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神劇製造機HBO來說,5月註定是憂喜參半的月份。
一方面,HBO的現象級王牌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的劇終季播出至第三集後,口碑遭遇滑鐵盧的慘境,近日播完的最後一集更是引來了無數劇迷們的嘲諷和抵制。這部曾經被無數觀眾追捧的劇王最終未能善始善終,實在無法不令人感到遺憾。
另一方面,由HBO和英國覆蓋面最廣的收費電視臺SKY聯合製作的五集迷你劇《車諾比》(Chernobyl)大獲全勝。不僅首播集錄得國內外各大影視劇評分網站的超高打分,第二集播出後其口碑更是不降反升,在後續播出中保持著這樣高走勢成績的電視劇集實屬罕見。
在IMDb最佳電視劇250榜單上,《車諾比》已經超過《權力的遊戲》和《絕命毒師》,是僅次於《地球脈動2》和《兄弟連》的劇集。而豆瓣也穩居從9.6升至9.7的評分。毫不誇張地說,無論是IMDb還是豆瓣,《車諾比》的評分似乎都趨於電視劇所能到達的極限。
美劇《車諾比》聚焦的是整個現代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突發性災難事件:車諾比核電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基輔洲普裡皮亞季的車諾比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因為安全測試而發生了爆炸事故,導致大量的輻射性物質外洩。
據估計,此次核洩漏的輻射量達到了二戰期間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地區投放的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輻射物質隨著爆炸引起的大火蔓延開來,甚至散播到烏克蘭境外的歐洲東南部的大多數地區。
事件發生後,幾萬名居民被迫撤離普裡皮亞季,而隨著汙染範圍的擴大,最終有超過30萬人撤離。在此後二、三十年裡,受到車諾比核洩漏汙染的大面積影響,接近10萬人相繼離開了人世,並且該數據仍在持續增長中。
車諾比事件同時導致了普裡皮亞季及周邊地區約2000平方公裡的土壤被隔離開來,未來的幾萬年內,這裡將不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座原本即將新興起來的小城淪為一片廢墟。
車諾比核事故影響之嚴重,不僅在於它使數十萬人或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核汙染導致的後果,包括死亡、癌症、畸形遺傳和其他併發症……同時,車諾比核事故還是加速蘇聯解體進程最重要的助推力之一。發生地普裡皮亞季常年傳出各種超自然靈異新聞,和此起彼伏的政治陰謀論的質疑聲音。
在我看來,《車諾比》並非一部純粹旨在還原整個核事故過程的簡單思維的迷你劇,正如劇集開篇引出的臺詞所述:「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非是我們將謊言錯認為事實,它真正危險的地方在於,我們聽多了謊言,便無法辨別真相本身。」HBO試圖通過劇集探尋「車諾比核事故」背後的不為人們所注意所知道的那些真相和細節。
謊言
在車諾比核事故搶救期間,謊言和政治鬥爭至始至終瀰漫在歐洲上空,為了搶救當時的國際輿論給蘇聯政府施加的壓力,對這一世紀性災難事件的處理細節,蘇聯並未完全地公開。即便在事件已經過去了33年的今天,我們仍然無法斷定已有的文獻記載資料是否具有百分百的真實可靠性,也不會清楚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真相的存在。
從已經被證實的事實來看,車諾比事件的損失毫無疑問存在著極大程度的人為因素。在核事故發生的當即,車諾比核電站的副總工程師迪亞特洛夫(Anatoly Dyatlov)仍拒絕承認事實,由於他的誤判誤導,核電站的一部分工作人員和到現場搶救大火的消防人員因為暴露在高輻射環境中而喪生。
為了逃避上級的問責,維護自己的政治地位,核電站方面的負責人和當地官員串通一氣,對外宣稱車諾比的局勢已經得到控制。這些真實信息的被掩蓋,導致當地居民未能在第一時間撤離事故地區,核事故的嚴重性也愈演愈烈。
英雄主義
正如《車諾比》的藝術指導Luke Hull所言,很多人會將本劇誤認為是部災難片,但它實際上是一部關於「人」的劇集。而主演艾米麗·沃森也認為這是一部純粹的英雄主義作品。《車諾比》拍攝的目的不僅是要讓觀眾們看到真相和懷疑,它也是一部向參與核事故搶救的所有人員予以致敬的作品。
