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絲綢古道,神秘尉頭州,西域36國之一,連接著古羅馬文明

2021-01-18 怡嬌說旅遊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車站,巴楚是新疆之旅不容錯過的地方之一,巴楚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遠在漢朝時期,為了西域尉的親國,到唐代成為安西都護府的下級尉頭州,是西域著名的36個國家之一,它向東眺望長安8000裡,與中原的華夏文明相連,南面從擁擠的1000裡,與古代印度文明相連。

今天的巴楚在這樣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保留著許多寶貴的古遺產,例如,唐王城、古烽遺蹟、卡爾蘭·達爾文的拜克古墳等,同時以絕美的自然風景吸引著國內外遊客,例如,金色的白楊、大沙漠的風景、平原湖等,但是,印象最深的是馬拉爾貝西縣阿納魯特鄉紅海旅遊景點的尉頭州,這是一座模仿古老城門的建築,它將一千多年前舊絲綢之路的繁華與文化交流完全展現在我們面前。

不管是坐著小驢的巴依殿,還是彈著舊樂器,唱著打動人心的歌,熱情地跳著火一樣的民族舞蹈,這些是唱歌跳舞的西域風情,在這個新疆的冬天之旅中,讓人感受到無法掩蓋的熱氣,整個紅海景點佔地80平方公裡,分為五個核心景觀區,民俗文化村、喀什絲綢之路、金色的白楊島、紅海水上樂園川紅海溼地公園,其中我最喜歡民俗文化村和喀什古道令。

民俗文化村不僅繼承了塔拉硝爾村民居的傳統風格,還繼承了工匠藝術,古樸建築的粗野線條表現了新疆人樂觀、豪爽、不拘小節的熱情性格,在這座古老的建築中,最傳統的民間藝術被熱切地傳承著,散發著智慧和勤奮,凝聚著審美和文化,在這裡可以看到打鐵、手石磨、編織、紡織等工匠,作為誕生於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的90後,我對中國的傳統藝術和文化有著無限的眷戀,也許祖國更加強大,社會發展更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科學技術指導下發生了很大變化。

那些古老的傳統已經向人們告別了,突然看到這些手藝人的時候,我錯以為時間很遠,眼前的每一位工匠都將一個一個的傳統生活用品在粗野之間滲透著歲月的磨礪之細膩,無論是從質感還是情感上,在重新審視即將失去的古老藝術時,這既是對工匠的敬意,也是對過去斯洛伐克的憧憬。

除了傳統技術以外,還有古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例如,湮羊、賽馬、鬥雞、鬥羊等,我很熟悉賽馬和鬥雞,我只看過賽馬的場面,但是鬥雞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是很清楚的,只是,烏克蘭和鬥羊有新鮮的感覺,特別是牛羊的畫面完全無法想像。

這些動物之間的表演,也是楚深文化中的一部分,只有經驗豐富的楚國才能知道如何表現他們,讓動物感受到楚國的文化,但是,無論是唱歌跳舞的人,還是民俗表演隊、抑揚頓挫的工匠,也許都不知道他們不是培養出來的演員,而是走在路上的農民。

景區融合了文化和旅遊,成立了農牧民演藝團隊,邀請當地能歌善舞的農民進行大規模歌舞表演,組織了貧窮村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演隊伍和觀光馬車服務團隊,在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改善經濟狀況的同時,也得到了更好展示傳統文化的場所,或者,為了紅海的觀光景點,民間藝術被傳承下來。

