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好轉,人們壓抑許久的消費熱情也如同氣溫一樣開始攀升。除了奶茶、火鍋回歸的雙份快樂,還有不少人有了大宗消費的衝動,比如買車。同時,隨著放鬆限購、買車補貼等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沉寂許久的車市也迎來了重啟的好時機。
與市場回暖相呼應的,是品牌營銷節點的到來。實際上從去年10月開始,汽車網際網路平臺易車就刷足了存在感。先是籤約了國民喜劇演員沈騰,開始鋪天蓋地的上線品牌廣告,今年1月份開始加入馬麗和艾倫,組成"開心麻花天團"霸屏春節檔,加入央視各頻道廣告大戶行列。這一波操作下來,很多人都被其核心廣告語"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成功"洗腦"。
一家成立了20年的汽車類垂直網際網路企業,之前都是將重心放在B端業務上,所以,以往也很少看到易車為自己打廣告,更別說是這麼大規模、高聲量的品牌營銷。那麼,易車為什麼一反常態高調出圈呢?這還要從去年10月易車啟動的"三年品牌計劃"說起。易車公司CEO張序安曾表示:"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耐心加強品牌建設,力爭把易車打造成消費者心中排名第一的汽車移動網際網路品牌。"所以,易車的一系列品牌營銷的動作背後,蘊含著更多的深意。
品牌的流量生意:挖掘C端增量市場
很顯然,易車的三年品牌計劃主要是針對C端用戶的。易車在成立的時候,正是網際網路和中國車市疊加高速增長的時候,這時候易車從B端切入,為汽車廠商提供銷售線索和網絡營銷服務,同時在C端以提供導購信息為主。然而,隨著存量市場的到來,汽車行業的格局已經發生了改變。
今年2月份,中國汽車僅賣了31萬輛,同比、環比均暴跌近80%。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中國車市就已經進入了拐點,車市寒冬成為行業常態。那麼,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飽和"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並且中國市場還是世界最大的潛力股。在2019年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顯示,中國每1000人擁車量為173輛,而位列第一位的美國是中國的4.8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14億人口,再加上經濟的平穩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這些因素都將讓中國市場產生更多的"剛需"。
所以,中國車市還是有很大的增量可以做的。易車在這個時候大做品牌,目的是在C端人群中迅速擴大產品認知,將易車的最核心的賣點和價值簡明直接地傳遞給用戶,在易車的既有用戶中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在潛在用戶中進行觸達形成感知。再直接一點來說,易車的三年品牌計劃,實際上折射的是易車戰略的轉型,需要大量服務和時間積累的B端業務優勢已經完成了,而在人口紅利集中的2C業務中,對易車來說是一片藍海。所以易車要轉向B端和C端並舉的戰略,從車企、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連接者,升級為連接人與汽車生活的平臺,未來C端和B端也會進一步融合,形成共振。
為了這個戰略,易車當下迫切需要迅速吸引更多的C端用戶。而品牌是競爭的高壁壘,也是最穩定的流量池,因此易車的三年品牌戰略,以打透知名度、打準認知度、傳播美譽度為目標,讓更多人知道易車的價值,提升全民認知度,提升用戶基數。所以,就不難理解易車啟用了流量喜劇明星沈騰作為品牌代言人,覆蓋央視主要頻道、一線衛視、電梯、地鐵、候車亭、公交、戶外LED、主流視頻平臺、微信微博等渠道進行強曝光的邏輯了。在TVC廣告語上,用了衝擊式的"三連"旁白:價格?易車全知道。優惠?易車全知道。口碑?易車全知道。引出品牌slogan: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將用戶買車"怕吃虧"的衝突點和易車的品牌核心價值點聯繫起來,配合各種場景下的投放順理成章植入用戶的腦海。
而短時間內密集的品牌營銷,快速樹立易車的品牌形象,構建了充足的用戶流量池,也搶佔了用戶心智,再通過產品、服務等的跟進,持續進行存量運營,形成了"強品牌+強運營"的戰略思路。如自來水一般,為自身也為汽車行業挖掘增量市場。
開啟持續"營業":與汽車行業一起走"花路"
前面已經分析過,易車在戰略的轉型上,B端和C端並不是取代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三年品牌計劃,也是在與合作夥伴共享紅利。做品牌,不僅可以提高信任感,也可以增加"溢價",這裡的"溢價",指的是新商業價值。
易車的品牌戰,不僅是自己的重塑,也在為合作夥伴帶來新的商業價值。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崛起,社會新鮮人、獨立女性、小鎮青年等細分人群的不斷壯大,逐漸構成了新的買車主力軍,所以品牌需要年輕化,需要和這批新秀走得更近。近年來,易車的品牌也在走年輕化的路線,品牌年輕化路線之後,易車也開啟了持續的"營業"。
易車更新了全新紅加藍的品牌色和新的LOGO,整體透著潮酷範兒,並且還玩起了IP,將太空鯊魚形象作為吉祥物,還出了包括服飾、家居用品在內的不少周邊。除此之外,易車為了和年輕人"玩在一起",還將汽車文化與流行音樂、互動娛樂結合在了一起,打造業內首個汽車音樂節——RUNNING SHARK流行電子音樂節。這一系列的舉措,都讓易車一改往日的嚴肅形象,以年輕的新形象和心態,去讀懂這屆年輕人。
在契合用戶的真正需求的前提下,快速吸引用戶注意力,達到擴大易車用戶規模的目的,同時也會對處於B端的車企、經銷商帶去紅利。首先,用戶的增長可以意味著更多的銷售線索,具體來說,通過易車品牌強賦能、品效合一的全網營銷推廣、大數據的運營和服務,助力合作夥伴。另外,在品牌營銷的過程通過開放與車企的合作,讓合作品牌得以實現精準的曝光,增加與用戶的連接點,更大限度的觸達易車新用戶和潛在用戶。
雖然處於調整和轉型期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寒冬的"陣痛",但是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在危機中也意味著機會,讓靈活反應的品牌能夠更快的跑出來,產生新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