出於職業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男主角列加索夫教授(Valery Legasov)不惜在戈巴契夫領導的會議上公開與蘇聯能源局領導人鮑裡斯(Boris Shcherbina)叫板。正是由於列加索夫堅定的立場,蘇聯方面才能在車諾比核事故出現更大範圍的破壞之前成功挽救局勢,否則整個歐洲都將有可能淪為車諾比核事故的陪葬品。不幸的是,長期出於被蘇聯方面監控的列加索夫最終選擇在核事故發生第二個周年夜自縊身亡。
蘇聯時期的核物理學專家尤拉娜(Ulana Khomyuk)是最早覺察到核事故的不在場人士,為了確定自己的猜測,她警告蘇聯方面卻遭到碰壁的待遇。最後,她隻身潛入普裡皮亞季,並指出了列加索夫教授的誤判之處,是整個搶救工作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物。
精良製作
影片中的幾位主演均是年齡超過50歲的,擁有幾十年表演工作經驗的老戲骨:
列加索夫的扮演者是出演《返老還童》、《廣告狂人》、《危機邊緣》等熱門電影、電視劇集的傑瑞德·哈裡斯(Jared Harris),哈裡斯近幾年的演出資源非常理想,從今年截止目前的美劇形勢來看,哈裡斯很有可能會憑藉《車諾比》橫掃下半年北美頒獎季的表演獎。
鮑裡斯的扮演者,則是當今瑞典國寶級演員斯特蘭·斯卡斯加德(Stellan Skarsgrd),其長期與丹麥名導拉斯·馮·提爾保持合作關係,因出演《復仇者聯盟》、《雷神》等漫威宇宙聯動系列而被國內觀眾熟知。
斯卡斯加德家族是北歐地區最有名的演員世家,不僅斯特蘭本人成績斐然,他的幾個孩子也相繼在北美闖出了一番成績,比如出演《真愛如血》、《大小謊言》、《泰山》等影視作品的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和現象級R級恐怖片《小丑回魂》中扮演小丑一角的比爾·斯卡斯加德。
扮演尤拉娜一角的是素有黃金配角之稱的艾米麗·沃森(Emily Watson),相信大多數觀眾都不會對這張活躍於電影銀幕和電視熒幕之間的熟面孔感到陌生。有趣的是,這次的《車諾比》也是艾米麗和斯特蘭兩位演員,繼拉斯·馮·提爾導演的名作《破浪》之後的再度合作。
不僅演員陣容紮實,本劇的資金投入也保持了HBO一貫的大製作水準,為了還原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後的真實氛圍,劇中大多數場景都是前期搭建的實景,而儘量不去採用電腦特效。導演喬韓·瑞克曾聯合執導了三季的《絕命毒師》,是絕對資深的電視導演。
希望之地
在核事故已經過去的30多年的時間裡,專業調研團隊數次回訪事故發生地,發現車諾比核電站周邊地區的廣闊土壤並未如人們原本想像的是一副絕境。由於幾十萬人的遷出,這裡逐漸被綠色植被覆蓋,有200多種動物進駐,形成了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
在上個月Netflix播出的大型紀錄片《我們的星球》中,也反映出這樣戲劇性的事實:安全地帶的生物多樣性正在遭受人類的破壞,無數的物種因人類的土地侵犯和捕獵而走向滅絕。諷刺的是,在核汙染的庇護下,人類不敢踏足的所謂死亡地帶卻成為了野生動物們繁衍生息的希望之地。
也許這樣的現實,與《車諾比》一劇的反差更值得人們反思。已經陸續有不少國家退出了核能發電事業,轉而投入更安全的能源利用。對核能源的利用始終是一把代價高昂的雙刃劍。車諾比核事故不僅僅只是一段災難的歷史,它更應該成為為後人長鳴的警鐘。
在《權力的遊戲》劇終季熱播期間,《車諾比》憑藉著如此強大的口碑效應和精良的製作脫穎而出,甚至搶走了前者的不少光環,這是令整個電視劇行業和劇迷都震驚的結果。
HBO的劇集製作實力早已是舉世公認的第一流。從目前的走勢來看,《車諾比》似乎很可能會成為繼《兄弟連》之後迷你劇史上的又一部神作,但鑑於接下來還有兩集有待播出,這種可能性能否順利實現,我們暫且不得而知。
但僅以保守的眼光來看,《車諾比》的確給HBO的忠實觀眾們打了一劑強心劑,為HBO的電視製作史再次增添了輝煌的一筆。在10年代結束之際,《權力的遊戲》失足,《車諾比》得勢,充滿了戲劇性變故的這個5月,註定是HBO無法迴避的特殊記憶。
對於年輕一代的觀眾來說,「車諾比」似乎已經成為了一段模糊的歷史,很多人只是簡單地將其歸結為一次事故,仿佛當時的恐懼和死亡都不值一提。也有人對這段他們從未經驗的歷史全然不知,毫無反應。HBO傾力打造的這部朝著年度劇集進發的《車諾比》,或許正是年輕一代的觀眾重識車諾比事件的最佳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