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

2020-11-26 環保在線

  日前,遼寧省發布關於徵求遼寧省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詳情如下: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遼寧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防治固定汙染源廢氣顆粒物的環境汙染,保障人體健康,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編制了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目前編制單位已經完成了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根據遼寧省地方標準管理的相關規定,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請於2020年1月22日前以書面形式反饋編制單位。
 

  聯繫人: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鄭培生
 

  電 話:18204085689
 

  郵箱地址: 46545176@qq.com
 

  通訊地址: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雙園路30甲-3號
 

  附件:
 

  1.《固定汙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徵求意見稿)
 

  2.標準編制說明
 

  標準編制組
 

  2019年12月23日

 

  固定汙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汙染源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的β射線法。
 

  本標準適用於固定汙染源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50 mg/m3)的測定,當測定結果大於50 mg/m3時,表述為「> 50 mg/m3」。
 

  當採樣體積為1 m3(標幹體積)時,方法檢出限為0.1 mg/m3。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GB/T 16157 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
 

  HJ/T 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範
 

  HJ 836 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
 

  3 術語和定義
 

  HJ 83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β射線 beta-ray
 

  放射性元素核衰變過程中發出的電子流。
 

  註:β射線源可以使用147Pm、14C 或 85Kr 等放射源。
 

  3.2
 

  煙道外過濾 out-stack filtration
 

  在煙道內對顆粒物進行等速採樣,並將顆粒物截留在位於煙道外的過濾介質上的方法。
 

  4 方法原理
 

  將具有加熱功能的顆粒物組合式採樣管由採樣孔插入煙道中,利用等速採樣原理抽取一定量的含顆粒物的廢氣,採用煙道外過濾的方式,顆粒物被截留在濾膜上。β射線通過濾膜時,能量發生衰減,通過對衰減量的測定計算出顆粒物的質量。β射線衰減量與顆粒物的質量遵循以下吸收定律:
 

  N = N0·e-km (1)
 

  式中:N——單位時間內通過濾膜的β射線量;
 

  N0——單位時間內發射的β射線量;
 

  k——單位質量吸收係數,cm2/mg;
 

  m——單位面積顆粒物質量,mg/cm2。
 

  顆粒物質量經如下方法測得:
 

  步驟1:空白濾膜的測定
 

  N1=N0·e-km0 (2)
 

  步驟2:顆粒物截留後濾膜的測定
 

  N2=N0·e-k(m0+Δm) (3)
 

  合併式(2)和(3)得:
 

  N1=N2·ekΔm (4)
 

  或
 

  (5)
 

  式中:N1——單位時間內通過空白濾膜的β射線量;
 

  N2——單位時間內通過顆粒物截留後濾膜的β射線量;
 

  m0——單位面積空白濾膜的本底顆粒物質量,mg/cm2;
 

  △m——單位面積濾膜上截留的顆粒物質量,mg/cm2。
 

  5 試劑和材料
 

  5.1 濾膜
 

  可選用玻璃纖維濾膜等濾膜(包括濾帶)。濾膜應邊緣平整、厚薄均勻、無毛刺、無汙染,不得有針孔或任何破損。濾膜材質不應吸收或與廢氣中的氣態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在最大的採樣溫度下應保持熱穩定;對於直徑為 0.3 μm的標準粒子,濾膜的捕集效率應>99.5%,對於直徑為 0.6 μm的標準粒子,濾膜的捕集效率應> 99.9%。
 

  5.2 標準膜片
 

  由惰性材料(如聚碳酸酯等)製成,應避光存放;使用前應檢查膜片是否存在破損等情況。
 

  6 儀器和設備
 

  6.1 廢氣中水份含量的測定裝置
 

  廢氣中水份含量測定裝置應符合HJ 836中廢氣中水份含量測定裝置的要求。
 

  6.2 廢氣溫度、壓力、流速的測定裝置
 

  廢氣溫度測定裝置應符合GB/T 16157中廢氣溫度測定裝置的要求;廢氣壓力、流速測定裝置應符合GB/T 16157中廢氣壓力、流速測定裝置的要求。
 

  6.3 β射線顆粒物測定儀
 

  6.3.1 採樣裝置
 

  顆粒物採樣裝置由組合式採樣管、冷卻和乾燥系統、

流量計

和抽氣泵單元以及連接管線等組成。除組合式採樣管由煙道外過濾的濾膜及固定裝置代替煙道內過濾的濾筒及濾筒採樣管外,採樣裝置其餘均應符合HJ/T 48中採樣裝置的要求。 

