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柔媽
01
當前有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許多父母會特別疼愛孩子,父母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但實際上這只會使孩子過分依賴父母。
孩子每天生活在舒適圈裡,有一天離開舒適圈,就會不適應。家長要適當地讓孩子離開舒適圈,成長起來。
案例:
王女士,是一個非常喜歡寵愛孩子的人,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兒子,所以她覺得作為母親,她應該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
不僅給孩子們最好的衣服,給孩子們最好的食物。一個月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很多,但她認為愛孩子就應該是這樣。
在孩子六歲時,王女士漸漸發現了孩子有很多缺點。孩子總是喜歡依靠父母。早上穿衣服時,要媽媽幫忙穿。吃飯時,要媽媽喂,即使外出穿鞋,也不會繫鞋帶。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王女士的幫助,因此王女士非常苦惱,不知道如何糾正他,不知道如何能讓孩子獨立起來。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問題,她們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但正是這些行為,使孩子習慣性地依賴父母。
02
孩子為何對父母造成習慣性依賴?
1.過度寵壞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父母對孩子過多寵愛的情況。他們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做這做那,因此,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們認為父母為他做事是應該的。
他們不需要自己做,而且由於孩子們的能力和獨立性,都沒有得到良好的鍛鍊,孩子什麼都不會做,只能依靠父母。
2.照顧孩子的一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父母不會讓孩子解決這些問題,父母會照顧好一切。
父母做的越多,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就越大。他們不會獨立做事,而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依賴就產生了。
3.用愛約束孩子
當一些獨立的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們可以做得很好,而無需別人的幫助。但是,有些父母會經常不自覺地幫助孩子。
這就導致一些孩子會認為,不管他們如何做,他們都會有父母來幫助,所以不必擔心。
而且,當這些孩子將來遇到問題時,他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認為父母會幫助自己,不必擔心太多。這是因為孩子們已經養成了依靠父母的習慣。
實際上,無論您做什麼,都不要約束孩子。如果父母約束孩子的能力鍛鍊,並給孩子太多的愛,孩子就會過於依賴父母。
這樣的孩子將逐漸失去獨立能力,這將對他們的將來產生很大的影響。
03
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將來會怎麼樣?
1.社交能力差
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社交能力很差。這樣的孩子常常害怕交朋友。即使他們生活在一個小團隊裡 ,遇到一些困難,他們也不願意與周圍的人一起解決困難。
2.孩子膽小怕事
無法獨立生活的孩子,天生就沒有能力獨自完成一件事情,這使他們的人格膽怯。他們是一個過於依賴父母的人。
當他們遇到某些事情時,只會向父母求救 ,沒有辦法做好任何事情。因此,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沒有經驗或能力,沒有辦法突破艱巨的任務。
3. 啃老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一個無法獨立生活的孩子都是由父母安排的,長大後他甚至會指望家人安排生活。
做事不會主動解決,而是要等待父母為自己做好一切。
一些獨立的孩子在遇到機會時,會積極競爭,但是過於依賴父母的孩子只會躲在別人後面,不敢露面。
他們沒有進取心,他們只願意享受當下的時光,這樣的孩子更有可能失敗。
一個孩子不能獨立,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會有無數的麻煩,也會給父母帶來很多麻煩。
如果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獨立,則需要借鑑心理學上的「青蛙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