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貪汙案引激烈爭論 臺灣教育部門:刀下留人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教授貪汙案引激烈爭論 臺灣教育部門:刀下留人

  臺檢方近日以貪汙重罪起訴涉嫌以「假發票」違法報銷研究經費的部分大學教授,在島內引發激烈爭論。一邊是臺司法機關強調反貪「沒有模糊空間」,另一邊卻有不少學者指責此舉是「侵害學術自由」,更有人擔心可能造成人才流失。臺灣《中國時報》的評論稱,臺灣社會對學者已經夠寬容,學者更應嚴於律己,「別再怪東怪西,就是不會怪自己」。

  據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7日報導,臺灣彰化地檢署日前起訴了包括12名教授和副教授在內的研究人員及部分廠商負責人、業務代表等,指控這些人涉嫌與合作廠商勾結,通過不實發票或虛報器材金額,向「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等部門核銷研究經費。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表示,相關涉案人員交代不清的金額從近3萬元(新臺幣,下同)至70餘萬不等,如果被告在審理期間能提出證明確認流向不明的金額用在研究計劃或繳回不法所得,檢方將建議給予緩刑。與此同時,臺南與臺北等地檢署目前也在偵辦類似案件,有辦案人員透露,臺北和臺南檢調單位偵辦的涉案人數恐怕遠多於彰化檢方,至少有120多名研究人員涉弊,令大學校園瀰漫不安氣氛。

  對於島內學術界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涉弊案件,臺教育部門和單位立即出面求情,希望從寬處理。島內部分知名大學校長紛紛解釋稱,許多教授用「假發票」報帳是因制度僵硬、缺乏彈性使然,學者不得不便宜行事,以貪汙罪起訴會打擊教授士氣。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還規劃發動聯署,呼籲檢方查清款項是公用或私吞,並宣稱如果對涉案教授都以貪汙罪起訴,對於將經費公用的教授來說並不公平。還有部分學者質疑檢方的起訴「罪刑是否相符」,宣稱學術研究根本不具任何公權力行使的特性,檢方只因學者領取「政府補助」就將學者比照公務員法辦,是「侵害學術自由」。6日,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教育部長」蔣偉寧及「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檢調「刀下留人」,指出研究卓越的教授通常不可能將時間精力投注在報帳細節上,同時科研採購也不適用公務採購法令,希望檢方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從輕量刑。聲明還強調,這不僅是他們共同的期待,背後是數千位研究者共同的無奈,如果檢方堅持從嚴辦理,「以後學術審查會只能在監獄開了」。

  臺檢方卻並不為外界的壓力所動。彰化檢方表示,學界認為依貪汙罪起訴太沉重,事實上檢方已經是非常「禮遇」學者了。早在去年展開偵查行動前,檢方就專門開會確定「不要殃及無辜」的辦案原則。現在這些被起訴的教授都是被發現所涉金額說不清用途也無單據才依法起訴的。臺「檢察總長」黃世銘表示,教授用公款購買與研究無關的私人物品,再以不實單據核銷,就構成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的貪汙罪,沒有模糊空間,檢方此舉不是要打擊學術界,而是法律規定就是如此。教授以不實單據核銷採購品項,若未中飽私囊,檢方將以較輕的偽造文書罪從寬論處;如有人申請採購精密分析儀卻買液晶電視等私用,自然要依貪汙罪究責。

  有島內法律界人士認為,這些教授充其量只能算是欺詐、偽造文書,因為他們不見得具有公務員身份,不能依貪汙罪論處;檢察機關應與各部門討論出具體方向,讓「國科會」等機關未來補助研究時定一些「彈性空間項目」,讓學界不必為了按照核銷流程而不得不使用不實單據。還有島內輿論認為,即使是制度有錯,學者缺反省能力也該受到處罰。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劉廣定表示,學術研究的重要原則包括講求誠實道德、遵守規則約定,這也是大學教授應有的態度。做不到有失師表身份,也算不了「學術人才」,其研究成果價值且可懷疑。還有部分民眾批評說,假如法律因為教授們的社會地位、學術資產和聽起來理直氣壯的「冤」聲載道而網開一面,令人擔心的是法律公平正義何時才不再受人質疑。(駐臺北特約記者司馬巖 特約記者林海)

