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載體滴度的檢測方法

2021-01-19 每日生物評論


慢病毒(Lentivirus)載體是以HIV-1(人類免疫缺陷I型病毒)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基因治療載體。區別一般的逆轉錄病毒載體,它對分裂細胞和非分裂細胞均具有感染能力。慢病毒源於反轉錄病毒,但又有所不同。在感染能力方面比反轉錄病毒還強,又很少引發基因的免疫反應。在基因治療中廣泛應用的逆轉錄病毒載體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無法高效轉導非分裂期細胞。慢病毒載體不但可以感染非分裂期細胞,還具有容納外源性目的基因片段大、穩定整合持久表達、免疫反應小等優點。慢病毒載體的研究發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該載體可以將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從而達到持久性表達。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神經元細胞、肝細胞、心肌細胞、腫瘤細胞、內皮細胞、幹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細胞,從而達到良好的的基因治療效果,在美國已經開展了臨床研究,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慢病毒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睞,而慢病毒滴度是衡量慢病毒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的重要指標。






病毒的滴度即每升溶液中含有的病毒數量。滴度值用於評估轉導一定數量靶細胞所需要的病毒數量。轉導單位(TU)即能夠感染並整合到細胞內的病毒載體基因組。常規生產的病毒的滴度在2 x 10E8TU/ml之間。


下面我們就來聊下幾種常見的慢病毒載體滴度的檢測方法。傳統的慢病毒包裝效率檢測方法有ELISA法(檢測P24蛋白)和Real-time PCR法(檢測核酸拷貝數),最近又有了基於膠體金層析技術的半定量檢測卡。我們一一介紹。





當通過純化獲得重組慢病毒顆粒後,需要對慢病毒液的濃度或感染活性進行定量檢測。一般來說,對於病毒顆粒進行定量主要是通過檢測純化的病毒液中DNA的OD260來檢測其病毒含量(Quantitation);而對於病毒顆粒的滴度檢測(Titer),則需要通過傳統的克隆成斑試驗或者對病毒特異蛋白的免疫反應試驗等檢測,如:慢病毒外殼蛋白p24的免疫學ELISA方案。p24蛋白是慢病毒外殼中含量最大的標誌性蛋白。基於慢病毒p24蛋白的ELISA分析分兩種,一種稱為傳統的p24蛋白ELISA檢測(Quantitation Kit (Traditional HIV p24 ELISA)),能檢測所有p24蛋白,從而實現對病毒滴度的定量。分為一次96孔板分析和五次96孔板分析,採用ELISA方法,反應靈敏,可檢測1 ng/mL HIV p24蛋白,最後分光光度計讀取數據。由於病毒顆粒的外殼蛋白p24蛋白是由包裝細胞系提供的,因此在使用檢測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將病毒顆粒本身的p24蛋白與包裝細胞系產生的p24蛋白一起檢測,造成實驗的誤差,而較新的Lentivirus Titer Kit(Lentivirus-Associated HIV p24)能分離出包裝細胞產生的游離p24蛋白,只檢測病毒顆粒表面的p24,因此實驗數據更真實準確。分為一次96孔板分析和五次96孔板分析,採用ELISA方法,反應靈敏,可檢測1 ng /mL HIV p24蛋白,最後分光光度計讀取數據。





慢病毒感染靶細胞的感染效率可以通過Real-time PCR檢測靶細胞中的慢病毒載體拷貝數來測算。所謂Real-Time PCR技術,是指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螢光基團,利用螢光信號累積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後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實時檢測PCR擴增反應中每一個循環擴增產物量的變化,通過Ct值和標準曲線的分析對起始模板進行定量分析。real-time PCR技術即實時螢光定量PCR避免了傳統PCR以終產物監測定量產生的偏差,提高實驗的重複性。該技術已經被廣泛用於監測細胞mRNA表達量的變化;比較不同組織的mRNA表達差異;驗證基因晶片,siRNA幹擾的實驗結果。





