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是黑條的白馬,還是白條的黑馬?

2021-01-19 果殼

說起非洲的野生動物,斑馬一定是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物種之一。這些有著黑白相間條紋的動物頻繁出現在電視節目和書籍報刊上,使得人們對於它的樣子再熟悉不過了。本文的主角平原斑馬(Equus quagga)便是其中之一。


平原斑馬,是你印象中斑馬的樣子嗎?| Muhammad Mahdi Karim / Wikimedia Commons

平原斑馬的資料俯拾即是,但真要大家說出些它的故事,卻似乎有些難度。其實對這種「平凡而熟悉」的物種,我們往往都下意識地忽略了它們的故事,即使這故事是那麼的令人扼腕嘆息。

平原斑馬屬於奇蹄目馬科馬屬。馬科曾經是地球歷史上人丁興旺的家族,但在今天,它們已經嚴重衰落,科內僅有馬屬一個屬殘存,屬內也只剩7個成員。

或許有人會感到困惑,如此著名而常見的斑馬,為何非要畫蛇添足地在前面加上平原兩個字呢?這就引出了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斑馬其實並不是只有1種,而是有3種:平原斑馬、細紋斑馬(E. grevyi)和山斑馬(E. zebra)。

在3種斑馬中,平原斑馬是最常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的斑馬絕大部分都是平原斑馬,因此平原斑馬Plains zebra又被稱為普通斑馬Common zebra。

平原斑馬只是三種斑馬之一,但可能是你最常見到的一種 | Chris Harvey / www.ardea.com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平原斑馬並不是命名最早的斑馬。早在1758年,林奈就以E. zebra命名了山斑馬,斑馬的英文zebra正是由此而來。平原斑馬如今的學名E. quagga,是1785年才獲得的,而它得名的歷程,也有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

故事開始於1785年的南非,歐洲人來此之後發現了一種身體棕色、前半身帶有白色條紋的馬,並將其命名為E. quagga,這就是在一些雜誌上經常提及的斑驢。斑驢一經發現就遭到了大批量的獵殺,到1878年,野外就再也見不到這種斑驢的活動痕跡了,僅有一小部分被帶到歐洲展覽觀賞的斑驢留存了下來,但它們也沒能夠將種族延續下去。

斑驢標本 | extinctanimals.org

諸多對斑驢的繁殖計劃均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一隻斑驢死於1883年

長期以來,斑驢都被視為是一個獨立物種,斑驢的滅絕也使得人們屢屢感到惋惜。它們真的滅絕了嗎?在此後一百多年間,人們似乎就是這樣認為的。

在斑驢被命名以後,平原斑馬在1824年也有了自己最初的學名E. burchelli,長期以來它都以這個學名出現。但始終都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平原斑馬同已經滅絕的斑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個爭議在100多年後的2005年才終於得到了答案。基於DNA的研究表明,二者其實是同一物種,所謂的斑驢,只是平原斑馬的一個亞種,它與其他亞種分離的時間也不超過30萬年。

試圖以平原斑馬繁育斑驢的失敗案例 | Dave Watts

由此,也導致了一個戲劇性的結果。由於斑驢命名更早,E. quagga這一學名有著優先權,平原斑馬便從此鳩佔鵲巢地繼承了斑驢的學名,而斑驢則成了平原斑馬已滅絕的指名亞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自欺欺人地說,斑驢並沒有滅絕,而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著

雖然指名亞種滅絕了,平原斑馬仍舊有6個亞種存世。平原斑馬的分布廣泛,但是卻遠沒有多數人想像中那般廣泛,它分布於非洲東部至南部的草原地帶,也有少量種群進入了非洲西南的沙漠地區,至於西非降水豐沛的雨林,則從來沒有任何斑馬涉足。

馬屬是一個形態頗為保守的屬,屬內成員的外形都大同小異,平原斑馬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標準馬的形態。平原斑馬體長217~250cm,肩高127~140cm,體重175~380kg,它們全身都帶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斑馬一名也因此而來得。

