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愛自己,解決自己內心的衝突,不背求自己和他人,懂得感恩。生活中,我們無心的言語可能會傷害最親近的人。職場上,我們隨口的玩笑可能會冒犯同事、老闆。相信很多職場中的人都有這種感覺: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強,工作也很努力,但老闆總是不重視自己,不認可自己。很多時候,問題就出在溝通這個環節。職場上,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會聊天、 懂溝通的人,因為溝通也是一種生產 力。有效的溝通不僅能準確地傳達信息,使雙方達成一致,還能推動各種關係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如何才能掌握溝通的藝術呢?
1.會溝通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不少人認為,有些人天生就具備會說話的天賦,而另一些人則沒有。其實,世界上並不存在什麼會說話的天賦。工作中的溝通與日常溝通差別很大,前者強調傳遞信息的效率,要求信息便於理解、便於傳達,在內容上則注重利弊分析。因果關係,在表達方式上則強調精煉。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後天訓練才能具備的素質。遺憾的是,雖然溝通是項通用的能力,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用得到,但學校教育並不注重對溝通能力的培養,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以後,自己學習溝通技巧並積累相關經驗的。
美國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別人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原因就在於許多人不懂得溝通的技巧,張嘴就會引發誤解、 爭吵和隔閡。職場中, 無論職位高低,溝通的雙方都要秉持誠懇的態度,互相尊重,正如成熟的麥穗總是彎著腰的。你的態度誠懇,對方就會覺得你把他當成一個很重要的人,對方也才會以誠懇的態度回應你。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觀察角度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也就不樣,你必須選擇一個便於他人理解的角度來傳達你想傳達的信息。善於溝通的人都掌握了這種技巧,而這種技巧是任何人通過不斷練習都能學會的。
2.非暴力溝通讓你更好地與他人交流
有人說,關係是由語言創造出來的。好的關係是有好的語言創造出來的,不好的語言則會給關係帶來傷害。只要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 人們的說話方式,用心體會一下各種言語給我們的不同感受,就不難發現,有些話的確傷人。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貿然打斷、拒不回應、隨意評價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創傷,有時甚至比肉體傷害更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會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敵視。「暴力溝通」有三個特點一指責、 批評和評價。
「非暴力溝通」的特點則與之相反一不指責、 不批評、不評價,只表達感受。表達感受就是除了我們要表達的信息、思想、情結,還要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請求,即溝通目標。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在於對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於使用什麼字眼。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回應,而是去觀察和感受,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和所有人的關係,歸根結底都是我們]和自己的關係。只有我們能夠愛上自己,才有可能愛上別人。當愛在你的心中流淌時,你自然就能體會到非暴力溝通的真諦。
3.全面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
如果溝通只是為了分出是非,那麼結果一定是傷感情的;如果溝通沒有分出是非,那麼就沒有效果。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知識體系、個人經歷都不一樣,別人並不定能夠準確地接收 和理解你想要傳遞的信息。溝通時最常見的誤區就是過度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表達上,認為自己只要認真地表達,溝通就算完成了,對方肯定會理解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但是,如果你的溝通能力有限,即便你很認真地去表達,也很難讓他人正確地理解你想要傳達的想法與情感。
一般來說, 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人手。第一,指出別人的行為對我們的影響,但避免評判和指責;第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不推測別人的意圖;第三在表達自己的需要的同時,保證對方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第四,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確保是請求而非命令。我們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愛自己,解決自己內心的衝突,不苛求自己和他人,懂得感恩。只要你能做到這些,你就會成為一一個強大的人,一個善於溝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