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測量
心理測量是用來檢測人們的能力,行為和個性特質。心理測量常指對個體差異的測量,因為大多數測量都是針對特定的測驗程序,所以,某個個體與其他人的差異與相似,在評細了解心理測驗的基準是於對在某特定維度上平均。
測量的歷史
在我國,測量技術在古代就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實際上,在4000多年前,中國就採用了複雜的公務人員考試制度。公務人員需要在每三年進行一次的口頭測試中表現出他們的能力。在2000年之後的漢朝,公務員筆試製度已應用於法律、軍事、農業和地理等領域。在明朝,公職人員的選拔是根據他們在三個客觀選拔階段的成績決定的。
第一階段進行地區考試,其中有4%的人進入第二階段的考試;
第二階段的考試是關於經典名作的論文式考試,共持續九天九夜,通過這一階段的人(佔5%)
第三個階段考試是參加在國都舉行的最後階段的考試。
智力存在差異?
19世紀初,英國的外交官和傳教士們對中國的科舉選拔制度進行了考察和描述。這一考試制度經過修正後很快被英國、而後被美國用於公務人員的選拔。西方智力測驗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是英國上流社會的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 他在1869年出版的《遺傳的天才》一書極大地影響了其後有關測驗方法、理論和實踐的思想。
高爾頓是達爾文的堂兄弟,他試圖將達爾文的進化論應用於人類能力的研究中。他對人們在能力上的差異及其原因很感興趣,比如為什麼有些人就像他樣聰明、 事業成功,而其他人則不是。高爾頓是第一個提出有關智力測量的人。
智力的差異可以根據智力的極度來定量。也就是說,可以將不同人的智力水平進行量化,智力的個體差異分布成鐘形曲線或者呈正態分布。在鐘形面線上,多數人的智力值居於中間,只有少數人被界定為天才和存在智力缺陷。事實證明,高爾頓的這些思想具有長久的價值。
天才是遺傳的?
另一方面,高爾頓還提出了許多頗有爭議的思想。例如,他相信天才具有遺傳性。根據他的觀點,天才或出眾的人會出現在同一個家族,教養對智力的影響很小。而且他認為,智力與達爾文的物種適應論相關,並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智力從根本上與人的道德價值相關。
高爾頓試圖將公共政策建立在人天生就分上等人和下等人的觀點上。他發起了優生運動,主張通過應用進化理論,鼓勵生物上的優等人群進行交配、阻止生物上的劣等人群生育後代,以達到改良人類物種的目的。高爾頓寫道:「雖然有些人存在著牴觸下等種族逐漸滅絕這一觀點的情緒, 但這種情緒大部分是不合理的」。
這些頗具爭議的思想後來被許多人認可並加以擴展。他們強調,智力優等人群應該大量繁殖,而那些下等人群的想法則不用考慮。比如,納粹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直到目前仍有人擁護這些優等人的思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高爾頓的工作開創了現代智力測量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