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症兒童遭「驅逐」 學校頂住壓力因材施教

2020-12-01 環球網

這是一間特殊的教室:沒有講臺,除了一個移動的小黑板,幾根粉筆,幾乎找不出任何多餘的教具。

8歲的浩浩(化名)是教室裡唯一的學生,他赤著腳,把鞋踩在腳下,兩腿頻繁地變換著姿勢。他不停地晃動課桌,原子筆、尺子噼裡啪啦地散落在地上。因為有時會撕扯紙張,他的新課本已經變得皺巴,作業本也殘缺不全。

浩浩的父親劉軍(化名)坐在兒子的身旁,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緊皺的眉頭一刻都未曾舒展過。他用力地摁下想要起身的浩浩,發出了一聲輕微的嘆息。

這是劉軍陪讀的第3個年頭,在此之前,浩浩一直隨大班上課。因為浩浩的「好動」,從入學第一天起,劉軍便時刻陪在浩浩身邊,「哪怕是上廁所也要跟著」,生怕與別人發生衝突。

課堂上,劉軍要保證浩浩亂叫時能及時捂住他的嘴巴,亂動時摁住他的雙手,測試時他會默默地把浩浩帶到操場,讓他獨自在桌球臺上做題。這位父親為了讓兒子留在這個集體,「幾乎用盡了一切辦法」。

即便如此,今年8月底,班裡20多位學生家長還是聯名要求學校把浩浩趕出教室,「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就不顧其他孩子的學習」。

這不是浩浩第一次受到排斥,早在2013年入學前,家長們就曾組織起來,堵住學校大門,阻止浩浩和劉軍進入校園。

雖然學校最終頂住了壓力讓浩浩隨班就讀,但家長們的抗議卻從未停止。

「最頻繁時一些家長代表一個星期來學校三次。」武漢市積玉橋學校的校長祝正洲說,「為了浩浩的事,他們甚至到教育局、區委上訪。」

巨大的壓力也湧向了劉軍,這個43歲的男人已經有些駝背,浮腫的眼泡讓他看起來十分疲憊。

兩年間,這個身高1.77米的漢子和31個喜歡搖頭晃腦朗讀課文的小學生一起上課、生活,成為班裡最不和諧的一員。有時學校組織家長觀課,他甚至不敢對視窗戶外的幾十雙眼睛,「家長那種眼神,恨不得把我殺死」。

有時劉軍在課堂上小聲教訓違反紀律的兒子,也會得到老師「客氣」地提醒:「請你們二位注意點,不要影響其他同學。」

這讓曾在老家做過中專教師的劉軍感到尷尬、羞辱,但兩年的陪讀,他學會的最大法則就是沉默。

「不討厭我們,不趕我們出去就很好了」,劉軍使勁用手指壓住眼睛,再用力抹去還未流出的淚水,露出泛紅的眼眶說。

到了關鍵的三年級,家長們決定不再讓步。經過數日的拉鋸談判,學校提出的折中方案最終被接受:浩浩的語、數、外三科在另外開設的教室裡單獨教學,其他課程仍跟隨大班上課。

新學期伊始,儘管哭鬧著不願離開他的三(3)班,浩浩最終還是來到了這間只有他一個學生的教室。

新教室原本是位於教學樓四樓角落裡的心理輔導室,浩浩上課的地方是裡屋的遊戲室。與掛滿同學們的繪畫、書法、值日表和獎狀的大教室不同,浩浩的教室顯得有些單調,天藍色的牆壁乾淨得幾乎空無一物,門口擺放著一個遊戲沙盤,角落裡一張鮮紅色的沙發格外顯眼。

學校為浩浩重新制定了課表,單獨安排了三位老師,副校長李海強甚至為他設計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聊天式教學。

可無論老師用何種方式引入話題,都影響不了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浩浩。老師站在一塊簡易的黑板前,每講一句都要呼喊幾次他的名字,他會低著頭自顧擺弄鋼筆,也會突然起身跑到牆角坐到沙發裡,或者到遊戲沙盤旁擺弄玩具。他有時也會拿出自己的課外書——《食物營養與配餐》,仔細研讀起來,這是唯一能讓他安靜下來的事情。

