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科學巨擘,其中一位中國人,康熙南巡時夜夜召見他

2021-01-09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豔

康熙初年,因為清廷重用西洋傳教士湯若望等人,完全照搬西方天文學成果制定新曆法,遭到大臣楊光先的激烈反對,朝臣們遂分成兩派——支持派與反對派,雙方發生爭執,發生著名的「歷訟」事件,最後以楊光先為首的反對派落敗。

這之後,西方傳教士便趾高氣揚,認為西方科學先進於中華,而蔑視中國傳統文化。但是1672年,一本《方程論》橫空出世,令學界無比驚訝,原來「方程非西法所有」,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方程及解法。這本書的出現大快人心,讓中國人揚眉吐氣,作者梅文鼎也因此走進人們的視野。

梅文鼎是安徽宣州人,字定九,號勿庵,1633年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自小就由父親教授知識,加之聰慧無比,九歲就「熟五經,通史事」。五經是儒家經典,很明顯,父親這麼培養他,是奔著科舉入仕的路子上去的。但誰也沒想到,梅文鼎不愛仕途愛上了曆法。

恰巧,梅文鼎的父親給兒子請的私塾先生羅王賓對天象知識很有研究,這無形之中影響了梅文鼎,師生二人經常在夜晚仰觀星象,羅王賓將天上的星宿名稱及變化規律都一一講給梅文鼎,有時還製作出天文儀器,模擬天象給他看,梅文鼎被神秘的天文深深地吸引了,並決心放棄科舉,而深入學習曆法。

後來,梅文鼎又拜「高人」倪觀湖為師。倪先生教給他日月交食的原理和計算方法等天文曆法知識。白天,倪先生授課,夜晚師生討論切磋,學習之餘,梅文鼎撰寫出《歷學駢技》兩卷。倪觀湖看後大為驚嘆,認為梅文鼎一定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得到老師的肯定,梅文鼎更加堅定了學習、研究曆法的決心。

曆法的研究,是離不開數學知識的,因而梅文鼎在學習曆法的同時,也深入地研究算學,著出《籌算》、《方程論》等書,特別是《方程論》,更讓梅文鼎結識了康熙皇帝的近臣李光地。

《方程論》書成後,受贊助得以刊刻,贊助人的族兄正是李光地。李光地雖然人在官場,但對自然科學十分感興趣,在算學和曆法領域都有相當的造詣。他讀過《方程論》後,對梅文鼎非常欽佩,便邀請其來京。

1689年,梅文鼎受李光地之邀來到北京,受到李光地的熱情接待,並獲請住在李府。在這裡,梅文鼎得以與出入相府的諸多科學家(徐乾學、劉繼莊等)交流討論,他深厚的歷學、算學功底,隨口而來的曆書記載,遺漏錯失一一指出,讓眾人驚嘆。

他還指出《明史·歷志》中的多處謬誤,讓編纂者心悅誠服。一時之間,梅文鼎名嗓京師,許多士大夫將子弟送來李府,拜他為師。

登門求教的人太多,李府門庭若市,儼然成了學堂,李光地見此情景,便建議梅文鼎寫一部歷學、算學的普及性讀物,作為一般讀者的入門書。梅文鼎欣然應允,寫下《歷學疑問》一書,由李光地作序,刊刻發行。

之後不久,梅文鼎就離京返回家鄉。誰也沒想到,《歷學疑問》這本書竟受到了康熙的讚許。

1702年,康熙南巡路上興致大發,要大臣們獻書來看。眾臣都沒帶書,只有李光地隨身攜帶一本《歷學疑問》,便上呈給康熙。過了兩天,康熙表示這本書不錯,作者歷學功底很深,自己要仔細閱讀。《歷學疑問》一書,讓康熙記住了梅文鼎的名字。

就在這一年,李光地再次邀請梅文鼎來李府,教授自己的兒子學習曆法、算學。梅文鼎的到來,幾乎成為一時盛事,許多青年聞訊而來,李家又成為學術交流中心,熱鬧非常。而梅文鼎一邊傳授知識,一邊著書立說,寫出《弧三角舉要》一書。雖然梅文鼎受到李光地的賞識和器重,但他始終都沒有為自己謀取官職,依舊鑽研歷算。

1705年,康熙第五次南巡時,終於要召見這位草民。四月十九日晚,當康熙忙完公務後見到了梅文鼎。這晚,從天文到歷學再到算學,皇上不斷地問,梅文鼎從容地答,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是深夜。

