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學術造假,如今又涉嫌自我抄襲,蔡英文丑態畢露,島內人狠批

2020-12-05 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前段時間,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因為「博士論文造假」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曾痛批蔡英文「偽造論文及證書」,是「假博士」。不過蔡英文對這些言論表示否認,並說道,有學位就一定有論文,這個假不了。近日,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這回蔡英文可謂是醜態畢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28日報導,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於當日指控稱,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她發表在期刊的論文,有20多處相同或相似,已涉及「自我抄襲」。陳學聖詳細指出,蔡英文在1983年6月提交了倫敦大學博士論文,同時,她在1983年6月,也以中文在《政大法學評論》第27期發表一篇期刊文。雖然目前尚不知蔡英文的兩篇論文提交日期先後,但根據比對得知,兩篇論文有20多處雷同,甚至第五章內容有超過一半以上篇幅,可視為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互相翻譯。

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頻頻遭到質疑,如今又被指控「自我抄襲」,她自身的學術態度遭到了學術界的強烈批評。陳學聖強調,無論蔡英文的期刊論文與博士論文間是否涉及「自我抄襲」,他都要求臺「教育部」進行檢視,以作為他審查「教育部」預算的參考。有批評人士還形容蔡英文是,「自我抄襲、一魚多吃!」,嚴重違反學術倫理。不少媒體人表示,希望監院可以調查臺灣教育部門在蔡英文論文的審核過程中有沒有失職行為,並質疑圖書館保存論文的流程存在問題。

