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數學模型―微分方程與傳輸算子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上兩式為含有兩個待求變量 的聯立微分積分方程。

為了得到只含有一個變量的微分方程,

須引用微分算子 ,即

,…,

在引入了微分算子 後,上述微分方程即可寫

(2-1)

根據式(2-1)可畫出算子形式的電路模型,如圖2-1(b)所示。將圖2-1(a)與(b)對照,

可很容易地根據圖2-1(a)畫出圖2-1(b),即將L改寫成Lp,將C改寫成

其餘一切均不變。當畫出了算子電路模型後,即可很容易地根據圖2-1(b)算子電路模型列寫出式(2-1)。

給式(2-1)等號兩端同時左乘以p,即得聯立的微分方程,即

將已知數據代入上式,得

(2-2)

用行列式法從式(2-2)中可求得響應i1(t)為

注意,在上式的演算過程中,消去了分子與分母中的公因子p。這是因為所研究的電路是三階的,

因而電路的微分方程也應是三階的。但應注意,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分子與分母中的公因子都可消去。

有的情況可以消去,有的情況則不能消去,視具體情況而定。故有

上式即為待求變量為i1(t)的三階常係數線性非齊次常微分方程。

方程等號左端為響應i1(t)及其各階導數的線性組合,

等號右端為激勵f(t)及其各階導數的線性組合。

利用同樣的方法可求得i2(t)為

上式即為描述響應i2(t)與激勵f(t)關係的微分方程。

推廣之,對於n階系統,若設y(t)為響應變量, f(t)為激勵,如圖2-2所示,則系統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為

(2-3)

用微分算子 表示則為

 

或寫成

又可寫成

式中

稱為系統或微分方程式(2-3)的特徵多項式;

(2-4)