除了平原斑馬外,細紋斑馬和山斑馬同樣帶有此類條紋,因此這3種斑馬粗看非常相似,但其實在細節上頗有差別。平原斑馬與後兩者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它的腹部有著明顯的條紋,而另外兩種斑馬的腹部都是沒有條紋的。

原圖: Yathin S Krishnappa / Wikimedia Commons;製圖:雪梨

細紋斑馬又稱格氏斑馬,分布於非洲東部高原地帶,體型比平原斑馬更大,可達350~450kg。顧名思義,細紋斑馬身體上的條紋要比另外兩種斑馬更加狹細,粗細也相當均勻,並且背部中央還有一條一直延伸到尾部的縱紋

原圖: Wikimedia Commons;製圖:雪梨

命名最早的山斑馬,分布於西南非洲山地,體型與平原斑馬大致相仿。山斑馬的條紋比細紋斑馬寬,但比平原斑馬狹窄,而且身體中部的白色條紋比黑色條紋窄,顯得體色偏黑一些。此外,山斑馬還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其尾前方的背部是橫斑,而非縱向的黑紋。

原圖:John Cancalosi / www.ardea.com;製圖:雪梨

早期曾有人認為細紋斑馬的條紋與另外兩種斑馬是各自獨立發生的,並將其與另外兩種歸入了不同的亞屬,但基於分子層面的研究否認了這一結論,並將3種斑馬聚成一支。在三種斑馬中,細紋斑馬同平原斑馬的關係比山斑馬更近。

也許有人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斑馬究竟是帶有黑色條紋的白馬,還是帶有白色條紋的黑馬?由於斑馬身體上黑白條紋的比例大致相等,這個問題著實不容易回答。

一個小訣竅是,看看「小」斑馬。因為在斑馬胚胎發育的初期,它的顏色是全黑的,隨著胚胎逐漸發育長大,才開始出現白色條紋,所以斑馬應該是帶有白色條紋的黑馬

而斑馬這些黑白相間的條紋,又有著什麼作用呢?多年以來有著很多不同的觀點試圖解釋這個問題,總結下來大致有4種說法:

斑馬是群居動物,聚集在一起時,身上的複雜條紋會模糊身體的輪廓,使得捕食者難以確認其中的某一隻個體。當一群斑馬在奔跑時,眾多條紋也使得捕食者難以確定其奔跑的方向和速度,由此使斑馬得以脫身。

每一隻斑馬的條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條紋之間的微小差異可能是個體之間相互識別的標記

這個新穎的觀點認為,黑白條紋可以有效減少斑馬遭受馬蠅和舌蠅等寄生或吸血昆蟲的侵擾。研究顯示,單一的顏色比複雜的圖案更受昆蟲的喜愛,因此斑馬條紋越細,就越不容易招惹昆蟲

斑馬的黑色條紋對光線的吸收更加充分,而白色條紋會反射掉多數光線,二者導致的溫度上升幅度會出現差異,這就會在斑馬周身的形成空氣對流,從而帶走多餘的熱量。

這四種假說看起來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都需要更多的實驗來印證,或許斑馬的條紋並不是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幾個原因互相影響共同作用導致。

作為一種典型的草原動物,平原斑馬也是以草食為主。關於斑馬食性的研究表明,平原斑馬所食用的幾乎全部為禾草類,不過平原斑馬並不挑食,各種生長階段的草它都來者不拒,相比同域分布的其他食草動物,尤其是各種羚羊,斑馬顯然更耐粗飼。不同於反芻動物,斑馬只有單一的胃,對食物的利用率也有所不及,因此它們依靠多吃來彌補這一弱勢,每天它們都需要花費20小時來覓食,食量比同等大小的反芻動物也要更大些。

進食的平原斑馬 | Jose B. Ruiz / naturepl.com

與此同時,平原斑馬對食物也有著更高的敏感度,往往是最先對草場的狀況做出反應的物種,經常率先出現在生長最茂盛的草場。此外,斑馬對水也有著高度依賴,它們絕不會離開水源超過30km。

