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影響A股開盤的新聞實在太多了!我們來回顧一下,供大家投資做參考!
周末影響A股十大消息
1、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來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26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草案),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於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
2、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了重點業務領域五大整改要求
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了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一是回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爭。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三是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五是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3、螞蟻集團回應:將積極對照和落實監管要求已立即著手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時間表
螞蟻集團27日晚間發布公告,將會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的經營和發展。將積極對照和落實監管要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的本源,遵循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健全公司治理、梳理相關業務和機制、提升法律法規意識和水平、擴大開放共贏力度和範圍、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全面提高業務經營的合規水平和社會責任意識。螞蟻集團已立即著手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時間表,並將在過程中及時尋求監管的指導。在全力保證業務合規的同時,螞蟻集團會加強業務風險管控,保持業務連續性和服務質量。在整改過程中堅持「兩不加、兩不降」原則:不增加消費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機構等合作夥伴成本;不降低消費者服務體驗、不降低風險防範標準和要求。
4、刑法修正案已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頂格處罰60萬成歷史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處罰力度,強化對控股股東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並明確將保薦人作為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
此前受立法等因素限制,證監會對發行人、上市公司等信披造假等行為的頂格處罰為60萬元,這相對於一些發行人數十億上百億的造假極為不匹配。隨著刑法修訂案的落地,60萬行政處罰將成為歷史。
5、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打破剛性兌付,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辦法》現階段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代理銷售機構。銀行理財子公司屬於新型非銀行金融機構,機構類型、產品屬性、品牌聲譽等處於起步培育階段,區分辨識度需要逐步提升。現有銷售機構範圍總體延續了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成熟渠道模式,便於投資者識別。此外,《辦法》與資管新規統一要求緊密銜接,明確規定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
《辦法》對銷售機構的這一划定,意味著明確了支付寶、理財通、京東金融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現階段不能代銷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6、監管重拳出擊!禁止銀行與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攬存
一份華東地區某銀保監局於12月24日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轄內存款市場若干問題的通知》提出「治理結構性存款亂象;治理各類『創新』存款亂象,規範定價計息;治理『以貸轉存、以票引存』亂象,嚴防資金空轉;治理存款組織亂象」四大監管要求。
對於近期備受關注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該局在上述《通知》中明確要求,「轄內各類型銀行機構不得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或與其他第三方中介合作的方式吸收存款,已經開展合作的,即日起下架相關存款產品,終止合作。」
7、統計局: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5%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7445.0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293.2億元,同比增長15.5%,增速比10月份回落12.7個百分點。
8、證監會核發3家公司IPO批文:本周獲批文公司降至9家
12月25日晚間,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神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至此,本周獲得批文數量為9家,從11月20日以來延續五周獲得批文數量都為10家。
9、貴州茅臺:茅臺集團已累計劃轉8%公司股權給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貴州茅臺25日晚公告,貴州省國資委於2019年通知茅臺集團將持有的貴州茅臺5024萬股無償劃轉至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相關劃轉於2019年12月31日完成。12月23日,省國資委再次向茅臺集團下發通知,要求茅臺集團將持有的貴州茅臺5024萬股股份無償劃轉至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兩次無償劃轉股份合計佔貴州茅臺總股本的8%。信息披露義務人無在未來十二個月內繼續減少持有貴州茅臺股份的計劃。
10、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因病救治無效逝世
