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文章的評論中,有讀者提到過一個問題,《山海經》中的天帝是誰?這個問題其實頗為複雜,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首先我們要明確概念,我們在《山海經》中,其實找不到天帝這倆字。
這並不是說在《山海經》中沒有天帝,相反,《山海經》中的天帝眾多,以至於統稱為帝。《山海經》中的帝和我們熟知的,後來皇帝的帝,不是一個概念。皇帝專指人間的帝王,這個概念是從秦始皇時期開始的。
而在《山海經》中記錄的那個年代,帝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其中包含天帝、上帝以及人帝的含義在裡邊,帝等同於神,甚至高於一般神的概念。很多人可能對人神混淆不理解,我們的祖先到底是人還是神?
其實神話,就是後人對於祖先生活的描述與記錄,而在我們古老傳統的文化中,祖先就是神,祭神等於祭祖。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我們看上古神話的時候,就會減少很多疑惑了。
言歸正傳,我們說《山海經》中眾多之帝,誰才是至高無上的天帝?《山海經》中記載的帝雖然多,但眾帝之中,其實也是有高低強弱的分別的。強的,自然是開闢世界號令諸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帝級別。
弱的,只能統領人間氏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帝級別。其實這裡邊也有規律,越古老的帝一般越強大。《山海經》中的帝也會死,比如帝堯、帝舜、帝嚳等等,明確記載了葬地。
但更加古老的帝俊、黃帝、炎帝、太昊、少昊等等,都沒有死亡和葬地的記載。這其實也就體現了帝與帝之間的神性差異。其實不用我多說,大家也知道,《山海經》中的黃帝、炎帝、帝俊,神性遠超其他帝。
先說帝俊(qūn),帝俊之名,很多人知道還是通過小說之類的,可見在後世的影響力有限。但在《山海經》中,帝俊卻是最古老、神秘的一位帝。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帝俊之妻常曦,生十二月。
所以帝俊還是日月之父,這個神性就很強了。從人的角度說,帝俊的子孫後代也同樣遍布天下四方,完全是可以和黃帝、炎帝相提並論的人類始祖之一。那麼帝俊是《山海經》中最強的至高天帝嗎?
其實從神性的角度說,炎帝、黃帝也不差。據《山海經》記載,炎帝有一支後裔眷族叫做互人族,能乘雲雨,上下於天,後代族裔都能上天,你說炎帝神性能差嗎?而黃帝眷族也很厲害,有軒轅國,其不壽者八百。
炎帝、黃帝作為我們的祖先,我們總是喜歡研究其人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其神性的一面。蚩尤夠神的吧,能打敗蚩尤的黃帝會差嗎?當然,炎帝被蚩尤驅逐,而黃帝打敗蚩尤,從這裡看,黃帝神於炎帝。
而黃帝與帝俊的神性,也是有別於其它帝的。我們看帝俊的記載,《山海經》中說,有五彩之鳥,惟帝俊下友。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什麼意思呢,這裡重點其實是這個下字。
下是個方位詞,對應上,上是哪?上就是天,下就是地。這也說明帝俊的地位遠在其他帝之上,是在天上的。而黃帝雖然不在天上,卻也出現過下這個字。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殺蚩尤。
這說明黃帝的神性是不遜於帝俊的,都可以號令天神。那麼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山海經》記載,帝俊之子為帝鴻氏,雖然《山海經》沒說帝鴻氏和黃帝的關係,但根據《左傳》等記載,認為帝鴻氏即黃帝。
從神性繼承的角度說,這其實是合理的。就算帝俊和黃帝不是父子,其中肯定也是有聯繫的,從後世神話的角度說,黃帝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代了帝俊的地位的。當然從這裡來看,帝俊在《山海經》中的地位是高於黃帝的。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