此後連續兩晚,梅文鼎又受到康熙兩次召見,他深厚的歷學、算學修養,讓康熙敬重萬分,提筆寫下「積學參微」四個大字賞賜。

受到如此殊榮的梅文鼎,回到家鄉後仍然筆耕不輟,埋首著書校訂,著有《勿庵歷算書目》等天文數學著作七十餘種,其中包括數學著作二十多種。

1721年,年已89歲的梅文鼎在家鄉去世。康熙特命江寧織造曹家,當時任上為曹(也就是曹雪芹的叔父)親自為梅文鼎治辦喪事。

梅文鼎一生沒有一官半職,只醉心於天文、歷算,致力於復興中國傳統的天文和算學知識,成為清初一代天文學家、數學家,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世界三大科學巨擘」。正如梁啓超所說:「我國科學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經者多兼通之,其開山之祖,則宣城梅文鼎也。

相關焦點

  • 講座︱韓琦:從全球史視野看康熙時代的科學交流
    五位來華國王數學家中,洪若是「團長」,科學素養最高。他在很多研究裡被稱為「洪若翰」,實際上在康熙時代所有的相關檔案、奏摺裡,從未出現過「洪若翰」的名字。洪若是路易大帝學院的數學、天文學教授,當法國人得知要把這麼出色的一位天文學家送到中國時,很多人為此感到惋惜,更令人扼腕的是這位享譽法國的科學家來到中國後並未得用武之地。
  • 「二元一次方程根」 康熙創造的術語
    N海都記者 肖穎 文/圖 海都訊 康熙是個數學家,方程式中的「元」「次」「根」竟是康熙創造的?他曾被洋人畫成大眼高鼻的老外?乾隆御用大型地圖《坤輿全圖》從何而來?近日,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辦、福建省檔案館承辦的「錦瑟萬裡虹貫東西——絲綢之路檔案文獻展」開展,一批珍貴的文獻檔案與福州市民見面,其中,國書、條約、奏摺、輿圖、信函等尤為引人注目。
  • 牛頓提出三大定律時,同一年康熙寫下四個大字,讓中國倒退百年
    康熙出生的時候,牛頓還在上學,二人的聯繫相差十一歲,然而一個時代的人,卻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時代背景,在中國人眼裡一提到康熙,就代表歷史還屬於古代,但是一提到牛頓、這位物理巨人時,大家又會將時代背景想成近代,但這兩個人卻都是一個時代的人,只不過一個在西方,一個在東方。
  • 康熙有一臺計算器,可以計算複雜的數學題
    對於康熙皇帝,大家都比較熟悉,他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他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開創了康乾盛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其文治武功歷來被人們所稱頌。除政治上的成就外,康熙還樂於接受西方傳入的先進科學知識,他不僅支持大臣和知識分子搞科學研究,而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地學習科學知識。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又在研究什麼科學?
    牛頓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並不是說他發現的萬有引力或者說是光學或者微積分這些成就,而是他整理總結一整套科學的認識與方法,科學就是從牛頓時代開始的,在牛頓之前科學被稱為自然哲學,那麼在和牛頓同時代的中國,當時又在有哪些科學成就呢?
  • 中國史上最牛的三大發明家,其中一位發明機關槍,卻被外國人害死
    在勞動中,祖先們的智慧被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今天科技非常發達,但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已經失去了創造的能力,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最牛的三大發明家,其中一位發明了機關槍, 本來可使中國成為當時的第一強國,但是最終卻被皇帝流放,悲慘而死!
  • 史上科學成就最高的3個在華外國人,沒有第3位,康熙不可能當皇帝
    在眾多的外國人,下面這三位在科學領域的成就最大。第一位是利瑪竇。利瑪竇是義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公元1583年,明神宗萬曆十一年,利瑪竇來到了中國。據說他來到中國後,僱用了一個中國人為他打雜,並在晚餐之後請他教中文。
  • 康熙年間的朱三太子案——七十五歲的崇禎帝之子朱慈煥被凌遲處死
    在康熙一朝,「朱三太子案」爆發了十次之多,但每次都在清廷的重壓之下而失敗。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假稱「朱三太子」率眾起事的楊起隆。楊起隆,本為無業游民,但為人果敢,有謀略,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楊起隆充分利用了吳三桂叛亂的時機,組織起百姓和家奴,還假借朱三太子朱慈炯的名義高舉復明的旗幟,他們還約定好統一的服飾於夜間在京城四處舉火起事。