  採樣管應採用耐腐蝕、耐熱材料製造,並具備全程加熱功能,加熱溫度不應超過110℃。採樣管前端應採用彎管方式,並保證採樣嘴與採樣管整體呈90°角,前彎管表面應平滑,避免突變。採樣嘴應符合HJ 836中採樣嘴的要求。為避免靜電對採樣裝置的影響,採樣裝置應配有接地線。
 

  6.3.2 分析測量裝置
 

  分析測量裝置主要由14C等射線源、β射線探測器、濾膜傳送控制裝置、濾膜加熱裝置(加熱溫度不應超過110℃)等組成。不同類型β射線分析測量裝置組成可以不同,本標準列舉了兩種煙道外過濾顆粒物採樣及分析測量裝置示意圖,詳見圖1和圖2。

 

  1-煙道壁;2-採樣嘴;3-溫度測量;4-採樣管;5-皮托管;6-

壓力計

; 

  7-分析測量裝置;8-濾帶;9-濾帶壓緊裝置;10-β射線源;11-β射線探測器;
 

  12-濾帶傳送控制裝置;13-乾燥器; 14-流量計;15-抽氣泵
 

  圖1煙道外過濾顆粒物採樣及分析測量裝置示意圖(濾帶)

 

  1-煙道壁;2-採樣嘴;3-溫度測量;4-採樣管;5-皮托管;6-壓力計;
 

  7-分析測量裝置;8-濾膜;9-濾膜壓緊裝置;10-β射線源;11-β射線探測器;
 

  12-乾燥器;13-流量計;14-抽氣泵
 

  圖2煙道外過濾顆粒物採樣及分析測量裝置示意圖(濾膜)
 

  7 採樣和測定
 

  7.1 採樣位置和採樣點
 

  採樣位置和採樣點的設置應符合GB/T 16157、HJ/T 397等中有關規定。
 

  7.2 採樣準備
 

  7.2.1檢查濾膜是否存在破損或其他異常情況。
 

  7.2.2按照HJ/T 48中流量準確度的要求對顆粒物採樣裝置瞬時流量和累計流量準確度進行校準。對於組合式採樣管皮托管係數,應每年校準一次;當皮托管外形發生明顯變化時,應及時維護校準或更換。
 

  7.2.3確定現場工況、採樣點位和採樣孔、採樣平臺、工作電源、照明及安全措施等應符合監測要求。
 

  7.2.4 準備監測所需其他儀器設備、防護設備及原始記錄等。
 

  000011.3 樣品採集和測定
 

  7.3.1 根據現場實際測量的煙道尺寸,按7.1 要求選擇監測斷面,確定採樣點數目。
 

  7.3.2 記錄現場基本情況,清理採樣孔處積灰。
 

  7.3.3 檢查採樣系統是否漏氣,檢漏應符合GB/T 16157中系統現場檢漏的要求。
 

  7.3.4 測試前應使用標準膜片對儀器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與標準膜片的標稱值誤差應在±5%範圍內。
 

  7.3.5 按照儀器說明書操作要求設置採樣管及濾膜加熱裝置的加熱溫度。
 

  7.3.6待加熱溫度達到設定值並穩定後,按照儀器說明書操作要求對空白濾膜β射線透過量進行測量。
 

  7.3.7開始採樣,採樣步驟參見GB/T 16157中採樣步驟的要求,或按照儀器的操作方法使用微電腦平行自動採樣,採樣過程中進入採樣嘴的吸氣速度與測點處的氣流速度應基本相等,相對誤差小於10%。採樣全程應保證採樣管溫度及濾膜加熱裝置溫度在要求的範圍內。
 

  7.3.8採樣結束後,對截留顆粒物後的濾膜β射線透過量進行測量。
 

  7.3.9 根據採樣前後β射線穿過濾膜的衰減量得出濾膜上截留的顆粒物質量,結合本次標幹採樣體積,計算得出顆粒物濃度。
 

  8 結果計算與表示
 

  8.1 結果計算
 

  顆粒物濃度按式(6)計算:
 

