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路100弄,記者走進勁威生物位於上海張江細胞園核心區的GMP廠房。穿過層層緊閉的大門來到產線的最後一道工序,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正在被研究人員小心翼翼地裝進小小的玻璃瓶內。乍一看這種液體與純淨水無異。研究人員告訴我們,這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就是慢病毒載體,僅400ml相當於一小瓶礦泉水的量,價值就高達100萬歐元。
「通過慢病毒載體工具,經過改造的細胞到達人體免疫細胞,進而調節免疫系統。「勁威生物董事長田曄說,病毒載體工具的發明就像打開了一扇門,將全球的生物製藥從小分子化學藥,帶入調節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細胞治療時代。
細胞治療所應用的載體性能,決定了細胞治療的功效。在細胞治療領域,中美臨床研究在全球各有亮點。但是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在慢病毒載體等臨床轉化平臺建設上,無論是產能還是質量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全球已有三款針對不同血液瘤適應症的CAR-T獲批,以中美為主要戰場的CAR-T臨床研究數量激增,迄今為止,國內有26家公司拿到CAR-T臨床註冊批件。而CAR-T細胞療法的關鍵步驟——細胞載體的選擇問題突顯。
因為看到中國細胞治療領域慢病毒載體臨床轉化的市場需求,勁威生物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多年基礎研究成果與國內臨床轉化需求相結合,經過法國政府正式出口許可,把THERAVECTYS公司已經獲得過歐盟cGMP CAR-T生產許可的慢病毒載體生產線全套引進。從設備、專利、生產授權、生產文件、技術know-how、人員都完整地引進、建設和進一步優化,目前已經可以生產滿足臨床應用的慢病毒載體。
「現在臨床實驗的數字報批IND呈指數級別生長,但是真正在藥物上有效的產能最多只是線性的增長。」勁威生物執行董事田曄認為,國內慢病毒載體不僅存在增量問題,國內現有慢病毒載體產能還有質量和效率的優劣之分,慢病毒載體質量最終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
「就像生產核心電子晶片一樣,專業的慢病毒載體生產需要一定基礎研究積累,不是一下子就突然冒出來的。」田曄介紹說,從實際的產品上,還要看轉染效率、安全性、穩定性等指標是否符合世界上主要國家的臨床實驗的要求,或者說能不能出口,同時還要考慮到價格以及產能等因素。 「這不是總的產能的問題,而是優秀產能的問題。不同差距的載體效果,臨床效果的差距可以說是千倍萬倍的區別。」
國外的慢病毒載體製造技術和生產線開始得早,基礎研發投入更多,在國外更早地進入研究和應用開發階段。成立於2016年的勁威生物,其核心技術可以追溯到1999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Pierre Charneau慢病毒載體技術DNA FLAP的發明。該技術能夠增強對非分裂期細胞的轉染效率。隨後巴斯德研究所與其衍生企業THERAVECTYS進行了15年的合作。
勁威生物的慢病毒載體技術是從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和其衍生企業THERAVECTYS授權引進。在CAR-T治療領域,巴斯德的慢病毒載體曾授權給Bluebird公司,並繼而被凱特公司和吉利德收購和轉授權。
勁威生物從巴斯德研究所和THERAVECTYS取得了慢病毒載體的授權許可,整套生產設備經法國政府批准搬遷至勁威上海工廠,在搬遷前,該條生產線已經通過歐盟cGMP認證,為巴斯德研究所和THERAVECTYS授權的唯二的慢病毒載體生產廠商。
「就像晶片的工藝革新帶來產能和效率的更新迭代,其實慢病毒載體的生產也是遵循摩爾定律,」田曄解釋,基於巴斯德研究所二十多年的研究,他們發現大約每一兩年病毒轉染效率可以提高一倍。原來「可能以前需要1010-1011的濃度,現在只需要108,生產設備越來越小型化,產品效率越來越高,成本也越來越低。」從巴斯德研究所授權給bluebird公司和後來的凱特收購那時算起,這一慢病毒載體製備工藝目前的效率已經提高了百倍。
據悉,勁威生物位於張江細胞產業園的生產線整個生產過程在數周內完成,使其技術平臺可以實現200至5000瓶/批次的生產規模。每個批次可以滿足3000人份的需求。日前,勁威生物已經得到中金資本領投的資本青睞,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也是用於擴大產能。
「勁威慢病毒載體,無論在技術來源還是生產過程,始終對標國際一流載體,」田曄介紹,「勁威生物擁有一支國際化專業團隊,上下遊工藝的負責人也都在國際大型生物醫藥製造領域有多年生產開發經驗的資深專家。勁威公司尤其注重質量管理,勁威慢病毒載體生產既符合中國GMP要求、也同時滿足歐洲cGMP和美國FDA要求,可以向全球提供慢病毒載體產品和服務」。
CDMO企業可以為下遊企業降低風險、減少成本、縮短研發周期。但現實是,這種專業代工模式也會遇到自身技術特徵和國內產業發展階段的現狀限制。
有研發CAR-T的藥企管理者曾向記者表示,由於該細胞療法是一種個性化治療手段——需要從患者自身提取T細胞,用慢病毒載體在體外轉染後重新輸入患者體內,其質量和管理都需要有嚴格的把控,另外出於智慧財產權的考量,很多從事CAR-T研發的企業都自己建慢病毒載體平臺。
與此同時自建廠房對於藥物研發企業來說也意味著一筆不小的投入。田曄表示,如果有合適的外包服務提供商,在速度、質量和成本上是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實現這點需要長期的基礎研究、團隊豐富的生產經驗、科學的一絲不苟的把控。
同時他也強調,雖然勁威生物有自己的新藥研發管線,做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固體腫瘤的個性化新生抗原療法,但都是在體內實現轉染免疫細胞,不做體外轉染的CAR-T類產品。「勁威做生產就是做生產,和客戶的產品線不衝突。」
據了解,除慢病毒載體平臺外,勁威生物擁有四個新藥研發項目,專攻傳染性疾病和腫瘤的免疫治療方向,適應症包括肝癌、前列腺癌、B型肝炎和結核病。區別於CAR-T療法和其他細胞治療——通過抽取病人外周血,分離病人的T細胞,用載體在體外轉染處理細胞,再回輸給病人。勁威生物自主開發的新藥將利用慢病毒載體進行體內目標細胞的高效轉染和抗原表達,通過激活細胞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像造汽車,中國先引進國外的技術,結合國內市場化力量,推動國內汽車產業水平。」田曄說,「國外的慢病毒載體製造技術和生產線開始的早,基礎研發投入更多。而中國的臨床轉化有很多優勢,勁威生物可以把好的技術引進到國內,加上中國的臨床轉化,相信這樣的組合在世界上會很有競爭力。」
如今細胞治療蓬勃發展,浦東張江作為重要一極參與全球競爭。臨床轉化關鍵環節,慢病毒載體CDMO企業產能、技術、質量與國際接軌也將對國內研發細胞藥物走向全球市場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