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1901年諾貝爾獎誕生以來,這個諾貝爾獎一直代表著人類科學的最高榮譽 ,它的獲獎者,基本都是為人類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初,諾貝爾獎設立五個獎項,它們分別為物理,化學,醫學和生理學,文學,和平;在1968年,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到目前,已經足足產生了九百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人類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可以說,沒有他們,人類的發展水平,就不可能達到現在的發達地步。
不過,在這幾年,不少人開始懷疑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問題。其實,諾貝爾獎的大部分獎項的含金量是不容置疑的,在科學領域,獲獎者都是當時科學事業的開創者。雖然,有部分更加偉大的科學發明到最後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但是諾貝爾獎依然是世界最公平和最有含金量的獎項,不過,諾貝爾獎的評選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但是,在主要幾個獎項裡,這些不足,就不算什麼大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要獲得諾貝爾獎,首先要獲得提名,在經過審核投票,根據規定,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而這些評選機構,它的權威性和公平性是不容置疑的,而目前大家說的諾貝爾獎合金量下降的問題,和諾貝爾獎評審毫無關係。
大家都知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人類科學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初期,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和無數的科學成果,這些成果影響之大,當時隨便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發明,足以影響整個世界,這是現在的科學成果所不能比擬的,不少科學家都認為,最近的幾十年,人類在基礎科學領域一直沒有大的突破,這才是現在的諾貝爾獎含金量遠比不上以前的原因,而不是諾貝爾獎評審不公平,導致含金量下降。
當然,諾貝爾獎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就是想獲得諾貝爾獎,不但成果要經過科學界的重重考驗,同時,只有活著的人才可以參加評選,這對不少年齡比較大的科學家,時間才是最大的考驗。同時還有一個獎項,就是諾貝爾和平獎,和平獎是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對於這個獎項,是否早已經違背諾貝爾的遺言,只有評選者自己心裡最清楚了。
如今,人類科技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在不少的科學領域,早已經不可能像一百年前一樣一日千裡,對於諾貝爾獎,說它的含金量降低了,倒不如說是人類的科學進步慢了,只是這樣殘酷的事實,不少人不肯接受而已。