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平小黃姜進入豐收季 地裡姜農忙
11月7日羅平小黃姜開始進入豐收季。在羅平縣板橋鎮玉馬村委會大法郎村後海子的壩子,湛藍的天空下,姜農們在田地裡高興地忙碌著:有的拔姜、有的割葉子、有的裝箱、有的稱重、有的裝車,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洋溢著豐收的氣息。
-
貴州鎮寧:訂單種植不愁銷 小黃姜喜獲大豐收
眼下正是生薑的採收時節,走進貴州省鎮寧縣各鄉鎮街道村寨,隨處可見成片的小黃姜綠意盎然。利用近期晴好的天氣,姜農紛紛走到田間地頭,拔生薑、砍姜葉、打包裝箱……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2020年,鎮寧小黃姜種植總面積達15.15萬畝。
-
鎮寧小黃姜大豐收
這裡,是一處面積達1000畝的「鎮寧小黃姜」種植基地,基地裡,數十個身影正彎腰勞作,拔姜塊、抖泥土、砍姜秸、套裝帶……忙得熱火朝天。 「今年收姜熱鬧了,我只要得空就來幫忙,薪酬上有的按天付費,有的按摘取量付費,給的價位都還不錯。大家都說今年的產量高、品質好、市場也好,所以收姜都積極得很!」在基地務工的張官村村民王芳樹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區桃花湖村:「小黃姜」迎來大豐收 姜...
>村民正在採收小黃姜 餘蘭 攝 11月17日,在平壩區齊伯鎮桃花湖村小黃姜種植基地裡,數十位村民正緊鑼密鼓的拔姜、打包、過稱等,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村民正在採收小黃姜 餘蘭 攝 據悉,該項目覆蓋利益聯結農戶200戶左右。基地種植小黃姜500餘畝,畝產2000-3000斤。
-
聚焦出口43個國家的小黃姜 「雲嶺小康展畫卷」直播全網閱讀過2億
11月20日,《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走進曲靖市羅平縣,看羅平小黃姜如何種出大文章。截至目前,本場直播全網閱讀量957萬,系列直播全網閱讀量累計超過2億。其中,「雲嶺小康展畫卷」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超過1.59億,百度關鍵詞累計搜索達929萬。
-
羅平小黃姜走向世界,出口43個國家、直播超2億圍觀……
無數姜農在田地裡拔姜、去泥、裝箱... 除登上央視外,11月20日,《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走進曲靖市羅平縣,看羅平小黃姜如何種出大文章。據悉,本場直播全網閱讀量957萬,系列直播全網閱讀量累計超過2億。其中,「雲嶺小康展畫卷」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超過1.59億,百度關鍵詞累計搜索達929萬。
-
生活中常調味的小黃姜,不僅可以藥用,還有一用處很多人都不知道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一種植物就是小黃姜。小黃姜也是生薑的一種,早在中國的古文化中就有著很多關於姜類的故事。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生薑有著諸多妙用。據說曾經在神農嘗百草的時候,有一次神農在吃到一種草藥之後產生了昏厥,在期間醒了的時候,隨手抓到手邊的草,塞到最裡邊吃了一些,後來肚子開始疼起來,並伴隨有些腹瀉,但是在腹瀉之後,沒想到自己身體竟然沒事了。
-
黃姜,不但是重要食材,也是印尼人心目中的抗疫「神」品!
「變黃因黃姜,變黑因黑炭」,這是印度尼西亞一句有名的諺語,意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逾1.7萬座島嶼組成的印尼自古以來便因盛產香料而被稱為「香料王國」。香料在印尼菜中牢牢佔據了不可或缺的位置,而在這其中,黃姜有著特殊的地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它也成了印尼人搶購的對象。
-
做魚湯,是煮前放姜還是水開後放姜?很多人弄反了,難怪魚腥味重
很多人分不清是煮前放姜還是水開後再放姜,煮出來的魚湯腥味特別重,浪費了食材!接下來菜菜就為您具體介紹魚湯的功效與家常做法,如果您也喜歡,那就跟我一起來試試吧!【魚湯的功效】 魚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我們皮膚的彈力纖維構成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尤其對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早期皺紋,都有延緩作用。
-
炎熱天氣,體內卻「暗寒」湧動,食療你得「夠姜」
主食:薑蓉叉燒炒飯材料:叉燒150克,米飯300克,小黃姜50克,雞蛋3個,蔥白10克,鹽、生抽、花生油各適量。製作方法:小黃姜洗淨去皮,剁成茸後保留薑汁,以適量花生油把薑蓉炸至幹身,用油紙吸乾油分備用;叉燒切一釐米方丁備用。
-
一隻「姜」的故事!
