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的智人中最早分化出的分支Y-D單倍群

2021-02-25 演化人類學

走出非洲的Y染色體M168父親後代中發生的第一個突變,就是在Y-DNA中插入一個Alu element,也叫YAP( Y-chromosome Alu Polymorphism)。這突變只見於DE*、D與E單倍群人,剩下的人的等位基因沒有這個突變。

DE突變,很可能是有害多於有益,因此很快他的後代又發生了兩次突變,一個是D-M174,一個是E-M96,也就是D單倍型與E單倍型。沒有新的突變發生的(或者目前沒檢測到)DE被標記為DE*,他們今天極為少見,西藏、奈及利亞曾經發現幾例。

DE這個YAP突變發生在哪裡?他們都帶有M168突變,說明應該是非洲以外,大家一致認為是亞洲,因為早期從海灣的遷徙是向東的。奇怪的是,作為人類遷徙重要通道的印度,沒有發現YAP人群,南北都沒有。

曾經認為,他們應該發生在南亞,因為安達曼人幾乎100%是D單倍群,時間大約是70000年前。現在一些重要的研究者認為,應該是發生在中亞、西伯利亞或青藏高原,時間在76000年前,因為藏人的多樣性最高。

D單倍群是走出非洲的男性祖先——發生了Y染色體M168突變的群體中,首先產生新的突變的後代,E單倍群是其同輩(主要在西亞、北非與歐洲)。

D單倍群的大致遷徙路線

今天D單倍群以群體規模僅存在於以下幾個地方:安達曼群島,西藏,日本,蒙古高原與哈薩克斯坦。安達曼人的類型最古老,他們是D*,即沒有檢測到D-M174之後發生的新的突變。藏人有在M174之後有新的突變,主要是D-M15。日本繩文人,無論是北海道還是琉球,都是D-M55。

最新研究表明(不同的研究),D-M55至少於53000年前就與最古老的D單倍群安達曼人的D*分離,跟藏人和大洋洲人不一樣他們沒有丹尼索瓦人基因,他們在幾萬年內也很少發生基因交流。更獨特的是,繩文人Y-DNA具有5個獨特的突變。這些事實提示,他們在5萬多年前就游離於(孤立於)歐亞大陸之外。

Y染色體D單倍群分布

D-M174單倍群下面主要有幾個分支:

1,D-M15(D1a1a)

說藏緬語的,羌人23%,藏人 12.5%。彝族9%,廣西瑤族19.4%,柬埔寨老族5.6%,日本人4.3%。

2,D-P47(D1a1b1)

藏人41.3%,西安漢人9%,普米族、納西族、及中亞一些族群也有一定比例。

3,D-M55(D1a2)

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亞型,至少有5個特異性的突變,佔繩文人的絕大多數,可以說是他們獨特的分子標記。除日本之外,韓國3-4%,北京漢人2%。東南亞也有少許,跟日本軍人在東亞到處亂搞女人有關。

4,D*(D1a3)

安達曼群島

5,在南阿爾泰發現一些古老類型,D*約有5-6%,尤其是Kosh-Agach14%、Kulada10.9%。哈薩克人約0.5-1.9%,北高加索Kara-Nogais人5%,Kuban Nogai 1.1%,khalkha蒙古人2.7-4.2%,Zakhchin蒙古3.3%,烏梁海1.7%,Kalmyks1.2%。近年的一些商業測試,在突厥語、蒙古語族人中都有發現,甚至羅馬尼亞與伊拉克也有。

