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日電 據西班牙歐華報網站消息,近日,馬德裡中文學校初級教研組發表文章,題為: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全文如下:
造句是寫作的奠基石,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一、用詞準確,二、句子完整。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訓練時應特別注重這兩點。
一、用詞準確
造句的詞語,一般是課文中新學的,所以造句前要讓學生反覆讀課文中帶有該詞的句子,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它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何區別,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用到這個詞語。
指導造句時通過連續提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具體補充完整。如用「辛苦」 一詞造句,很多學生會很簡單地寫「媽媽很辛苦」,這時老師就應引導提問:「媽媽怎麼辛苦?能不能把句號改為逗號,再加點內容?」學生經過思考,有的寫下:「媽媽很辛苦,下班回家還要做飯。」
有的寫下:「媽媽下班回家還要做飯,真辛苦啊!」兩句同樣意思的話,不同的表述方法,老師及時加以點評,學生們造句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為了使句子表達生動具體,修飾語的運用也很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如:高興地點頭、仔細地觀察、親切地問候、慈祥的微笑、滿意的笑容等等。運用學過的詞語,再加上修飾語,這樣的句子就會顯得更生動。
造句時教會學生多運用形容詞,如:美麗的、可愛的、燦爛的、五彩繽紛的等等。記住常用句式:什麼,好象什麼,什麼似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等等。
二、句子完整
一個完整的句子至少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是什麼,這就是句子的主語部分。後一部分說是做什麼,怎麼做或是什麼,這就是句子的謂語部分。一個完整的句子應當把話說得具體明白,讓人一看就懂。
平時上課時總發現有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或造句時說出的句子是不完整的。一個完整句子,不僅要能回答誰在幹什麼或什麼怎麼樣,更要能夠回答什麼時候、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怎麼做。如果我們在平時就堅持不懈地強調句子的完整性,我相信學生寫出不完整的句子的次數就會大大減少。 在平時的訓練中,連詞成句,修改病句 ,這些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能看得出句子有毛病並修改正確,這樣在以後的寫作中,學生的病句將會大大減少。
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重視學生造句能力的培養,將為學生今後的寫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馬德裡中文學校中年級教研組 整理:鍾敏 教研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