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估值多少人民幣?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對估值的影響

2020-11-26 綜投網

  螞蟻集團上市進程一波三折、未完待續

  螞蟻集團暫停上市之前的11月2日,中國四大監管機構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約談該集團高管,具體包括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和總裁胡曉明等人。

  11月3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突然發布通知,正式宣布暫停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對此,上交所給出的理由是:「所處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導致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上交所宣布暫停上市後,螞蟻集團隨後發布公告,暫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計劃。受此影響,螞蟻集團決定香港聯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計劃也將暫緩。螞蟻集團對外表示,「對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麻煩,螞蟻集團深表歉意,將按照兩地交易所的相關規則,妥善處理好後續工作。」

  螞蟻集團的母公司——阿里巴巴則對外表示︰「我們會和螞蟻集團一起,積極地配合和擁抱監管,我們相信螞蟻的同學,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能力把工作落實好。社會希望我們更好,我們也必須用一如既往的努力實現和超越社會的期望,這是我們的責任。」

  而螞蟻集團原計劃於11月5日在香港上市,引來舉世關注,各類金融機構和散戶參與熱情高漲。據此前基於招股價格的估計,螞蟻集團總市值達到驚人的2.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3140億美元),一度被稱可能創下「史上最大IPO」新紀錄。

  但螞蟻集團暫停上市,折射了這家金融巨頭在創新與監管之間的博弈升級。不過,多數輿論分析認為,其暫停上市或與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的講話有關。

  馬雲在上海外灘的金融峰會上表示:「我們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在當下,我們必須用藉助技術的能力,用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來取代當鋪思想。這個信用體系不是建立在IT和熟人社會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如此才能真正讓信用等於財富。」

  馬雲口中所稱的「當鋪思想」是指傳統金融業務需要抵押物才能發放貸款,而數字金融則用大數據來進行信用評級後直接發放貸款,他還批評傳統金融是「當鋪思想」。馬雲還對「巴塞爾協議」提出了措辭犀利的批評,稱「巴塞爾協議」是老人俱樂部。

  馬雲發言一周後,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指出,「當前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快速發展,必須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

  與此同時,《金融時報》發表了資深學者周矍鑠的署名文章——《在金融科技發展中需要思考和的幾個問題》。文章指出,「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發揮了很多積極作用,促進擴大了金融覆蓋面,提升了服務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但與此同時,我國也出現了一系列網際網路金融亂象,使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也影響了金融和社會穩定。要做到因勢利導,又有效管控金融風險,促進我們金融業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還進一步指出,螞蟻集團實質上「跨界開展非金融、金融、類金融和金融基礎設施等多種業務,成為了全世界混業程度最高的機構」。

  11月2日上午,中國銀保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重申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當日晚間,透露出馬雲被約談消息的同時,中國銀保監會、央行聯合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該辦法對開展網絡小貸業務公司動用的槓桿率進行了嚴格限制,比如,通過非標準形式融資不得超過淨資產的1倍,通過標準化形式融資則不得超過4倍;再比如,在單筆聯合貸款中,開展網絡小貸業務的小貸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目前螞蟻旗下開展「花唄」和「借唄」業務的兩家子公司沒有達到這一要求。辦法施行後,螞蟻在監管壓力下要麼補充資本,要麼收縮信貸規模,以保證監管合規。

