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發了《人是如何一步步廢掉的》,本篇發下我們如何改正錯誤,讓自己優秀起來。。
目錄(我們該怎麼做?)
1. 給自己一個理由
2. 切斷幹擾源
3. 「抗癌」APP
4. 目標獎勵
5. 輸出倒逼輸入
6. 設定自身體系
「1」給自己一個必須做的理由
什麼才能算是「必須做的理由?」
女明星的克制超乎想像,章子怡吃泡麵只吃四口!
這便是我說的,「給自己一個必須做的理由。」
不想學習的時候,想一想未來的生活,想一想夢想去的海邊,想一想未滅的野心。
減肥想吃美食的時候,想一想昨天櫥窗裡那條漂亮的裙子,上次街角遇到的那個男孩 。
拖延的都是「你不想做的事情」,那麼,就把這個「不想做」變成「必須做」,給自己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2」切斷幹擾源
我們的周圍的確有太多各種各樣的誘惑,比如手機,遊戲。
能抵抗住誘惑的是聖人,既然不是聖人,那就乾脆切斷幹擾源,遠離那些誘惑。
比如想看書,將手機靜音,放在一米以處位置。
「3」「抗癌」APP(癌:手機中毒患者)
這真的是我特別愛的神仙APP啊,番茄TO DO
了解番茄工作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叫做「心流」的概念。
什麼是心流呢?
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保持高度興奮的狀態就是心流。番茄鍾是用人為方式打造出容易產生心流的環境。
當你在心流狀態下學習時 ,專注做一件事,忘記時間流逝,不會走神,效率自然就高了!
那啥是番茄工作法呢?
簡單來說啊,就是我們列出每天的學習任務,然後把學習時間分解成若干個小塊,前25分鐘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之後5分鐘徹底休息。記住!必需要充分的休息!——每一個這樣的30分鐘,就叫做一個番茄鍾,或者叫一個番茄時間。
當番茄鐘響起後,你就馬上停下來休息,讓大腦得到充分的放鬆,為下一個番茄鍾做好準備。這樣做到勞逸結合,可以讓大腦保持高速運轉,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於番茄鍾,你可以下載番茄鍾APP。如果你怕手機幹擾你,可以去淘寶買個實體的番茄鍾。普通的計時器和鬧鐘,你也可以設置時間。
「4」完成目標後獎勵自己
這一點就非常簡單:
比如說,今天跑完800米之後獎勵自己吃一點肉肉,做完這一套題獎勵自己一個甜甜圈,不過要注意,獎勵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了沒有動力,太多了之前的辛苦就白費了。
「5」輸出倒逼輸入
什麼是輸出?即個人表達。人人生而有著表達的能力,只不過實現的方式不同。
作家的小說、畫家的畫作、舞者的舞蹈、建築師的高樓、作曲家的曲子,都是如此。
輸出倒逼輸入,我們總把重點放在輸入,就像我們都覺得學習就是輸入,看書、聽課,不斷地汲取知識就是學習的全部了。
我曾經也是這麼以為,以為輸出就是為了服務輸入,如果我自覺輸入的話,就用不著輸出了。
其實不然。學習的閉環是什麼?
輸入—加工整理—建立體系—內化—輸出。
最好的學習效果是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教會別人,以教促學,學以致用,用以致學。
所以,輸出很重要。
輸出倒逼輸入的例子很多,比如公司團隊要對某項技術做預研時,會指定某個小夥伴自己學個一或兩周,然後在團隊內部做技術分享。
再比如,我寫文章,有時候也是先定好主題和完成的時間,然後再去搜集和學習各種認知材料,最後整理出文。
所以,先給自己定一個可行的目標,記住 ,是可行的目標。
定了可行目標以後,給自己設置deadline(最後期限),逼迫自己在強壓下完成這個目標,
應這種方式以後,你的學習工作效率便會優於他人啦!
「6」設定自身體系
良好的時間管理,會讓你的每一天變得井井有條。自律久了,人便會在一種舒適而規律的慣性中生活
精力管理能保證一個人在體能充沛的情況下,高效完成工作。
其實說了這麼多,最終還是要你去做了才行呀
我以前是思想上的廢人,走了很多彎路才找到正確方法脫離出來。
「世界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一定是值得我們去奮鬥的」
客套話也不多說啦
點讚收藏+關注一套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