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竟是牽強附會之說?夜郎古國遺址引多省爭搶

2021-01-20 騎驢去哪兒

在龍勝縣時,聽聞三江縣有座三江風雨雄偉獨特,是侗族木構建築技藝的精華所在,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 於是興匆匆前往三江縣尋找。

三江縣歷史悠久,轄區內居住著侗、苗、瑤等多個少數民族。也是湘、桂、黔三省(區)交界地,境內有七十多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三江"更是得名於境內的榕江、潯江與苗江三條大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我們趕到三江縣一個叫和裡村的地方時,見到許多宣傳夜郎古國與夜郎文化的標語。老實說,我對夜郎的了解,僅僅限於李白那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詩及「夜郎自大」成語。帶著這種好奇,我們決定一探究竟。

遠遠的一座古橋像半月形長廊橫跨河面,橋基是青磚,橋面與橋架全部用木料楔卯,頂部鋪就青瓦,造型奇特,古意盎然。這便是此處著名的人和橋。人和橋是在清末修建的,橋頭石碑上刻有鄉規民約,告示鄉民要和睦相處,故名「人和」。橋體結構與其他侗族風雨橋相仿,其半圓主拱倒映水面剛好有滿月之韻,讓人有步過天上廊橋之感。木結構建築橋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顯得十分堅固。水牛在橋上自若行走,村民在橋廊安然休息。

人和橋
人和橋
人和橋

過人和橋,橋尾處有針對人和橋與三王宮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碑刻。沿臺階往上,便是神秘的三王宮。宮門巍峨,內裡更是規模不小,主殿為歇山式磚木結構,有前樓後樓,中間有天井。前樓設有侗戲臺,後樓大殿為平房,三開間。整體布局為古代漢族宮廷式風格與侗族建築相融合的格局。房屋建築工藝精美,屋簷雕龍畫鳳,色彩鮮豔,彰顯出侗族人民的不凡的建築技藝和智慧。

三王宮
三王宮廊門

正逢天上下起毛毛細雨,不知是廊道風大還是錯覺,一進宮門,一股肅殺森然之氣迎面而來,渾身沒來由起了一次雞皮疙瘩。內心惶惶之下,虔誠地在主殿叩拜了一番,然後匆匆離開。

三王宮戲樓

出了三王宮,在好心村民的家中避雨,內心忐忑稍去,才從村民處了解了三王宮及神秘夜郎的傳說。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說的是夜郎國王問出使的西漢官員:「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成語意為諷刺夜郎國王狂妄自大。其實夜郎確實是當年中國西南最大的國家,所以今天才會有湘黔川三省都自認是古夜郎國地盤的事情。而滇王自持領地遼闊狂妄的一問,沒有成為「滇王自大」卻成了「夜郎自大」,卻是兩千多年來十分冤枉的一件事情。

三王宮的故事得從三王的父親說起,漢武帝南徵時,夜郎王竹多同仰慕漢朝而歸順,竹多同被賜封為夜郎侯,但後來漢武帝卻又聽信讒言,殺了竹多同。但竹多同三個兒子顧全大局,最後選擇了以族人為重,放棄報仇,反而將夜郎治理得井井有條。人們都很愛戴他們。三王死後,人們為其披麻戴孝,不少地方都修建宮廟祭祀他們。在村民家中正堂的貼畫上,我看到除了「天地君親師」外,果然有「竹王公公神位」和「三王爺爺神位」,暗道竹王公公與三王爺爺在侗族族人心中果然地位尊崇,類似我們菩薩神仙的存在。

和裡村民居
和裡村民居

說起三王宮,我又問這裡是否是夜郎古國遺址,健談的老人說這個他也不清楚。關於三王宮的來歷,他也是聽祖輩人說。從前有一夥族人叛亂,被鎮壓後屍體堆成一個小山丘。從那以後,山丘附近常常陰風悽雨,村民們於是在山丘上修建了三王宮,奇怪的事情果然沒再發生過。我想起剛才進三王宮的感覺,不由身上又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因為我們才從千寶侗寨過來,但千寶侗寨的侗族女子多是頭戴銀飾,或者黑布綴花包頭十分漂亮,但和裡村的女子多是衣著簡樸,並且用白布條纏頭。老人解釋說這也是祖輩流傳下來的習俗,是懷念竹王公公」和「三王爺爺」,意思為給他們披麻戴孝。我不由感嘆華夏民族真是歷史悠久,習俗繁複,同一民族也是十裡不同俗。

