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中國本土病例會持續處於「接近零」並非零狀態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張文宏醫生微博6月12日晚評論北京新增本地確診病例一事,張文宏醫生表示,這兩例屬於因症就診患者,後續的流行病學主動篩查的結果也是大家期待的,後續有無進一步的無症狀患者發現,有無二代病例出現,還需要繼續監測。北京目前已建立的聯防聯控體系、檢測體系(發熱門診網點與檢測網點)、病例追蹤能力,已經能夠即時篩查、早期發現、及時切斷傳播途徑。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民眾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護,就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就能讓我們的城市免於再次發生病毒播散。

新冠病毒相對於歷史上的其他呼吸道病毒,其傳播規律並無特殊,對於散發病例我們只要維持目前的聯防聯控體系,傳播指數可以很快下來,我們可以復歸零病例狀態。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會持續處於「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而並非「無病例」,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此採取過度防疫,終止經濟和民生的復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焦點

  • 為何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病例?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終止?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21日下午,因忙於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而缺席「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通過視頻向大會分享他對疫情的最新研判。在中國,最近的第二波疫情,到目前為止我們有近2000例輸入病例,這個數字目前還在增加,病死率卻低到0,這個病死率的降低,讓很多人誤以為是病毒的毒力減弱了,實際上不是。
  • 河北「零號病例」有了新判斷,張文宏發聲……|河北|零號病例|...
    【河北「零號病例」或早於12月15日】10日,河北省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師鑑表示,目前河北疫情沒有看到明顯拐點,擴散風險仍然存在,溯源工作仍在進行。石家莊邢臺病例的樣本進行了基因測序比對,結果屬於歐洲家系分支,推斷這次疫情病毒來自境外。本次疫情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也不含有英國、南非變異病毒。基於現今早期病例發病時間點,初步估計「零號病例」早於12月15日。(河北日報)
  • 專訪張文宏:一半人接種疫苗,六七月會迎來拐點
    歲末嚴寒,本土病例接踵散發,一次次病毒追蹤和局部區域封閉;同時,中國宣布,新冠疫苗接種全民免費。2021年來了,疫情發展前景如何?從上海到全國,疫情防控風險和壓力有多大?疫苗接種到底有多急、哪些人必須接種?春運在即,會不會面臨新一波的傳播危機?……為此,大江東工作室歲末專訪張文宏醫生。
  • 兩天三地新確診10例本土病例,疫情會捲土重來嗎?_杭州網
    繼天津、上海之後,內蒙古滿洲裡市昨天又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兩天裡,三地共新增10例本土病例。疫情會捲土重來嗎?針對公眾的擔心,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雖然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但我國疫情不會捲土重來。因為我們已經了解了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也發展了一套及時發現、控制疫情的防控策略。
  • 石家莊再增40例本土病例 關於本輪疫情「零號病例」有最新判斷
    石家莊再增40例本土病例 關於本輪疫情「零號病例」有最新判斷 原標題: 今天(1月10日)0時至10時,河北新增40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在石家莊,新增6例本地無症狀感染者。
  • 一眼新聞|張文宏稱疫情可能持續一到兩年;默克爾逛超市:沒戴口罩...
    2020-03-23 周一國 內張文宏稱疫情可能持續一到兩年近期新冠疫情在德國多點暴發和擴散,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邀請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於3月17日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專題講座。
  • 今日迎白露,天津兩個區發布大霧預警 | 新冠病毒會滅絕嗎?張文宏...