H(p)稱為響應y(t)對激勵f(t)的傳輸算子或轉移算子,它為p的兩個實係數有理多項式之比,

其分母即為微分方程的特徵多項式D(p)。H(p)描述了系統本身的特性,與系統的激勵和響應無關。

這裡指出一點:字母p在本質上是一個微分算子,但從數學形式的角度,以後可以人為地把它看成是

一個變量(一般是複數)。這樣,傳輸算子H(p)就是p的兩個實係數有理多項式之比。

例2-1 圖2-3(a)所示電路。求響應u1(t),u2(t)對激勵 的傳輸算子及u1(t),u2(t)分別對i(t)的微分方程。

解 其算子形式的電路如圖2-3(b)所示。對節點①,②列算子形式的KCL方程為

代入數據得

對上式各項同時左乘以p,並整理得

用行列式法聯解得

故得u1(t)對i(t),u2(t)對i(t)的傳輸算子分別為

進而得u1(t),u2(t)分別對i(t)的微分方程為

可見,對不同的響應u1(t),u2(t),其特徵多項式 都是相同的,

這就是系統特徵多項式的不變性與相同性。

相關焦點

  • 【奮進•足跡:扶持建設學科巡禮】之七——分數階微分方程的數值方法
    」學科巡禮一、學科概況‍      「分數階微分方程的數值方法」學科團隊主要針對分數階微分算子和分數階微分方程的非局部特性,設計強健而高效的算法,並在計算機軟體環境中進行測試和數值模擬。二、學科方向     (1)研究分數階微分方程模型的譜方法與譜配置方法。這些模型問題中包含三種不同的分數階微積分算子,即Riemann-Liouville分數階微分算子、Caputo分數階微分算子和Riesz分數階微分算子。     (2)研究具有模糊參數的分數階微分方程的譜方法與譜配置方法。
  • 2018考研數學微分方程
    考研數學:考研數學複習先了解考察特點,命題趨勢,再對症下藥的複習,這樣才能提升效率。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數學微分方程,更多考研數學怎麼複習、考研數學題型、考研數學大綱、考數學試題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電容、電感、直流電機的數學微分模型
    對於控制系統的建模,除對控制器進行建模外,還需要對控制對象進行建模,包括機械元器件和電子元器件。今天,主要介紹一下控制系統中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數學微分模型。設電容器的電容為C,則其微分方程為:i = C * du/dt其中,i和u分別為電容器兩端的電流和電壓。2、電感器電感器主要用於電子控制單元內部濾波電路、電壓變換器。
  • 描述物質運動變化的數學學科: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形成與發展與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在現實的世界中,物質的運動及其變化規律在數學上是用函數關係來描述的,這意味著問題的解決就是要去尋求滿足某些條件的函數,而這類問題就轉換為微分方程的求解問題。
  • 《歐拉方程及微分方程建模》思路與方法
    【注】歐拉方程其實就是一種線性微分方程的結構,只不過不具有直接的顯性結果,需要換元變換得到。 三、微分方程模型求解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1) 確定模型類型:注意到實際問題中與數學中的導數相關的常用詞語。
  • 微分方程VS機器學習,實例講解二者異同
    微分方程(DE)與機器學習(ML)類數據驅動方法都足以驅動 AI 領域的發展。二者有何異同呢?本文進行了對比。微分方程模型示例納維-斯託克斯方程(氣象學)這一模型被用於天氣預測。它是一個混沌模型,當輸入存在一點點不準確,預測結果就會大相逕庭。
  • 科學大講堂 | 中科院院士、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專家江松院士闡述偏微分方程的應用、分析與數值
    講座中,江松院士首先介紹了什麼是偏微分方程(PDE),指出偏微分方程是一門非常古老的學科,是一種具有實際物理背景,蘊含信息非常廣泛的一類方程,並介紹了各種各樣用於描述世間萬物的偏微分方程,以及偏微分方程如何逐漸地從一個單一的學科變成研究解決其他數學分支(如幾何,拓撲,動力系統,概率統計等)問題的一個關鍵工具
  • 偏微分方程:一門揭示宇宙奧秘、改變世界面貌的科學
    什麼是偏微分方程?中學裡的數學,已講過函數,並涉及到一點簡單的微積分。正因為如此,在大學裡開設的偏微分方程課程,往往稱之為數學物理方程,重點強調那些與物理世界密切聯繫、有鮮明個性的特殊類型的偏微分方程。這樣做,才真正反映了這門課程的本質特點,充分顯示了其作用與優勢。當然,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經典的數學物理方程,除了上面列舉的最典型的三類方程外,其範圍也在不斷的擴大。
  • 微分方程:極富生命力,包羅萬象的數學分支
    因為在現實的世界中,物質的運動及其變化規律在數學上是用函數關係來描述的,這意味著問題的解決就是要去尋求滿足某些條件的函數,而這類問題就轉換為微分方程的求解問題。;複變函數、李群、組合拓撲學等數學分支的新發展,深刻影響了微分方程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微分方程的應用及理論研究的有力工具。
  • 「神經常微分方程」提出者之一:如何利用深度微分方程模型處理連續...
    David Duvenaud 與微分方程的羈絆David Duvenaud 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連續時間模型、隱變量模型和深度學習。近年來,他的工作和微分方程產生了緊密聯繫。深度學習能夠與微分方程相結合?是的。
  • 北洋數學講堂 江松院士帶你探索偏微分方程
    本站訊(通訊員趙亞璁 攝影劉麗麗)它是數學的一個古老分支,它是推動眾多領域發展的數學模型,它也是極具挑戰的世界級公認難題,它就是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PDE)。
  • 【物理數學】解微分方程為什麼會出現個e?
    Q:解微分方程為什麼會出現個e?
  • 天生一對,硬核微分方程與深度學習的「聯姻」之路
    而這些數理基礎,正好是構建可計算、可泛化、可解釋和穩健 ML 系統所必需的。在眾多演講中,我們發現董彬老師介紹的微分方程非常有吸引力,它對於探索新的深度學習架構、構建更高性能的深度學習模型非常有幫助。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重點關注微分方程在深度學習中的應用,看起來,它們確實是天生一對的組合。
  • 大學軍事學專業介紹:應用數學
    應用數學學科由應用數學研究所,數學系和數學實驗室組成。主要研究方向有:優化理論與方法、算子理論與算子代數、隨機微分方程及其在金融數學中的應用、偏微分方程數值解及特徵值問題、函數逼近理論、矩陣擾動理論及矩陣計算、非線性微分方程及化工數學等。
  • 系統微分方程的解―系統的全響應
    一、 線性系統微分方程線性的證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5509.htm線性系統必須同時滿足齊次性與疊加性所以,要證明線性系統的微分方程是否是線性的,就必須證明它是否同時滿足齊次性與疊加性。
  • 偏微分方程:作用、分析與數值求解
    報告題目:偏微分方程:作用、分析與數值求解 報 告 人:江松 研究員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報告時間:2020年9月27日9:00 報告地點:數學學院二樓報告廳 校內聯繫人:張然zhangran@jlu.edu.cn 報告摘要: 科學與工程技術
  • 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法介紹
    上篇文章——鋰離子電池模型介紹一、偏微分方程(組)的解法介紹引導
  • 王明新——東南大學——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生物數學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57-03 所在院校: 東南大學       所在院系: 數學系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應用數學
  • 2020考研數學高數要掌握的核心知識點梳理:微分方程
    2020考研數學高數要掌握的核心知識點梳理:微分方程 2019-05-01 14:51:26| 來源:廣東考研信息
  • 分析學的5大「步」:微積分到函數論、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微積分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性質及其應用的數學分支學科,並成為數學其他分支的基礎,也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必備工具。現在微積分學教程,通常的目錄次序是極限、微分、積分,正好與歷史順序相反。泛函分析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撲線性空間到拓撲線性空間之間滿足各種拓撲和代數條件的映射的分支學科,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是從變分問題,積分方程和理論物理的研究中發展起來的。它綜合運用函數論,幾何學,現代數學的觀點來研究無限維向量空間上的函數,算子和極限理論。它可以看作無限維向量空間的解析幾何及數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