  (6)
 

  式中:ρ——標準狀態下幹煙氣中顆粒物濃度,mg/m3;
 

  m——濾膜上捕集的顆粒物質量,g;
 

  Vnd——標準狀態下幹採氣體積,L。
 

  8.2 結果表示
 

  顆粒物的濃度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
 

  9 精密度和準確度
 

  9.1 精密度
 

  6家驗證實驗室對濃度水平為3 mg/m3、25 mg/m3、40 mg/m3的顆粒物濃度塵源進行測定:
 

  實驗室內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6.0%~11.2%,3.0%~7.4%,4.1%~7.0%;
 

  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1%、1.6%、1.4%;
 

  重複性限分別為:0.7 mg/m3、3.3 mg/m3、6.0 mg/m3;
 

  再現性限分別為:0.6 mg/m3、3.2 mg/m3、5.7 mg/m3。
 

  6家驗證實驗室對某電廠總排口、某鋼廠排放口、某焦化廠排放口等典型排汙口排放煙氣中顆粒物濃度進行測定。某電廠總排口煙氣中顆粒物濃度為1.3~2.5 mg/m3、平均值1.8mg/m3;某鋼廠排放口煙氣中顆粒物濃度為6.3~9.6 mg/m3,平均顆粒物濃度為7.9 mg/m3;某焦化廠排放口煙氣中顆粒物濃度為7.1~10.0 mg/m3,平均顆粒物濃度為8.6 mg/m3。
 

  實驗室內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9.2%~17.8%、6.0%~16.8%、7.6%~13.2%;
 

  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0.3%、1.3%、3.6%;
 

  重複性限分別為:0.8 mg/m3、2.7 mg/m3、2.5 mg/m3;
 

  再現性限分別為:0.9 mg/m3、2.5 mg/m3、2.4 mg/m3。
 

  9.2 準確度
 

  6家驗證實驗室對濃度水平為3 mg/m3,25 mg/m3,40 mg/m3的顆粒物塵源進行了測定:
 

  相對誤差分別為:-6.1%~-6.7%、-2.7%~7.0%、0.5%~2.3%;
 

  相對誤差的最終值為:-0.7±5.7%、1.5±3.3%、1.5±0.7%。
 

  10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0.1現場採樣的質量保證措施應符合HJ/T 397中現場採樣質量保證措施的要求。
 