當熱帶草原的旱季到來時,斑馬會遷徙數百公裡尋找新的覓食地點。每年在東非肯亞和坦尚尼亞,斑馬同黑尾牛羚(Connochaetes taurinus)、湯氏瞪羚(Eudorcas thomsonii)等食草動物都會組成數百萬個體的遷徙群進行規模龐大的遷徙。

斑馬和其他食草動物的混合遷徙群體 | Federico Veronesi / NIS

平原斑馬並非集成不分你我的大群,而是同獅子類似,由一隻雄性、幾隻雌性及其後代組成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群,小群再聚集成稍大一些的群體。年輕雄性長大後會離開家族,組成單身雄性群體。

擁有家域的雄性個體會與家庭中所有的雌性交配,斑馬孕期大約一年,每胎只有1仔。為了減少被捕食的風險,所有的幼仔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生,出生數分鐘後就能站立奔跑,一周之後就可以吃草。然而即使是這樣,幼仔的成活率依然很低,能夠活過一年的幼體不足半數。

作為典型的草原食草動物,斑馬的天敵多種多樣,獅(Panthera leo)、斑鬣狗(Crocuta crocuta)、非洲野狗(Lycaon pictus)等都會捕食斑馬。斑馬四肢修長而善於奔跑,奔跑速度約65km/h,這個速度在非洲草原上顯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以在直線追逐中甩掉獅子這樣不太快的獵手,但對付更快的捕食者或者伏擊的獅子就力不從心了。

比起牛羚等,斑馬還算略有一些反抗能力,它堅硬的蹄子可以用來後踢追擊的捕食者,只是準確度有待提高。同時斑馬也會用鋒利的門齒撕咬,雖然尚不足以令捕食者卻步,但總能增加一些捕食難度。

斑馬逃避獅子捕食 | victoriafalls24.com

另外每年東非地區集群遷徙的斑馬還需要橫渡河流,河中的尼羅鱷(Crocodylus niloticus)也會捕食大量的斑馬。面對體型巨大的尼羅鱷,斑馬所有的反擊都毫無作用,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儘可能快地遊到對岸。

遊得慢了,就會喪生鱷口 | Federico Veronesi / NIS

在電視節目裡,東非的食草動物大遷徙是屢播不厭的素材,數以萬計的牛羚和斑馬在水陸各色捕食者的圍追堵截下橫渡馬拉河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可是這樣的情景卻給了人一種錯覺,似乎牛羚和斑馬的數量非常之多。事實上,全非洲的平原斑馬數量在70萬左右,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巨大,參與這場大遷徙的斑馬約20萬,佔了種群數量的三分之一多。目前平原斑馬的種群還算穩定,但也被列為近危(NT)。

平原斑馬名氣大,形象好,又易於飼養繁殖,從而也成為各大動物園的常見配置,或許在一些動物園我們還可以看到它的近親細紋斑馬和山斑馬。只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斑馬的時候,會不會有人想到,平原斑馬的指名亞種斑驢,永遠回不來了