學術容不得半點摻假,有分析指出,蔡英文多次因學術問題遭到各方批評,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她在對待學術研究上存在不端行為,同時也暴露出臺灣教育部門存在疏於管理的問題。此前,臺灣專家就公開批評稱,蔡英文35年前用假的證書當了副教授,後來還代表臺灣去做貿易談判,學術最起碼的尊嚴都被踐踏到一文不值。「她一路作假,這是很不光榮的事,更是國際醜聞。」作為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作風如此不端,讓很多人為臺灣的未來感到擔憂。臺灣民眾還批評稱,蔡英文就任以來,一向傲慢無禮、言不及義,總是一副不屑的樣子,明年一定要讓其「下架」,不讓她再作威作福。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論文門」又爆新爭議 涉嫌自我抄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的論文風波不斷,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今天指控,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她發表在期刊的論文,有20多處相同或相似,已涉及「自我抄襲」。民進黨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如果接獲檢舉,就會進入學術倫理處理程序,4個月內有結果。
  • 楊憲宏批蔡英文論文「自我抄襲、一魚多吃」違反學術倫理
    華夏經緯網10月4日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蔡英文近日公開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卻仍遭受外界質疑。資深媒體人楊憲宏及美國紐約州律師童文燻今赴「監察院」陳情,批評蔡英文這份博士論文「自我抄襲、一魚多吃」,嚴重違反學術倫理,  童文燻說,找上「監委」陳情,最主要的訴求是因為蔡英文1983年的論文,其實與她在臺灣地區先露出的文章重複,並指出其中談到《補貼法、反傾銷及市場防衛》(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aurd)時,第252頁到第
  • 宋楚瑜當面使「壞」,蔡英文招架不住,慘遭集火「攻擊」醜態畢露
    據環球時報12月28日報導,27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第三場電視政見發表會登場,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穿一身博士袍登場,宋楚瑜向蔡英文喊話稱,「不要緊張,我不是要質疑你的博士學位」,諷刺意味十足。這讓正處於學位造假的漩渦中的蔡英文尷尬不已,蔡英文略有一絲慌張和怒氣回應,「你有博士學位,我也有博士學位,我們證明學位的方法也許不一樣,但都是真的,都是真的。」宋楚瑜在發言時指出,此前,蔡英文在「選前」大開各種支票,但獲得連任後根本沒有兌現,現在地區選舉又來了,蔡英文又開始亂開空頭支票。此外,蔡英文還破壞兩岸交流的基礎,使得臺灣的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
  • 蔡英文論文造假再現風波 未畢業便寫完升等論文
    海外網9月19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論文造假」事件在島內不斷發酵,媒體人彭文正多日來指稱蔡英文偽造學歷,甚至將組團赴倫敦拜訪蔡英文母校,「尋找圍觀」蔡英文論文。此外律師童文薰也指出,蔡英文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
  • 李眉蓁論文抄襲風暴後,國民黨點名綠營多名大咖學術倫理爭議
    藍營高雄市長候選人李眉蓁最近身陷論文抄襲風暴,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表態拒絕抄襲,支持李眉蓁面對錯誤,放棄高雄中山大學學位後,國民黨中央今日展開反擊攻勢,召開「綠色論文門、全民齊檢視」記者會,點名蔡英文、陳菊、蘇嘉全以及陳其邁等綠營人士皆涉學術倫理爭議,痛批民進黨以一根手指指責他人時
  • ...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 抄襲他人著作
    前不久,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師王宇澄舉報他的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抄襲、科研成果剽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記者經過一個多月的明察暗訪,發現了舉報背後更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遲到的論文」仍疑點重重,蔡英文能敞亮點嗎
    【兩岸快評第339期】蔡英文深陷「論文造假」事件,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9月23日,臺當局「總統府」針對外界質疑做出6點說明,意在平息輿論,然而事與願違,又為「論文門」增添了新的疑點。有評論指出,蔡拿出的並非正式論文,論文年代、博士導師資格等問題上無法自圓其說,全面甩鍋母校倫敦政經學院更是讓人難以接受。在事關基本誠信的重大問題上,蔡本人甚至沒有親自出席記者會,亦遭輿論詬病。蔡英文在臺灣政壇素以清新的學者形象、完整的學術歷練著稱,藉此贏得相當聲望。
  • 民進黨稱蔡英文博士論文非造假,散布「假博士」消息源頭...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真實性在島內飽受質疑,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2月7日報導,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7日聲稱,臺北地檢署調查發現散布蔡英文「假博士」的消息源頭來自大陸,還宣稱「蔡英文博士論文並非造假」云云。對於顏若芳的說辭,島內網友並不買帳,除質疑民進黨拿大陸當墊背,拿可以輕易辨別證據真偽的人當白痴?更直斥「越來越離譜!」
  • 蔡英文論文雖公開但島內並不買帳:先把這些疑點解釋下
    但是,為何論文風波延燒3個月,蔡英文才將論文公開,一直使臺灣民眾感到疑惑。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表示,這是個「遲來的公開」。學術本就是以鼓勵引用分享為原則,論文炒了幾個月蔡英文才公開,是造成「論文風波」的主要原因,很多爭議和社會紛擾其實是她自己製造的。遊梓翔還表示,雖然蔡英文的論文已經公開,但是有些疑點還存在。例如,為何在英國的原件遺失?為何先前設定重重閱讀限制?
  •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抄襲論文被取消碩士學位,學術造假何時休?
    撤銷學位公告其實早在今年2月便有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爆料其涉嫌論文抄襲,發表的論文知網查重複制比高達81.5%!與校方要求的原則上複製比不超過15%相差甚遠。而網上爆出的論文造假抄襲事件也正是其當時碩士畢業論文。目前湖北大學經核實後給予了撤銷碩士學位的處理,而華中科技大學那邊也已經啟動相關處理程序。相信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屢禁不止。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比如:2019年4月,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因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被撤銷碩士學位,同時其導師洪源被給予警告處分。
  • 颱風肆虐日本,蔡英文又用日文發推了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用日文發推表示,「日本是最重要的友人,不管何時我們都會趕到支援。」島內網友直批其媚日,「真是丟人丟到了國外,還用日文發,自己的漢語也沒見用這麼熟!」蔡英文推特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0月14日報導,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肆虐日本,令日本受災慘重。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相較之下日、韓學者被終結學術生命、判刑,還有人為此自殺,臺灣學界實在太缺乏「恥感」。輔大教授戴伯芬表示,公眾完全不信任政治人物的論文生產機制,是臺灣學界的危機,撤稿統計如果考慮人口平均,臺灣被撤論文數量獨步全球,「這可不是臺灣之光!」
  • 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這一現象屢禁不止,本應該是象牙塔的大學卻有那麼多不應該有的現象,這合理嗎。先有讚美師娘,再有實名舉報導師抄襲,還有許多的學二代應該勵志攀巖科學的頂峰,難道做學術就不能堂堂正正嗎?其次,對於學術造假的事情很難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舉報個不做事的官員簡單,可是分辨一篇文章的好壞就難了。正經人誰去知網看文獻啊,作為一個大學生除非百度抄不到,要不然誰去翻文獻啊。既然大部分人看不懂,就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而能看懂的少部分人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畢竟有的專家一個月一篇文章,誰能看的完。因此,學術造假的成本也極底。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細思極恐,這種現象可能很普遍
    塞門扎的事件也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學術不端的事件。2018年哈佛大學教授Piero Anversa因學術造假被撤銷31篇論文;2014年日本小寶方晴子在著名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被證實造假;2005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在全球頂尖的《科學》期刊發表的有關幹細胞的研究成果被證實偽造,子虛烏有。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從107篇論文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被撤銷[1],到韓春雨團隊因科研界無法重複其實驗結果主動撤稿[2],再到青年長江學者與她的「404」論文[3],以及前不久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可以看出當前學術造假、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圖1 學術造假輿論趨勢就前不久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除了引發了網絡熱議,各個高校以及相關部門都紛紛做出了響應,是相關問題引向深入。
  • 臺灣論文造假風波 「教育部長」蔣偉寧突然被證清白
    剛因「論文造假」而辭職的臺灣前「教育部長」蔣偉寧,一夜之間又重獲「清白」。據臺灣「今日新聞網」16日報導,蔣偉寧14日剛剛完成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及馬英九的請辭,15日凌晨英國倫敦SAGE出版社澄清,蔣偉寧被《震動及控制期刊》(JVC)撤銷的5篇論文並非抄襲或造假,相信蔣「可能是無辜的」。
  • 造假 臺灣多位「大咖」因掛名而捲入論文造假風波
    記者:臺海網  薛洋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臺灣學界盛行「掛名文化」,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熱衷掛上「大咖」教授的名字,以示文章的「分量」與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