老師不停地變換著臉上的表情,一會兒細聲哄勸,一會厲聲警告,好不容易把浩浩的注意力拉回了課本上。

可課文讀到一半,他又忽然大喊:「我要回三(3)班,否則就退學。」

在浩浩的呼喊聲、老師的講課聲、桌椅的碰撞聲和爸爸的呵斥聲中,45分鐘的課程變得漫長起來。

「就像餵一個不願吃飯的小孩,很累,但現在還能承受。」老師坦言,不知自己能堅持多久。

下課鈴終於響起,整座校園都沸騰了,外面走廊裡傳來同學追逐打鬧的聲音。一些好奇的孩子會闖進浩浩的教室,這時躺在沙發上的浩浩會突然起身,盯著闖入的孩子向前挪動腳步。不等浩浩接近,這些孩子就會轉身跑開,離開這個不屬於他們的「禁地」。

浩浩的單獨教室離三(3)班只有大約50步的距離,但他與同學們的精神世界正拉開得越來越遠。

一名同學說自己並不討厭浩浩,只是「爸爸媽媽說他有病不治,不讓我跟他玩」。

當被問起誰是浩浩最好的朋友時,有同學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沒有朋友。」

幾個曾經跟浩浩說過幾句話的「最好的朋友」,也忽然在某一天後不再理睬他。

不知什麼時候,講臺上的座次表上,浩浩的名字被人摳掉,留下一個顯眼的窟窿。

但在劉軍眼裡,兩年的大班生活已經讓浩浩改變了很多。

「一年級時他還經常大喊大叫,二年級時他已經學會了遵守一些規則,基本不會影響其他孩子上課了。」

只是這些都不能阻止那道他與「正常孩子」間越築越高的圍牆。

因為在早期回答問題時大聲喊叫,後來就算按順序回答問題時,任憑他高舉雙手,浩浩也會被自動跳過。

直到有一天,他告訴爸爸:「我被拒絕太多次了,以後再也不舉手。」

曾經有一位比較照顧浩浩的體育老師,浩浩課上課下都會拉著他的手,一步不離。有一次體育老師剛走進教室,浩浩突然站起來大聲喊:「黃老師,我愛你!」從未流露過感情的浩浩終於有了感知愛、表達愛的能力,這讓劉軍感到無比欣喜。

可教室裡另外一名老師卻輕蔑地笑了笑反問道:「他還會說我愛你?」

「這兩年我和浩浩經歷了太多無奈,但我們也不能要求太多。」劉軍低著頭說。

幸運的是,這些疏離和拒絕都未影響到浩浩的成績。他小學一年級便能熟讀六年級的語文課文,即使在艱難的單班教學中,浩浩的數學課進度也已經領先了普通班級兩個單元。

他對知識的理解似乎有著異於常人的能力,他喜歡看法律類的圖書,有時劉軍打他,他就會把《刑法》裡「故意傷害罪」的內容背出來,指責爸爸打人犯法。

這讓從教20多年的李海強感到興奮,他們想盡學校最大的能力來驗證一個命題:像浩浩這樣不存在學習能力問題的特殊的兒童,到底適不適合在普通小學接受教育?

一項可怕的數據縈繞在李海強的心頭: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我國學齡期兒童多動症的出現率約為4.31%到5.83%,換句話說,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的學齡期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多動症。

其實,積玉橋學校不遠處就有一所專門接收特殊兒童的學校,只是那裡的學生大多都有智力障礙,學校的教學也主要是培養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

「我們不能讓浩浩到這樣的學校去學習怎麼穿衣服、怎樣繫鞋帶。」李海強篤定地認為浩浩不應該簡單地被歸類為「特殊兒童」,被普通小學教學教育拋棄,進入「特殊教育學校」。

一家當地媒體報導浩浩的經歷後,一星期內就接到了十幾個多動症兒童家長的求助電話,這些孩子有的直接被學校拒收,有的在入學數天後被學校要求強制休學。

在被高樓包圍的積玉橋小學裡,浩浩的教室成了整個武漢市,甚至全國不多的一小塊試驗田。

進入積玉橋學校之前,浩浩也曾被多所小學拒絕。校長祝正洲仍然清晰記得浩浩來報名時,劉軍那句讓他無法拒絕的話:「不要求浩浩學習成績多好,只要他能正常地活下去。」

就這樣,儘管浩浩的家不在積玉橋學校的學區,祝正洲還是接收了他。

因為家離學校比較遠,別的孩子都能三五搭伴步行上下學,劉軍卻每天騎著電動車載著浩浩,在一條狹窄的、擁擠的、充滿魚腥味的市場裡走走停停。

浩浩的家在一間臨街的破舊樓房裡,白天即使關上窗戶也能清晰地聽到外面汽車的喇叭聲和商戶擴音器裡的叫賣聲。房子沒有客廳,推開門便是媽媽的臥室,報紙和廣告海報貼滿了半個房間,但仍無法完全遮蓋已經成片脫落的牆壁。裡屋是浩浩和爸爸的房間——一張硬板木床、一張堆滿雜物的書桌、一個已經關不上門的衣櫃。一臺40英寸的電視機,幾乎是這個家庭最貴的家當。

