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糖前期不是病,不會發生併發症?

2020-08-19 英敏醫生

30多歲的張女士最近遇到一件「蹊蹺&34;張女士不解地問。

「你這個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一種糖前期狀態。」

「糖前期?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張女士暗自思忖著。

「可是我出現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回事呢?」

「考慮你那個時候是發生了低血糖,雖然在那個不舒服的時刻沒有測量血糖,但進食後症狀緩解,這個結果往往也就說明了當時是一個低血糖症狀。」



餐前低血糖症狀,這個在糖前期人群就可以出現。

怎麼就叫餐前低血糖呢?舉個例子吧,比如早晨正常吃完飯,到12點左右,就又該吃中午飯了,或者到下午五六點鐘,就又該吃晚飯了。這個餐前的低血糖,就是說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還沒到,在這之前半個小時左右,出現了低血糖的症狀,或者是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在晚飯前半個小時左右出現了低血糖,也就是那些心慌呀,出汗呀,手抖呀那些症狀。

哦,是這樣,張女士想了想,怪不得自己總是騎車行駛到高樓那一片地方就難受,原來與高樓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因為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午飯前的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出現了那種症狀,並非高樓風水如何如何,而是因為自己處於糖前期才出現了這個症狀呀,張女士恍然大悟。

不過問題又來了,糖前期人群為什麼就會出現低血糖呢?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糖尿病不是血糖高嗎?糖前期不也是血糖高嗎?那怎麼又出現低血糖了呢?別急,咱一個一個慢慢來解答。



一,何為糖前期?

糖前期,顧名思義,是指糖尿病前期這個階段,也就是說,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這個階段。

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呢?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毫摩爾每升,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7.8毫摩爾每升。

二,糖前期的診斷標準是多少?

糖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大於6.1,但不超過7,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7.8,但不超過11.1毫摩爾每升。

其實仔細看,這裡面包含了3種情況:

第1種,僅僅是空腹血糖高了,超過6.1,但不足7,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

第2種,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2小時血糖高了,超過7.8,但不足11.1。

第3種,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都高了:空腹大於6.1,不足7,且餐後大於7.8,但不足11.1。

這3種情況都屬於糖前期,它們是糖前期的3種類型。

三,糖前期為什麼出現低血糖現象?

要想弄明白這個,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正常的血糖代謝的情況。

機體進食之後,葡萄糖被吸收入血,血糖逐漸升高,血糖升高也會伴隨著胰島素的同步分泌增多,胰島素數量增多,它才能夠將眾多的葡萄糖「引領&34;,並「引領&34;之中,爭取回歸到健康人隊列。



八,幹預糖前期,生活方式改善是基礎:

在糖前期,我們總是提倡讓他們進行生活方式的改善,那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都有哪些呢?

1,飲食方面:糖前期人群要限制甜品,尤其是甜飲料的攝入,另外,高油高脂的食物也儘量少食用,但要注意,也不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一般情況下,輕體力勞動的糖前期人群,每天的主食量不少於3兩,每頓飯調整進食順序,先吃菜肉,最後吃碳水。

2,運動方面:除了以上飲食的調整以外,偏胖的糖前期人群還要多進行體育鍛鍊,快走、慢跑、騎自行車都可以,要求每天不少於30分鐘,但偏胖的人可以視自己情況,運動量稍大一些也是可行的。

其他還有不要熬夜,不要壓力過大,保持情緒穩定等等方面。

好了,下面我們再對本文做一下總結吧!

總結:糖前期是指血糖升高,但尚未達到診斷糖尿病標準的這個階段,一般是指空腹血糖大於6.1,但小於7,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7.8,但小於11.1這個階段,它是健康人與糖尿病的一個十字路口,是健康人向糖尿病發展的一個階段。診斷了糖前期,也好比站到了糖尿病的「懸崖&34;的準備,依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執行力來控制住糖前期,回歸健康。