遊族網絡公告,公司董事會沉痛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25日收到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先生家屬的通知,林奇先生因病救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5日逝世。目前,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高級管理團隊成員正常履職,公司經營業務正常開展。公司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員工將繼續致力於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
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證券:警惕機構抱團瓦解
2021慢漲「三部曲」的第一階段預計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歲末年初的多重擾動預計會導致市場局部投機性抱團瓦解,配置上,在堅守順周期主線的同時圍繞「五個安全」戰略布局高性價比品種。
首先,短期因疫情帶來的潛在經濟擾動會促使政策邊際上繼續放鬆,地產投資和出口將推動經濟基本面向好,基本面不斷抬升加之政策邊際寬鬆將推動潛在增量觀望資金持續入場,推動跨年慢漲行情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
其次,局部散發性病例將壓制「疫情受損股」的修復行情,反壟斷舉措的升溫將導致市場對平臺型企業短期情緒承壓,加之跨年後資金博弈行為趨於緩和,多重擾動共振預計會導致市場局部投機性抱團瓦解。
最後,建議配置上堅守順周期主線,重點關注工業板塊的基本金屬和能源金屬,可選消費板塊的家電、汽車、家居等品種;跨年後建議布局十四五「五個安全」戰略背景前期相對滯漲、具備長期空間的高性價比品種,主要包括軍工、半導體、消費電子、種植鏈和種子等;局部抱團瓦解後,借調整繼續配置前期快速輪動的新能源、醫藥和食品飲料中的龍頭。
2、安信策略:蓄勢待新年
我們認為,在當前A股市場,國內基本面和流動性不再是影響市場的主要波動因素。中國疫情控制得力,經濟持續復甦,政策「不急轉彎」的表態、央行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年底的流動性出現了明顯的邊際改善。
在這種情況下,短期風險偏好,中期海外的經濟復甦與流動性環境成為影響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從短期看A股正蓄勢待新年,準備迎接年初躁動行情。
我們認為當前環境下,海外疫情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成長股行情可能率先演繹,周期股行情需要等待一些催化,例如海外疫苗、疫情與刺激政策等影響下,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走強,可能將帶動A股周期股出現一波機會。行業上重點關注:軍工、光伏、電子(半導體、蘋果鏈)、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白電、化工、有色、機械、券商等;主題重點關注:碳中和、生物育種、高端製造等。
3、海通策略:明年更像迷你版07年牛市進入第三階段
明年不像18年:當時貨幣政策明顯收緊、企業盈利回落,明年政策略緊、盈利回升,16-17年是結構市,19年來是牛市。
明年更像迷你版07年:宏觀流動性收緊+企業盈利加速回升,牛市進入第三階段,居民資金加速入市。
春季行情重視低估滯漲的大金融,明年全年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4、華西策略:海外疫情擾動,成長有望佔優
從海外來看,近期隨著美國財政刺激法案的推進與英國脫歐貿易協議的達成,海外政策不確定性擾動漸次落地。同時,新冠病毒新毒株加劇了疫情的擾動,一方面新毒株存在一定削弱疫苗有效性的可能,另一方面高傳染性疊加假日人口流動,海外疫情或再度抬頭,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斜率將逐步下修。從今年幾輪疫情對A股的影響來看,海外疫情對市場整體的衝擊逐步衰退,但是結構上仍有較為明顯的影響,海外疫情幹擾下,市場對於線上經濟模式相關產業的成長預期有望進一步升溫。
從國內來看,在經濟穩步復甦與外部不確定性仍存的環境下,央行再次維持LPR報價利率保持不變,印證了貨幣政策「不急轉彎」的預期。市場整體流動性有望維持在相對充裕的狀態。
整體來看,隨著海外新一輪刺激的落地,全球流動性泛濫格局未變,A股仍是全球資金追逐的資產,主動型外資淨流入趨勢不變。建議投資者把握三條投資主線:
第一條是特斯拉映射和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加碼下電動車產業鏈的景氣上行;
第二條是在終端產品電子化趨勢和技術升級需求驅動下中期仍保持高景氣的電子產業鏈;
第三條是疫苗研發推進帶來線下經濟的復甦,推動出口產業鏈和周期品庫存回補。
行業重點關注:汽車、電新、有色、化工、鋼鐵、煤炭、電子等,主題關注:新能源(車)、消費升級、軍工、國企改革等。
5、國盛策略:跨年行情,堅定信心,遠未結束
堅定信心,跨年行情遠未結束。
10月底在行情震蕩調整、市場一片分歧迷茫中,我們在11月月報中率先強調跨年行情即將開啟。此後又連續發布6篇《跨年行情》系列報告看好跨年行情,市場也逐級向上,收穫顯著賺錢效應。近期市場波動加劇,部分投資者開始擔憂跨年行情的持續性。但我們反覆強調,跨年行情遠未結束,切勿提前下車。果然,市場繼續震蕩向上,創業板更持續逼近我們在中期策略中提出的3000點目標。同時,我們持續首推的新能源、軍工、有色等板塊也繼續領漲。
後續,繼續看好當前到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我們的邏輯被市場持續驗證:首先,經濟工作會議為市場吃下「定心丸」,確認政策不會出現急轉彎。此前市場擔憂的焦點在於,伴隨經濟復甦,明年宏觀政策可能會發生系統性收緊。但12月18日經濟工作會議延續此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新提「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為市場吃下定心丸。這也符合我們一直以來的判斷:明年政策相比今年將邊際收緊、但系統性收緊很難出現,在經濟前高后低的復甦斜率變化下,政策的相機抉擇也將更加靈活。
其次,美國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終於敲定,也推動全球風險偏好回升,帶動外資加速流入。12月至今淨流入規模已達437億,繼續支撐行情。
更重要的,我們從11月起反覆強調跨年行情開啟,當前仍是窗口期。並且,由於經濟弱復甦、貨幣政策維持中性,本輪跨年行情斜率更緩、時間更持久,各板塊輪番向上推動下,級別也將大超預期。我們從11月起便反覆強調,在全球經濟共振復甦,疊加外部不確定性消化、內部政策預期升溫帶來的風險偏好提升的多重合力之下,共同推動跨年行情。並且由於經濟弱復甦、貨幣政策維持中性,本輪跨年行情斜率更緩、時間更持久,結構上也絕非少數板塊的單邊行情,而是各板塊輪動向上,帶動指數整體上行的全面行情。當前我們的邏輯正在被市場一一驗證。繼續看好當前到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級別有望大超預期。
6、太平洋策略:1月穩紮穩打,布局春季躁動
1月穩紮穩打,布局春季躁動。短期美聯儲仍保持寬鬆,變異新冠病毒影響可控,弱美元背景下利於外資持續流入A股;
中期機構化趨勢有望加速,資本市場改革助力權益基金壯大,增量資金為市場提供支撐。受益明年年初信貸發放前置和政府債提前發行等流動性缺口影響,政策明確不稿「急轉彎」,預計未來幾個月央行流動性政策仍將保持相對寬鬆,春節躁動仍可以期待。
近期市場偏弱,主要受投資者保守策略影響,或將持續影響節前市場交投氛圍,可見1月是布局春季躁動的較佳窗口。目前國內經濟仍在復甦中,結構上呈現製造業加速改善、服務型消費有待修復的特點,「內循環」順周期仍有空間。
7、浙商證券:如何布局春季行情?