侗族婦女

和老人攀談了一個多小時,雨逐漸停了,我們離開了老人簡陋的家,已經可見村民勞作的場景,忙碌卻溫馨,我們也急忙向三江縣趕去。

和裡村

相關焦點

  • 盤點消失的三大文明古國
    一、夜郎古國夜郎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國之一,它和樓蘭古國、大理古國一起豐富絢麗了大中華的民族文化。而這三大古國的命運各又不相同,樓蘭古國消失在沙漠,大理古國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夜郎古國僅在人們腦中留下一句「夜郎自大」的成語。夜郎古國的歷史大致追溯到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存在約300年後神秘消失。
  • 爭搶「牛郎故裡」,牽強附會的美夢何時醒
    何勇海「織女只有一個丈夫,哪裡冒出來這麼多『牛郎故裡』呢?」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國內多地均宣傳其是七夕文化的發源地,乃至稱當地就是「牛郎故裡」(8月26日《北京青年報》)。「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馮慶國:夜郎自大與井底之蛙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是指漢朝時西南鄰國中較大的一個國家夜郎國,該國國君問漢朝使臣是你們的漢朝大呢?還是我們夜郎國大,後來人們弄出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妄自尊大的人或事。這裡人們需要搞清楚的是:「夜郎自大」這個成語用詞不當,(不是說應取消該成語,約定俗成,用慣了應該繼續用)。其實夜郎國的國君被人們冤枉了,他不過就是和井底之蛙一樣,只是孤陋寡聞,見稀識少而已,他並未自大!
  • 平越府竹王城遺址
    竹王城遺址位於福泉市城東鳳山鎮楊老驛東。城牆用青條石壘砌,寬3米,高約4.5米,周長3000餘米,該處之所以稱為竹王城。據《平越直隸州志》載:「廢竹王城,在楊老驛東半裡,古老相傳為竹王所建。」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在牂牁斬竹王,廢竹王城。
  • 「古國時代」
    所以《墨子·非攻下》說:「古者天子之始封諸侯也,萬有餘;今以並國之故,萬國有餘皆滅,而四國獨立。」 《戰國策·齊策 四 》 也 說 :「 …… 大 禹 之 時 , 諸 侯 萬國。……及湯之時,諸侯三千。當今之世,南面稱寡者乃二十四。」說的就是這個幾近兩千年之久的過程,同時也說明在王朝之內,眾多前朝舊國在三代之中曾經長期保存下了。《詩·大雅·文王》:「儀刑文王 ,萬邦作孚。」周初還有「萬邦」。
  • 成語辨析:穿鑿附會與牽強附會
    「牽強附會」意思是:把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強拉在一起,混為一談。 【出處不同】 1、穿鑿附會 出處: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義理之說無窮》:「用是知好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雲。」
  • 隱居荒山二十年,七十八歲老人帶著村民,用石頭打造「夜郎谷」
    大家應該都聽過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吧,比喻一個人自大狂妄,不知天高地厚。這個成語是有歷史典籍的,據說當時有一個小國叫做夜郎,由於夜郎國君根本沒有出過國,便覺得自己的國家是最大的。漢朝的使者來訪,國君便問他:我國和漢朝哪個大?後來「夜郎自大」便成為了一個成語。
  • 有些牽強附會的太和地域文化
    似乎有些牽強附會的太和地域文化太和是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地域,是鄂州乃至鄂東地區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這裡開展地域文化研究,大有可為。近年來,我市提出創建三國文化之鄉,大力開展鄂楚、吳楚文化研究的文化發展方略,而太和地域文化兼容包畜了所有這些文化,所以說,太和文化研究,抓住了綱要,順應了形勢,走入了正軌。第一、太和地域文化研究意義非凡,大有可為。
  • 奇琴伊察庫庫爾坎金字塔位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遺址
    奇琴伊察庫庫爾坎金字塔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部,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遺址,始建於公元514年,13世紀時突然被廢棄,原因不明。"庫庫爾坎金字塔"又稱"城堡",是奇琴伊察主要古蹟之一。奇琴伊察在瑪雅語中的意思是"伊察人的井口"。
  • 揭開神秘的夜郎文化
    夜郎文物文化精品展將持續至1月12日  本報訊  即日起至2021年1月12日到廣州越秀區南越王宮博物館即可免費欣賞「尋找夜郎
  • 這裡是瑪雅古國最大的城邦遺址,更是被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位於墨西哥東南部尤卡坦半島,是瑪雅文明最傑出的代表作,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始建於公元514年。城邦的主要古蹟有:千柱群廣場、武士廟及廟前的斜倚的兩神石像。而在最北端有個獻祭之井,據說在裡面撈出了大量器皿與人骨,是活生生獻祭的地方之一。市集是許多的攤販會在一塊空地擺著,很多的手工藝品,顏色倒是用得非常大膽。武士神殿建於公元11世紀,建築以極其豐富的石雕刻裝飾為主,大門上有兩根纖細的蛇形柱,蛇頭雕刻精美,兩邊牆面上雕有龍頭蛇身圖案的浮雕,梯道兩邊的頂端立有武士小雕像。
  • 你可知亞洲文明到底有多重要?人類文明四大古國今何在?!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不光佔了一個「早」字,它還是人類史上非常開掛的一個文明,來看看它有什麼超越時代的偉大成果:人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這是一種用削尖的蘆葦杆或骨棒,在泥板上刻出來的字,因為刻出來的筆畫多呈楔形而得名。楔形文字跟甲骨文一樣,是象形文字,看看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 未解之謎新疆羅布泊區域神秘古國樓蘭古城是何時消失的,馬可波羅曾...
    神秘古國樓蘭的消失,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自從張騫打通了中原至於西域的東西通道後,中原與西域的交往日趨頻繁,關於樓蘭的記載也漸漸多了起來。
  • 懷化初秋好納涼 | 林翠峰疊,享山之清涼
    山之雄奇,可登臨雪峰,可徜徉萬佛……第二篇,登山納涼好去處,看懷化林翠峰疊,如何搖曳著造物的神奇,洗淨一身的疲憊與塵埃。   朝穿棉襖午穿裙,山海雲海在雪峰   ——納涼地:洪江市·蘇寶頂   蘇寶頂,雪峰之巔,海拔1934米,有「湘西屋脊」之稱,站在山頂覽群峰聳翠,擁山川入懷,給你無敵視野。露營、踏青、歇涼……這裡作為露營聖地,避暑天堂,是出遊的不二之選。
  • 9個陶罐,有可能記錄了一次超新星爆發|考古學|雙槐樹遺址|青臺遺址...
    5月7日,在河南鄭州公布雙槐樹「河洛古國」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發布會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對「北鬥九星」的解說妙趣橫生。專家推測,房屋的主人應該是一位有地位且諳習巫術和天文的古國首領,以這種方式設計自己的居室實際是在神化自己。
  • 5300年前的古國被發現,真相令人吃驚
    據河南日報,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鄭州公布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實證了在5300年前後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河洛地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