作者: 912108944


本文首發於

物種日曆(ID:GuokrPac)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殼

建議你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24日答案
    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24日答案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在24日這天再次更新了,這次的問題還是比較有趣的,問題是「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 螞蟻莊園2020年6月24日答案 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18183首頁 支付寶 螞蟻莊園2020年6月24日答案 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螞蟻莊園2020年6月24日答案 斑馬是白條紋的黑馬還是黑條紋的白馬?
  • 白化病斑馬會變白馬嗎?白化老虎還有王字嗎?那些神奇的白化動物
    白色一直以來都代表著純潔、神聖等等美好意向,傳說當中的神聖生物也就很多都選擇白色,現實當中不論是仙氣飄飄的白鹿,還是聖潔莊重的白獅,都是純色的才能白的爭氣,那白化病斑馬會變白馬嗎?白化老虎還有王字嗎?所以白化病的斑馬並不會變成通體一色的白馬,而是條紋土豪金,白化老虎也能保留鎏金的王字紋,這些罕見的美麗生物在野外難以生存,但在人類的保護下,一定也能夠悠閒的度過一生吧!
  • 「白馬非馬」何解?就是被公孫龍忽悠了
    公孫龍說:「馬過城門應當納稅,但我騎的是白馬,白馬非馬,不應當納稅。」士兵說:「白馬當然是馬,你應當納稅。」公孫龍反問道:「如果白馬是馬,那麼,黑馬也是馬了?」守城士兵說:「那是當然。」公孫龍繼續說道:「按照你的邏輯,白馬是馬,黑馬也是馬,那麼,白馬和黑馬就沒有差別了。因此,白馬非馬。」
  • 斑馬為什麼沒被馴服?來西瓜視頻看看,人類馴服斑馬的簡血淚史
    但是為什麼沒有馴服斑馬呢?經常看見有人騎馬,卻從沒有看見有人騎斑馬。在西瓜視頻創作人「基地邊緣」的視頻中看到了英國人曾經嘗試馴服斑馬,但是過去了一百多年也沒有成功。 其實沒有馴服成功主要還是和斑馬的性格有關,要是和斑馬打交道,要像哄女朋友一樣哄著它,而且還需要威逼利誘
  • 斑馬森林那些被李榮浩弄丟的,終於又找回來了!
    《中國好聲音》的7強爭霸賽已經落幕,這次湧現了兩匹黑馬也是讓最後的冠軍懸念驟增不少,其一就是李宇春戰隊的獨苗潘虹,事實上早在9強賽的時候,潘虹在人氣方面就呈現了黑馬姿態,如今7強賽上一鳴驚人其實也不意外,特別是這次潘虹在演唱中還融入了一些舞臺劇的表演方式,將《普希金》的情境演繹得十分到位!
  • 一米多長的白條魚?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以個頭小著稱的白條魚,竟能長到這麼大?魚身細長、鱗片細密,魚鰭呈青黃色,這是典型的餐條魚特徵,然而一條白條魚要長到一米長,豈不是要活幾十年?原來,這條「巨型餐條魚」並非我們熟悉的白條魚,而是一條海魚——夏威夷海鰱,俗稱爛肉梭。
  • 南京白馬公園明代「巨石陣」 是「梳妝檯」還是假山洞
    白馬公園現奇怪建築,是梳妝檯還是假山洞? 孫先生說,這組建築在白馬石刻公園內進行展示,現場的文字說這可能是「馬娘娘梳妝檯」。記者採訪有關研究者後得知,這個石砌建築的確是在明故宮(明代初年的皇宮)遺址上發現的,但不太可能是所謂的「梳妝檯」,其真實身份存在兩種說法,很可能是明代皇家園林遺蹟。
  • 野釣遇到白條鬧窩這樣做很有效果!
    接下來咱們先來認識一下白條魚,白條是雜食性魚,生性好動、速度快、愛搶食、喜腥味!一般不單獨行動,喜歡集團軍出動,釣魚時一般鬧窩就出現一群!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或許能給愛釣魚的你帶來幫助!所以針對白條鬧窩時我們要及時調整子線長度,讓魚餌快速下沉避開水皮的白條、翹嘴。
  • 白條不可亂,亂者必丟!
    牛眼多爛鴿,特別是兩隻眼睛都為牛眼的白條多為爛鴿;但是當一隻眼為鴛鴦眼,而另一隻眼為淺雞黃或白砂眼時,其中有可能出現極其傑出者。     4、白條不可亂 白條「亂」特指大條中白羽條與黑色羽條相間交叉出現,較為雜亂。
  • 黑馬行空通航阿若拉SA60L調研購機之旅
