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無論在哪個國家,科研一直都是政府特別重視的項目,因為現在的科技技術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條件和國際地位,能夠在科研上面領先世界的國家,絕對能夠成為強國,所以現在任何國家都非常愛惜人才,特別是科研人才,很多炙手可熱的科學家被各個國家搶來搶去的。但是在舊時代,很多有能力的科研人才都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
舊時代有很多科學家都被納入歷史手冊,其中就包括愛迪生,只要是讀過書的絕對不會不認識愛迪生。在發明界中,愛迪生是非常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物,愛迪生的發明天賦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小小年紀就能夠做出偉大的發明。但是在十七世紀的清朝時代,有一名中國發明家能夠與愛迪生相媲美,如果當時康熙能夠重用他,中國的科技絕對能夠領先西方國家至少百年之久,這位人物就是黃履莊,被稱之為「東方愛迪生」。
黃履莊和眾多發明家一樣,從小就對各種各樣的新奇玩意特別的感興趣,小時候他就很喜歡閱讀一些歐洲書籍,常常都會照著圖像製造出相似的東西。據說在他七歲時就能夠憑藉一己之力製造出能夠獨立行走下坡路的小木人,十歲時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研究環境,於是他決定來到揚州這個大城市。
在黃履莊的眾多發明中,自行車算得上是非常出名的一項成果,但是也有很多噴子表示:自行車這樣的發明怎麼能夠和愛迪生的發明相比呢?但是要知道的是黃履莊發明成果有百種,自行車只是其中一個而已,在他的發明中,比較出名的還有望遠鏡、顯微鏡、提水機、溫度測量器等等。這些東西光聽起來就很有科技含量,而且這些發明物品到現在為止也依舊很有用處。
這樣一位奇才放在當時那個落後的社會中,本應該是受重用的天才人物,但是卻沒能獲得康熙的賞識,主要還是因為當時人們思想的落後,那個年代大家比較重視的是經論科考,把重心都放到了文學方面,而忽略了科技發展,所以這位有著「東方愛迪生」之稱的發明家最終也沒能遇到自己的伯樂。現在想想,如果當時黃履莊能夠得到康熙的關注,受到朝廷的重用,那麼當時清朝的科技能力絕對能夠領先於西方國家上百年時間。
不過不管我們如今怎麼試想,也無法改變歷史這條長河,好在雖然清朝黃履莊沒能夠一展宏圖,但是近代史上的很多科學家都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