  從結果來看,螞蟻集團的上市按下的是暫停鍵而非終止鍵,後續事態還將如何進一步發展,本刊記者對此將保持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螞蟻集團估值多少?螞蟻集團重新估值預測
    從一路「開掛」短時間內完成發行,到上市前夕被緊急叫停,這隻原本即將A+H兩地上市、完成全球最大規模IPO的巨型螞蟻,如今可能真的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據悉,螞蟻集團3日當晚內部緊急會議上,保守估計螞蟻集團重新上市至少推遲半年。遊戲規則變了,打分體系變了。在之前,大家看起來更願意相信螞蟻是一家科技公司;但如今,政策和現實都已經明白無誤的要求,將它作為一個金融企業來納入監管。此前的螞蟻集團估值達2.1萬億人民幣,那此次暫緩上市之後,如何評估螞蟻集團未來價值?  北京時間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和港交所接連宣布暫緩螞蟻集團IPO。
  • 資深學者:暫緩螞蟻集團上市合理合法
    11月3日,上交所暫緩了螞蟻集團在科創板的上市,同時螞蟻集團H股上市也暫緩。有些投資者存在疑問,螞蟻集團已經進行了信息披露,按相關程序走到現在,為什麼還要暫緩呢?實際上,及時暫緩螞蟻集團上市,正是出於對投資者利益的真正保護,也是依法做出的決定,有利於相關監管部門對同類業務實施統一監管,也有利於維護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 螞蟻集團何時上市?估值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2020年7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蔓延之際,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根據阿里巴巴年報,阿里巴巴持股螞蟻集團33%的股權。目前馬雲持股螞蟻集團8.8%,依然對螞蟻集團擁有50%以上的表決權。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就在7月上旬剛剛澄清「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的消息不實後,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 專家稱螞蟻集團盈利能力和市場估值將遭重大影響
    業內專家認為,近期發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網絡小貸辦法》)等監管規定,將對螞蟻集團產生重大影響。螞蟻集團面臨的外部監管環境已發生根本變化,並對其盈利能力和市場估值產生重大影響。
  • 螞蟻「失火」,殃及池魚?數科概念高估值或將重構
    螞蟻暫緩上市之後,監管會否再亮「黃牌」? 當前,頭部金融科技公司中,除陸金所趕在10月末登陸紐交所之外,另有京東數科還在上市進程中。據其於9月11日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計劃募資約200億元,目標上市估值在2000億元左右。最新動態落在10月16日,京東數科方面向上交所提交了第一輪問詢函回覆意見。
  • 2020年資本市場十大熱搜事件TOP4: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暫緩
    回看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新證券法實施、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新三板精選層推出、債券違約、螞蟻集團上市暫緩等事件,無不成為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濃墨重彩的一筆。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在全景數據的支持下,全景網年終策劃——2020年資本市場十大熱搜事件盤點,旨在回望過去,啟迪未來。
  • 「巨無霸」螞蟻集團上市引爆漲停潮!2000億美元估值憑什麼?誰將...
    「編者按:昨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A+H上市計劃,今日螞蟻金服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截至收盤,湘郵科技、君正集團、合肥城建等超10股漲停。港股阿里巴巴收漲超7%。」7月20日,螞蟻集團(下稱「螞蟻」)宣布: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螞蟻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馬雲幾千億花唄借唄的錢從哪裡來?
    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你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六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條等規定,並徵詢保薦機構的意見,本所決定你公司暫緩上市。你公司及保薦人應當依照規定作出公告,說明重大事項相關情況及你公司將暫緩上市。本所將與你公司及保薦人保持溝通。
  •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 概念股橫空出世
