還透露,近日銀保監會會同人民銀行研究起草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的規範性文件,按照問題導向、有序規範、防控風險的思路,推動該項業務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將適時向社會公布。
螞蟻整改具備一定普遍性,隨後會安排檢查所有網際網路平臺
負責人還提及到此前螞蟻集團再次被中央金融管理四部委約談事件,他指出,強調的突出問題和整改要求,不僅是個性的,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建議所有網際網路平臺都要對照自查,及早整改。特別是涉及網絡小貸、保險、理財、信託等業務的機構,更要抓緊,監管部門隨後會安排檢查。
他還強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全面納入監管,持牌經營,堅決制止違規監管套利,可以有一定的過渡期,但總的方向不會改變。同時對各類主體一視同仁,並要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必須堅決鼓勵公平競爭、強力破除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及時嚴格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對『偽創新』 『亂創新』嚴厲打擊,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該負責人指出。
網絡小貸新規原則方向基本確定,小貸機構需自查整改
另外,以上負責人還回應了針對當前網際網路平臺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監管方向。其指出,部分網際網路平臺開展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在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利用數據壟斷謀求特殊利益、誘導過度借貸、融資槓桿過高等問題。
其提及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公開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並透露總的原則和方向已基本確定,銀保監會將根據徵求意見情況對《辦法》作修改完善後適時發布,網絡小額貸款從業機構要根據《辦法》的總體要求和精神做好自查和整改。
網際網路保險須持牌經營
事實上,在今年年末陸續發布的監管文件,還有12月14日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及國務院常務會議與12月21日審議通過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也相應對以上監管措施作出了一一闡述。
就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而言,負責人評價稱《辦法》既防範業務風險又促進行業創新,其做到了明確持牌經營要求、規範營銷宣傳、細化服務標準、規範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明確負面清單等五大優勢,還根據市場實際設置了過渡期,要求保險機構對照整改,保障業務和市場平穩過渡。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抓緊進行宣傳培訓,開展執法檢查,促進《辦法》落地見效。
防範與處置非法集資風險是持久戰
而就防範與處置非法集資的監管措施而言,負責人則指出,網際網路成為非法集資滋生蔓延的重點領域,各種打著金融科技、金融創新旗號的非法集資不時冒頭,欺騙性和隱蔽性更強,風險擴散速度更快、危害更大。
當前除法律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以外,目前打非處非工作贏得戰略主動:處非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已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大風險隱患得到有力化解,各地果斷查處了「團貸網」「善林金融」「信和系」「溫商貸」等重大網絡非法集資案件。「以網治網」的監測預警體系初步形成;人民群眾風險防範意識增強,連續8年組織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以提高廣大群眾對非法集資的警惕性和鑑別力。
與此同時,負責人指出,非法集資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根治非法集資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打贏攻堅戰,也要打好持久戰。
發布銀保機構三年治理計劃,八維度進行評級
今年7月,銀保監會宣布接管天安財險等6家金融機構,引起行業震動。就中小金融機構高風險的主要原因以及處置措施,負責人同樣予以回應。
他指出,低效的公司治理是當前我國銀行保險機構尤其是諸多中小機構風險事件的主要根源。主要問題有:一是部分國有機構黨建工作虛化弱化,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未能實現有機融合。二是部分機構股權結構不透明,股權代持、隱形股東問題較為突出,股東行為越位錯位。三是董事會運作不規範。四是信息披露不規範,對包括消費者在內的利益相關者權益保護不足。
針對當前公司治理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今年針對當前公司治理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今年銀保監會發布《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系統提出了三年內公司治理監管和改革的藍圖,按照標本兼治、分類施策、統籌推進的原則規劃各項重點工作。
並加速彌補公司治理監管制度短板,建立銀行保險機構股權管理不良記錄系統;組織開展覆蓋全部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的首次公司治理監管評估。從黨的領導、股東治理、董事會治理等8個維度進行綜合評級,評級結果作為監管部門實施分類監管的重要依據;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回頭看」及資本不實和股東不實」排查,覆蓋4600餘家法人機構,查處股權違規問題3000多個。分兩批次向社會公開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47家股東名單。
關於中美金融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
針對今年以來,美國多次依據其國內法律,單方面對我國公民和法人實體實施制裁;與此同時美方金融機構對來華投資發展保持著旺盛勢頭的現狀。
負責人也回應稱,前者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此絕不承認,絕不接受。美所謂制裁措施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都不具備法律效力。
後者兩國企業和人民都從中受益極大,希望美方相向而行,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