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技落後?康熙有一臺計算器,可以計算複雜的數學題

2020-12-03 睿史記

讀過歷史的都知道,晚清政府腐敗落後,科學技術落後西方國家數百年,人家早已是堅船利炮,而我們仍然是大刀長矛,這直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造成了近代中國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歷史,究其原因是當朝統治者不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不過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康熙皇帝。

對於康熙皇帝,大家都比較熟悉,他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他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開創了康乾盛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其文治武功歷來被人們所稱頌。除政治上的成就外,康熙還樂於接受西方傳入的先進科學知識,他不僅支持大臣和知識分子搞科學研究,而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地學習科學知識。

康熙開始接觸科學技術始於曆法之爭。清朝建立以後,頒了由西洋傳教士修訂的曆法,但這引起了守舊勢力的不滿。康熙三年,守舊派楊光先上書指責新法謬誤,要求懲治湯若望、南懷仁、李祖白等傳教士。結果新法被廢除,湯若望等人險些被處死,楊光先則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負責管理有關天文曆法的各項事宜。

但楊光先並不懂天文曆法知識,而且他掌權以後排斥異己,恢復舊法,致使欽天監的工作錯誤百出。康熙親政以後,楊光先獻上所編造的曆法。康熙向傳教士南懷仁徵求意見,南懷仁當即指出其中的許多錯誤。為辨真偽,康熙下令實地測驗,結果證明了南懷仁的意見是正確的,最後,楊光先被罷革職,由南懷仁掌管欽天監,恢復新法。

曆法之爭結束後,康熙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傳入的天文曆法知識比中國的傳統天文學更先進,深深感到作為一國之君,對科學技術方面也應該有所了解,才能夠在相關方面取得發言權,促使他對科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曆法之爭以後,康熙便宣布他贊成歐洲的天文學及其他一切科學學說,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閔明我、比利時傳教士安多都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康熙二十四年,法國傳教士洪若翰等5人來傳教,經徐日升引見,都得到康熙皇帝的召見,並把深明數學的白晉、張誠留在宮中任職。

據白晉回憶張誠給康熙講數學的情景說:「皇上認真聽講,反覆練習,親手繪圖,對不懂的地方立刻提問,就這樣整整幾個小時和我們一起學習。然後,又把講稿留在身邊,在室內反覆閱讀。同時,皇上還經常練運算和儀器的用法,複習歐幾裡得的主要定律,並努力記住其推理過程。這樣學習了五六個月,康熙皇帝精通了幾何學原理,取得了很大進步。」

康熙皇帝主要向這些傳教士學習西方數學、測量學、天文曆法、火炮製造等科技知識,甚至他還讓傳教士在宮廷裡建立實驗室,製作藥物。康熙皇帝時刻不忘學習,外出時,也帶上懂科學的傳教士,以備隨時請教。

康熙皇帝還常常從民間發現和提拔學有專長的科技人才。康熙四十四年,他到南方巡視,曾三次在船上召見精通數學的梅文鼎,並說:「曆象算法朕最關心,此學今鮮知者,如文鼎真僅見也。」親寫「績學參微」四字相贈,以示表彰。

在康熙皇帝的帶動下,宮廷民間都掀起了一波學習科學的熱潮,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清朝的科技發展。2004年,故宮博物院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康熙大帝展」,裡面展示了很多當年康熙的私人物品,在康熙珍藏的寶貝中,有物理實驗器材和望遠鏡,地球儀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手搖式計算器。

計算器表面有十個圓盤,上面寫著「拾萬」、「萬」、「仟」、「百」、「拾」、「兩」、「錢」、「分」、「釐」、「毫」,代表十位數,然後在每個圓盤周圍沿著逆時針方向刻有數字,即從一到九,在使用的時候,要用旋鈕轉動計算機中的齒輪。這臺計算器能進行十萬以內的加減乘除運算,可以計算複雜的數學題。

當然,這臺計算器不是康熙皇帝發明的,而是由外國傳教士進獻的,不過也說明了,康熙皇帝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可惜,康熙之後的皇帝都對科學技術缺乏興趣,以為科學技術是奇巧淫技,實行愚民政策,閉關鎖國,導致了清朝的科技落後,造成了近代的屈辱。

