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式為含有兩個待求變量 , 的聯立微分積分方程。
為了得到只含有一個變量的微分方程,
須引用微分算子 ,即
, ,…,
在引入了微分算子 後,上述微分方程即可寫
即
(2-1)
根據式(2-1)可畫出算子形式的電路模型,如圖2-1(b)所示。將圖2-1(a)與(b)對照,
可很容易地根據圖2-1(a)畫出圖2-1(b),即將L改寫成Lp,將C改寫成 ,
其餘一切均不變。當畫出了算子電路模型後,即可很容易地根據圖2-1(b)算子電路模型列寫出式(2-1)。
給式(2-1)等號兩端同時左乘以p,即得聯立的微分方程,即
將已知數據代入上式,得
(2-2)
用行列式法從式(2-2)中可求得響應i1(t)為
注意,在上式的演算過程中,消去了分子與分母中的公因子p。這是因為所研究的電路是三階的,
因而電路的微分方程也應是三階的。但應注意,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分子與分母中的公因子都可消去。
有的情況可以消去,有的情況則不能消去,視具體情況而定。故有
即
即
上式即為待求變量為i1(t)的三階常係數線性非齊次常微分方程。
方程等號左端為響應i1(t)及其各階導數的線性組合,
等號右端為激勵f(t)及其各階導數的線性組合。
利用同樣的方法可求得i2(t)為
即
即
即
上式即為描述響應i2(t)與激勵f(t)關係的微分方程。
推廣之,對於n階系統,若設y(t)為響應變量, f(t)為激勵,如圖2-2所示,則系統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為
(2-3)
用微分算子 表示則為
或寫成
又可寫成
式中
稱為系統或微分方程式(2-3)的特徵多項式;
(2-4)
H(p)稱為響應y(t)對激勵f(t)的傳輸算子或轉移算子,它為p的兩個實係數有理多項式之比,
其分母即為微分方程的特徵多項式D(p)。H(p)描述了系統本身的特性,與系統的激勵和響應無關。
這裡指出一點:字母p在本質上是一個微分算子,但從數學形式的角度,以後可以人為地把它看成是
一個變量(一般是複數)。這樣,傳輸算子H(p)就是p的兩個實係數有理多項式之比。
例2-1 圖2-3(a)所示電路。求響應u1(t),u2(t)對激勵 的傳輸算子及u1(t),u2(t)分別對i(t)的微分方程。
解 其算子形式的電路如圖2-3(b)所示。對節點①,②列算子形式的KCL方程為
代入數據得
對上式各項同時左乘以p,並整理得
用行列式法聯解得
故得u1(t)對i(t),u2(t)對i(t)的傳輸算子分別為
進而得u1(t),u2(t)分別對i(t)的微分方程為
即
可見,對不同的響應u1(t),u2(t),其特徵多項式 都是相同的,
這就是系統特徵多項式的不變性與相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