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年前,日全食驗證廣義相對論,因一戰打斷!卻拯救了愛因斯坦
所以愛因斯坦認為只有日全食的時候才能證明自己理論的正確性。愛因斯坦提出有質量的物體可以彎曲周圍的時空這一結論是在1912年,而下一次日全食則是在1914年8月21日。於是愛因斯坦給全球著名的天文臺寫信尋求幫助,希望他們可以去拍攝日全食的照片,然後分析日全食時太陽背後的天體光線的偏移位置以驗證自己的理論。幾個月過去了,天文臺對愛因斯坦的來信保持了沉默,或許天文學家都太忙了。
-
100年前的一次日全食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據外媒報導,一個世紀以前,亞瑟·愛丁頓領導一組天文學家前往西非海岸附近的一個小島上觀測日全食。他們的目標是觀測太陽附近的星星位置。 該實驗在100年前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愛因斯坦名揚天下。雖然愛因斯坦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並沒有直接與牛頓相悖,但愛因斯坦將引力視為時空扭曲。他假設太陽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太陽附近的星星視位置會變化。愛丁頓開始通過在日食期間觀測恆星來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1919年5月29日,愛丁頓成功地拍攝了一些最接近黑暗太陽的星星。經過多次計算,當天從普林西比島捕獲的這些恆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將表明愛因斯坦的理論通過了驗證。
-
看日全食還能驗證廣義相對論?不信?讓月亮咬一口太陽試試!
5.日全食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不少朋友一聽說此次日全食不在中國境內便失去了興趣,要知道,日全食的出現可不只是讓你看熱鬧的!例如在1868年8月18日的日全食觀測中,法國的天文學家讓桑拍攝了日餌的光譜,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氦」,這個元素一直在過了二十多年之後,才由英國的化學家雷姆素在地球上找到。不僅如此,更讓你想不到的是,人們利用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戳視頻!(讓你看看日全食是如何證明廣義相對論的!)
-
日全食如何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名揚天下?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問世之初,公眾幾乎還不知道這位德國物理學家,而且他的新理論還遭到了科學界的極大質疑和正面對抗。直到4年之後,一位英國天文學家主導的一項歷史性實驗才讓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名揚天下。
-
100年前的這次日食,首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1919年5月29日,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就支持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現在看來,當年愛丁頓力挺愛因斯坦,讓廣義相對論「一戰成名」,也使愛因斯坦獲得了世界性的影響力。但是,有輿論認為,這個實驗是為了緩和一戰後英國與德國的關係,但當時的實驗精度不足以證明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這種看法合理嗎?當時是實驗又是如何開展的?
-
百年前日食驗證廣義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你可能不知道100年前的一場日全食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1919年5月29日,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和安德魯·克羅姆林決定利用日食驗證一項具有革命性的新引力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雖然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就提出了這一理論,但直到1919年的這場日食,廣義相對論才得到證實。
-
又可以看日全食了,1919年日全食觀測讓愛因斯坦名揚天下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質能方程,其中質能方程的提出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二戰期間,為了對抗納粹德國,愛因斯坦曾致信羅斯福總統,直接促成了著名的曼哈頓計劃(原子彈研發計劃)。
-
日全食退去科學繼續:廣義相對論被證實竟與此有關
觀測到引力場中光線彎曲廣義相對論預言是真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名家喻戶曉。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名為《廣義相對論的基礎》的論文,文中假定引力並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連續體中彎曲的場,質量存在正是造成彎曲的原因。特別是在太陽系,牛頓的引力理論可以看作是廣義相對論的一級近似,通過測量水星軌道近日點的進動、引力場中光線的彎曲等實驗,是能夠驗證廣義相對論的。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過去100多年裡,能預測並驗證1910年代實驗範圍之外的科學研究,並且經受了科學家的最新考驗。目前研究人員進行傳統實驗,進一步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通常科學家會觀察宇宙天體扭曲空間結構的程度,從而確定它的質量大小。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理論?
簡單來說,愛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引力理論,描述宇宙中天體的引力作用。關於引力理論,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是牛頓在17世紀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那麼,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與牛頓的有什麼區別呢?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才得到完美的解釋。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不像牛頓所描述的那樣是絕對平直的,而是會在質量和能量的作用下發生彎曲。在彎曲的空間中,天體與光都會沿著測地線運動,由此表現出引力效應。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在「 相對性原理」 和「 光速不變原理」 的基礎之上,愛因斯坦嚴格推出了狹義相對論的核心公式洛倫茲變換,並進一步嚴格推出「同時」的相對性,動尺收縮(即洛倫茲收縮),動鍾變慢,速度迭加公式,質量公式,質能關係等相對論效應,建立起狹義相對論的完整大廈。在歷史上,洛倫茲收縮公式和洛倫茲變換公式都出現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前。
-
愛因斯坦的1919,廣義相對論是如何一步步被證明的
根據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預測在日全食期間,恆星的位置看起來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當遙遠星光經過太陽附近時,太陽的質量會扭曲周圍的時空,所以星光會發生偏折。 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
愛因斯坦又一次正確!太陽光譜的精確測量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引入了時空的新概念,它表明大質量物體會引起附近時空的彎曲,而時空彎曲會引起時間變慢。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明顯測得到相對論效應的天體就只有太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測量時間延緩這一效應呢?
-
太陽引力紅移高精確度測量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這項研究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之一。愛因斯坦在1911年至1916年間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了一個新的空間和時間概念,它證明了巨大的物體會引起時空的扭曲,而這種扭曲就是引力。例如,光在巨大物體附近以彎曲的路徑傳播,結果之一就是在位於一個較近的巨大物體後面,光被它扭曲了。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廣義相對論在當時幾乎無人能懂,後來是如何得到了世人的認可?
愛因斯坦作為一名科學巨匠被很多人所崇拜,他在1905年連續發表了5篇論文,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並創立了狹義相對論,之後也因他發現的光電效應獲得諾貝爾獎,而眾人對愛因斯坦崇拜的原因可能並不是因為他發現了光電效應,可是他在「廣義相對論」中的時空觀。在1916年,愛因斯坦在《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從而創立了「廣義相對論」。
-
給最美的廣義相對論找找「茬」
他們一直在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檢驗。愛因斯坦在整整100年前第一次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它解釋了引力是什麼。科學家們一直沒有發現它存在任何不足之處,但卻仍在調查根據它做出的預測,精確到第n位小數。在該理論100周年之際,科學家會做一些特別嚴格的驗證。也許會有人發現這座非凡數學大廈的第一個微小缺陷。
-
廣義相對論首次在超大黑洞附近獲驗證
新華社柏林7月26日電 又一次,愛因斯坦被證明是正確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26日宣布,他們利用大型地面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進行觀測,第一次證實超大黑洞附近的引力場效應與廣義相對論百餘年前的預測「完美符合」。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有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們想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麼發現相對論的,是用實驗的方法慢慢驗證推理出來的,還是直接用數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來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要去創立相對論的呢,有哪些時代背景和機緣巧合,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權威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辦到,他一個畢業工作沒幾年的小毛頭是怎麼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