基於膠體金層析技術的慢病毒載體滴度半定量快速檢測卡可用於慢病毒載體和假病毒包裝效率的快速評估。僅需1滴培養液,10-15min即可獲得結果。 膠體金檢測卡的檢測下限可到達1ng/mL,當樣品中P24濃度在1ng/mL至500ng/mL時,檢測線顏色的深淺與P24濃度呈正相關,通過比色卡比較,可以半定量待檢樣品中P24濃度,並大致估算慢病毒滴度。


判定病毒包裝是否成功;

初步判定病毒包裝滴度,為是否繼續培養或收毒提供判斷依據;

為反覆收毒提供判斷依據,每次達到固定顏色時收毒。




檢測卡顯色樣式



比色卡


一個慢病毒顆粒(Lentiviral Particle, LP)中約有2000個P24蛋白分子,用以下公式可以計算慢病毒載體的顆粒數(LP):


一個LP相當於:2000×24×10^3/(6×10^23)g of P24=8×10^-5 pg of P24;或者說,1ng P24=1.25×10^7 LPs(≈1.25×10^4-5 TU**)


正常情況下,每100-1000 LPs中會有1個具有感染活性的病毒載體,即1 TU(Transducing Unit)。


注意:上述公式計算得到的LP值是理論值,檢測樣品中含有的游離的P24蛋白可能會使該值偏高。


提示:通常上清中病毒含量需要超過10^6 TU/ml,才能確保濃縮純化後得到足夠濃度的慢病毒載體(一般能濃縮150倍左右)。





相關焦點

  • 淺談慢病毒載體
    但是慢病毒載體也可能整合到原癌基因中,導致繼發性癌症的發生。因此,使用慢病毒載體導致的誘變風險可能較低,但並未消除。當設計臨床用基因載體時,開發出一種可檢測慢病毒載體致癌潛能的檢測方法,可有助於安全性監測。1.慢病毒載體生產的工藝流程載體的大規模生產始於適當數量的包裝細胞的生長,例如HEK293T 細胞系及其衍生細胞系。
  • 慢病毒載體,就這麼實用!
    常用的病毒載體有腺病毒、逆轉錄病毒和慢病毒。逆轉錄病毒載體只能感染分裂期細胞,而且容量有限,腺病毒一般不能整合到染色體上,只能進行瞬時感染。與其它逆轉錄病毒相比,慢病毒(LV)具有可以感染非分裂期細胞、容納外源性基因片段大,可以長期表達等顯著優點。慢病毒不產生任何有效的細胞免疫應答,可作為一種體外基因運輸的工具。
  • 如何做好慢病毒載體實驗?跟著我試一下
    慢病毒載體含有順式作用元件 - 中央多聚嘌呤區(central polypurine tract,cPPT)使其不受細胞分裂的控制,允許廣泛細胞類型的有效轉導,包括靜止細胞;且因其整合位點更安全,轉基因負荷量更大(可容納 6.5 kb 外源基因)及基因毒性更小等優勢,在臨床試驗中,慢病毒載體比其他基因轉導方法更常用。
  • 勁威生物:全球領先的慢病毒載體技術搶灘中國
    研究人員告訴我們,這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就是慢病毒載體,僅400ml相當於一小瓶礦泉水的量,價值就高達100萬歐元。「通過慢病毒載體工具,經過改造的細胞到達人體免疫細胞,進而調節免疫系統。「勁威生物董事長田曄說,病毒載體工具的發明就像打開了一扇門,將全球的生物製藥從小分子化學藥,帶入調節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細胞治療時代。
  • Nature biotechnology:應用慢病毒載體檢測CRISPR-CAS9和TALEN脫靶
    2015年2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生物學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刊登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應用整合酶缺陷的慢病毒載體(IDLV)檢測CRISPR-CAS9和TALEN對基因組造成的脫靶效應,最低可檢測1%的脫靶頻率。
  • 慢病毒載體從哪裡來
    它可攜帶基因,因此又被稱為慢病毒載體。 慢病毒載體具有可感染分裂細胞及非分裂細胞,轉移基因片段容量較大,目的基因表達時間較長,不易引發宿主免疫反應等諸多優點
  • 梅毒檢測方法的選擇
    一方面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易出現前帶現象,使早期梅毒及合併感染HIV時高滴度的血清樣品呈現假陰性反應;另一方面,對於一期梅毒早期、隱性梅毒,尤其是晚期梅毒,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缺乏足夠的敏感性。因此,僅以RPR或TRUST進行初篩,會造成相當比例的漏檢,這不符合初篩方法高敏感性的要求。