相關焦點

  • 現代智人也多次走出非洲
    現代智人也多次走出非洲人類走出非洲的劇情是越來越複雜了。舊版本的劇情是:現已滅絕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我們的直系祖先——現代智人,三者共同的祖先是在東非進化來的直立人。我們的直系祖先則繼續呆在非洲,直到大約6萬年前,現代智人才走出非洲。現代智人進入歐亞大陸後,就逐漸取代了當地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不過,在不同人種之間也發生過雜交,所以至今我們身上都還留有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少量基因。在上述版本的劇情中,雖然人類分批走出非洲,但現代智人,則只走出過一次,而最近一個新版本告訴我們,現代智人不止一次走出非洲。
  • 智人是如何穿越沙漠、走出非洲的?人類進化史9:走出非洲
    當12萬年前冰期出現之時,智人開始走出非洲,當6萬年前到5.5萬年前之際,全球開始變暖,智人開始向澳大利亞,亞洲等地區移居,大約在1.6萬年左右前再度進入冰期之時,人類開始從西伯利亞踏過陸橋進入美洲,而在下一個全球變暖之時,海平面上升,一部分人類被隔絕在了美洲大陸。人類走出非洲向世界移民的步調與冰期和氣候實踐的變化時間一致。
  • 非洲智人為何要走出原先生活了10萬年的非洲平原?
    對待這個問題,堅信網上曾也有過好多的探討,分別的人們給出了分別的答案,有人認為需要起碼幾萬年的時間才幹實現。也有人認為,只需要幾千年的時間就可以或許規復,尚有人認為只需要數百年。我們都知道,當代人類的先祖原來是25萬年前的非洲智人,大約在7萬年前,非洲智人走出非洲,開始向世界各地分散。經過數萬年演變發展,才有了現在地球上充裕多彩的人類世界,才有了現在的78億生齒。那麼7萬多年的非洲智人為何要要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分散?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南方古猿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人,他們是從猿到人轉變的最初形態,距今約300-200萬年。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南方古猿也在不斷演變著,並先後進化出嗜食同類的「樹居人」、魯道夫人和俠義能人。其中樹居人分布於南部非洲,生活於距今200萬年至80萬年前,且有部分個體喜歡生活在樹上並因此而得名。
  • 科學家發現最早的人類繪畫,非洲智人起源時間又提前了
    科學家們已經在非洲古人類洞穴中發現了最早的藝術證據,可以追溯到73000年前。 科學家們說,最新的發現至少早於非洲、歐洲和南洋已發現的早期人類繪畫30000年。 這個發現是由威特沃特斯蘭大學的考古學家盧卡·波拉羅洛博士在南非南開普省的布隆博斯洞穴發現的。 他苦苦思索著從數千塊遺址中出土的類似巖石碎片挑選、比對。
  • 進擊的歐洲智人,走出非洲大陸之後,如何淘汰了兄弟人種
    前言非洲大陸中,一批直立人走向了歐亞大陸,經過緩慢的進化過程,這波人類中的一支進化為智人,另一支進化成了尼安德特人,在智人食用了脂肪後,大腦的語言系統發生改變,逐漸進化出了想像力,這種能力使得當時的智人可進行抽象思維
  • 中科院院士:中國人祖先是非洲現代人和早期智人
    對於非洲起源說和多地起源說這兩種學說,三位專家都認為,已有很強的證據表明,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也源自非洲,是從非洲走出的現代人與兩種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親密接觸」產生的後代。 金力介紹,黑猩猩是與人類關係最近的物種,兩個物種在距今700萬—400萬年前分化。200萬年前,南方古猿出現,它們的化石只在非洲被發現。
  • 父系單倍群名稱的改變——原O3改O2
    父系Y染色體上的單倍群名稱會不時發生變化。 有人會問,Y染色體上的突變這麼多,單倍群名稱也這麼多,這些單倍群名稱每年可能都會變化,就不能一直保持不變嗎?回答是:不能。因為這樣不符合科學的事實。由於不斷發現新的支系和新的突變位點,父系Y染色體譜系樹的分支結構是在不斷細化的。
  • 人類「走出非洲說」的新答案
    在各地還陸續發現了一些過渡的人種,稱為早期智人,比如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中國的馬壩人、丁村人等,令整個進化鏈條更加完整。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末葉,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們驚訝地發現地球上所有活著的人的DNA都非常接近,變異很小,於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論「走出非洲說」粉墨登場:智人並非從多地獨立進化而來,而是大約20萬年前在非洲單線進化的。
  • 人類進化過程中,曾經存在過17個人種,為何後來只剩下智人?
    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是人類祖先的北京猿人,後來經過研究發現,他們並不是人類的直接祖先,而是屬於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分支。說起來,自從200多萬年前直立人出現後,他們就已經走出非洲了。而後來在地球上各個地方出現的不同人種,也都是最早第一批走出非洲的直立人慢慢演化而來的,比方說北京猿人、元謀人等等。不過,這個時候智人的祖先仍然留在了非洲,一直到14萬年前,他們才開始一點點的從非洲出發,遷徙到世界各地。
  • 人類進化過程中,曾經存在過17個人種,為何後來只剩下智人?