  • 清朝最好學的皇帝康熙,白天處理政務,晚上還要做幾套數學證明題
    清朝皇帝是歷史上最好學的皇帝,其中康熙最為突出。康熙帝很小的時候就刻苦讀書。每天竟達10餘小時之多。他在幼年時的不幸,激勵著他努力學習。康熙八歲時父親死了,10歲母親也死了,兩年之間父母雙亡。一個孤兒形影相弔,實在是可憐。
  • 美國人眼中世界上最厲害的三大元帥,其中有一位中國人
    但這場帝國主義國家間的大戰的結束並沒有給予世界和平穩定,反而在戰後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中讓世界局勢更加緊張,也導致了法西斯主義的崛起,於是在重重矛盾之下,二戰爆發了。二戰給全世界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幾乎整個人類世界都被捲入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
  • 兩百年前的中國人就已經證明了
    楊光先是個極度排外的傢伙,他提出了「寧可使中夏無好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主張。在他的建議下,鰲拜準備將所有傳教士全部驅逐。在「康熙曆獄」事件中,湯若望被判處極刑,南懷仁則慘遭發配。可以說,這是中國基督教歷史上最昏暗的時期。
  • 史上四大傑出物理學家排行:霍金愛因斯坦上榜,其中一位是中國人
    史上四大傑出物理學家排行:霍金愛因斯坦上榜,其中一位是中國人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其著作的《時間簡史》至今已經發行幾千萬冊。
  • 透過康熙遺言與遺詔來看真相
    其中「康」字指的是安寧,自然是國家內無憂慮,外無憂患;而「熙」字指的是興盛,百姓生活富足,經濟發達,富甲一方。 康熙帝也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帝王,將近六十一年維持著大清朝興旺的局面,後世稱其為「千古一帝」,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歷史記載中的康熙帝絕對是一代明君,然而正是在康熙與雍正王朝交替之際,康熙帝在彌留之際留下的遺言和遺詔卻成為了一個無人能確切可知的謎題。直到現在,有關「九子奪嫡」歷史事件的爭議仍然是進行時。
  • 在獄中被活活餓死,康熙說他是大清第一罪人
    平衡適得其反,康熙皇帝也沒少敲打這兩人,比如說1679年,康熙召見索額圖等人明確警告說:「你們當官了以後家資巨富,但你們卻不知滿足,愈加貪婪,橫行不法,倘若再犯,國法俱在,絕不寬貸」。康熙皇帝還親自給索額圖寫下了「節制謹度」的匾額對其勸誡,意思就是告誡索額圖最近實在是太跋扈了,還是收斂一點好!
  • 康熙、乾隆濟南行宮考:珍珠泉大院之海棠園為康熙、乾隆行宮所在處
    前些時,筆者曾在《濟南時報》上撰文,指出當年清帝康熙、乾隆在濟南珍珠泉大院的行宮為「小蓬萊」(《濟南時報》2020年12月7日《人文》《珍珠泉內有奇景·康熙、乾隆在濟南的行宮「小蓬萊」》),然而,這小蓬萊又在大院的何處,
  • 楊振寧:不僅是物理界的巨擘,看他的日常,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楊武之的教育方式注重科學和人文教育並重。在楊振寧已於數學方面表現出一定天賦的時候,楊武之卻請了一個歷史系的學生教授楊振寧《孟子》,楊振寧10歲時就可以熟誦《孟子》。楊振寧天資聰穎,生性活潑。楊振寧說:翁帆是上天賜給他的一份禮物,是他「甜蜜的天使」,兩人在2004年走到了一起,至今已將近20年了,這是科學界的一段佳話。這位偉大的科學大師,物理學界的巨擘,如果撇開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眾多的光環之後,還原到生活中來,他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這也許就是楊振寧先生取得不凡成就的主要原因。
  • 原來康熙和牛頓是同時代的人,這一時期的世界還有哪些名人?
    公元1687年8月,牛頓在他的煌煌巨著《數學原理》中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是「人類心靈上最令人驚嘆的單一成就」。公元1687年,這一年是科學史上也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從此人類進入了科學時代。1、那麼此時中國的康熙在做什麼呢?公元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收復臺灣。公元1683年,清將薩布素在璦琿擊敗沙俄。
  • 《康熙王朝》孝莊:你不得不服的一位高級管理人才
    孝莊皇太后的管理智慧讓人感悟頗深,不愧是中國古代的一位高級管理人才。   文 | 可可  來源:中外管理新媒體  《康熙王朝》熱播時,小管年齡還太小,看時總是斷斷續續,從沒看完過,也沒看出什麼門道。最近重溫了一遍《康熙王朝》,小管內心覺得最厲害的一個角色並不是康熙而是孝莊!處理政治鬥爭,她的手腕可謂是——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