10月以來,順周期和新能源依次演繹至今,市場積累了一定漲幅,短期迎來休整,等待1月中旬業績浪。
展望:春季行情,如何布局
參考往年春季行情的經驗規律,1月份國防上漲概率較高,2月電子和計算機上漲概率達91%,3月到4月大金融補漲,5月和6月消費類上漲概率較高。
進一步結合最新景氣,科技類中重點關注國防裝備、消費電子、半導體設計、電動車等,順周期中重點關注銀行、機場、航空、公路、工業金屬等。
8、華泰策略:年內第10次衝擊3400的結構與背後
「不急轉彎」基調後滬指年內第10次衝擊3400點,中遊製造為代表的成長型順周期再度佔優,大金融偏弱,再通脹漲價主線分化,對比年內前9次滬指衝擊3400,考慮內外信貸環境(內「不急轉彎」、外美聯儲穩定QE+二輪財政刺激規模有望擴大)與疫情(歐洲三輪疫情發酵)的邊際變化,成長型順周期的細分風格仍佔優;短期亦可關注冷冬/出口/事件催化下的煤炭/燃氣/紡服/家電/通信/PCB;中線繼續以大宗為盾,以製造為矛。
考慮春節前央行相對呵護流動性(過去10年間僅11/17年短端利率在節前上升)及「穩槓桿」/「不急轉彎」政策基調、歐洲第三輪疫情發酵對全球再通脹邏輯的短期擾動,成長型順周期相對佔優。此外明年1月通信運營商大會、2月前低溫雨雪天氣或繼續擴大取暖需求、3/4月疫苗量產前海外供需缺口仍在,分別對應短期通信/PCB、煤炭/燃氣、紡服/家電階段性機會。明年PPI同比與國債利率見頂前,銀行保險的配置邏輯也繼續順暢。
9、中金:A股年末效應繼續,重點關注結構
我們強調2021年中國市場面臨增長和政策「一進一退」的環境,A股重點關注階段性及結構性的機會。當前,歐美疫情仍在繼續演繹,更多國家開始限制交流(如日本等),但疫苗布置也在加快;中國近期局部疫情也有所反覆,不過總體上,增長可能仍在繼續復甦,強化反壟斷正在逐步落地,我們判斷市場重在結構性機會。如下幾條主線值得關注:
1)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上遊及新能源臨近年底股價可能有所波動,從行業趨勢上看,新能源光伏相關板塊估值依然不算太高,景氣程度和政策支持預期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上遊景氣程度仍較高,如果短期股價波動,仍將值得繼續關注;
2)消費在2021年在低基數上可能繼續復甦,消費各子領域仍是自下而上選股的重點,包括家電、汽車、家居、必選消費等;
3)當前全球增長復甦仍是主線,部分原材料相關板塊可能繼續表現,包括部分金屬等。未來幾個交易日,估計市場「年末效應」可能繼續顯現、成交有所萎縮;部分機構集中持倉、且表現領先的板塊在臨近年底的交易中可能繼續較為波動,比如食品飲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
10、興證策略:復甦行情的三條主線
海外經濟復甦一波三折,中國經濟回升一枝獨秀,企業盈利基本面繼續向上,特別是中上遊企業疊加漲價、補庫存因素。流動性最緊張階段已過,A 股違法欺騙獎懲力度加大,加速權益時代和美股化,市場主要回歸基本面邏輯。
展望 2021 年,圍繞我們年度策略《權益時代新格局》的主線:1製造業高端化,十年一夢,中國製造業高端化進程在政策和行業的雙重催化下,加速開啟新一輪資本開支,機械、軍工、光伏、新能源車等方向。2復甦主線,上遊周期原材料漲價品種,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和供給側改革後的龍頭市佔率提升的雙重好邏輯,如化工、有色(工業金屬)等。3服務業。2020 年受損,2021 年受益的服務業,疊加需求側改革可能推動服務業加速,演藝酒店、餐飲旅遊、航空航運、金融方向。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