    從支付寶到金融再到科技,螞蟻集團幾乎踩中近些年來幾大風口,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金融服務、全球輸出等,尤其是金融與科技的結合,製造了這隻萬億級的超級獨角獸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螞蟻集團在2014年10月成立,到目前為止,一共經歷了至少9輪融資,最新市場估值已經突破2000億美元,市場人士預計一旦上市之後,螞蟻集團的市值有望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
  • 螞蟻集團的抓手在哪裡?
    2016年4月,螞蟻集團完成B輪融資,估值約600億美元(約4200億元人民幣)。 螞蟻集團2016年在融資PPT中給出的預測是,如果2018年IPO,則市值達到1100億美元(7400億元人民幣);如果2019年實現IPO,則估值達到1600億美元(約10000億元人民幣)。 現在上述估值預測已經全部實現。
  • 馬雲的「炸彈」——螞蟻集團還能繼續上市嗎?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三日 上交所的意思很明確,在螞蟻集團被四部委約談之後,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導致螞蟻集團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決定暫緩其上市。
  • 從風光無限到瞬間黯淡 螞蟻集團的價值如何重估?| 大叔說財經
    此前的螞蟻集團估值達2.1萬億人民幣,那此次暫緩上市之後,如何評估螞蟻集團未來價值?來聽大叔說財經是怎麼說的。北京時間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和港交所接連宣布暫緩螞蟻集團IPO。有幸中簽了的小夥伴們一下子驚呆了!
  • 螞蟻集團——金融「巨獸」還是「巨瘦」
    最早傳出螞蟻即將上市是在7月20日,隨後這隻螞蟻像是乘上了火箭,上交所於8月25日受理了螞蟻集團首發申請,8月30日進入聞訊階段,並於9月18日即審議通過,整個過程螞蟻集團僅用了30天的時間,本以為這隻螞蟻巨獸會一帆風順的完成上市,然而轉折來的也是十分的迅速,首先是10月13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監管部門正在調查螞蟻集團上市的潛在利益衝突,而這一潛在利益衝突直指支付寶平臺獨家銷售的五隻參與螞蟻集團配售的創新未來基金
  • 螞蟻金服暫停上市,監管後估值或下跌
    「一個晚上阿里巴巴 680 億美金跌沒了,差不多 4600 億人民幣。等於跌了 1 個小米,1.5 個百度,2 個民生銀行,5 個蘇寧易購,7.4 個微博。」 11 月 3 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公告中指出:你公司原申請於 2020 年 11 月 5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科創板上市。
  • 從螞蟻金服到螞蟻集團:更名上市的隱秘深意|稜鏡
    在市場看來,資本市場對金融機構的估值更多以淨資產為基準,溢價率不高。而科技公司帶來的想像空間顯然可以獲得更高溢價。此外,原本協議安排的股權回到阿里巴巴手中,螞蟻不再有隱形股權安排,股權架構明晰。也被視為螞蟻掃清了上市的障礙。市場環境也在變化。在憾失阿里巴巴五年後,港交所調整上市條件,接納同股不同權企業在主板上市。
  • 如何重估螞蟻?
    請聽題:從史上最大IPO到暫緩上市需要多久?螞蟻給出的答案是,十天。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宣布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隨即不久,螞蟻集團官方聲明,同時將暫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時距離螞蟻集團原定上市時間僅剩不到三天。對此,上交所給出的解釋是,螞蟻集團所處「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導致其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 螞蟻IPO估值之謎:2000億美金從何而來
    如果將2004年支付寶創立作為螞蟻集團的起點,這家公司已經16歲,不過比騰訊年輕6歲、比阿里年輕5歲,比美團年長7歲、比拼多多年長11歲。作為全球最大的獨角獸公司之一,這些年螞蟻上市傳聞不斷,而這一次終於官宣: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上市。
  • 螞蟻暫緩上市只是開始,網絡小貸行業將迎來大洗牌?
    隨著徵求意見稿的發布,包括螞蟻集團、陸金所、京東數科等金融科技頭部企業在內的網絡小貸公司正面臨更為深刻的調整。11月3日,螞蟻集團暫緩上市。此前四天,陸金所(NYSE: LU)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13.5美元/ADS,據此計算,陸金所IPO募集資金23.6億美元(無綠鞋)。此時上市,陸金所似乎趕上了最不恰當的時點。
  • 螞蟻目標估值三連跳,其支撐與壓力在哪裡?-虎嗅網
    虎嗅註: 8月25日下午,螞蟻集團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並同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招股申請文件(A1 Application Proof),邁出A+H上市關鍵一步。招股文件顯示,螞蟻集團2019年實現營收1206億元,淨利潤為180.7億元,與此前外媒披露的數據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