相關焦點

  • 延押蘇震清、廖國棟 臺灣立法機構下周一裁定
    來源:華夏經緯網「立委」集體貪汙案,民進黨「立委」蘇震清(中),仍在押禁見。(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臺北地院審理「立委」集體貪汙案,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國民黨委廖國棟仍在押禁見,羈押期本月21日屆滿。
  • 山大教授陳哲宇貪汙案終審:罰金20萬 刑期2年6個月
    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貪汙案終審:罰金20萬,刑期二年六個月  澎湃新聞記者 閆然 實習生 劉青  濟南中院日前對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貪汙案作出終審判決。  另外,陳哲宇於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被山東大學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因涉嫌犯貪汙罪於2015年10月29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12日被逮捕。
  • 臺灣「搶救國文聯盟」呼籲臺當局重視國文教育
    中國臺灣網5月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搶救國文教育聯盟」4日上午舉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記者會,並表示,國文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希望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重新修訂課綱。「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臺灣陽明大學教授張曉風、前桃園高中教務主任趙寶珠、執行秘書李素真出席。
  • 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貪汙案終審:罰金20萬 刑期二年六個月
    濟南中院日前對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貪汙案作出終審判決。  1月26日,澎湃新聞從陳哲宇代理律師處獲悉,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月25日下達終審刑事判決書,判處陳哲宇連同其三名同事犯貪汙罪,其中陳哲宇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二十萬元,刑期自2015年10月29日起至2018年4月28日止。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貪汙案二審宣判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貪汙案二審宣判】據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12月8日,該院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
  • 國臺辦發言人妙引古詩詞回應臺灣課本「文白之爭」:「去中國化」不...
    13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連引三句古詩詞為「為什麼要學古文」作出註解,以此評點臺當局和島內「獨」派勢力意圖刪減高中課本文言文比重一事。這段精彩應詢話音剛落,記者席中發出了會心的笑聲,隨後在網上更贏得人們熱烈「點讚」。安峰山強調指出,在教育和文化領域搞「去中國化」,圖謀割裂臺灣與中華文化的血脈聯繫,只會傷害臺灣社會、荼毒臺灣年輕一代,這樣做是不得人心的。
  • 臺灣教育部門預測島內在校大學生年減1.5萬 2020年跌破百萬人
    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預計2020年臺灣大學生人數可能首度跌到百萬人以下。(來源:臺媒資料圖)中國臺灣網6月2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最新報告指出,受少子女化影響,臺灣各階段學生人數呈遞減趨勢,預計2020年臺灣大學生人數可能首度跌到百萬人以下。
  • 臺灣大學兩名教授涉論文造假被解聘
    臺灣大學兩名教授涉論文造假被解聘 2017-02-25 11:1124日晚就論文造假案作出懲處決議,認定郭明良、張正琪教授違反學術倫理,予以解聘。
  • 北大教授:別再爭論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了,真正的敵人是功利主義
    最近,在《文化縱橫》與南都觀察共同舉辦的一場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雲杉做了專題演講,剖析了教育焦慮現狀背後的深層邏輯。 劉教授說:現在的教育,已經進入了「龜兔賽跑2.0版」。
  • 對地幔柱假說的重新評價也許是當今地球科學爭論最激烈的問題
    對地幔柱假說的重新評價也許是當今地球科學爭論最激烈的問題.(4)其他行之有效的模型均被長期忽視.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現在的激烈爭論都應受歡迎,因為爭論有助於新的發現,而不質疑地接受傳統地幔柱模型則有礙於新發現.
  • 港中大(深圳)三位教授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其中,數據科學學院張大鵬教授已連續七年入選該榜單。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葉德全教授首次上榜,是今年中國內地唯一入選的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黃憲達教授已連續兩年入選該榜單。據了解,「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每年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旨在遴選出全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
  • 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 疑掛名12年收700餘萬臺幣
    臺灣大學教授論文造假 疑掛名12年收700餘萬臺幣 2016-12-15 14:55:28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灣國學教育變遷:日據時代也不曾中斷
    根據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閻鴻中的說法,「日本的讀書人學問知識稍高的,都以讀漢文、古書為榮,它不可能真正去掉漢文化。到日本統治臺灣中期,臺灣的士紳家庭,尤其是有聲望的家庭,一定都看過古籍讀過漢文。只有在日本戰敗前夕,日本文化政策改變,漢文化才走向衰弱,但不曾中斷」。在日據時期,從1895年到1919年為止的24年,屬於「初期武官總督時代」。
  • 臺灣「教育部長」上任40天後請辭,島民:感覺過了一個世紀
    而他今天請辭的消息再次引來島內教育界人士的吐槽:臺灣大學師生直呼臺當局「還我校長」,有的人則覺得等吳茂昆下臺的這40天度日如年,「感覺過了一個世紀」。島內「藍綠兩營」對吳茂昆主動請辭一事有著不同的態度,民進黨選擇力挺吳茂昆的同時,國民黨則認為這是「蔡英文的鍋」,「吳茂昆根本不適合當『教育部長』」。對此,臺灣前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則感嘆:唯有教育不可從屈從政治算計。
  • 臺灣「教育部長」在哪?
    作者 李佳容    臺大校長遴選案,臺當局折損潘文忠、吳茂昆兩位「教育部長」,且一時間還找不到新的「部長」。現臺大提出訴願,可以預期,本案將進入冗長行政訴訟程序。「教育部長」及臺大校長雙雙懸缺,高等教育幾如停擺,眾多改革大計被迫延宕;前瞻臺灣教育發展前景,可謂陷入茫茫空轉的休眠,令人憂心。
  • 見證我國臺灣TOP級別的科學教育研究
    化學教育好文盡在於此!2016年5月23日,北京師範大學王磊教授邀請到以邱美虹教授領銜的臺灣科學教育參訪團做學術交流,用王磊教授的話說:「臺灣科學教育研究是世界TOP級別的。」因此,鄙人得以見證我國臺灣TOP級別的科學教育研究。
  • 合康譜首席科學家黃憲達教授上榜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日前,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公布,港中大(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合康譜•康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黃憲達教授上榜
  • 韓國爭論是否允許"谷歌帶走精密地圖" 各部門意見相反
    ­  據韓國《東亞日報》10日披露,韓國政府相關部門最近爭論是否允許「谷歌帶走高精度韓國地圖在國外使用」,不同部門的意見完全相反。有信息分析人士稱,「在國政出現混亂的情況下,各個政府部門開始出現意見混亂、紀律鬆弛的徵兆,讓人感到難過。」
  • 臺灣教授報假帳案延燒 臺灣大學校長:將聯署聲援
    臺灣教授報假帳案延燒 臺灣大學校長:將聯署聲援 2013年01月07日 14:3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徐氏曙光鳥震驚古生物學界 真實性引激烈討論(圖)
    原標題:徐氏曙光鳥震驚古生物學界 真實性引激烈討論(圖) 徐氏曙光鳥震驚古生物學界——真實性引發激烈討論  在大約兩億年前到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之間的侏羅紀時期,一些食肉的獸腳亞目(Theropoda)恐龍的身體上開始演化出類似鳥類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