劉軍和妻子曾做過一些小生意,「雖然掙不了大錢,但維持三口之家沒什麼問題」。浩浩出生後,問題愈發明顯:發音不清晰、不停地亂動、注意力不集中、眼神遊移不定。

浩浩一歲半時,劉軍夫婦開始帶著他輾轉在多個城市看病,購買的有關兒童自閉症、多動症的書籍已經塞滿了柜子。

浩浩上學後,劉軍轉讓了店面,開始24小時照顧浩浩,「就像他的影子一樣」。

家和學校,這幾乎是浩浩的全部世界。因為擔心浩浩在外面惹事,劉軍在門上加了一把鎖,「一不留神他就往外跑」,浩浩一共跑出去過4次,其中一次甚至坐船過了長江,從武昌跑到了漢口。雖然每次他都能自己回家,但為了安全,劉軍寧可把他與外界隔離。

看到爸爸拿出啤酒,浩浩鬧著自己也要喝一瓶。或許是在外面壓抑太久,失去耐心的劉軍很快爆發,對著浩浩的屁股捶一拳,又馬上把浩浩摟在懷裡把他的眼淚擦乾。

劉軍偶爾也會拿一些開心的事安慰自己。幼兒園時,浩浩曾完整地表演過一場集體舞蹈,這場表演的錄像,劉軍和妻子經常拿出來觀看。

二年級的一次班會中,別的同學都說自己要當工程師、醫生,或者科學家,但浩浩卻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大老闆」。他告訴爸爸,自己有錢後,等爸爸媽媽老了,就能養他們了。