相關焦點

  • 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是帕金森病
    在臨床上運動神經元的症狀主要以動作不協調、鷹爪手、動作僵硬為表現,這些表現跟帕金森的症狀很相同,所以在治療時這兩種病可以採取定顫散風湯的治療方法。 在運動神經元病中,主要的臨床症狀表現是:四肢無力、僵直、行走困難,震顫,構音不清,聲音嘶啞,鼻音重,甚而無力說話,失語,飲水返嗆,吞咽困難,甚而無力吞咽,不會飲食,飲食由鼻飼,有的出現流涎,可出現苦笑面容、強哭、強笑等。所以,在運動神經元病中,有許多臨床症狀具有與帕金森病相同的臨床症狀和表現,而帕金森病成為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就不足為奇了。
  • 糖友需嚴防兩種急性併發症,血糖過高或過低都很危險!
    糖友需嚴防兩種急性併發症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有危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秋月糖尿病主要是由於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利用缺陷導致的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代謝性疾病
  • 「闢謠」專家有話說:6條謠言,糖友們必須知道真相
    都說糖尿病患者患此病是吃出來的,所以很多糖友就簡單認為,吃出來的病,再給它吃回去就可以了。通過食療就能治療糖尿病,這個說法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聽說過,但事實上,真正通過食療就能治癒的患者幾乎是不存在的。它只能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 蕭亞軒經紀人闢謠愛滋病傳聞,劉詩詩吳奇隆合體再次發糖
    會火娛樂快報,給你最新最全娛樂速遞~劉詩詩吳奇隆合體發糖近日,有網友曬出一段劉詩詩與吳奇隆同框錄製的視頻,並配文:祝賀新人新婚的。視頻中,劉詩詩換了新髮型,一頭短髮燙卷,十分可愛。蕭亞軒經紀人闢謠近日,有網友曝料稱蕭亞軒罹患愛滋病,且經紀人已經回應屬實,目前正在積極治療中。對此,蕭亞軒經紀人發文闢謠稱:「還能傳的再離譜一點嗎?」 並表示那麼齷齪的猜疑,就留給那些「有點閒」的鍵盤俠吧。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嗎?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嗎?闢謠醫學上常見的痴呆有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一般人理解的老年痴呆是指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老年和老年前期,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 帕金森病晚期的三大併發症類型,別忽視,可引起殘疾等嚴重後果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起病比較隱匿,初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但隨著老年化社會的進展,帕金森病的危害逐漸被大家重視。運動併發症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因素之一,運動併發症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症狀波動,第二類為異動症。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然而,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並非一帆風順。的確,在剛開始用這些藥的時候,可以有效緩解症狀,但過一段時間後,部分患者的療效減退,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運動併發症。運動併發症幾乎危害著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早期可能有30%的病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3到5年病齡的患者中,有70%以上的人會出現;7年或7年以上病齡的患者,有80%的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
  • 帕金森中晚期運動併發症可致殘
    原標題:帕金森中晚期運動併發症可致殘   重陽節也叫老人節。人老了,就抖了?老了,就蹣跚了?老了,走著走著就會卡住了?這些都是老年人的正常表現嗎?不!這些可能是老年相關疾病帕金森病的表現。
  • 帕金森病會死亡嗎?如何減少併發症,改善預後
    帕金森病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情累及大腦,影響生活質量,並且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60歲或更高齡被診斷,因此很多人對帕金森病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很在意。其實這個疾病本身並不致命,但是相關的併發症會降低患者的預期壽命。
  •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講講糖尿病幹預管理
    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保持增長趨勢,今年4月份,由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教授牽頭的最新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8%,成人糖尿病前期比例35.2%,我國大陸地區糖尿病患者總數估計為1.298億。(發表於BMJ,WeipingTeng, BMJ. 2020; 369: m997.)
  • 「升糖王」找到了!升糖指數比米飯還高,醫生忠告:管住嘴就能贏
    糖尿病的併發症知多少?· 心梗,前幾日孫僑潞的去世給了我們思考,同樣這也是糖尿病致死率高的原因· 傷口潰爛,不好修復· 腎結石· 血栓· 皮膚化膿性感染· ……為了遠離併發症,忌口很重要,首先了解一下,為什麼米飯吃著不甜,卻能升糖!
  • |糖尿病併發症|...
    由再生醫學衍生出無數新興療法,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先天性遺傳缺陷等疾病和各種組織器官損傷的治療。再生醫學對糖尿病的意義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稱,糖尿病患者大多是通過注射胰島素及藥物來控制血糖,從而達到減輕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的目的。
  • 糖尿病前期狀態有兩種,標準多少?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醫生告訴您
    糖尿病前期狀態目前來看,由於症狀並不明顯,往往不會讓患者察覺,只有在體檢檢查血糖的時候才會發現,甚至很多人只是單純的檢查空腹血糖也不一定能發現問題。但實際上糖尿病前期對於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此段時間內將血糖控制到標準範圍內,還是有機會避免患2型糖尿病的,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是可以逆轉的,那麼,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什麼是糖尿病前期,如何做來逆轉病情呢?
  • 糖尿病併發症將在什麼時候發生?取決於你的「三高一低」
    糖尿病人都知道的「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下降,只是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症狀表現,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而危害更大的是那此身體裡悄然發生的變化,稱之為「三高一低」,這才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糖尿病前期狀態目前來看,由於症狀並不明顯,往往不會讓患者察覺,只有在體檢檢查血糖的時候才會發現,甚至很多人只是單純的檢查空腹血糖也不一定能發現問題。但實際上糖尿病前期對於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此段時間內將血糖控制到標準範圍內,還是有機會避免患2型糖尿病的,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是可以逆轉的,那麼,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什麼是糖尿病前期,如何做來逆轉病情呢?
  • 糖尿病併發症男女各不同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袁戈恆本報記者 李 爽糖友的困擾,主要來自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所帶來的威脅。近日歐洲糖尿病年會上有專家指出,男女糖友患上各種併發症的風險並不相同。法國一項隊列研究對14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發現糖腎在男性中進展更快,更易進入需要透析或腎移植的終末期階段。據分析是由於男女激素在糖腎病情進展中的作用不同:女性雌二醇可通過減少轉化生長因子-β的表達來抑制糖腎的發展,而男性睪酮的作用則相反。不過,一旦進入腎病終末期,無論是接受腎移植還是透析治療,女性都將承受更高的死亡風險。
  • 闢謠!23歲電競奇才因病退役
    超重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育史;6.1 mmol/L≤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 7.8mmol/L≤糖負荷2小時血 糖(2hPG)<11.1mmol/L,為糖調節受損,也稱糖尿病前期, 屬於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
  • 因為糖尿病得了「糖網」,吃什麼藥可以治?
    如果糖尿病的治療與控制做得不到位,還容易導致各種併發症的產生和發展,可累及眼、腦、心、神經和足等多個部位。 而在糖尿病的併發症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下簡稱:糖網)無疑是最常見且嚴重的眼部併發症
  • | 健康闢謠日曆
    | 健康闢謠日曆 2020-11-30 0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跳跳糖為啥會「跳」?
    70後和80後的朋友想必不會陌生,那種糖粒在嘴裡亂撞亂蹦的感覺,給童年帶來了不少別樣的快樂,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弄清楚跳跳糖為什麼會跳了嗎?將一顆白色的跳跳糖放進一杯澄清石灰水中,隨著糖豆越來越小,原本清澈的石灰水漸漸變得渾濁起來。考慮到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我們大體可以判斷出跳跳糖中含有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