相關焦點

  • 李建華再登央視《百家講壇》 探千年絲路古道之謎
    此次登上《百家講壇》,李建華挑選了6件與絲綢之路密切相關、極具代表性的絲綢國寶,揭開千年古絲路的起源之謎,並從歷史走向現實,用絲綢人的獨特視角解讀絲路精神,闡釋「一帶一路」倡議背後的現實意義。探秘千年古道2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不曾隱沒絲綢之路的長長古道。由此,世界不僅認識了柔軟的中國絲綢,更觸摸到了深厚的中華文化。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這可是絲綢之路重鎮 是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 中國古代西域大國 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
  • 失落的文明:千年一夢鬱頭國(組圖)
    這裡是歷史遺存最完整的一段古絲綢之路,是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東漢時班超經營西域的根據地之一。3天的徒步我們不僅經歷了艱苦的旅程,更見識到古鬱頭國鮮為人知的歷史文明……  曾經繁華  從柯坪縣向西南,直到巴楚縣境內,緊臨圖木舒克51團場的唐王城,有一條狹長地帶。這裡完全是荒漠,沒有水,沒有農耕,沒有人煙,唯一的植被是稀稀拉拉的紅柳包。
  • 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議程
    譚繼和(四川社科院研究員、四川歷史學會會長): 古蜀文明與天府絲綢的起源 5.李後強(四川社科院黨委書記):中國絲綢從天府之國出發走向世界 2. 阿來(四川作協):燭見文明更深處 3.謝桃坊(四川社科院):花蕊夫人宮詞與西域文明 3.
  • 一個神秘的古國一夜之間怎麼消失的無影無蹤?
    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晉之時,西域長史駐樓蘭城,使之成為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早些時候就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漢朝、匈奴和周圍一些遊牧民族國家經常為爭奪樓蘭進行大規模戰爭。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
    由于波斯帝國向西先是與古希臘、後與古羅馬發生衝突,所以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此神主管向東的貿易與交往,是波斯商人群體的保護神。13.絲路文明在相向而行:大漢向西、羅馬向東在大漢文明的時代,西方的古羅馬文明也處在巔峰時期。長安向西、向大秦,羅馬向東、向賽裡斯。歷史出現了這樣的共同特點:兩大世俗文明體的軍隊開到哪裡,貿易市場就出現在哪裡。大漢文明的西域都護府和羅馬軍團的東方據點中間只隔了一個繼承波斯文明的安息國,安息國成為絲路上最大的貿易中轉站。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_新聞...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文獻第一次將中國叫做「賽裡斯」(Seres),意為蠶與絲,或是蠶絲之國。這個時候,中國已經進入戰國時代,而中國絲綢也已經進入歐洲很長時間了。由于波斯帝國向西先是與古希臘、後與古羅馬發生衝突,所以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此神主管向東的貿易與交往,是波斯商人群體的保護神。
  • 西域36國各國有多小?你一定想像不出,西域何時融入中原王朝
    古代稱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地區為西域。狹義西域上是指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的新疆廣大地區,廣義西域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西域地區地理環境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喻稱「三山夾二盆」。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吐火羅人與西域古國
    他們對西域文明,乃至整個中國文明的發生、發展都起過重要作用。西亞起源的小麥就是吐火羅人從西方引入中國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樓蘭文明,對中國佛教史發生重大影響的龜茲文明,融會東西方多種文化因素的吐魯番文明,也是吐火羅人創造的。公元3世紀以後吐火羅斯坦被薩珊王朝的波斯人佔領。公元8世紀塔裡木的吐火羅人最後被維吾爾突厥人在公元8世紀同化。吐火羅人與其他民族形成古粟特人、古塔裡木諸族,最終融於吉爾吉斯人等。
  • 《文明6》羅馬文明怎麼玩 羅馬文明玩法解析
    導 讀 文明6羅馬文明玩法解析   文明6中羅馬文明有什麼推薦的勝利方式呢,該怎麼操作才能玩好羅馬文明呢
  • 荒原之上的敦煌,為什麼被推崇為世界文明的中心?
    這是張騫第二次以使者的身份遠赴西域,這一次他帶來了大漢王朝的威嚴,並以豐厚的禮品傳達了和平通商的意願。一條穿越河西走廊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貿易通道開始形成,既是分岔點又是交匯點的敦煌也從此活躍了起來。通往西域的三條道路(製圖孤城)▼西域的商旅和使團帶著駿馬、玉石、香料,經由敦煌進入河西走廊,返回時他們又滿載絲綢、茶葉和陶瓷,自敦煌步入大漠。
  • 媲美「神」的存在,會養一種神秘蟲子
    古希臘的社會形態、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各方面都是歐洲文明的起源。中國文明同樣是一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那麼,這兩大中西文明,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的呢?在古希臘人眼中,又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文明的呢?▲古希臘文明遺址01兩漢之時,西漢時期的張騫和東漢時期的班超都曾經出使西域
  • 曾是西域古國的新疆烏什縣,藉助載體打造歷史人文景觀
    在這塊孕育千年時光的文明古地,誰能想到竟隱藏著一個未知的世界。一條河流哺育了無數的生命,也開闢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發展。生態在這裡不斷釋放著巨大的能量,讓所有的生靈徜徉於幸福的海洋。走進這片神秘的處女地,你會被她內在的美而傾倒,你會被她善良的心而打動,你也會被她絕世的容顏而迷失,你更會被她清純嬌豔的摸樣而吸引。
  • 永嘉一條百走不厭的醉美古道,你去過嗎?
    秋日,是行走古道最好的時節。上周六,驢友六人相約一起走永嘉太平嶺古道。該古道始建於明代,坐落於南北走向的雁蕩山脈的群山峽谷中,北起沙頭鎮花坦小溪村,途徑張田庵、古廟岙、龍搶珠、上橋到林窟自然村。是古時連接珍溪港與古廟港的主要通道,更是永嘉與樂清東部虹橋、蒲岐貿易交流的重要商道,故樂清稱之為蒲嶺。
  • 失落的文明,歷史寧夏,穿越時空的遺址!
    千百年留下的須彌山石窟、古蕭關、開城元代安西王府遺址、固原古城、隋唐墓地遺址等一大批見證絲綢古道交流與融合的歷史遺址以及在寧夏發現的波斯薩珊王朝鎏金銀壺
  • 兩千年前漢將陳湯,就曾招降羅馬軍隊,明犯強漢者的傳奇事跡
    遠徵中亞,揚漢之名公元前36年,陳湯仔細分析西域各國勢力,另闢蹊徑,向西域各國請求共同進攻匈奴,進行西徵,發動了對逃亡到中亞的北匈奴的攻擊。這支四萬人的大軍在陳湯率領下,奔襲萬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斬殺了北匈奴王。
  • 千年古屍栩栩如生 西域寶藏匯聚中國歷史博物館
    千年古屍栩栩如生 西域寶藏匯聚中國歷史博物館
  • 撥開歷史的雲霧,《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講述文明社會治國之道
    該片通過品味東西、城市奇觀、時尚設計、美術雕塑、治國之道五個系列主題、每個系列十集的內容,以國際視野講述中國的西安與義大利的羅馬這兩座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以及東西文明交融互鑑的傳奇故事,為中意兩國架起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的影視橋梁。其中,「治國之道」主題系列以長安和羅馬作為東西方世界領主的象徵,用平實的話語和獨特的視角,將那些大國崛起背後制度文明的秘密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