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前蘇聯自行廢除了與美國籤訂3年內不搞核武器的協議,進行了一次人類上最大威力的原子彈試驗。
美國慌了!
連忙實施一個緊急計劃,組織成立了一個團隊,研究如何利用空間探測器,探測核爆炸放出的X射線、γ射線和高能粒子。這對監測蘇聯未來的核試驗是很重要的。
這項計劃,在短短的16年間(1962年—1978年),使得X射線望遠鏡的測量精度提高了30萬倍。X射線望遠鏡測量精度的提高,從而讓我們對宇宙的認識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因為,它的使命並不僅僅是為了探測蘇聯的核試驗,後來它成為探測來自太空X射線的主要利器。
X射線望遠鏡,也成為我們要尋找黑洞的第一個主角,閃亮登場了……
要尋找一個黑洞,我們要從哪裡找?
太陽系裡不可能有黑洞,否則行星的軌道會被它強大的引力糾亂。
因為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坍縮形成的,所以最近的黑洞,不太可能比我們發現的,最近的大質量恆星天狼星還更近,它離我們有8光年。再退一步,肯定不會比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α更近,它離我們有4光年。
我們知道,黑洞連光都沒法從裡面逃出來,我們用光學望遠鏡肯定是看不到它的。可是,它在經過恆星時,這個在它背後的恆星是不是會被它遮擋一下,這樣我們就能感覺到黑洞的存在了呢?還是不行。
因為一個一般大小的黑洞,周長大概也只是50千米,它的圓盤張成的角不會大於10^-7弧秒。這樣大小的黑洞,從離我們4光年遠的地方去看,比我們看月球上的一根頭髮的直徑還小。比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所能分辨的東西還小1000萬倍。這麼小的暗天體,我們是不可能發現它的。
為了尋找黑洞,科學家們絞盡了腦汁。前蘇聯的科學家澤爾多維奇,首先想出了一個似乎行之有效的辦法。他認為,如果恆星與伴星相互環繞形成一個雙星系統,那麼從恆星運動的速度就可以測量伴星的質量,恆星運動的速度越快,說明這個伴星的質量越大,如果這個伴星質量大於2個太陽質量,並且沒有發出一點光,那它有可能是一個黑洞。
雖然,這個辦法進步了些,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第一,估算的暗伴星的質量很容易出現大誤差;第二,黑洞不是恆星能有的唯一暗夥伴,這個我們認為的黑洞,也可能是兩個軌道緊密的總質量達3個太陽質量的冷白矮星,或是2個軌道緊密的暗中子星。
後來澤爾多維奇和諾維科夫又想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因為黑洞會吸引繞著它轉的恆星周圍的氣體,形成一個吸積盤,從而讓氣體加熱形成輻射。因此,為了找黑洞,可以將光學望遠鏡與X射線望遠鏡結合起來。在黑洞候選者所在的雙星系統,一個是光學望遠鏡可以看到的亮星,但是沒有X射線;另一個應該是在光學望遠鏡上看不到,而發現有X射線的天體。
於是他們得出結論,在雙星系統中,有一個光學望遠鏡看不到,而發現有明亮的X射線的天體,並且質量大於2個太陽質量,則這個伴星很有可能就是黑洞。
當時的X射線望遠鏡還比較低級,為了避免大氣層對輻射的幹擾,科學家們想到的是,把探測X射線的儀器送到天上去。
1946年6月28日,為了研究太陽的紫外輻射,美國海軍研究所的弗裡德曼領導的團隊,第一次用二戰中繳獲的德國V-2火箭把光譜儀發送到大氣層之外。V-2火箭後來還搭載了蓋革計算器,不僅用於探測太陽的紫外線還探測其他恆星的輻射,但是當時探測儀器的靈敏度還是太低了。
直到1961年,像文中開頭所說的,為了探測蘇聯核爆的輻射,美國在物理學家賈柯尼的領導下,開始研究X射線飛行探測器,並於1962年6月18日,第一次發現了來自太陽系之外天蠍座的X射線。
1970年12月。賈柯尼小組製造的「自由號」X射線探測衛星終於上天了。接著在1978年,他們又放飛了一顆大衛星,稱做愛因斯坦號,這才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X射線望遠鏡。
從賈柯尼火箭到愛因斯坦望遠鏡的發射,在這短短的16年時間裡,X射線探測器的角測量精度提高了30萬倍。1999年發射升空的"錢德拉X射線觀測臺",它的功能更加強大,對探測星系、類星體和恆星以及尋找黑洞、暗物質的蹤跡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964年發現的天鵝X-1,當時並不能確定是不是黑洞,後來用自由號和愛因斯坦X射線望遠鏡證實了它就是一個黑洞,這也是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第一個黑洞。
黑洞的輻射其實就是電磁波,當然不只是X射線,還有無線電波(射電波)等。無線電波是與X射線相對的另一個極端,X射線的波長很短,而無線電波的波長卻很長。
1932年,楊斯基首次發現了來自銀河系的宇宙無線電波,並且這次無線電波的強度竟然比太陽發出的還要強。這就讓人不得不產生一個疑問:銀河系中大多數的恆星,距離我們比太陽還遠10億倍,它們發出無線電波的強度,應該比太陽弱10億的平方倍才對呀?為什麼它還會比太陽強呢?
為了探索宇宙這些秘密,射電望遠鏡誕生了。射電望遠鏡的發展過程,這裡我們就不多說了,今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萊恩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就是通過射電望遠鏡,觀測銀河系區域中心,發現那裡存在著一個,質量為太陽質量的400萬倍的巨型黑洞。
尋找黑洞的過程,伴隨著的,就是X射線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的發展過程,也是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秘密的一個過程。
和大人聊科學,小朋友卻聽懂了,就是 @醬子聊科學 關注我,漲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