講述這兩件事時,劉軍露出轉瞬即逝的笑容。

雖然空間狹小,客人來了甚至只能坐在床上,但浩浩仍能在兩個房間裡來回穿梭。他一會兒在書桌上把白紙剪成豎條,一會兒又抄起一本厚厚的法律工具書,躺在床上讀起來。

不一會兒,浩浩又從床上坐起來,寫下一副歪歪斜斜的對聯,貼在房間的門上:爆竹聲聲除舊歲,祝小劉升學快樂。

就在前一天,浩浩剛剛跟三(3)班的同學照了集體照。照相時他少有地盯著鏡頭,眼神沒有游離,開心地笑。

相關焦點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開學了,孩子們都已經回歸學校和課堂。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什麼是兒童多動症?多動症兒童注意力的特點是主動注意減弱,被動注意正常。病因: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是ADHD發病的兩大主要因素。從遺傳因素方面,ADHD具有家族聚集現象。三種常見的認知誤區:⼀、多動症不是病,孩子身體健康就行。⼆、調皮好動成績差的孩子有多動症。三、忽略「不多動」的多動症。多動症兒童臨床表現迥異,「不多動多動症」患童注意力難以集中,常表現為課堂上老實但心不在焉,常「走神」,做作業、考試也丟三落四,出錯率較⾼,這類表現極易被家⻓忽略。
  • 一個人的教室:2000萬多動症兒童的實驗田
    即便如此,今年8月底,班裡20多位學生家長還是聯名要求學校把浩浩趕出教室,「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就不顧其他孩子的學習」。    這不是浩浩第一次受到排斥,早在2013年入學前,家長們就曾組織起來,堵住學校大門,阻止浩浩和劉軍進入校園。    雖然學校最終頂住了壓力讓浩浩隨班就讀,但家長們的抗議卻從未停止。
  • 兒童多動症(ADHD)病因原來是這個
    2020-08-04 16:10:23 來源: 思睿明精神心理健康 舉報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多動症兒童擁有異常大腦功能模式
    大腦功能的這種根本區別可能是漫不經心、衝動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難以讓多動症兒童在教室集中精神的問題的根源。共有31,000名腦科學研究者參加了本次大會。他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在這個大腦區域的功能以及結構上是與眾不同的;這也許能解釋他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認知問題。       在美國,共有約兩百萬名兒童被診斷為多動症,這種病症從2003年開始愈加常見。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在所有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的兒童中,大約有30-50%到成年後仍維持這種診斷。在過去的幾年中,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的人數急劇增加。許多人認為,這可能並不是真的在增加,而是因為新發現了診斷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以前可能會漏診。另一些人則認為,這一增幅太高,不能僅僅歸因於新的診斷方法。也有一些人認為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特徵,而不是一種障礙,患有多動症的人只是不適合我們現代社會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 太原天使兒童治療多動症ADHD的費用是多少
    太原天使兒童治療多動症ADHD的費用是多少 時間:2020-12-01 16:18: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太原治療多動症ADHD的費用是多少?多動症ADHD治療的費用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價格不同,因為治療費用需因人而異來確定,由於多動症ADHD患者的患病程度不同,身體狀況也不盡相同,所以每位多動症ADHD患者都會根據自身的病情情況而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6月15日,FDA批准了Akili Interactive公司旗下一款叫做EndeavorRx的「數字治療設備」上市銷售,用於改善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的注意力功能。Akili稱,EndeavorRx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FDA批准的通過視頻遊戲為多動症兒童提供注意力的處方藥。
  • 德國學校為控多動症使用灌沙外套引爭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BFMTV電視臺1月22日報導,為了幫助多動症兒童集中注意力,德國近200所學校建議學生穿著重量為報導引述英國《衛報》的消息稱,德國約200所學校建議該校的多動症學生穿著填滿沙子的厚重外套。這些外套重達1.2至6公斤,售價為140歐元(約合人民幣1097.63元)至170歐元。
  • "多動症"孩子現狀:在學校被貼上了"壞孩子"標籤
    「丁磊是有多動症,這是經過兒童醫院確診的。」他翻出醫生寫的病歷,還有處方和藥物。那個白色的瓶子上,有4個字非常醒目:精神藥品。  「一年前,班主任王老師提醒我,丁磊是不是有多動症?」丁強說,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孩子在家裡很有禮貌,在學校裡成績也挺好,老師們也挺喜歡他,誰會因為孩子好動,就往有病上想?」
  • 研究表明:狗狗可以減輕兒童的多動症症狀
    在一項隨機試驗中,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犬可以減輕兒童的注意力不足/多動症(ADHD)症狀。在麻薩諸塞州薩布麗娜·EB·舒克(Sabrina EB Schuck)博士的領導下,該試驗發現接受犬類輔助幹預(CAI)的多動症兒童可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的提高以及行為問題的減少。
  •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時間:2020-12-01 16:16:59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多動症ADHD和抽動症都是常見的兒科病之一,但是很多人總是將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混淆,也常常會出現誤診。那麼,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的區別在哪呢?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武漢多位專家昨天表示,小時候有多動症沒有接受幹預,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自控力會增強,但和同齡人比起來,還是有不少痕跡存在,嚴重者會對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大學生愛「走神」是多動症作怪22歲的章帆是武昌一所知名大學的大四學生,已被學校確定保研。在父母眼中,從小到大他都是個乖寶寶,學習也很努力。
  • 太原多動症ADHD要做哪些檢查
    太原多動症ADHD要做哪些檢查 時間:2020-12-01 16:1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小孩就是調皮好動了一點,怎麼會是患上了多動症ADHD呢?」王女士訴說道。後來在醫院做了檢查,才發現小孩竟是患上了多動症ADHD,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太原天使兒童醫院多動症ADHD治療醫師指出:兒童多動症ADHD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看了這些兒童多動症判斷指標再說: 在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常常不能密切注意細節、發生由於粗心大意所致的錯誤; 在作業或遊戲活動中,常常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面對患有多動障礙的孩子,學校會怎麼做呢?」,小編在網上搜索「多動症」時,沒想到儘是這些讓人心酸的字眼。
  • 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多動症3歲以下兒童在疾病的時間,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和心疼了。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 興奮多動或因高功能自閉症 常被誤診為多動症
    ●阿斯伯格症候群常見於調皮兒童,易被誤診為多動症或性格障礙●患兒本身可能很聰明並具備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導,長大後從事的職業有可能與兒時特長相關,可以積極化弊為利剛剛過去的「世界自閉症日」,讓社會對不肯開口說話、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小天使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但你聽說過「高端自閉症」嗎?
  •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如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以下簡稱多動症)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精神疾   原標題:多動症是進化優勢嗎? 多動症如何能對人有好處?     如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以下簡稱「多動症」)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然而研究表明,多動症對年輕人有一定益處。
  • 多動症ADHD常見的五大引發原因
    多動症ADHD常見的五大引發原因 時間:2020-12-01 16:1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大多數多動症ADHD兒童的父母小時候也多動;不少母親反映患兒在胎兒期就好動,出生後好哭,入睡困難,進食不好,難以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