  10.2在現場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選取入口直徑大的採樣嘴。
 

  10.3樣品採集時應保證每個樣品的增重不小於1mg,或標幹採樣體積不小於1 m3。
 

  10.4應保證採樣後截留在濾膜上的顆粒物全部在β射線的照射範圍之內;測試前後β射線穿過濾膜的能量衰減量不應超過總量的75%。
 

  11 注意事項
 

  11.1應定期檢查標準膜片,如發現膜片表面附有灰塵等,應用無水乙醇清洗膜片表面;如膜片表面出現破損、變色等,應及時更換標準膜片。
 

  11.2應根據使用頻率定期用潔淨氣體對採樣管進行反吹,每月不低於一次。
 

相關焦點

  • 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萬融實驗
    1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汙染源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的重量法。  本標準適用於各類燃煤、燃油、燃氣鍋爐、工業窯爐、固定式燃氣輪機以及其它固定汙染源廢氣中顆粒物的測定。  本標準適用於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當測定結果大於50mg/m3時,表述為「>50mg/m3」。
  • ...關於徵求北京市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
    各有關單位:按照《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有關要求和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17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我局組織起草了北京市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徵求意見稿)。按照《北京市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現公開徵求意見。
  • 北京環保局關於徵求北京市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的測定...
    各有關單位:按照《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有關要求和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17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我局組織起草了北京市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徵求意見稿)。按照《北京市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現公開徵求意見。
  • 煙塵直讀時代來臨,β射線法將成為便攜監測新寵兒.
    2019年12月27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固定汙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DB37/T 3785—2019)(以下簡稱「山東地標」),該標準已於2020年1月24日正式實施。與此同期,2019年12月23日,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固定汙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遼寧地標」),由此可見,β射線法已經逐漸普及,這也將意味著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將更加便捷。
  • 浙江: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浙江印發《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本標準規定了燃煤電廠在煙道、煙囪及排氣筒等固定汙染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汙染物監測的手工採樣和測定技術方法,以及可攜式儀器監測方法。對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的準備、採樣位置與採樣點的設置、廢氣排放參數的測定,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監測方法、採樣頻次和採樣時間、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作了相應的規定。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 山東:《固定汙染源廢氣 氮氧化物的測定 化學發光法》(徵求意見稿)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標準】日前,山東印發《固定汙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 化學發光法》(徵求意見稿)。該方法氮氧化物(以NO2計)的檢出限為1 mg/m3,測定下限為4 mg/m3,引用文件包括GB/T 16157 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HJ/T 373 固定汙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範和HJ/T 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範。
  • 浙江:《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DB33T...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標準】2018年11月12日,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了DB33/T 2167-2018《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省級地方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燃煤電廠在煙道、煙囪及排氣筒等固定汙染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汙染物監測的手工採樣和測定技術方法,以及可攜式儀器監測方法。對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的準備、採樣位置與採樣點的設置、廢氣排放參數的測定,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監測方法、採樣頻次和採樣時間、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作了相應的規定。   本標準為發布。
  • 環境空氣 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吸收法(徵求意見稿)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連續自動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測定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β射線法。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為發布。
  • 環境空氣顆粒物β射線法自動監測技術指南
    2020年2月1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HJ 1100-2020 《環境空氣中顆粒物(PM10和 PM2.5)β射線法自動監測技術指南》,該標準為首次發布,將於2020年4月12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中顆粒物(PM10和 PM2.5)的自動測定方法。
  • 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北極星大氣網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標準適用於固定汙染源無組織排放和有組織排放廢氣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 生態環境部:《固定汙染源廢氣 一氧化碳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
    生態環境部:《固定汙染源廢氣 一氧化碳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固定汙染源廢氣一氧化碳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HJ973-2018)。全文如下: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固定汙染源廢氣 一氧化碳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的公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固定汙染源廢氣  一氧化碳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可攜式催化...
    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山東省環保廳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可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徵求意見稿: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山東省環境保護廳提出並負責解釋。本標準由山東省環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固定汙染源廢氣現場監測技術規範...
    >HJ/T 398 固定汙染源排放煙氣黑度的測定 林格曼煙氣黑度圖法HJ 38 固定汙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 57 固定汙染源廢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HJ 75 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
  • 《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強制性河北省地方標準
    並予以通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按照河北省地方標準制定計劃,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編制了《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標準》《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標準》《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三項地方標準,為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提供了新支撐,為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增添了新保障
  • 《固定汙染源廢氣VOCs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地標發布(附全文)
    日前,重慶市環保局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VOCs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等法律、法規,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固定汙染源廢氣中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監測方法,制定本標準。
  • 政策| 重慶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 VOCs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前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固定汙染源廢氣中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監測方法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汙染源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氣相色譜-質譜測定法。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由重慶市環境保護局提出並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重慶市環境監測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鄧力,羅財紅,鄒家素,朱明吉,郭志順,龔玲,餘軼松。本標準於2016年7月20日發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
  • 河北發布水泥、平板玻璃、鍋爐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標準
    HJ 819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 836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HJ 848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水泥工業DB13/T 2352煤場、料場、渣場揚塵汙染控制技術規範DB13/T 2376固定汙染源廢氣顆粒物的測定β射線法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 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固定汙染源廢氣醛和酮類化合物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汙染源廢氣中醛、酮類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法。本標準適用於固定汙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2-丁酮、丁醛、苯甲醛、異戊醛、戊醛、己醛共 12 種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 江蘇:《固定汙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38 固定汙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 75 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HJ 76 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 212 汙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T 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範HJ 732
  • 固定汙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技術
    此外,VOCs為臭氧和二次有機顆粒物(SOA)生成的主要前體物,具有較強的光化學反應活性,可引發城市光化學煙霧。據研究表明,中國的排放主要來源交通、工業和生物質燃燒三大部門,而未來中國工業固定汙染源的VOCs排放總量將呈現大幅度增長的趨勢。為了控制固定汙染源VOCs排放,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我國逐步將VOCs控制納入大氣汙染物控制體系,逐漸建立和不斷完善排放標準和相關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