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這麼拼,請點擊上方藍色的「化學教育期刊」添加關注唄!化學教育好文盡在於此!
2016年5月23日,北京師範大學王磊教授邀請到以邱美虹教授領銜的臺灣科學教育參訪團做學術交流,用王磊教授的話說:「臺灣科學教育研究是世界TOP級別的。」因此,鄙人得以見證我國臺灣TOP級別的科學教育研究。具體感受如下:
(1)參訪團強調了臺灣師範大學對教師培養的責任與使命;
(2)臺灣的教師培訓切口小,強調專題深做、小題大做、證據導向,例如邱美虹教授主持的教師培訓項目,在「模型建構」主題上就有好幾輪的培訓和訓練;
(3)注重教師培訓的研究架構設計,以便形成科學嚴謹的培訓效果的證據支持,例如:人員劃分為研究組和教學組;研究組又分為定性研究組和定量研究組,定量研究組又分為試題開發組和實施測評組;教學組也會根據研究的需要分組,例如按照教學策略不同而分組等;
(4)注重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結合,以彌補各自的不足;
(5)注重研究成果的公開發表,針對每一個項目,邱美虹教授都展示了公開發表的論文;
(6)注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一線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文本;
(7)注重跨領域合作和高新科技的運用,例如科學家與科學教育研究者合作開發科學課程,引入電腦工程師開發APP和智能教具等;
(8)注重針對一線教師的教學難點,開發適用的教學輔助資源;
(9)注重信息環境下的數位學習的研究,例如數位學習的眼球追蹤研究,並將研究成果轉化實際的教學策略和教材編寫策略等。
……
水平有限,難以理解臺灣科學教育參訪團所報告的全部內容,點滴感受,供大家參考。最後,從東亞科學教育大會,到海峽兩岸交流,等等,王磊教授為科學教育的學術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值得大家尊敬和感謝!
微信徵稿:觀點評述、教學案例、教學心得、微課視頻、實驗視頻、趣味實驗、活動報導、科普文章、論文交流、人物事跡、試題評析等,新鮮、熱門、有趣、實用,統統都可以,讓分享促進你我成長,讓傳播增強化學力量!如果文章閱讀人數超過1000,朋友圈分享人數超過100,則贈送1套全年《化學教育》!投稿郵箱:lichuan1099@126.com,郵件主題請寫明「微信投稿」。鼓勵原創,若參考了他人的文章,請註明來源,以免引起抄襲和剽竊的爭議。
化學教育期刊公眾號,版權屬於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編輯部。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請長按二維碼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