    黑馬行空通用航空的發展歷程‍2020年8月12日,江蘇黑馬行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泰州正式掛牌成立,填補了泰州通用航空公司的空白(驢記通航隸屬於黑馬行空通航旗下)。近一個月以來,泰州萬達、柳園、寺巷,無錫江陰爐鼎紀鮮貨火鍋,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靜展;泰州萬達、白馬飛行活動;金秋十月的6場飛行、4場靜展,無不彰顯通用航空的廣泛用途以及消費需求。
  • 我感覺不是白條魚
    有釣友說白條魚最討厭,其實並非白條魚,光頭覺得是這種小魚。不管是淺水,還是深水都有它們生存,為雜食性魚類。不僅愛吃餌料,更愛吃腥味的蚯蚓,並且吃鉤漂相有迷惑性,浮漂緩緩黑漂,總讓人以為是大魚。 第五、白條魚、白條魚又叫遊刁子、青鱗子、尖嘴子、浮鰱、餐條、餐子、川條子等,為群居性小型魚類。
  • 黑馬行空通航11月活動搶先看:你們期盼的飛行活動終於來了!
    之前為了慶祝萬聖節,黑馬行空通航舉辦了直升機相關知識講解,美術、拼圖、樂高課程等一系列活動。距上次黑馬行空通航門店研學活動已經一周多了,小朋友們的音容笑貌還歷歷在目。11月15日上午9:30-11:30,黑馬行空通航即將再次舉辦研學活動,敬請期待!門店研學活動精彩升級這一次黑馬行空通航的工作人員們為小朋友們帶來更多的精彩內容,不僅有航天英雄的人物介紹,還有駕駛直升機的方法。
  • 釣魚人科普:關於水面系白條魚,藍刀魚你傻傻分不清楚嗎
    很多釣友經常抱怨釣魚的時候遭遇白條鬧窩,苦不堪言,當然也有一些白條殺手專門以刷白條為樂趣。但是看到很多釣友曬魚獲的時候卻發現他們說的白條居然不是一個品種的魚!儼然白條這個名詞已經是一個形容詞,但凡白色的,容易掉鱗片的,不易養活的,水面系的魚類都可以稱為白條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
  • 揭秘飼養員幕後工作,讓斑馬掃一掃,給樹懶看...
    呃,為了它好,我們還是讓它還原吧!讓長脖子象聞一聞薄荷一類具有強烈氣味的東西後,它就會把頭縮回去。之後再換個籠子挑戰吧~2使樹懶變懶工作這份工作主要負責在動物園開園前,讓樹懶名副其實地變懶。之後再重新演奏就好啦~4給斑馬染上黑白紋工作這份工作主要負責在動物園開園前,給白乎乎的斑馬染上黑白紋。為了能吸引到白馬的注意,記得要帶一塊大大的條形碼哦!
  • 看到了白馬,王子就不遠了!世界上最美的白馬都在這裡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很多女孩都在尋找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王子在哪裡,我並不知道,但在這裡渝帆到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優秀的白馬——內蒙古烏珠穆沁白馬。忽一日,他們決定騎上馬背離開家鄉,一路向東,去開闢一種全新的生活,而早已適應了雪山生活的白馬,則成了他們統一的遠行伴侶。烏珠穆沁人與留守家鄉的人分手告別時,頭裹白紗,身著白色蒙古袍,騎著白馬,並淚眼執手相約,他日再相見,這蒼茫天地間的純白色,便是後代子孫別後重識的標誌。白色,在烏珠穆沁人眼中,甚至在整個蒙古族的信仰裡,都是和平與聖潔的象徵。再沒有哪種顏色,能夠代替白色曾帶給他們的美好與感動。
  • 塞爾達曠野之息極品白馬入手指南
    在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馬是玩家不可或缺的小夥伴,是前期開地圖的神兵利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遊戲中一匹前期入手極品白馬的攻略吧。首先來到平原外圍的驛站,找到陀特茨接取王族白馬任務。到了這,找鍋子造幾個精力烤肉,材料是四個精力蘑菇和一個獸肉,然後就可以去找白馬了,白馬位於薩爾法山丘,位於驛站的西北部,大致位置如下圖。找到白馬之後,就是馴服白馬了。
  • 斑馬到底是黑底白紋還是白底黑紋?看完心裡有數了
    斑馬到底是黑底白紋還是白底黑紋?看完心裡有數了!在現時代發展的如此快速的同時,農村裡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我們村裡大道也都澆上了柏油路,平整整的,看起來非常舒服,而且路口都有常見的「斑馬線」,而說起這個斑馬線的來源,我想大家都會想到一個動物,那當然就是動物世界中的「斑馬」,因其白黑相間的條紋,比較醒目,對比性強,作為人行道是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