    不過,在研究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過程中,一直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研究人員,那就是為何其它16個人種都消失了?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是人類祖先的北京猿人,後來經過研究發現,他們並不是人類的直接祖先,而是屬於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分支。說起來,自從200多萬年前直立人出現後,他們就已經走出非洲了。
  • 人類祖先曾兩次「走出非洲」,第一次最早的證據在中國發現
    考古學把人類的起源稱作「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即人類起源於非洲,之後才遷徙到世界各地。但其實「走出非洲」有過兩次。最近的一次是現代人(也叫「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走出非洲,考古學界目前找到的最早的證據是在以色列一處山洞中發現的一件距今 17.7~19.4 萬年的上顎骨及齒列化石。這個發現於今年 1 月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會有「尼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的說法?現代人是由晚期智人進化而來的,因此現代人的基因與晚期智人是極為相似的,而科學家根據對尼安德特人骨骼中基因信息與現代人(除非洲人)的基因對比發現,現代人的基因中約有1%-4%是與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是一致的。
  • 人類起源謎團,進化史上的20萬空白期,智人竟成為唯一「人類」
    這不斷的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更詭異的現象,從猿人到智人的過渡時期啊,有著一個龐大的「人屬」族群。這些人數族群並不是同時期、同地點存在的,而是從二百多萬年前到二十萬年前這個時間跨度之內,分批次的分布在非洲、歐洲和亞洲的大陸上生存。他們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演化關係,也會有一定時間內的空白期。
  • 人類亞當及Y染色體譜系樹 | 分子人類學連載1
    此後,一些古人類學家(如英國的斯瓊格 Stringer、德國的布勞爾 Brauer等)開始歡迎分子生物學家的介入,並把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視為人類起源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2、夏娃理論,人類走出非洲在人猿分離爭論結束後不久,一場更大的爭論席捲了整個人類學界,這場爭論一直延續至今。
  • Y染色體完全來自智人
    此後,分子技術的進步使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得以為進化人類學確定尼安德特人常染色體基因組的高質量序列,並發現了一個早已滅絕的全新人類分支,即丹尼索瓦人,他們是亞洲尼安德特人的親戚。但是,由於所有保存良好,足以產生足夠數量DNA的標本都來自女性個體,因此之前無法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Y染色體進行全面研究。
  • 中國人的祖先何時走出非洲?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的老祖宗?
    在《尼安德特人》中,古DNA領域的頂尖學者也綜合了同行們的觀點,對人類起源和遷徙做了討論。從某種程度上說,帕博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測序,說明現代人身上帶有非洲以外古人類的基因。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版本的「人類走出非洲說」。人類學家對「人類走出非洲說」的認識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的變化?在中國,關於早期人類的最新考古發現又有哪些?
  • 智人靠雙腳從非洲走向世界,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沒智人那麼能走?
    但是就目前已經發現的化石資料看,尼安德特人分布的範圍很有限,如果說智人靠雙腳從非洲走向了世界,那麼尼安德特人與之相比只踏足了其中的一部分,他們為什麼沒有智人那麼能走呢?這得從腿腳說起。尼安德特人從哪裡來,走到了哪裡?很長一段時間裡,化石的發現者往往都是採石工人,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也不例外。
  • 智人並非來自非洲!研究員找到線索,他們19萬年前已在青藏高原
    在人類演化過程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走出非洲」理論,研究認為,大約20萬-10萬年之前,由於末次冰期進入最寒冷的階段,除了非洲之外,其他地區的古人類都已經滅絕了,一直到少數倖存下來的智人走出非洲,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現代人類才有機會出現在地球上,不過,最近伴隨著丹尼索瓦人化石的研究結果,「走出非洲」的假說,可能會被改寫。
  • 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體完全來自智人
    此後,分子技術的進步使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得以為進化人類學確定尼安德特人常染色體基因組的高質量序列,並發現了一個早已滅絕的全新人類分支,即丹尼索瓦人,他們是亞洲尼安德特人的親戚。但是,由於所有保存良好,足以產生足夠數量DNA的標本都來自女性個體,因此之前無法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Y染色體進行全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