相關焦點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
    在清朝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統治的強盛時期,貝加爾湖被清政府拋棄了,先是同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後來又是《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永久地承認了沙俄對於貝加爾湖地區的所有權,在強盛時期放棄領土,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但統治者或許有自己的考量。
  • 這位清朝發明家媲美愛迪生,可惜康熙沒重用,不然可領先西方百年
    現在無論在哪個國家,科研一直都是政府特別重視的項目,因為現在的科技技術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條件和國際地位,能夠在科研上面領先世界的國家,絕對能夠成為強國,所以現在任何國家都非常愛惜人才,特別是科研人才,很多炙手可熱的科學家被各個國家搶來搶去的。但是在舊時代,很多有能力的科研人才都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
  • 清朝最好學的皇帝康熙,白天處理政務,晚上還要做幾套數學證明題
    清朝皇帝是歷史上最好學的皇帝,其中康熙最為突出。康熙帝很小的時候就刻苦讀書。每天竟達10餘小時之多。他在幼年時的不幸,激勵著他努力學習。康熙八歲時父親死了,10歲母親也死了,兩年之間父母雙亡。一個孤兒形影相弔,實在是可憐。
  •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
    清朝最有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若照他路線走,清朝不止二百年清朝是從後金過渡而來,從後金建立,到清朝滅亡,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其中10位皇帝是大統皇帝,坐朝北京,統治全國。在這12位皇帝中,誰是最開明的皇帝呢?是康熙還是雍正?
  • 這道小學算術題,居然會讓手機計算器「智障」
    有網友發現自己的手機出現了神奇的 Bug ,用自帶的計算器輸入20%+20%,得到的答案居然是0.24。20%+20%=0.2+0.2=0.4這個才是正確答案!至於正確答案為啥是0.4,這不是小學數學題嗎?算不對的話小心數學老師打你屁屁!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現如今人們對於清朝基本都是非常了解的,只不過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清宮劇,在這樣的電視劇中人們依然可以學習很多歷史知識。不過很多內容是沒有通過清宮劇展現出來的,大部分內容依然是記載在史書中。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
  • 清朝:太子朱慈炯到底有多少能力?雍正乾隆康熙都被搞得腦袋疼
    清朝:太子朱慈炯到底有多少能力?雍正乾隆康熙都被搞得腦袋疼。在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就會想起一個人。這個人是明朝皇帝的三個兒子叫朱慈炯,在鄉下有這麼一種說法。朱慈炯是皇上的第三個兒子。所以都稱他是朱三太子。這個人很神秘。
  • 假若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恐怕不是對手
    ——康熙 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在清朝的康雍乾時期,康熙開創了盛世,雍正改革了康熙留下的弊端,乾隆則是將自己父親和爺爺的基業發揚光大。這三位皇帝也一直是清宮戲當中的主角,大部分的清朝歷史電視劇都圍繞著這三位皇帝而展開。 康熙絕對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君主,彼時的清朝才剛剛入關不久,統治還不夠鞏固。
  • 康熙收復臺灣後,此人上書康熙,應該直接趁勢拿下日本,永絕後患
    施琅本來是臺灣水師的將領,後來因為被鄭經猜忌就投降了清廷,康熙知道當時清朝雖然很大,但是缺乏像施琅這樣優秀而有經驗的水師將領說穿了就是要順勢討伐日本,其實這件事之前朝代就幹過一次,之前元朝時候元世祖忽必烈就兩次出兵徵伐日本,但是都大敗而回,前後損兵折將竟然高達二十萬人,但是這個時候的清朝剛剛完成橫跨海峽的作戰,士氣正盛,而且當時日本由於閉關鎖國,軍備落後,和中國的實力差距很大,考慮到倭寇在沿海的肆虐,不僅有理由而且有必要徵伐日本,至少讓它徹底的臣服,所以康熙也是召集了內閣大臣商議此事。
  • 趣聞,國內外大神教你,用計算器圓你的音樂夢
    如果你手邊有會發出人聲的計算器,對著分割線操作,你的指尖將流淌出葫蘆娃這首歌,隱藏的音樂技能被計算器激發了。其次是成本低,搜索「語音電子器」出來一大堆20多元的電計算器,就是一頓飯的錢,他實在是居家做數學題,旅行搞音樂的必備單品在樂器界裡有鄙視鏈,學鋼琴的看不起拉二胡的,拉二胡的看不起敲三角鐵的,當你拿出兜裡的電子計算器,你就站在鏈條的頂端。這種具備真人發音、奢華的鋼琴烤漆面板,爽滑的手感,以及方便戴老花眼鏡的老人敲擊的大按鍵電子計算器,才算是稱霸樂林的武器。