    這些疑問有回應新冠病毒會滅絕嗎?張文宏最新判斷人類與新冠病毒戰鬥的結局究竟會是什麼?消除還是共存,你選哪個?在4日—6日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給出明確答案。
  • 病例增加 呈現3大特點!張文宏也有最新建議
    新民晚報綜合 近日多地接連出現涉冷鏈食品新冠肺炎散發病例,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已給出了答案,我們也來總結一下這類涉冷鏈食品散發病例的特點。11月26日23時許,@張文宏醫生 發微博,談到針對經物流的海外輸入性疫情的防控策略。他主要提及兩點:一、除冷鏈物品外,對冬季非冷鏈物流經消毒殺菌和強光通風環境中處置後,再予以轉運。
  • 2020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北京時間4月22日14時(印度德裡時間11點30分),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邀請張文宏教授做客央視新聞,為華僑留學生答疑解惑。  今年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分析,全球採取的防控措施都與大流感時期策略比較接近,目前全球抗疫策略不是徹底的策略,未來歐洲、美國、印度的疫情都將在低水平波動。
  • 張文宏:第二波確實在展開…
    張文宏:全球第二波疫情確實在展開,但不是在中國9月29日,對於民眾所關心的第二波疫情,張文宏表示,秋冬季疫情反彈高峰已經在路上,只不過這是全球範圍內的反彈,不代表是在中國。他認為,即便世界疫情出現第二波高峰,甚至進一步蔓延,但是就中國而言,其防控策略始終沒有變過,即始終將中國本地疫情基本控制在零病例狀態,即使有少量輸入病例,也會在極短時間內被控制住。
  • 張文宏最新判斷!
    張文宏稱,最近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證明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強的在人類社會中生存的能力。如果在4000萬左右的病例當中,只出現了9到10例的二次感染病例,那麼在整個疫情過程當中就不是非常重要的現象。「將來如果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病例出現,我們會重新評估感染以後的免疫會持續多久這個問題。目前,考慮因為病毒的變異或者免疫力的缺失導致的二次感染為時過早。」
  • 張文宏最新判斷
    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張文宏表示,海外報導了一些二次感染的病例,但是到目前為止,二次感染的病例沒有超過10例。全球整體疫情往4000萬的數量增長,還有很多病例並沒有被統計進來。
  • 張文宏回應八大關注
    全球整體疫情往4000萬的數量增長,還有很多病例並沒有被統計進來。如果在4000萬左右的病例當中,只出現了9到10例的二次感染病例,那麼在整個疫情過程當中就不是非常重要的現象。「將來如果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病例出現,我們會重新評估感染以後的免疫會持續多久這個問題。目前,考慮因為病毒的變異或者免疫力的缺失導致的二次感染為時過早。」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 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到現在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沒辦法說幾年後的事情。」
  • 張文宏:50%的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
  • 張文宏接種新冠疫苗,面對鏡頭還「皮」了一下!他預測疫情拐點了
    一旦世界互通,航班增加,內外交流增多,即便上飛機的人都持有核酸報告或者疫苗注射報告,也不代表輸入病例會急劇下降,我們的輸入風險仍會增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張文宏已打疫苗「疫苗覆蓋率比保護率更重要」此外,張文宏透露,自己已接種疫苗。他也表示,疫苗覆蓋率比保護率更重要。
  • 張文宏:50%的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
  • 張文宏:50%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
  • 張文宏:「中國的抗疫經驗將被記錄」
    他把「表面上看似溫和,但很狡猾,又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的新冠病毒比作狼,「既厲害,又狡猾,一開始甚至會被誤認為是狗,不會引起你的注意」。  張文宏跟記者細數中國此次抗疫過程中很多值得去記錄的地方。  首先是中國科研的支撐。2019年12月,疫情在武漢暴發,2020年1月初,國家一些科研團隊就前往武漢,一個星期就把病毒序列全部鑑定出來,速度相當快。
  • 鍾南山、張文宏等專家集體回應:不能
    與此同時我國的新冠疫情也呈現出多點散發的狀態,據國家衛健委,最近2日,黑龍江新增4列本土確診病例,河北石家莊新增1列本土確診病例,河北邢臺發現核酸檢測陽性患者,遼寧省瀋陽新增4列本土確診病例,遼寧省大連新增1列本土確診病例,北京新增1列確診病例,上海、廣東相繼從英國輸入確診病例中發現新冠病毒突變株。跨過元旦,春節也越來越近了,那麼春節可以像國慶一樣流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