  • 慢病毒載體是什麼?
    慢病毒載體可以將外源基因或外源的shRNA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從而達到持久性表達目的序列的效果。
  • 美格基因:低滴度新型冠狀病毒樣品的強化NGS技術助力輕症病例檢測
    摘要: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和輕症病例,尤其是上呼吸道低滴度病毒的樣品,經典的宏轉錄組測序方法僅能得到非常少的病毒序列。美格基因不斷優化檢測方法,快速響應研發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高通量測序的優化技術(強化NGS技術)方案。
  • 研究開發出長效抑制miRNA病毒載體
    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將腺相關病毒(AAV)載體與miRNA誘餌(tough decoys)相結合,實現了小鼠中miRNA功能的長期、高效抑制。
  • 質粒載體構建服務
    基因敲除載體分類源井生物研發的基因敲除系列YKO載體,包括慢病毒載體、普通載體、腺相關病毒載體等,可廣泛應用於體外或體內研究。單gRNA載體單gRNA載體,可應用於移碼或片段敲除的方案中,設計2-3個gRNA同時轉染細胞,可提高敲除效率,輕鬆實現基因敲除。
  • shRNA序列設計:從載體結構到設計操作案例
    RNAi的實現手段通常是兩種,一種是直接買siRNA寡核苷酸片段,轉染到靶細胞中;另外一種是利用shRNA慢病毒載體構建穩轉的細胞系,shRNA在細胞中被加工為siRNA,進而發揮RNAi作用。2.常見shRNA載體現在shRNA最經典的載體就是Sigma的pLKO.1-puro,貨號是SHC001,在Sigma官網上查了一下,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載體,叫TCR2-pLKO.5-puro,貨號為SHC002,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pLKO.5-puro比pLKO.1-puro多了一個WPRE元件,WPRE元件增強了慢病毒遞送的轉基因的表達,這兩個載體的其他部分完全相同
  • 哪種檢測梅毒的方法最靠譜?最精確?
    梅毒的血清學檢測是梅毒診斷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必不可少的篩查方法。關於梅毒的血清學檢測,本文總結了其檢測方法、臨床意義、篩查流程,同時給出了一些常見問題的回答。1. 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也稱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感染梅毒螺旋體後,人體迅速對被損壞的宿主細胞以及梅毒螺旋體細胞表面所釋放的類脂物質作出免疫應答,在3周~4周產生抗類脂抗原的抗體(亦稱為反應素)。
  • 梅毒檢測方法的現狀
    該方法是診斷早期現症最直接的方法,但由於受到患者用藥、檢測儀器狀態和檢測人員技能等條件的制約,本方法實際檢出率並不高。未檢測到梅毒螺旋體,並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本方法費時費力,也不適用於梅毒的大規模篩查。
  • Adc68與牛津ChAdOx1基因相似度高達98% 國產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
    至今為止全球已有多個腺病毒疫苗進入臨床階段,其中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AZD1222)使用的就是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據周東明教授闡述,其團隊研發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Adc68與阿斯利康牛津團隊的ChAdOx1載體基因序列相似度高達98%。鑑於此前牛津新冠疫苗試驗的良好保護作用,中國版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有望獲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