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剛入門,必定要開始學習語言能力,能說會讀,更要能創造自己的優美語句。用詞造句是常見的考試題型,目的就是測試孩子的語言創造能力。
這類題經常會給出一個詞,然後要求孩子在短時間內寫出一句話。孩子可能在這方面塗塗改改,要花較長一段時間才寫出一個頗為滿意的句子。其實只要掌握了造句的思維,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寫出美麗的長句。
講方法之前先和大家講下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說不定自己也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
一、「拼圖」思維
「拼圖」?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大家一定玩過或見過拼圖,小孩子小時候也會經常接觸。
其實造句就相當於拼圖,句子是由詞彙組成的,每一個詞彙就是一個拼圖零件,寫一個句子就是找到合適的零件往固定的地方放就好。
例如「我越努力,就越幸運」中一共6個位置,按順序過來,分別是「我」、「越」、「努力」、「就」、「越」、「幸運」,其中5個詞彙零件為「我」、「努力」、「就」、「幸運」以及重複的「越」字。
現在我們試著換另一些詞彙零件,比如「陽光」,把它替換「努力」就成了「我越陽光,就越幸運」。
可以理解為換詞,但略有不同的是換詞位置的數量是固定的,而「拼圖」位置的數目可以增加減少,創造出來的語句自然可以更多樣化,可以以換詞為基礎,但希望大家不要因此失去了題目的初心,使孩子思維局限化。
小結:原理=定位置+換詞彙
了解完原理,下面和大家講一講方法的具體步驟。
二、具體操作
1、定位置數目
上面已經說過了,造句其實就是選定位置,替換詞語,所以得先定好位置,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先選好位置數目。句子的構式一般是由主謂賓構成,即句子=主語+謂語+賓語,所以一般至少定三個位置。
2、選詞語,換詞語
題目一般會給一個詞彙用做引子來造句,比如「用『春遊』來寫一個句子」,「春遊」就是一個詞彙。我們需要自己加一些詞,比如添加「我們」、「一起」、「一同」、「去」、「他們」、「朋友們」……具體加多少,看孩子自己了。
然後放進去就好是,但是注意「春遊」是問題給出的,不能變,所以最先放最保險,以免遺忘。把「春遊」放在賓語處,然後開頭的主語選「朋友們」吧,謂語只會一個,就選「去」了。那麼句子雛形就出來了:朋友們去春遊。
3、補充修改
如果句子造完了還覺得不夠好,可以添加位子和詞語,比如把「高高興興地」插入「朋友們」和「去」當中,成了「朋友們高高興興地去春遊」。
覺得還不夠好,把之前備選的「一起」再放進去,變成「朋友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去春遊」,還不行再加上「可愛的」成了「可愛的朋友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去春遊」,再加「星期天」,再加「上個」……
小結:先固定最基礎的句型,然後放入篩選的詞語,完成一個簡單句。然後修改補充,完成一個優美長句。
總之,平時多看書,積累可以換的詞語,考試時先短句後長句。孩子這方面上手很快的,只要把它當成拼圖或七巧板就好了,小時候的育兒小玩具可不只是拿來看看的哦,都是為了以後奠定基礎。開動思維,思維活了,句子自然成了,說不定還賦詩一首。
我是小編孩子我幫你,喜歡就關注吧,後面更多精彩哦。
(有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