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經》中除了炎帝黃帝兩大部族之外,還有一個神秘的第三部族,它就是帝俊部族,關於帝俊的記載只存在於《山海經》中,其他史書經史子集均無記載。
帝俊部族是否真實存在,如果真實存在,為何又消失在後人的史書中,關於帝俊的傳說,我們非常熟悉的就是他的三位妻子,一個名叫羲和住在東方海外的甘淵,生了十個太陽,另一個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十二個月亮。
他還有個名叫娥皇的妻子,《大荒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娥皇生了個一頭三個身子的兒子,建立了三身國,著名的羿射十日的神話中,羿使用的弓箭也是帝俊所賜,《海內經》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這句話的意思是帝俊賜給羿紅色的弓和白色的弓箭,用來扶助下國,羿從此開始撫恤下方百姓的艱辛,《山海經》中說帝俊的兒子和孫子眾多,他們分別創建中容之國、司幽之國、白民之國、黑齒之國、三身之國等。
這些部落都使四鳥,由此可見帝俊也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而且以「鳥」為圖騰的遠古部族,《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五採之鳥,相鄉棄沙。惟帝俊下友,帝下兩壇,採鳥是司。
這段話的意思是有一群長著五彩羽毛的鳥,它們相對而舞,帝俊從天上下來和它們做朋友,帝俊在下界的兩座祭壇,由這群五彩鳥侍奉著,這段話的言外之意是說帝俊並不在人間,而在天界,這裡的五彩鳥實際上是神話中的鳳鳥,它是帝俊部族的圖騰。
在《山海經》中還記載了帝俊的子孫各種發明,這些發明在後來的史書中都被移植到了黃帝和炎帝部落的頭上,《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帝俊的子孫發明了舟、車、歌舞、琴瑟、百巧、百穀種植,從食到行,從勞作到歌舞無不閃爍著智慧之光,由此可見帝俊部族的發達及文明之先進。
那麼帝俊部族是如何消失的呢,上古時代,炎帝和黃帝部族逐漸強大起來,而帝俊的子孫卻分散在天地四方,雖然都建立了自己的部落,但無法形成強大的力量,隨著炎帝和黃帝爭天下,在大大小小戰爭中,帝俊部族逐漸被消滅或吞併,帝俊部族的功績也被炎帝和黃帝奪走了。
帝俊之妻羲和和常羲分別生十日和十二月,變成了黃帝使羲和作佔日,常羲作佔月,帝俊的兩個妻子變成了黃帝手下掌管曆法的兩個大臣,羿射十日本是受帝俊派遣的,安民之功本應歸於帝俊,但到史書中卻變成了堯之時,十日並出,堯命羿去除害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