  • 天花蔓延的清朝,中醫種痘讓皇室群體免疫,也救了康熙一命
    清朝皇帝清朝入關後,天花就像鬼魂附體,成為滿清王朝揮之不去的魔咒。清朝10多位皇帝甚至直接死於天花,康熙和鹹豐雖然僥倖從天花的魔掌中搶回性命,臉上卻留下了永遠的麻痘,非常影響顏值,天花在清朝的時候被稱為,當時傳染性極強,順治的兒子玄燁生下不久就被抱出宮外在紫禁城西華門外的寺廟躲避天花,就像今天躲避新冠一樣,但是康熙最終在兩歲的時候染上了天花病,聽過生死劫難後才搬回宮,當時能夠活下來,得益於當時的中醫種痘技術實現了群體免疫,所以康熙後來也有抗體了,當時中醫中走都強制將接種於健康兒童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3大原因令人佩服
    最後一點就是:清朝在康熙時期雖然軍力上達到了鼎盛,但政治上還不是十分穩定,畢竟入主中原僅僅百年,內部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存在。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著「四海昇平」之說,說起它的由來,是因為古代中國確實有著東、西、南、北,四大海域,只是與現在人們印象裡的四海有些許不同。
  • 兒童不宜長期使用計算器做作業
    本報訊 (記者王素娟)計算器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計算工具。但目前記者接到市民反映,上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因長期使用計算器後,竟然連簡單的算術不依靠計算器而完成不了。專家表示,兒童習慣使用該工具,在考試時遇到算數題可能會產生厭煩情緒。  27日上午,家住海口白坡裡的陳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煩惱。
  • 看老式機械計算器的複雜構造
    中關村在線消息:美國攝影師凱文·特沃梅拍攝了一組名為「低科技」的系列攝影作品,展示了老式機械計算器令人驚異的複雜性。《低科技》系列的創作過程與機械計算器的結構一樣複雜,首先在不同焦距條件下拍攝而後藉助數碼照片景深處理工具Helicon Focus將照片拼接在一起,完美呈現出包括連接杆、彈簧和馬達在內的每一個細節。
  • 網易再放大招,它可能滿足你對計算器的所有期待
    網易有道又發布了一款廣受好評的新產品 —— 「超級計算器」,應用一上線就被 App Store 官方首頁推薦,短時間內更是躋身效率榜第四。這款應用讓做數學題像打字一樣簡單。它的目標,就是替代你手機上的所有計算器。
  • 看老式機械計算器的驚人複雜性
    ,原標題「老式機械計算器的驚人複雜性」美國《連線》雜誌報導,美國攝影師凱文·特沃梅拍攝了名為「低科技」的系列攝影作品,展示老式機械計算器令人驚異的複雜性。《低科技》系列的創作過程與機械計算器的結構一樣複雜,首先在不同焦距條件下拍攝而後藉助數碼照片景深處理工具Helicon Focus將照片拼接在一起,以完美呈現包括連接杆、彈簧和馬達在內的每一個細節。在電子計算器出現前,人們使用笨重的機械計算器。這種計算器的尺寸通常與一臺小型電腦差不多,售價相當於現在的數千美元。當時,它們是解決最複雜的商業和工程問題時必不可少的工具。
  • 收復臺灣以後,施琅想進攻日本,為何康熙皇帝不同意?
    按常理上說,康熙皇帝對於任何有可能成功擴大領土範圍的事情都願意嘗試,但為什麼康熙皇帝會拒絕施琅這一個誘惑力十足的提案呢? 其實康熙皇帝所考慮的,除了元朝時期,兩次徵伐日本都遭遇慘重失敗以外,更多的可能是在於就算打下日本也很難將這個國度守住,並經營好。
  • MIUI單發小米計算器 更多人享受科技樂趣
    在今年上半年的MIUI 8發布會中,雷軍便提到目前MIUI中日活過千萬的應用達到21個,小米計算器便是其中之一。針對用戶在日常計算中常遇到的一些複雜場景運算問題,MIUI團隊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對計算器功能進行升級,加入了計算結果轉換大小寫、房貸計算、匯率換算等13項功能,其中包含7項轉換類功能。下面筆者帶大家一起來體驗下這款科學計算器的強大之處。
  • 小米有品開賣69元函數計算器:支持498種複雜運算
    9月13日,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得力函數計算器,採用高清LCD中文點陣顯示屏,支持498種複雜運算功能,原價72元,首發價69元。好用的計算器面板,按鍵排布合理設計。得力函數計算器,面板設計排列簡單易上手,分割式設計,防止手指尖按動失誤,減少失誤。大屏的設計,給眼睛造成更多負擔。
  • 計算器如何計算三角函數
    電腦上自帶的計算器是可以計算三角函數的,那計算器如何計算三角函數呢?方法/步驟這裡以Win10系統中的計算器程序為例,點擊打開開始菜單,找到計算器程序,即可打開系統中的計算器應用程式。打開的計算器程序默認為基本模式,是沒有函數運算的,點擊左上角的「標準」菜單。在菜單列表項目中,找到「科學」選項,即可調用科學計算器運算模式。接下來展示的頁面中,可以看到已經出現了sin、cos、tan函數運算符號,接下來就可以使用進行計算。比如說這裡以計算sin函數為例,應先輸入數字,再點擊sin圖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