姜油酮——辣度最小的複合物——是姜辣素加熱的產物,姜烯酚——辣度為姜辣素的兩倍——是姜辣素乾燥後的產物。 加勒比島國作為姜生產國為人熟知,尤其是牙買加,那裡的姜和印度的品種類似。 南美國家如巴西,非洲國家如奈及利亞和獅子山也種植姜,澳大利亞和斐濟也有小面積的種植。
-
「粉壟耕具」和「粉壟定律」築載造福人類夢
這個利用「螺旋鑽頭」等新耕具,通過動力驅動垂直深旋耕,開創了人類農耕「超深耕深松不亂土層且一次性完成整地任務」先河,旱地深松達40-50釐米、稻田30-35釐米,比傳統鬆土15-20釐米加深1倍以上而形成「超級土壤水庫」和「海綿農田」,產生「活土、增產、提質、保水、淡鹽、生態」等效能,解決了對現有耕地和各類鹽鹼地的深度利用問題,以及進一步對土壤及空氣氧氣、天然降水、太陽光能等「天地資源」的增量利用,
-
韋本輝:「粉壟定律」進一步探明完善粉壟核心科學理論
原標題:韋本輝:「粉壟定律」進一步探明完善粉壟核心科學理論 3月18日,從廣西農業科學院獲悉,該科學院二級研究員韋本輝的論文《「粉壟定律」科學意義闡釋》(『Fenlong Law』 and Its Scientific Singnificance)日前刊發在英文期刊《亞州農業研究
-
種植的小麥出苗不齊、斷壟嚴重,應該如何補救,聽聽老農怎麼說
隨著小麥不斷的出苗,後續的問題也應接不暇的出現,比如農民最關係也是最頭疼的小麥出苗不齊、斷壟嚴重,那麼對於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補救呢?農村老人每到種小麥時都會提醒子女多種上一些種子,老話說的好「有錢買種沒錢買苗」,小麥種子是可以花錢購買的,但是小麥苗一旦不足,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小麥苗,所以為了防止小麥出苗不齊和斷壟,人們在種植小麥時都會多種上一些小麥種。那麼如果土壤墒情好,麥種用的也足夠多,小麥出苗時仍然是不齊和斷壟應該如何補救呢?
-
凡人仙界篇:韓立為一個「輪迴之子」,被蛟三當槍使幾千年?值嗎
凡人仙界篇:韓立為一個「輪迴之子」,被蛟三當槍使幾千年?值嗎說起來,韓立被稱為韓老魔,本就有老練狡猾的意思,可是仙界篇的韓立,在更狡猾的輪迴殿少掌使,蛟三妹子面前,就如二愣子一般,這到底是為何呢?他真的變傻了嗎?
-
大姜什麼品種最好?有何種植技巧?
因為大姜必須適應於本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以及本地區的栽培方式和習慣,所以就導致了大姜品種的地域性強,並不是說任何一個大姜品種引進到哪裡都適應,也不是說哪一個品種就非常好。大姜根據它的株型和生長習性,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疏苗型,植株高大,莖稈粗壯,姜塊少而稀,分枝少,葉濃綠,姜塊肥大,多呈單層排列。
-
黃姜:清熱排毒,吃過的都該長大大人了吧,丨地表當家野味系列丨
圖片來源:網圖-侵刪上圖是黃姜「年輕的時候」呈現的是綠色的藤蔓和葉子,相信在老家小鄉村有過生活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年復一年,黃姜的生命力是很強的,年份越久的黃姜下面長著的是很壯實的黃姜果實,軟糯甘香,小編作為
-
【蛇、虺(huī)、蛟、龍非同尋常的關係】
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其實這裡的「虺」就算是蛇,這句話的意思是蛇五百年後成長為蛟,蛟一千年後成長為龍,小編覺得可以理解為龍的小時候是蛇,青少年時期被稱為蛟,長大後就成了龍。"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化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虺,乃是古代漢族傳說中著名的山林鬼物,其原型原來是蜥蜴。
-
說文解字:龍、蛟、蛇、蟒、蚺、虺在神話傳說中有什麼區別?
能變暗,能變亮,能變細,能變大,能變短,能變長;春分時刻而登天,秋分時刻而潛淵。甲骨文裡龍有四十多種寫法,個個生龍活虎,或獠牙龍鬚,或長尾盤旋,曼妙無匹。形象為:馬面,蛇身,鷹爪,魚尾,鹿角。一般能力吞雲吐霧,呼風喚雨。其中燭龍是創世神,呼吸為風雨,睜閉眼為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